閩東之光丨人文溪口展新猷

2020-10-11 海峽導報大寧德

煙雨永安橋 魏高鵬 攝


1

溪口,在柘榮縣乍洋鄉,因為與浙江奉化的溪口同名,故而印象深刻。原先多次陪同記者造訪,在潛移默化中早喜歡上這塊人文底蘊深厚的村落,這次又在溪口村感受了一把醇厚的人文與古意交融的氣息。

柘榮縣城出發,沿著已經拓寬的山路盤旋向下,直抵石山洋,所見景色越來越真切。山包結髻,芒絮飄飛。秋天的石山洋固然沒有春夏時節的鬱鬱蔥蔥,但舉目所見毛竹蒼翠,茶葉泛綠,也不失生機與活力。石山洋是柘榮第二大洋,九龍井景區就蘊藏其中。前幾年,縣裡還有個環石山洋旅遊規劃,很有前瞻性,而溪口就是這個規劃中的重要景點。

順著石山溪抵達溪口,與從溪口村前方橫出的竹溪交匯於村尾。如果石山溪是一條項鍊,那溪口就是這條項鍊上的金墜子。雙水匯流到金墜子上放慢腳步逗留,然後才慢慢悠悠流向福鼎,一種寵辱不驚、悲喜無痕的神態,如此修身養性的境界需要多長時間的修煉呢。



溪口古樹 聞舒 攝

2

永安橋已經是溪口的形象代言,它是在我腦海中重複過無數次的老朋友了,只是人已滄桑,而它依舊。

它橫跨石山溪兩岸青山,幾百年來的同一個姿勢:拱著臂彎,和橋底下的清潭倒影連成一個拱圓。管你南來北往熟悉還是陌生,總是歲月無欺,我喜歡它的品格。潭床清淺,溪水澹澹,潭中隨意躺臥的石頭裸露出風情萬種的半身,任憑溪水從身邊輕柔慢撫。當溪水從潭沿邊坦石之間的縫隙流過,便形成皺紋波面,倒是別有一番情愫,真有「潦水盡而寒潭清」的意境。前幾年的電影短視頻《煙雨溪口》就是在這裡拍攝的,橋下竹筏幽幽,從拱圓中蕩出,竹筏中的情侶含情脈脈,與山水和諧共詠,詩畫溪口一直縈懷素繞。

永安橋修建於清朝同治二年(1863年),總長36.2米,單拱跨徑23.76米,橋寬5.23米,拱高11.82米,橋面都是用一兩千斤重的條石築成。每一塊石頭均從幾十裡外的大山加工後腰背肩扛運送到這裡的,也正詮釋了每一個驚豔的背後都深藏著一個個無言的艱辛。欄杆中部東側石欄板陰刻「永安橋」三字,兩對柱頭各有石雕獅子一隻。它是目前為止華東地區最大單孔石拱橋。幾百年來,也承載了閩浙古道中南來北往的印記。橋頭斜躺著八通石碑,是附近慶安、資壽、同安、長安、永安等五座古橋的樂助紀念石碑,真實記載著溪口村歷史上五橋捐資、建造記錄,也凸顯了溪口「橋」文化內涵。

有山有水,謂之「風水」,何況溪口村還背依大山,四周又綠色環抱,兩水匯流呢。



溪口古民居 徐龍近 攝

3

溪口村其實不大,只有155戶554人,但卻保存著古橋、古樹、古宅、古井、古祠、古道、古城牆,古意橫秋。

走在永安橋邊上的石子路上,撫摸著古城牆,內心頓生喜悅而肅穆,一種對歷史人文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路與牆都已經修葺過,殘缺的地方也復古了原先大致面貌,一些古樹周邊還碼起了鵝卵石圍圃,與古城牆、古道格調別無二致。秋冬裡「幽香碧綠漫天涯」的景象已然淡去,只有「碧雲籠展玉成塵」的枯草敗葉,使本來寧靜的村子更顯寥廓。

古城牆歷經數百年,仍堅固牢靠,青苔密布。「堤壩路基根自固,生機無限競豐嬈」,最是在城牆石縫中長出的茶樹讓我眼前一亮,還有茶蕊稀稀疏疏地開放,本來硬生生的古城牆此時也頻添了幾多柔軟與溫情。據說,這些從城牆縫隙中倔強生長出來的老茶樹是通過鳥類傳播種下的,茶齡至少200年至300年,其生命力之頑強令人讚嘆。

不禁讓我想到袁天祿在柘榮城關修建的「雙城」,且溪口村全村姓袁,此城牆與彼城牆是否有某些關聯?

