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小夥繼承英國莊園,從中挖到數萬件中國文物,後來如何

2021-01-10 騰訊網

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碗》

文物作為一種時代遺留下來的文化瑰寶,它反映了不同時代的工藝製造水平或當時的社會環境,為人們了解古代人類活動提供了大量的參考史料。然而,由於我國近代時期經歷了許多場戰爭,而在那期間許許多多珍貴的文物也遭到了破壞,還有的文物流失海外,至今不知所蹤。曾經,廣東有個小夥在繼承了英國莊園後,從中挖到了十萬件中國文物,價值數十億,這些文物的背後又隱藏著怎樣一段故事呢?

這個小夥名叫趙泰來,出生於1954年,家在廣東東莞,15歲的時候就失去了雙親,孤苦伶仃的他只能去投靠在香港的姨媽,姨媽一直獨居沒有結婚,等趙泰來找到的時候,他姨媽欣然接受了他,趙泰來就這樣跟隨著親戚一直過著平淡且相對幸福的生活。

趙泰來性格活潑,姨媽的生活也因此而變得有趣了起來。兩人都是彼此唯一的親人,所以倍感珍惜。但是好景不長,趙泰來的姨媽於1981年的時候生命走到了盡頭,趙泰來從此失去了自己唯一的親人。姨媽去世之前還告訴了趙泰來一個秘密,家裡在英國還有一些資產,趙泰來作為最後家族的一個後代有權利去繼承,還給了趙泰來一張圖紙叫他沿著圖紙去找那些遺產,並希望趙泰來能夠妥善處置這些遺產。

姨媽去世的事實趙泰來一下子還不能接受,但為了兌現姨媽最後的遺言,收拾好心情以後趙泰來便出發去尋找遺產。到達姨媽所說的那個地方之後,趙泰來驚訝地發現姨媽在英國有幾幢別墅以及農場。根據姨媽所給的圖紙,趙泰來還發現在農場還有其他的資產,便沿著圖紙所畫的路線,找到了農場中的一個馬房。

表面看去馬房沒什麼特殊的地方,反倒是有許多箱子。箱子裡面竟然有瓷器等古物,而且從上面的花紋來看,是屬於中國的瓷器。他隨手拿了兩個瓷器帶回家,仔細一看上面還有康熙乾隆等字樣,趙泰來便發現此事肯定不簡單,眼前的瓷器究竟是何來頭?為什麼會放在姨媽的農場下面呢?各種疑問接踵而來,為了弄清楚這些瓷器的數量,趙泰來又返回去仔細清點,花了幾天才清點完。

好在趙泰來認識一位懂文物的朋友,便將手裡的瓷器碗拿了一個給朋友讓其鑑定,結果使其大吃一驚,那隻碗來自於乾隆年間,屬於非常稀有的琺瑯彩瓷器。趙泰來趕緊回去翻閱資料,搞清楚和自己的祖上有沒有關係,出人意料之外的是還真有關係。原來趙泰來是伍廷芳的外曾孫,趙泰來的姨媽就是伍廷芳的外孫女,伍廷芳可是大有來頭,是清朝年間著名的外交家和法學家,還是位收藏家,曾經去過英國留學,這些文物就是伍廷芳當時在英國的時候收藏的。

