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在土中發現「龍骨」,賣給藥材鋪,意外揭露「神話」中的王朝

2020-12-21 開卷談史

光緒二十五年,在河南安陽西北的小屯村中,當地農民犁田時,在土中發現了一些「龍骨」。他們將這些「龍骨」收集起來,賣給了當地的藥材鋪。

畫面轉到京城。就在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的前一年,有一位名叫王懿榮的國子監祭酒,他的夫人生了重病。王懿榮拿起一片「龍骨」,準備放進給夫人準備的藥罐中,突然發現「龍骨」上刻有一些文字。

藥材——龍骨

「龍骨」上的文字,是年代久遠、歷史古老的文字

王懿榮雖然不認識這些字是什麼意思,但是他感覺此事並不簡單。在驚訝之餘,他立馬派人把所有京城中藥鋪的「龍骨」都買了回來。

才學淵博的國子監祭酒大人精通文學、文字方面的研究,他反覆考證,終於確定這些「龍骨」上的文字,是年代久遠、歷史古老的文字。

王懿榮

1900年,洋人攻入北京。王懿榮在悲憤之下,帶著自己的夫人投井身亡。王懿榮的殉國之後,他的兒子為了還清債務,將父親收藏的「龍骨」全部轉賣給了劉鶚。

劉鶚是王懿榮的徒弟,也是《老殘遊記》的作者。他不僅以文學著名,而且還是個學識淵博的雜學家。他涉獵範圍之廣,令人咋舌,他把自己的書齋命名為「抱殘守缺齋」,也是為了顯示出自己搜羅古文物的嗜好。

劉鶚在「龍骨」上發現文字,亦斷定其為上古契文。這激發起了他的好奇心,由此開始搜羅、收藏這類「龍骨」——「得百姓所藏三百餘片……奔走齊、魯、趙、魏之郊,凡一年,前後收得三千餘片」。綜合計算之後,劉鶚說自己「所藏約過五千片」。

劉鶚

劉鶚成為辨別、解釋甲骨文字的第一人

劉鶚對其上的文字產生了極濃厚的興趣,他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破解「龍骨」上的文字。如《壬寅日記》中所載:「十月初六日,刷龜文,釋得數字,甚喜」。

事實上,這些「龍骨」並不是普通的藥材,而是殷商時期的甲骨,其上所刻的文字,就是如今我們所說的「甲骨文」。

殷墟甲骨

我們都知道,普通的藥材「龍骨」有治療刀傷的功效。由此可以推論,那些愚昧的小屯村村民,由於無知一定毀掉過無數的殷墟甲骨。而那些參與甲骨買賣的商人,無疑沒有鑑定和詮釋甲骨文的學識和能力,他們收購甲骨的唯一動機,就是倒賣營利,因此,他們也不會妥善保存那些殷墟甲骨。

正因如此,劉鶚便成為學者眼中辨別、解釋甲骨文字的第一人,也是收集殷墟甲骨功勞最巨之人。

劉鶚故居

劉鶚辨識了四十多個字,其中三十四字是準確的

關於這些殷墟甲骨,劉鶚在自己的著作《鐵雲藏龜》中敘述得頗為詳細。書中記載了劉鶚辨別、解釋甲骨文的一些見解。

劉鶚經過艱苦的探索,得出了結論:龜板上可以辨識的文字,一為幹支,二為卜辭,而且龜板上「象形文字既多,可知其為史前文字」。

《鐵雲藏龜》

劉鶚之研究,雖然屬於初步功夫,但致力甚深。更可貴的是,他的態度是極審慎的。用後世學者積累的研究成果,來驗證劉鶚當時的判斷,也可以說是基本準確的。

殷商王朝在古代人們的意識中,原本只是神話而已,因為有關那個時代的史料是相當稀少的。而「甲骨文」的發現和辨釋,讓中國歷史學和相關研究向前邁了一大步,揭露了殷商王朝的真容。

胡適

其中,劉鶚功不可沒,他在「被當作藥材販賣的龍骨」中辨識了四十多個字,其中三十四字是準確的,無怪胡適曾贊曰:「劉鶚之《鐵雲藏龜》,要算是研究甲骨文字的許多著作的開路先鋒」。

