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腎臟病日 從預防到發現

2020-12-20 騰訊網

世界腎臟日,由國際腎臟病學會和國際腎臟基金聯盟聯合提議設立,定為每年3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四。其目的在於提高全社會對慢性腎臟病日益增長、負擔高昂的認識,推動對慢性腎臟疾病知曉、預防和診治的全程防控戰略體系的實施。

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的常見病。近年來,慢性腎臟病的發病率、患病率在全球範圍內呈明顯上升趨勢,全世界有八億五千萬人因各種原因罹患慢性腎臟病,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各國慢性腎病的患病率達10%或以上。根據 2012年中國慢性腎臟病流行病學調查估算,我國 CKD 患者可能多達 1.2 億。慢性腎臟病導致死亡在不同死亡原因中增長最快。

CKD具有患病率高、醫療費用巨大、易合併心血管疾病而導致病死率、致殘率高等特點在醫學界被冠以「沉默的殺手」稱號。

CKD由於起病隱匿、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知曉率、早期診斷率和治療率均很低,專家曾多次呼籲:慢性腎病的早期檢出和治療非常關鍵。慢性腎臟病可以通過早期預防、早期診治得到控制,延緩終末期腎病的進展。 因此,全社會應重視慢性腎臟病防治,不僅醫療人員,政策制定者、患者本人、普通大眾等都要提高對慢性腎臟病的認識。

慢性腎臟病防控 我們一直在努力

2019年啟動「健康中國—慢性腎病綜合防治工程」

2019年,在中關村腎病血液淨化創新聯盟(下稱「聯盟」)組織的「首屆中國腎病跨界融合高峰論壇」大會上,在聯盟理事長左力的帶領下,啟動了「健康中國—慢性腎病綜合防治工程」,集結組織腎病及相關學科專家,搭建慢性腎病一體化管理體系,推動防治結合一體化建設,建立標準化診治流程,規範提高CKD的綜合防控水平,探索研究中國CKD管理難題。

「腎」援戰疫 堅守奉獻

2019年12月以來,我國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了多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疫情蔓延迅速。為了戰勝這場疫情,全國眾多醫護人員馳援武漢或堅守在各地的防疫一線,其中有一個一刻也不能停歇下來的群體——那就是我們的腎科同道,他們當中有人不計個人安危,馳援前線,也有人堅守後方,用心守護腎科患者,確保安全……

截止2020年3月1日數據統計,全國共有3200餘腎科醫護人員工作在抗疫一線,其中武漢最前線383人,湖北其他地區的醫護人員72人。

線上賦能 線下戰「疫」

自疫情發生以來,中關村腎病血液淨化聯盟反應迅速,聯盟專家及會員單位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感染防控絕對是這次戰役取勝的關鍵。

為了確保透析患者、家屬及工作人員的安全,疫情就是命令,聯盟在1月29日向聯盟全國腎科專家發出倡議,在左力教授帶領下,組織起草了《血液淨化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詳解》、《血液淨化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建議》。截止目前《詳解》已經根據近期國家衛生與健康委員會針對新型冠狀病毒不斷推出的文件和指南的基礎上進行了二次修訂,該《詳解》對血液淨化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防控措施進行了詳細的解讀並制定了一旦發現感染者後應當採取的應急預案,從而在幫助奮戰在血液淨化室臨床一線的工作人員及血液淨化患者防控新冠感染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

與此同時,聯盟積極響應了黨中央和國務院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期間不聚眾、不集會的號召,將傳統的線下學術活動完全搬到了線上舉行,在聯盟的精心組織策劃下,舉辦了一場「聚愛賦能」為主題的《新冠防護》講座,匯集了腎臟科血液淨化、感染科、呼吸科、急診科專家,並連線武漢前線專家,講授作為一線醫護人員應當充分掌握新冠肺炎防治的相關知識,以及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和診療方案,使與會的同道足不出戶即享受到了一場學術大餐。

世界腎臟病日:你們準備好了嗎?

世界腎臟病臨近,全國疫情形勢持續向好,國內總體緩和,湖北依舊膠著,境外傳播越演越烈,這場疫情究竟要走向何方?目前階段腎科的防護該如何去做?湖北和省外防護有何區別?為了建立與現階段疫情防控現狀相適應的腎科血液淨化診療秩序與防控措施,完善相關防護舉措,鞏固現有防護成果,解決腎病患者就醫問題,聯盟將在世界腎臟病日來臨之際聯合知名媒體健康界舉辦主題學術講座及義診活動:

「腎」度連線 學術分享

2020年3月11日晚,聯盟將邀請邀請多名奮戰在一線指揮作戰的腎科專家:北大人民醫院腎內科左力教授、西安交大一附院腎臟病醫院副院長蔣紅利教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腎內科主任劉虹教授、以及前線武漢第一醫院腎內科主任熊飛教授,相聚騰訊會議線上雲講課平臺,為血液淨化相關醫務人員提供他們在這場戰疫已經積累下來的實戰經驗和最新啟示。 (後續將發線上會議詳情及議程,敬請關注)