結語

確定這些資產確實是姨媽祖上的之後,趙泰來便想著如何妥善處理這些文物,畢竟數量已經達到十萬件,他也知道將這些文物放在自己手上不安全,況且這些文物都是非常的珍貴和稀有,只有上交國家才能體現出它們的真正價值。想清楚之後趙泰來便開始計劃將這些文物運回中國,光是運費以及其他費用都花費了四幢別墅的錢,最後這些文物總算是有了個好的去處被妥善安置在中國的博物館裡面,其捐贈的文物達到了5萬件,總價值達八億之多,為中國的文物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中國小夥繼承英國莊園,挖出6萬件珍貴中國文物,無償上交國家
    —— 薄伽丘 回望中國的近代史,是一段屈辱的歷史,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甲午海戰、抗日戰爭等等。這些都給當時的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而除了人們身上的傷疤,更是有無數本就屬於我們的珍寶流失海外。曾經有數據顯示,在鴉片戰爭之後的百餘年間,因戰爭、搶掠、盜鑿等原因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多達百萬件。
  • 80年代,廣東小夥繼承英國莊園,根據藏寶圖從中找出8億中國珍寶
    我國悠久的歷史中誕生了數不盡的藝術珍寶,它們不僅是我國歷史見證者,更是歷史文化的傳承者。晚清時期,由於時局的動蕩,不少珍貴文物都流落海外國家,文物的損失超乎國人想像,成為我國近代屈辱史。後來,不少愛國人士和企業家在國外花高價收購中國文物,最後將它們一一捐獻祖國,讓文物再次回到祖國懷抱。
  • 廣東小夥繼承姨媽英國遺產,在地窖發現十萬件故宮文物,價值數億
    30年來哈徹打撈了80多艘沉船,將我國大量文物偷運到海外,其中規模最大的就是「泰星號」沉船,哈徹帶走了36萬件珍貴的清代瓷器,獲利3000多萬美元。趙泰來和何鴻燊一樣,都是幫助國寶回家的愛國人士,趙泰來一共捐獻了6萬件左右文物,其中三級以上文物150件,總價值超過八億。趙泰來為什麼會擁有這麼多國寶呢?
  • 廣東男子繼承英國莊園,挖出十萬件中國文物,他的做法令人稱讚
    那時候,西方列強們在中國燒殺搶掠,皇家園林圓明園也慘遭毒手,他們將圓明園中的珍貴寶物以及陳列的有歷史價值的文物洗劫一空後,又放了一把火將圓明園毀得徹底,據記載,僅是那一次,他們從圓明園中搶走的文物就有150萬件,實在令國民心痛,現在新中國發展起來後,越來越多愛國人士關注文物下落,希望能幫助國家尋回流落在外的文物,趙泰來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 中國小夥繼承英國莊園,從中挖出十萬件珍貴中國文物,價值數十億
    英國人在近代史上屢次發動侵華戰爭,劫掠的中國文物珍寶不計其數,很多國寶都散失到海外,僅僅在大英博物館,就有約23000件中國文物,從玉器、青銅器、瓷器到古籍書畫幾乎包含了各個種類的文物。
  • 中國小夥繼承英國莊園,竟挖出十萬件中國稀有文物,估值數十億
    那一段歲月裡,有很多的英國人在中國燒殺搶掠,搶走了中國不計其數的文物和珠寶,導致有中國很多文物都已經逐漸流失到海外。假如,你參觀過大英博物館的話,一定會為之震驚,因為在那裡,有著許許多多中國的珠寶,約2.3萬件,曾經中國被英國搶走的文物品種繁多,如玉器、青銅器,瓷器和書畫等等。可以說,這是一段極度不堪回首的過去。
  • 中國小夥繼承姨媽英國農場,發現價值數億的中國文物,如何處理的
    好在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陸續找回了一部分,有一位中國小夥在繼承的農場中發現了價值數十億的中國文物,他是如何處理的?02一、與姨媽相依為命這位中國小夥叫做趙泰來,他的童年生活比一般的孩子都幸福,家庭富裕,父母疼愛。
  • 中國小夥去香港尋唯一親人大姨媽,繼承英國農場,挖出數萬件文物
    趙泰來在我國歷史上最悲慘的一次文物搶奪事件就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了,據估計圓明園被掠奪的文物數量約有150萬件,都是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結晶,無價之寶。當時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以後,發現圓明園和故宮內的文物眾多,因此就以各種理由進行燒殺搶掠。對於十二生肖的銅獸首相必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一直到現在也才找到8個,其他的4個在哪到現在也無人知曉。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在無數件被搶奪的文物中,逐漸的被找回了一部分。
  • 27小夥繼承了姨媽所有財富,在莊園挖出6萬件寶藏,捐獻給祖國
    趙泰來:繼承姨媽遺產,莊園挖出6萬件文物,整理後悉數捐給國家 引言:文物是中華民族的文明藝術瑰寶,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文物不僅有收藏的價值,更是有傳承的意義,也是一段歷史的見證者。所以我國十分注重對文物的保護,當有文物流失到國外的時候,甚至不惜花高價錢將它們贖回來。
  • 東莞小夥繼承姨媽的英國莊園,發現十萬件圓明園文物,價值數十億
    而在這兩次戰爭中,圓明園內總共流失了近150萬件 珍貴文物,對中國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是一筆極大的損失。而我國這幾十年來,也在不斷地從海外收回當年流失的文物。但這些文物經過幾十年的輾轉,實在難以追尋,即使工作人員十分努力,收回來的文物數量與150萬這個數字比起來還是杯水車薪。