有。明開國功臣袁天祿次兄、元末明初的福寧州同知袁深文見溪口風景優美,便據此繁衍生息。明代閩東倭寇流竄,而溪口村是地處閩浙古官道上的重要驛站,袁深文子孫便修建城堡,建造城牆,把溪口村緊緊包裹住,在城牆內屯兵、練兵。現存城牆全長600米左右,保存較好的幾段古城牆中,長的高2.8米、底厚約2米,短的高約1.5米,厚60釐米左右,牆體呈梯形,上窄下寬,蜿蜒曲折。溪口村地處下遊,抗擊倭寇的功能已不復存在,但防洪防汛的作用卻更加凸顯。

站在古城牆上,青山環擁,翠竹張目,房屋依偎,溪水合流,腦海中頓時幻化出「『山根盤驛道,河水浸城牆』。宅舍騰墟煙,『栽竹斷斜陽』」之古境。



袁氏宗祠裡的匾額 徐龍近 攝

4

溪口之地靈有目共睹,而人傑卻少人知曉。

村內至今完整保留的元朝時期探花園和清朝時期武舉人的習武石鎖,石鎖大的重434斤,小的370斤,這在柘榮鄉村並不多見,據說溪口村歷史上曾經走出過一名探花和兩名武舉人,只可惜,溪口村宗譜在一次火災中灰飛煙滅,無從考證,但卻無法改變它為溪口村積澱的濃重人文色彩。

小小溪口村的人文印記遠不止這些。

始建於明代的袁氏祠堂,坐西北朝東南,磚木結構,抬梁穿鬥混合式,單簷硬山頂,面闊3間,寬9.18米,進深二進,總長30.10米,佔地面積327.19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分布大門、下廳(內連戲臺)、中廳、上廳等主要單體結構,屋內地面用三合土夯制而成。宗祠內建築木雕、彩繪精美,尚保存有19面清代和民國時期的木雕牌匾,還有李宗仁、楊樹莊、蔣光鼐、薩鎮冰、何宜武等人題寫的匾額。

在近代,溪口村確實不乏傑出人物。民國時期海濱商業重鎮的福鼎白琳半條街商鋪都是溪口人開的;袁登九是「首屆民國大會」代表;袁鄭春是柘榮縣第一位畢業於廈門大學的大學生;還有一大批溪口先輩遷往臺灣、香港、澳門等地經商謀生。改革開放以後,在臺灣和海外的袁氏族人紛紛回鄉尋根祭祖。

今日之「溪口袁氏宗祠」已成為海峽兩岸袁氏宗親情感交流的重要平臺。



永安橋上的碑刻 徐龍近 攝

5

「半山毛竹半山茶」的溪口,毛竹舉目可見,茶在哪裡?隱在林底下,隱在視野之外的山頭上,隱在史料記載裡。而「小隱隱於山」的一代茶商、「白琳工夫」(橘紅)的創製人袁子卿居然是溪口人,著實讓筆者大吃一驚。

從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以後,溪口就成為福寧州的閩浙官道必經之地,也由此成為周邊茶葉的物流樞紐和邊貿中心。鼎盛時期,溪口村茶園遍布山頭,茶市熙熙攘攘,茶商絡繹不絕,每日從福鼎、白琳、磻溪、點頭、秦嶼與浙江平陽一帶來溪口的茶商達數百人,茶市熱鬧非凡。茶行興旺、商貿繁榮,茶葉遠銷全國各地以及歐洲、東南亞地區,造就了許多茶人,而袁子卿是眾多優秀茶人裡脫穎而出的一面旗幟。