百人「疫」心 腎動中國

目前,全國疫情雖然出現向好趨勢,但是防控任務依然嚴峻複雜,減少出行仍是個人防護新冠肺炎的最佳方法,為減少腎病患者來院就診感染風險,很多醫院門診仍未全面開發。

然而對於慢性腎病患者,因為疾病本身的影響,抵抗力底下成為易感人群,他們需按時、規範地就診配藥,透析患者還需到醫院定期透析治療,否則面臨疾病進展的危險。

為了讓腎病患者持續得到有效、規範、及時的診療服務,解決疫情期間緩解患者來院就診難題,中關村腎病血液淨化創新聯盟在第15個世界腎臟日來臨之際,由聯盟理事長左力教授帶隊,集結全國腎科領域專家及優秀醫生百餘名,啟動「百人『疫』心 腎動中國」大型線上義診公益活動,通過醫加網際網路醫院平臺,為廣大慢性腎病患者及家屬免費在線問診,並提供「在線處方、在線下單、送藥到家」一站式服務,解決部分地區患者出行就醫取藥有困難的問題,使患者足不出戶得到便捷診療及購藥服務。(義診時間3月10日至3月12日)。

世界腎臟日

線上學術講座已經預留席位

百名醫生義診集結號已經吹響

腎科醫生們

從腎病預防到發現

你們準備好了嗎?