  • 中國男子繼承英國農場,從中挖出10萬件珍貴中國文物,價值數十億
    但我們本期要講的故事,可能能夠帶給你些許的安慰,在不久前,一位中國的小夥子在繼承了英國的農場之後,從地下挖掘出10萬多件珍貴的中國文物,他們的價值已經超過了數10億,而最終小夥子卻將這些文物悉數送回祖國,在這件動人的故事背後,又藏著多麼曲折的情節呢?
  • 英國窮小夥繼承貴族父親4.4億豪華莊園!
    近日,英國一名31歲的窮小夥喬丹繼承了一處價值5000萬英鎊(約4.4億元)的莊園。2018年,他的貴族親爹查爾斯因為用藥過量去世了,喬丹通過DNA檢驗證明了自己是查爾斯的兒子。於是他順理成章繼承了這個莊園,以及每年信託基金給他的5.2萬英鎊(約46萬元)生活費。
  • 大英博物館:全靠掠奪,十大珍品3件源自中國,英國文物僅1件
    但是更多的文物流失則是滿清無能所致,在清朝中後期,西方國家日趨強大,而清朝的統治者則故步自封,沉浸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無法自拔,導致國力衰敗,讓西方列強一次又一次地侵略,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在侵略的過程中帶走了大量的中國文物,這些可都是無價之寶。
  • 華僑趙泰來:捐贈中國6萬件文物,價值8億元,賣掉別墅作運費
    其實就在那段時間,1896年,中國也籤訂了近代第一個平等條約《中墨通商條約》,中方代表人名叫伍廷芳——在他的頭上有許多個第一,中國近代第一個法學博士,香港立法局第一位華人議員。。。兩年後,大姨媽溘然長逝,此時從英國傳來了一份接受遺產的通知,趙泰來想起來這張藏寶圖——這是趙氏家族80多年前購買的一處巨大的莊園,在藏寶圖的指示下,趙泰來找到了地窖的入口處;地窖裡面,大大小小難以計數的木箱
  • 大英博物館兩萬多中國文物中,如何挑選出260件文物
    其中,《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英國大英博物館卷》新書發布便是全球博物館館長論壇開幕式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該卷收錄中國古代文物260件, 包括陶瓷器、書畫、銅器、漆木器、玉器及其他類別,是從大英博物館2.3萬件中國文物藏品中精挑細選出來的。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終於回家了
    歷時25年的跨國追索,今天,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宣布:68件流失英國的中國文物回家了!經國家文物局組織鑑定,68件文物中,暫定二級文物3組13件、三級文物30件、一般文物25件,質地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地域分布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陝西、河北、貴州等。整體來看,文物器型較為豐富,品相較好,精品較多,唐三彩七星盤、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馬、一組四件元末明初青瓷梅瓶等具有重要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 中國文物流失至日本360萬件 部分為絕世孤品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多年來,文物流失一直是國人心中的痛。那麼,文物外流的原因有哪些?外流文物現存何處?又有哪些追回的方式呢?
  • 68件文物從英國回家:中國還有多少頂級國寶流失海外?
    1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國家文物局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中國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文物追索回國。」 68年流失文物,終於從英國回家,回到祖國的懷抱,這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兒。
  • 重磅: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流失的國寶級文物清單一覽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國家文物局今天通報,經過持續25年的跨國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已成功歸國。1995年2月,英國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經多方努力,10月19日,68件文物回到祖國!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
  • 一英國人打撈中國沉船,偷了100件文物,砸了65萬件用於炒作
    據當時的《泰晤士報》報導,頤和園失物總價值超過600萬英鎊。其實,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無價的,價值無法計算。然而,在20世紀末發現的一艘中國沉船上,一個英國人竟從船上偷走了100萬件文物,甚至為了炒作而砸掉其中的65萬件,實在令人痛惜。「泰興」號商船是1822年1月從廈門港出發前往印尼的為數不多的中國巨型帆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