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灘這幢近百年歷史的建築,再現上海灘的奢華傳奇

2020-12-18 倪磊楚

提起老上海,總是能夠讓人不自主的想到那段烽火歲月中的聲色犬馬,流光溢彩。而作為寸金寸土的外灘,這裡的諸多老式建築,承載了老上海曾經的鎏金歲月。

在1920年至1929年的最後一次大規模翻建中,外灘收穫了一大批標誌性建築,並由此保持其基本風貌至今。20餘幢形態迥異的大樓,哥德式、巴洛克式、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折衷主義、現代主義的,構成了一部經典的建築史教科書。經過70年的時間浸潤後,這裡的每幢建築每塊石頭又承載了各自的精彩故事。

和平飯店,就是其中最大的傳奇。

關於和平飯店的輝煌歷史,這裡就不再贅述,作為曾經上海灘最輝煌也是最奢華的酒店,這個當年的「遠東第一樓」承載了太多老上海的風情,而經過時光的淘洗,這裡曾經的腐靡不再,但奢華依舊。

在那段輝煌的歲月中,這幢堅實的建築一直是名流出入的殿堂,馬歇爾、司徒雷登、蕭伯納、卓別林、宋慶齡、魯迅等等,而曾經這裡一杯咖啡賣80元,高昂的價格讓很多人望而卻步,但如今,這裡全面對外開放,只要你不怯場,完全可以穿過旋轉門,從外灘街道的人聲鼎沸中,穿越到上海的過去,一睹這裡的華彩。

穿過旋轉門進入和平飯店中,讓我感覺一下子穿越到了另一片歲月中,向內慢走幾步,站在整個飯店令人印象最深的圓形穹頂之下,能夠看到長長的走廊,一眼望去,其中瀰漫的似乎是時光剪影,

牆上鏡框裡是褪色的舊上海街景,頂上是緩緩轉動的老式黃銅吊扇,四周懸掛氣焰盡息的萬國旗,空氣裡有著絲絲縷縷的陳年氣息。在這裡,連縫隙中都透出舊上海的味道,每一樣物品都是有來歷的。

而和平飯店中,最輝煌也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部分,自然是那個「豐」字形的交叉點上的圓形穹頂,這處八角形的大堂原先被一個商場佔據,並分割成兩層,而美麗的穹頂也一直被封閉了近60年,那上面大多是舊有的,包括玻璃和Art Deco的裝飾圖案。

而在經過修繕之後,這個被「幽禁」了近60年的玻璃穹頂再次出現在人們的眼中,而一出現便吸引住了來這裡的所有人的眼光。到達和平飯店,穿過長長的走廊來到八角大廳,便會忍不住在這裡駐足停留。

我到這裡的時候也是第一時間被這別致的玻璃穹頂所吸引,忍不住和很多第一次來到這裡的人一樣,拿出手機、相機拍照,想要將自己所見的這份別致,分享給自己的朋友。

這樣的建築也讓我想起曾經在歐洲見過的很多建築,那些哥德式的教堂,總有一個讓人一眼望去難以忘懷的穹頂,好像無窮的奧妙都蘊含在其中,一眼千年,韻味都在不知言中。

而略微有些幽暗的和平飯店,以及長長的走廊兩側數不清的通道,又讓我生出一種置身有著高大的書架的圖書館中的恍惚,時光剪影被頭頂的吊燈拉得老長,細碎的燈光閃爍在明暗之間,明明是一支向前的直直路徑,卻總是讓我覺得下一步就會迷失其中。

所以,每一次從電梯中出來,我總是分不清東南西北。

這裡的每一件物品都仿佛有著來歷:

大堂地面的乳白色義大利大理石來自80年前,走廊昏黃的廊燈是英倫原產,而如今鮮見於市場的法國拉利克藝術玻璃,在飯店的餐廳和會客室裡隨處可見。

大名鼎鼎的和平廳裡的5盞吊燈綴滿了拉利克的水晶玻璃,流光溢彩中,閃爍過多少靡麗風情。拉利克家族第三代傳人來膜拜過先輩80年前的傑作後聲稱,這幾塊玻璃已能抵得上和平飯店的一半資產。