相關焦點

  • 農民在土中發現「龍骨」,賣給藥材鋪,意外揭露「神話」中的王朝
    光緒二十五年,在河南安陽西北的小屯村中,當地農民犁田時,在土中發現了一些「龍骨」。他們將這些「龍骨」收集起來,賣給了當地的藥材鋪。畫面轉到京城。王懿榮拿起一片「龍骨」,準備放進給夫人準備的藥罐中,突然發現「龍骨」上刻有一些文字。
  • 農民挖出一塊龍骨,當做藥材販賣,意外發現一個存在神話中的王朝
    清朝末年,在河南一個小鄉村中,有一位農民在田間挖土,幾鐵鍬下去,挖出一塊骨頭。農民一開始沒有注意,將他丟在一旁,繼續向下挖,然而下面越挖越多,原本他以為是一個很久之前的野獸死在這裡,這些都是它的骨頭。他覺得不吉利,也沒有帶回家。
  • 藥材「龍骨」變為國寶「甲骨」?近代甲骨的發現傳奇
    據說,最早將甲骨作為藥材賣給中藥鋪的人名為李成,他是居住在河南安陽小屯一帶的剃頭匠。有一次,李成渾身長滿膿瘡,由於他家境貧寒,沒錢買藥,於是便將自己挖出來的甲骨磨碎成粉後敷在膿瘡上,沒想到,甲骨磨成的粉末竟然可以吸膿止血。從此以後,李成便將甲骨作為「龍骨」賣到中藥鋪。
  • 剃頭匠發現「龍骨」,土夫子當藥材賣,專家卻視為「寶貝」高價收
    說到這或許有朋友已經猜到了,珍貴的並非是這種藥材,而是「骨頭」上的文字,即俗稱的「甲骨文」,今天還成立了專門的「甲骨學」;可誰能想到,如此珍貴的「甲骨文」最初會是一位剃頭匠發現的,而且土夫子拿它當藥材賣,專家卻視為「寶貝」高價收。
  • 河南一農民不識國寶,被當作藥材磨成粉,六毛錢一斤賣了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中國的無價之寶,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有很多非常著名的無價之寶,一些無價之寶的發現具有傳奇的故事,河南驚現了無價之寶,結果因為百姓不識貨,把這個當成了藥材給磨成了粉,六毛錢一斤給賣掉了,這個無價之寶就是甲骨文。
  • 河南恐龍化石竟被當藥材 龍骨可以止血消炎?
    日前,隨著河南10多種白堊紀恐龍化石的發掘,一則當地村民無知地把恐龍化石當藥材食用的消息同樣引起了世人關注。此次在河南汝陽、欒川發現的兩個恐龍動物群中,包括有10種以上的恐龍,並首批命名了3種新屬種恐龍,其中包括亞洲之最體長達18米的汝陽黃河巨龍和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
  • 中藥龍骨與甲骨文
    中藥龍骨與甲骨文 中華民族是崇尚龍的民族。中藥中與「龍」字有關的有龍骨、地龍、龍眼肉等等。甲骨文的發現即與中藥龍骨有關。趙軍來到離國子監最近的大藥鋪,裡面要等二個小時才能配抓,就轉身出了藥鋪,步行三裡多路,來到路西一家小藥鋪,抓齊了藥,很快返回國子監。王懿榮是個細心的人,煎藥前他打開中藥包對著處方一味味查看,驀然發現其中一塊已經打碎的「龍骨」片有些花紋,他認為這是古代人有意刻畫上去的,應當是一種文字符號即古篆文,就問趙軍:「你在什麼地方抓的藥?」
  • 龍骨之謎:他在城破時自殺殉國,生前卻發現了國寶
    光緒六年,王懿榮考中了進士,做了國子監祭酒。公元1899年的一天,王懿榮得了病,請京城裡的一位老中醫開了藥。王懿榮拿著藥方看了很久,發現裡面有一味叫龍骨的中藥。什麼是龍骨呢?王懿榮想看個究竟,打開藥包一看,這些龍骨都是搗碎了的,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後來,王懿榮讓家人從藥店裡買回了幾塊沒有搗碎的龍骨,仔細察看。王懿榮突然驚奇的發現,在這些動物的骨頭上,好像刻著一些奇怪的符號。
  • 古生物化石當「藥材」賣?陝西「龍骨」保衛戰進行時
    他曾是盜挖「龍骨」的一員,在一次挖掘中發生塌方,他的腰部被砸傷,斷了8根肋骨。後因為盜挖「龍骨」,他被判了緩刑。落日的餘暉,灑落在山坳裡的小樹之間。警察與曾經的盜掘者在這裡並肩而行。張某曾因錯誤的認知,與作為「龍骨」保護者的當地警方成為對立者。
  • 文盲農民造假文物,自創文字騙倒一眾專家,迫使學界開設一新學科
    在甲骨文剛剛被發現的時候,就連農民都能造假文物,他不認識上面的字,卻想出一個損招,還讓考古界誕生了一門新學科。藥販子在野外採了藥基本上會賣給藥鋪子,如果有些藥鋪子缺藥材也會找這些藥販子買。在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時,當時有位金石學家王懿榮就在一次抓藥中發現了帶符號的龍骨,也就是從土裡挖出來的動物骨頭。王懿榮發現了這些東西的不尋常,於是他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來找老闆買這些龍骨,久而久之,他就已經買下了一千多片這樣有字的骨頭。