民國時期,袁子卿創製的「白琳工夫」橘紅紅茶被茶業界人士稱為「秀麗皇后」,成為與坦洋工夫、政和工夫並列的「閩紅三大工夫紅茶」,從而奠定了「白琳工夫」的歷史地位。袁子卿創立了「合茂智」茶行,成為福州華大聯號最大的茶葉供應商,也由此定格了他「一代茶商」美譽。據其子孫輩回憶,每年正月十五,袁子卿在福州馬尾與茶商洽談當年茶葉交易,分頭春、二春、三春三茬茶談好價格,立馬就下定金,好幾擔銀元用船運至霞浦鹽田,再僱挑夫挑回茶行銀窖,這些銀元就是用來收購當年茶葉的資本金,造福百姓。

更難能可貴的是,袁子卿發家致富後,常懷感恩之心,多行善舉,為家鄉修橋建路、興修水利,在雪災時為村民送米;他熱心革命事業,主動為抗戰捐資捐物,並發動茶商支持紅軍發展,為柘榮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6

有文化底蘊的地方,就需要有優秀的傳承。溪口村人才輩出,與這種傳承是分不開的。溪口村的「節孝」「戒賭」和「耕讀」故事,一直讓這個小村閃耀著勵志的光芒。

溪口村保存著一塊御賜「節孝」牌匾,說的是清朝鹹豐年間(19世紀50年代),村裡一個叫袁恆賜的人救治母親的故事。袁恆賜在外當官,他早年亡父,一直和母親相依為命。一天母親鄭氏突然臥病不起,心急如焚的恆賜到處尋醫問藥仍無果,在沮喪地回家途中得到鄰村一位土醫生指點,說需要一種特殊的配方,可讓鄭氏病情減緩恢復。因救母盡孝心切,恆賜不問後果,歷盡艱辛,給母親配了藥,治好了母親。後來這件事情傳入朝廷,皇帝聽後十分感動,並予賜匾「節孝」,自此節孝傳家代代相傳。

「柘水流芳」老宅院中立有一塊「戒賭碑」,石碑高80釐米,寬48釐米,厚10釐米,陰刻,宋體字,全文共82字。通體呈青灰色,為清朝同治年間所立,由於年代已久,字跡已不太清晰。 相傳清朝同治年間,溪口村民袁恆瑤嗜好賭博,經常去鄰村長岐村賭博,每賭必輸,從無悔改之心,到後來竟私自將宗族的部分財產、水田、毛竹林、榲木林等典當給長岐村民以換得賭資,深受族人排擠、歧視。因為這件事,他一直被村裡當做反面教育典型,抬不起頭,十分難堪。妻子難以忍受,離家出走,致使家庭破裂,生活慘澹。生活逼迫之下的他突然悔悟,遂在大院中設立戒賭石碑,以此為戒,痛改前非,並教誨世世代代子孫絕不能再參與賭博。

耕讀傳家,也是溪口村的祖訓。溪口村人祖祖輩輩辛苦耕作、鄉裡和睦,對教育特別重視,總是教育子女努力讀書,以知識改寫命運,走出大山,開闊視野,早日事業有成。子孫們牢記教誨,積極上進,僅近年來考上大學的學生多達60名,位居全鄉前列。在各行各業湧現很多優秀能人,形成了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家風家訓,書寫著「溪口傳奇」。

老師當日啟靈篇,親手傳承豈偶然。文化傳承的背後,是向善向上力量的清泉,正滋養著溪口的子子孫孫。

7

溪口村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寧德市歷史名村,今天又被作為全市鄉村振興示範村,有它的必然性。鄉村振興的重心是產業振興,所幸的是,乍洋鄉正凝聚各方共識,以「一代茶商」袁子卿出生地為切入點,挖掘茶文化,振興茶產業。

村委樓第一層被改造成茶史館,總面積300平方米,圍繞溪口茶產業發展的過去歷史、現實近況、未來展望三個部分布景,分歷史館、現代館、未來館。「以茶史、茶事、茶具、茶俗文化為依託,生動勾勒溪口茶產業的發展歷程,致力茶產業振興,重塑傳統古村落面貌,將打造集鄉村文創、民宿休閒、鄉村旅遊、農業體驗為一體的鄉村綜合體。」該鄉領導信心滿滿的介紹讓我十分嚮往。