相關焦點

  • 世界腎臟病日 保定市第一中心醫院舉辦公益活動
    趙潔 攝長城網保定3月8日訊(通訊員 趙潔 記者 李艮春)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把每年3月的第二個周四定為世界腎臟病日,自設立至今已有13年。2018年的腎臟病日恰逢「三八」國際婦女節,今年主題與女性腎臟健康相關——「關注腎臟,關愛女性健康」。
  • 著名兒童腎病專家腎臟病日義診
    □記者林輝通訊員潘慧    今年3月9日是第12個「世界腎臟病日」。近年來,兒童腎臟病發生率有持續增高的趨勢。當天上午,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兒童醫院兒科腎臟病區將舉辦「兒童腎臟病的診治」大型宣教義診活動。
  • 健康科普丨養護腎臟從點滴做起
    也就是說,中國的慢性腎臟病人和糖尿病(成年人發病率10.9%)人幾乎一樣多,這個結果可能顛覆了許多人的習慣認識。自2006年,由國際腎臟病學會和國際腎臟基金聯盟聯合提議設立世界腎臟病日,日期為每年3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四。其目的在於:提高人們對慢性腎臟疾病及與其相關的心血管疾病的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認識;讓人們認識到早期檢測和預防慢性腎病是目前全球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 醫學史上的9月28日:世界狂犬病日,人類其實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今天是世界狂犬病日(World Rabies Day)。世界狂犬病日(World Rabies Day)由 GARC(國際狂犬病控制聯盟)的倡議,由WHO(世衛組織)、OIE(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及美國CDC(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共同發起,以期集合各方力量,儘快消滅狂犬病。
  • 世界防治麻風病日 雷於藍深入江門大衾醫院慰問麻風病康復者
    2007年1月28日是「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消除麻風歧視,共建和諧社會」。在「世界防治麻風病日」來臨前夕,1月26日上午,省政府雷於藍副省長率領省慰問團冒著寒風專程到江門市臺山大衾島慰問麻風病康復者和醫務人員。省衛生廳、省財政廳、殘聯、紅十字會等省直單位領導參加了慰問活動。
  • 「世界狂犬病日」這些狂犬病知識你get到了嗎?
    2020年9月28日是第十四個世界狂犬病日, WHO等國際組織為全球制定的消除狂犬病的戰略目標:努力在2030年前消除人類因犬源狂犬病引發的死亡。當我們小時候當我們在路邊看到一隻可愛的狗狗時,爺爺奶奶總會拉緊我們的手,一臉嚴肅的跟我們說:「可不能過去啊,被咬到得了狂犬病就壞了!」長大之後,我們家裡養寵物之後,身邊的朋友也總會告訴我們:「記得要打狂犬疫苗哦。」或許我們早就聽聞過狂犬病,但是狂犬病真的有那麼嚇人嗎?今天我來帶大家認識一下狂犬病。
  • 2020年防治碘缺乏病日|眾志成城戰疫情,科學補碘保健康
    2020年5月15日是我國第27個「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主題是「眾志成城戰疫情,科學補碘保健康」。旨在通過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相關知識,使公眾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時做好科學補碘工作,進一步增強全社會對食鹽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工作的認同和支持。
  • 國際罕見病日,讓罕見不再罕見
    正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罕見病、幫助罕見病患者,國際上將每年2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昨天)定為「國際罕見病日」。按照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規定,罕見病是指患病人數佔總人口的0.65-1‰的疾病。罕見病一般為慢性、嚴重性疾病,會涉及到身體的多個系統、部位,80%是由基因缺陷引起的,具有遺傳性。罕見病種類繁多,目前全世界已知的罕見病種類多達7000多種,其中超過50%的疾病在兒童期就會發病。
  • 核受體ESRRA通過偶聯新陳代謝和分化來預防腎臟疾病
    核受體ESRRA通過偶聯新陳代謝和分化來預防腎臟疾病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19:50:19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Katalin Susztak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核受體ESRRA通過偶聯新陳代謝和分化來預防腎臟疾病
  • 9月28日,第十四個世界狂犬病日
    2020年9月28日是第十四個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主題是「終結狂犬病:協作,接種免疫」。 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預防狂犬病? 我國人類狂犬病主要由犬導致,其次是貓。
  • 大蒜和它很「合拍」,在酒裡泡一泡,預防血栓,給腎臟「洗個澡」
    腎臟被稱為我們身體的「淨化工廠」,它擔負著身體的排毒和代謝並及時將體內的毒素垃圾排出體外。如果腎臟出現了異常,會導致體內的毒素垃圾堆積在體內,對身體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很可能會出現抵抗力免疫力下降。它含有豐富的大蒜素,能夠起到很好的消炎殺菌的功效,能夠有利於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對於排除體內的溼氣和寒氣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對於保護腎臟和血管也能夠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對於預防癌症也有一定的效果。
  • 第十四個世界腎臟日:人人享有腎臟健康 科普義診在行動
    2019年3月14日是第十四個世界腎臟日,今年的主題是「人人享有腎臟健康」。為了呼籲社會和廣大民眾關注腎臟病、關心腎病患者,提高對腎臟病的認識,最後預防和減輕腎臟病,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腎臟病專業委員會及北京市中西醫結合腎臟疑難病會診中心聯合舉辦了此次活動,並匯聚了北京腎臟病領域中醫、西醫數十名專家學者展開學術交流。
  • 預防醫學基礎知識:鉤端螺旋體病不可怕,提前預防是王道
    預防醫學基礎知識:鉤端螺旋體病不可怕,提前預防是王道。 螺旋體(spirochete)是一類細長、柔軟、彎曲呈螺旋狀、運動活潑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在生物學位置上介於細菌與原蟲之間。螺旋體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常見於水、土壤及腐敗的有機物上,亦有的存在人體口腔或動物體內。
  • 傷害到腎臟的一些壞習慣
    我們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習慣,而這些習慣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候影響到兩性健康。而對於男性來說,腎臟就是命根子一樣重要的存在,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學會養腎壯陽的方法,不要讓一些壞習慣來傷害到腎臟。
  • 2019年國際罕見病日:水滴公益「為愛吶罕」 讓罕見病不再罕見
    2019年國際罕見病日:水滴公益「為愛吶罕」 讓罕見病不再罕見   近期,水滴籌•水滴公益將助力病痛挑戰基金會支持「罕見病兒童救助計劃」,隨後將攜手開展「罕見的擁抱」大型罕見病科普活動
  • 世界腎臟日:費森尤斯醫療「藍紅絲帶,透亮人生」倡議啟動
    每年3月的第二個周四為世界腎臟日。今年3月14日的第十四屆世界腎臟日,主題為「人人享有腎臟健康」(Kidney Health for Everyone Everywhere)。借世界腎臟日之際,費森尤斯醫療攜手海軍軍醫大學長徵醫院腎內科主任醫師,中國人民解放軍腎臟病研究所所長梅長林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腎臟科主任丁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腎內科主任陳曉農教授和海軍軍醫大學第905醫院腎臟科主任張軍力教授發起 「藍紅絲帶,透亮人生」 的倡議 -- 致力將其打造成為中國腎臟病防護和關愛的標誌性活動。
  • 防治碘缺乏病日|當心!碘缺乏、碘過量 都有這些危害
    5月15日是我國第27個「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主題是「眾志成城戰疫情 科學補碘保健康」。最近幾年來關於食鹽加碘的爭論一直不斷,今天,讓我們一起了解碘缺乏或者過量,都會對人體產生哪些危害?什麼是碘缺乏?
  • 防疫抗帕 攜手健行——第24屆世界帕金森病日
    今年的4月11日是第24屆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患者多為老年人,並常常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一些慢性病,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更是危重症高發人群。
  • 世界帕金森病日:手抖就是帕金森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記者俠克)4月11日是第24個世界帕金森病日。常見的手抖是否就是帕金森病?治療和康復,應注意哪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帕金森病是以運動和非運動症狀為特徵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症狀表現為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肌肉僵直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 國際罕見病日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帶你了解罕見病
    人民網昆明2月25日電 (楊文明、徐前)2月29日是國際罕見病日,因為罕見病發病率極低,人們不常見到,甚至很多醫務人員也不清楚,因此常見的罕見病有哪些?如何確診?帶著問題記者採訪了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的專家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