而飯店最大的賣點,除了重現老上海的風情和奢華氛圍,便是這裡的九國套房。九國套房分別位於五樓、六樓和七樓,每層樓三個套房。

印度、英國、中國和美國套房直接沿襲和平飯店的原有風格,而法國、義大利、西班牙、日本和德國套房則在保持不同國家和歷史風格的原有概念基礎上進行了重新設計,每間套房面積約178平方米。

而作為黃浦江邊的和平飯店,九國套房所具有的視野自然也是相當之妙的,套房中的每一間都能夠俯瞰外灘風光,夜晚可觀江對面的曼妙夜景,一窗之隔,外灘的人聲鼎沸,與房間內的奢靡安寧形成鮮明的對比。

每間套房突顯了異國風情,傳統的德國風格溫暖而舒適,錯綜複雜的木質裝飾和淺綠色天花板的線條,凸顯了傳統德國元素。

英國套房內的年代久遠的木質地板、玫瑰花紋的頂部雕刻彰顯了時光雕刻的印跡;美國套房內的寬闊的壁爐和Art Deco裝飾派藝術令人印象深刻。

日本套房的和式移門和榻榻米給人靜謐溫馨之感;印度套房內清真寺似的穹頂及明麗的色調配以印度特色的花紋裝飾;中國套房內的半月形門廊充滿了民族特色。

而法國、西班牙、義大利這些歐洲套房內的色調和裝飾都秉承了上世紀的風格,其中有精美磚式壁爐,木質地板配深色豪華地毯,彩色裝飾線條。

而當晚我所居住的是義大利套房,這間秉承了上世紀義大利風格的房間,總是能讓我不經意的想起曾經看過的很多影視劇集中的場景,壁爐、地板、吊燈、窗簾、各式桌椅、衣櫃等,整個場景都好像在強烈的暗示你:你處身於上世紀的義大利的某座殿堂中。

雖然裝飾和擺設都是充滿了復古風,但是房間裡面的配套設施卻一點都不老套,房間內有迷你吧和Illy意式咖啡機。

浴室內配有豪華的古典浴缸,並設有液晶電視屏幕。套房有 三星42 英寸數位電視、Bose 音樂 ipod 接入口、藍光 DVD 播放機以及無線和寬帶上網連接。

而除了九國套房,和平飯店的另一最大的特色套房便是位於10樓的沙遜閣,這個當年的「蹺腳沙遜」的私人臥室和書房改造而來的總統套房。

進入套房之後,第一眼便會看見牆上的兩幅油畫,這是沙遜的侄子捐贈的沙遜爵士和他夫人的油畫像。

參觀這間套房時,唯一的感覺就是大,房間面積超大,並且房間眾多,幾進幾出,足可見當時的沙遜爵士是如何的飛揚。

寬敞奢華的空間擁有無可匹敵的江景,俯瞰外灘的萬國建築群,領略上海的舊貌與新顏。當年沙遜爵士便是在這套房內眺望外灘,將這裡的風景,煥發的活力和魅力,稱作他的「繆斯」。

從莊嚴肅穆的橡木牆面裝飾和木質窗臺中可窺見1930年代的風華。倚靠在窗臺上,凝望黃浦江,聆聽過往船隻的鳴笛和外灘海關大樓的時鳴鐘,遐想無限。

參觀的時候也聽了很多關於此房間的趣事,曾經楊冪的電視劇便是在這裡取景,包下整個房間作為電視劇中的一個場景,而金星也酷愛和平飯店,此前每年過年時段都會來這裡跨年。

拋開頗具傳奇色彩的沙遜套房和九國套房,和平飯店中的餐廳也是相當的有名,且低調奢華。酒店共有五間餐廳酒吧及酒廊,分別是龍鳳廳、華懋閣、茉·莉、爵士吧、及Victor's,其中龍鳳廳是中餐廳,華懋閣是特色的歐陸餐廳。