走出茶史館,來到緊鑼密鼓建設中的「百福廣場」。據了解,這個廣場的所在地點,就是袁子卿的茶葉加工廠房,也是茶葉交易場所。當時有5條制茶生產線,每天吞吐茶葉量約200公斤,(當時附近村莊主要種植菜茶,長岐一帶茶葉還未推廣,茶葉產量低,1天茶農產量也就5公斤左右)。後來袁子卿遷居到福鼎白琳繼續做茶葉生意,這裡依然是眾多茶販集中交易的地方,一直延續至今。

茶飲百福,健康百年。「福」在國人心目中,是一個最具魅力、最尚尋求的美字!這個百福廣場,將匯集一百個各種字體的 「福」字,除了茶商聚集、茶農貿易的功能外,也將成為全村群眾重要的集會點和商事議事場所。

走出村子,似乎能聞到幽幽茶香從茶廠裡飄出來。「把茶冷眼看紅塵,借茶靜心度春秋。」不禁對溪口茶村的未來多了期待。


來源:新寧德

ND1905

相關焦點

  • 柘榮溪口:人文風景線帶旺千年古村
    溪口千年古村3月6日,春寒料峭。從柘榮城關驅車40分鐘左右便到了溪口村,雖然路途漫長,但一路山巒起伏、修竹疊翠,伴著溪水潺潺,絲毫不覺疲憊。溪口村位於柘榮縣乍洋鄉東南部,素有「十裡翠竹、萬擔茶鄉」之稱,系寧德市歷史文化名村之一。到達溪口村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彎石橋臥在潺潺碧波之上,這便是溪口村最出名的永安橋。該橋建於清同治二年(1863年),橫跨兩岸,橋面用千斤重的條石築成。
  • 柘榮溪口:「鄉愁」帶動「鄉遊」助力鄉村振興
    改善人居環境倡導文明新風溪口村素有「煙雨溪口,詩畫茶鄉」美稱。自2018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以來,溪口村就注重整體推進鄉村綜合整治,不斷提升人居環境,拓展鄉村振興新路子。仲夏的溪口涼風習習。村內步道乾淨整潔,兩旁綠化帶內的花朵競相開放,分外妖嬈,給夏日的溪口增添了一抹靚麗。而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後,一根根翠綠的竹子交叉扎在一起的竹籬笆院牆格外顯眼,流淌出一種田園鄉村之美。「農村美不美,環境好不好,直接關係到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
  • 閩東之光:古厝修繕,喚醒記憶留住鄉愁
    這座位於文峰村六家弄中心位置的古厝與平常老宅有許多不同之處,整座有35個廂房。門口有炮樓,炮樓上有三個瞭望孔及朝向各不相同的銃槍射擊孔。根據有關資料記載,該古厝屬清朝寧德縣石堂巡檢司舊址,距今已有近三百年歷史。明清巡檢司作為地方上的州縣屬衙,與現今基層警政單位類似,即派出所。
  • 寧波溪口銀泰武嶺坊啟幕人文深度遊 十大業態一站盡享
    近日,寧波溪口雪竇山名山建設管委會投資促進局表示,依靠規劃引領、整合資源、推進項目、培養人才、創新營銷等多措並舉,今年溪口大旅遊補短板行動取得突破性進展。溪口景區旅遊資源特色明顯,既有獨特的民國風情,又有豐厚的人文底蘊,為國內難得集山水、人文、民俗、佛教道場為一體的旅遊景區,在省內乃至全國一直享譽盛名。後疫情時代裡,她仍在更好更快更高質量的發展著。
  • 寧波溪口重磅打造城市超級IP,《神奇布袋小子》央視開播
    圖丨寧波溪口雪竇山名山建設黨工委委員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人民政府在打造城市超級IP的過程中,選擇用動漫影視化形式來傳播傳統文化,正是當下社會用傳統擁抱潮流的具體表現形式。圖丨贈字儀式圖丨寧波市政協副主席張明華首映禮上播放了《神奇布袋小子》動畫片花。現場嘉賓對細膩的畫面稱讚有加,對寧波溪口城市超級IP的未來充滿信心。
  • 浙江奉化小鎮:溪口