  • 文盲農民造假文物,自創文字騙倒一眾專家,迫使學界開設一新學科
    在甲骨文剛剛被發現的時候,就連農民都能造假文物,他不認識上面的字,卻想出一個損招,還讓考古界誕生了一門新學科。藥販子在野外採了藥基本上會賣給藥鋪子,如果有些藥鋪子缺藥材也會找這些藥販子買。在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時,當時有位金石學家王懿榮就在一次抓藥中發現了帶符號的龍骨,也就是從土裡挖出來的動物骨頭。王懿榮發現了這些東西的不尋常,於是他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來找老闆買這些龍骨,久而久之,他就已經買下了一千多片這樣有字的骨頭。
  • 鬼吹燈之《龍嶺迷窟》中的龍骨天書真的存在嗎?
    據《龍嶺迷窟》中的描述,龍骨天書記載了雮塵珠的下落。當年李淳風曾受唐太宗李世民之命尋找雮塵珠。他耗費半生的時間,終於找到了龍骨天書。在他破解龍骨天書上的文字之後得知了雮塵珠就在雲南,但這時的李淳風覺得,如果雮塵珠現世,對於國家和百姓都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可能引起戰爭。
  • 甲骨文的歷史:最早被農民發現當藥材賣,藥店還嫌品質差拒收
    中藥裡就有一種藥材叫作龍骨,那顯然是將動物骨頭的化石研磨入藥。有幾個地方盛產龍骨——廣西、雲南、廣東的西邊,北邊有山東半島沿海地帶。這些地方都是因為地殼隆起,造成地質變化,將原來埋藏在土地裡的動物骨骸封存入更深的地底下,變為化石。所以,今天在中國研究古生物化石最理想的地方就是廣西、雲南、貴州一帶。這一帶甚至出土了極為重要的恐龍化石。
  • 國寶精粹:從中藥鋪走出的「龍骨」一甲骨文
    國寶精粹:從中藥鋪走出的「龍骨」一甲骨文剛一見這個標題,大 家不禁要問:「什麼是龍骨然而,有誰想到,除此之外,它還有 另外一種更為巨大的特殊作用和價值,遠不是藥材價值所能 相比的。它決不是普普通通的味中藥,有著極不平凡的身世。那麼,它到底是做什麼用的?是誰?又是怎樣發現它的與眾不同、非同尋常之處,使它走出中藥鋪那光線暗談的藥匣,重見天日的呢?
  • 國寶精粹:從中藥鋪走出的「龍骨」一甲骨文
    國寶精粹:從中藥鋪走出的「龍骨」一甲骨文剛一見這個標題,大 家不禁要問:「什麼是龍骨然而,有誰想到,除此之外,它還有 另外一種更為巨大的特殊作用和價值,遠不是藥材價值所能 相比的。它決不是普普通通的味中藥,有著極不平凡的身世。那麼,它到底是做什麼用的?是誰?又是怎樣發現它的與眾不同、非同尋常之處,使它走出中藥鋪那光線暗談的藥匣,重見天日的呢?
  • 追溯文化起源,真實的甲骨文是如何被歷代中國人發現和記載的
    他看到人們在耕地時刨出了很多白片片,農民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就隨手扔掉了。李成撿起來用力一捏,這些白片片竟然被捏成了粉末,他把這些粉末一撒到瘡上,很快就起了作用,竟然不癢了。他身上的疥瘡很快就好了。李成非常高興,他跑到田間地頭把鄉親們扔掉的白片片收集起來,賣到城裡的中藥鋪。他告訴中藥鋪的掌柜,這東西是藥材,能治療疥瘡。
  • 甲骨文是怎麼發現的?最早出土的甲骨文為什麼說是龍骨?
    安陽市殷墟,因契刻於龜甲獸骨之上,因此,被稱為甲骨文,甲骨文初期是被當成一味中藥---龍骨賣給藥鋪的1899年清朝祭酒王懿榮首次發現了甲骨文,有一種說法是當時王懿榮在購買的中藥中發現了有刻字的龍骨,並確認龍骨上的刻畫符號是中國古老文字,由此,拉開了發掘甲骨文的序幕。
  • 甲骨文的發現與流傳
    所謂龍骨,大半都是商朝佔卜所用的有字和 沒字的龜甲和牛骨。售法,有零有整,零售 的方法,是用鋼錯把甲錯成粉,叫它作「刀 尖藥」,可以醫治破傷,每年趕廟會擺地攤 出賣;整批的就賣給藥材店,藥材店再批發 到北京,每斤普通是制錢六文。骨頭裡較硬 的,就丟掉不要,有字的常被挖去或刮平。羅振常《洹洛訪古遊記》,也有記載, 說:此地埋藏龜骨,前三十餘年已經發現, 不自今日始也。
  • 專家在墓中的發現,意外揭露真相
    戳上方《在線學做飯》關注我們更多精彩 上官婉兒是我國五千年浩瀚歷史中,為數不多的讓人念念不忘的女子,武則天統治時期,她深受器重,在治理國家方面表現出女相風範,她才貌雙全又善鑽營,可惜在宮廷的鬥爭中沒能把握好分寸,她的感情生活和她的權謀鬥爭同樣精彩,那麼上官婉兒一生有多少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