而在和平飯店住的那幾天,我便去這兩家獨具特色的餐廳體驗了一下。

位於九樓的華懋閣設計優雅,全天供應美食,以西餐為主,這個餐廳原先是維克多·沙遜招待友人們的就餐處。

而華懋閣還有一個相當大的特色便是外面的露天陽臺,此處陽臺提供創意的雞尾酒和歐式小食,是餐前餐後欣賞外灘美景的完美地點。

此外,這裡的葡萄酒種類也是相當的多,超過了250種,其周日的香檳早午餐服務讓賓客體驗到一個愜意的假日聚會氛圍。

我們當天晚上便是在這裡用的晚餐,牛排和龍蝦都相當的有特色,而餐後到露天陽臺聊天觀景也是相當的閒趣。

而中餐廳龍鳳廳的菜色相對來講更符合我個人的口味,這裡主要是地道的上海菜、廣東菜及四川菜,當天我們主要品嘗的便是這裡的上海菜。

在此之前,對於上海菜的印象都是甜,甜膩得過分的那種甜,但是在龍鳳廳所嘗的這幾道上海菜,不管是蝦仁、燻魚,都味道非常的好,帶有一定的甜味,但卻適中,讓我對於上海菜有了新的認知。

龍鳳廳的就餐環境也是相當的古色古香,放佛讓人感覺在上個世紀的上海灘餐廳中就餐,常駐上海的史學家Peter Hibbard這樣評說道:「這個建築骨子裡透著1930年代的現代和奢華,甚至具有顛覆性。」

在那個年代,這裡聚集著全世界最精英的人,傳說中御駕親臨的桌子招待過的名人比當時世界上任何一個餐館都要多。

而一樓大堂的一邊便是茉·莉酒廊,這裡的下午茶非常的有名,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引領上海的下午茶風尚。

在這裡,賓客能感受到這座古董酒店的奢華,茉·莉提供來自全世界的上等茶品,搭配各種美味小吃。

和平飯店的爵士吧也是久負盛名,這裡的老年爵士樂隊更是一段傳奇,這些平均年齡超過70的老爺爺們,穿著禮服,坐在樂器之後,在幽暗的燈光中,奏出悠揚的樂章,而主唱就在這樣的旋律中,用曾經上海灘流行的獨特唱腔,將上個世紀流行的歌曲款款唱來,讓我好像一下子回到了老上海的舞廳歲月中。

老年爵士樂隊的六個樂手在和平飯店表演了近40年,他們的曲目多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流行懷舊曲目。

和平飯店與外面喧鬧的大街,或許只是一扇門、一牆之隔,但是穿過這扇門,就好像一下子回到了上海的過去,從現世到過往,只有懂她的人,才能體味出門後的傳奇,傳奇中的故事。