    溪口確實有優美的自然風光,雪竇山青,剡溪水碧,但是這裡的獨特之處是中國近代風雲人物蔣家父子誕生於此,孫中山的墨跡,蔣介石的家書,蔣經國攜妻居住的洋樓,張學良被軟禁的寺院……這裡的一切似乎都在敘述著歷史……在千丈巖上面,古樹參天,怪石遍地,上接雲天,下臨深淵,1927年蔣介石在此建別墅,並自題門楣「妙高臺」。
  • 探村福建寧德前洋古村,閩東山水間人文古韻流傳數百年
    探村福建寧德前洋古村,閩東山水間人文古韻流傳數百年村落距古田縣城關48公裡,距福州168公裡。至今保存完整、文物價值較高的明清古民居群,同時紅色旅遊資源豐實,是早年閩東地區重要革命根據地。前洋村目前正在打造「紅色之旅,古韻前洋」為主題的「美麗鄉村」。
  • 溪口景區部分項目呈現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 溪口民國文化博物院項目 該項目的主體為三個主題館,不僅能夠有效體現奉化地域文化新內涵,更有利於凸顯民國名鎮溪口的歷史個性和人文深度,提升奉化區的文化綜合實力。未來全面開放後,它將實現三大目標:成為浙江省重要民國文物與史料的收藏展示中心、浙江省蔣氏父子及家族的學術研究中心、海峽兩岸富有特色的文化交流中心。
  • 歷史文化小鎮,傳說中的世外桃源,溪口
    在寧波市奉化區的西面,恬靜地座落著一個充滿了江南文化的歷史特色小鎮,它北鄰雪竇山,南瀕剡溪,東靠五嶺,山靈水秀,人文底蘊厚實,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傳說中的「世外桃園」,溪口!據說北宋仁宗曾在夢中到溪口北邊的雪竇山觀光,雪竇山也因而得到「應夢名山」的美譽。到民國初年,溪口又因蔣氏父子倆而名噪一時。溪口風景優美,水繞山環,集文化自然風景之精華。2010年,溪口鎮獲得「第一批全國性獨具特色景觀旅行特色小鎮」的頭銜,後又順利當選上海世博「城市未來館」,是亞洲獨一無二當選的古城鎮。
  • 歷史文化小鎮,傳說中的世外桃源,溪口
    在寧波市奉化區的西面,恬靜地座落著一個充滿了江南文化的歷史特色小鎮,它北鄰雪竇山,南瀕剡溪,東靠五嶺,山靈水秀,人文底蘊厚實,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傳說中的「世外桃園」,溪口!溪口風景優美,水繞山環,集文化自然風景之精華。
  • 溪口景區榮獲「國內最佳旅遊景點」!
    溪口景區憑藉優勢超群的民國文化、景質卓然的山水風光和源遠流長的佛教文化,以票數第二的良好成績榮獲「國內最佳旅遊景點」。溪口雪竇山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遊覽面積達140平方公裡。這裡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蔣氏故居」系列人文景觀,有中國佛教五大名山之一雪竇山,有「天下禪宗十剎之一」的雪竇寺及全球最高坐姿露天彌勒大佛,還有觀光列車(幸福快車)、客運索道等便捷的旅遊設施,由此形成了自然風光與人文積澱並擅的「溪口醉美之旅」「溪口經典之旅」「雪竇山祈福之旅」「雪竇山穿越之旅」等多條旅遊路線,廣受中外遊客讚譽。
  • 《紅色閩東行》之《畲嫂救曾志》
    在閩東三年遊擊戰爭最艱苦的年代,畲族兒女以大無畏的勇氣和對黨的忠誠,演繹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英雄樂章。今天的《紅色閩東行》,為您講述畲嫂救曾志的故事。閩東洋面山會議舊址1934年秋天,國民黨反動派數萬重兵壓境,閩東革命處於生死存亡之秋。1935年1月中共閩東臨時特委在福安洋面山召開決策性會議,決定轉變鬥爭方式,變蘇區為遊擊區,轉入遊擊戰爭。
  • 夜遊溪口古鎮 夢回雪竇禪境 11月12—14日溪口與你相約
    夜遊溪口古鎮,夢回雪竇禪境,2020雪竇山彌勒文化節——「夜遊溪口」活動,帶你一秒穿越宋朝,體驗「憶得少年多樂事,夜深燈火遊雪竇」的愜意生活。11月12日—14日,溪口與你相約。醉美夜景免費遊覽溪口古鎮武嶺集市、文昌閣、小洋房等景點,觀賞剡溪夜景,古鎮燈光秀。
  • 「閩東之光•四季屏南•鄉村有約」第五屆北墘黃酒文化旅遊節開幕
    全景屏南消息(張聲平 甘葉斌)12月20日,「閩東之光「紅曲黃酒之鄉」——屏南縣代溪鎮北墘村,喜迎八方遊客,同賞美景、共品佳釀。北墘被譽為「紅曲黃酒之鄉」,是以黃酒文化命名的國家3A級景區。村內的古民居、祠堂、牌匾等遺蹟均與酒文化息息相關,酒坊、酒窖舊址,街頭巷尾、農家院落隨處可見的酒缸、酒罈等釀酒器具。早在十多年前,北墘紅曲製作和黃酒釀造技藝就被列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每年冬至時節,代溪鎮北墘村都會如期舉辦黃酒文化節。
  • 溪口古鎮牛肉麵
    地址:鄞州區天源巷127號(南苑環球酒店背面)門店看著像是開店不久的樣子,取名有點草率,溪口古鎮牛肉麵,古鎮還加粗標紅
  • 寧波溪口——獨特的歷史文化風景區
    引子寧波 溪口 是國內風景名勝區,由 溪口 鎮、雪竇山、亭下湖三個景區組成,以剡溪、古剎、蔣氏故裡和幽谷飛瀑名聞遐邇,曾有「海上 蓬萊 」之譽。溪口蔣氏故裡《蔣氏故居》之蔣氏宗祠溪口蔣氏故裡《蔣氏故居》之 武山 廟
  • 懷古寧波之溪口普陀——美麗中國(葉平)
    去寧波市旅遊懷古,必去五大景點:天一閣藏書樓、寧波老外灘、餘姚河姆渡遺址、奉化溪口雪竇山與周邊的舟山群島普陀山。從七千年中國古先民遺址,到彌勒菩薩和觀音菩薩道場,不得不遊的5A級旅遊景區。分兩次記錄早年到寧波懷古之往事。本輯僅為遊覽奉化溪口和雪竇山,以及周邊舟山群島的普陀,即寧波的彌勒菩薩和觀音菩薩兩大道場之景物。
  • 非繁逸品|一座蕉城一面東海一品清新閩東之旅
    寧德俗稱閩東,東臨大海,三面環山。千萬年來,東海的浪濤激蕩著綠色的沃野,連綿的山脈呵護著神秀的土地。經年風霜,時空交錯,古老寧德孕育出了獨具地域特色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鄉土閩東,一品清新。走進寧德,你就走進了由淺水廣場白水洋、海上仙都太姥山、壺穴世界白雲山三大園區組成的寧德世界地質公園;徜徉在寧德海岸線上,你就領略到「海上天湖」三都澳、「最美的海岸線、攝影人的天堂」霞浦灘涂、「中國最美的十大海島」之一嵛山島以及小白鷺、牛郎崗、大京等天然沙灘浴場風採;漫步在寧德山川之間,你將沉醉於被評為「全國完美假期十佳旅遊線路」的閩東親水遊中,流連忘返於佛道名山支提山、天然氧吧東獅山以及海國桃源楊家溪
  • 非繁逸品 | 一座蕉城一面東海一品清新閩東之旅
    寧德俗稱閩東,東臨大海,三面環山。千萬年來,東海的浪濤激蕩著綠色的沃野,連綿的山脈呵護著神秀的土地。經年風霜,時空交錯,古老寧德孕育出了獨具地域特色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如果你也想在自然懷抱裡棲居片刻,在祥寧大地上愜意休閒,那麼和我一起踏入這方閩東土地,開啟清新蕉城之旅。
  • 溪口沉浸式劇場明年6月開業,溪口旅遊矩陣已經成型!
    近日,溪口旅遊集團黨委書記周盛在蔣氏民國文化中心項目建設現場接受採訪時對外表示。這標誌著長三角旅遊重鎮溪口,不久也將出現像《雲南映象》《張家界·魅力湘西》《多彩貴州風》《邊城·煙雨鳳凰》等以展示當地文化特色為主並深受當下遊客歡迎的大型旅遊劇場和旅遊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