相關焦點

  • 「酒店控」和平飯店:上海的歷史見證,外灘的傳奇地標
    你眼中的老上海是怎樣的呢?是上海灘的江湖兒女成就的傳奇故事,還是百樂門的舞臺展示的歌舞昇平?是外灘建築裡東方華爾街的一擲千金,還是弄堂裡石庫門的兒女情長?和平飯店位於上海南京東路與外灘路口,由南樓和北樓兩棟歷史建築組成。即使在擁有百年歷史的外灘萬國建築群中,和平飯店那綠色的銅質三角形屋頂也十分顯眼。推開復古的旋轉大門,感覺一秒鐘就切換到了三十年代的上海,既復古又奢華。都說百年中國看上海,百年上海看外灘,那外灘的百年看哪裡呢?
  • 菲爾特銅藝助力橫店再現「百年外灘」,夢回老上海!
    「百年外灘」橫店再現!  8月17日,橫店影視城新一代影視文旅綜合體——夢外灘(一期)將正式試營業,驚世亮相。  景區總佔地面積500畝,總建築面積近4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5億元。夢外灘景區以二十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的老上海為原型,再現了當時十裡洋場的舊時風情。
  • 在上海和平飯店,體驗上海灘原汁原味的百年傳奇
    百年上海灘,這座五星級酒店本身就代表著傳奇。它,就是上海和平飯店。跨越百年傳奇,如今依然魅力如初!過去,它被無數人仰望,卻只被少數人擁有;近日,上海和平飯店正式上線半邊山下五星酒店項目,黑卡會員可以免費入住。
  • 暢遊上海外灘52幢古典復興大樓,這裡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
    外灘矗立著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素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是中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上海重要的地標之一。1996年11月,國務院將其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灘位於上海市中部、黃浦區東部,東面與陸家嘴隔黃浦江相望,西距上海人民廣場2公裡,北臨蘇州河河口。
  • 外灘的夜景,外灘的萬國建築博覽群,上海這1.5公裡真有那麼美嗎
    經常有人問我,上海的外灘真的有那麼美嗎?我說,有,上海外灘的美,美得無與倫比,美得無法想像。外灘是上海最有名的地方,是上海的城市縮影。《上海灘》的故事家喻戶曉,曾經風靡全國,周潤發主演的,就是以外灘作為背景,在這裡展開了一番愛恨情仇。
  • 景致記錄:上海外灘,浦西是歷史見證,浦東是現在
    大家去上海,首選打卡地就是上海外灘。上海外灘,是外黃浦灘的簡稱,全長1.5公裡,南起延安東路,北至外白渡橋。大家漫步外灘,往東可觀黃浦江,向西可賞萬國建築群。這些萬國建築群,總共52幢,外灘從1844年到1943年,長達百年的租界屈辱史,它們都先後見證過了。52幢萬國建築群,頗具異域風情。
  • 行走上海外灘,傾聽歷史回聲
    外灘的樓、外灘的路、外灘的景,一路走來,就是上海的歷史和故事。從外白渡橋到十六鋪,走進外灘歷史建築,回溯上海城市發展軌跡,重溫上海砥礪奮進的發展史。今天,我們帶你去行走外灘,傾聽歷史回聲!上海文化.現今,這座緊鄰外灘的百年老橋已成為每一個到上海來的遊客必打卡的景點,外白渡橋與上海大廈的組合圖案,一直是上海的標誌性建築之一。站著橋上不僅可以看到浦東東方明珠等高樓大廈,還可以看到外灘源附近許多復古文物建築;晚上在橋上欣賞浦江兩岸的夜景也很值得體驗,橋兩側的景致可謂風格迥異,一側燈紅酒綠,一側安靜祥和。
  • 閱讀建築 | 上海總會變身外灘華爾道夫,一起去探秘這段傳奇吧!
    上海外灘華爾道夫酒店坐擁舉世聞名的上海外灘核心地帶,完美的結合了周邊街區的歷史文化與二十一世紀溫文爾雅的情調。
  • 上海外灘15號,市優秀歷史建築,背後的故事很精彩
    外灘老建築的大門裡,講述了過去的故事。位於中山東一路15號就是這樣一棟建築,外灘15號便是過去的華俄道勝銀行,今天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也是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鄭時齡院士指出,它的原型是迦布裡爾(Ange-Jacques Gabriel)在法國凡爾賽宮的花園中,為靜居的蓬巴社夫人修建的小特裡阿農宮,它還是上海最早按西方古典主義章法運用柱式的實例。
  • 近40個百年歷史建築長期免費開放!都去過才懂上海
    據樂遊上海,外灘7座外灘經典歷史建築從6月1日起開始免費對外開放了!除了這7座外灘歷史建築其實上海還有數十個免費開放的歷史建築這些歷史建築的房齡大多超過100年去過這些建築,你才能真的「讀懂上海」外灘源壹號樓齡:146(建於1872)
  • 擁有百年歷史的酒店,是上海的傳奇地標,小時代也在這裡取景過
    在上海的外灘邊,矗立著一座傳奇的地標建築,儘管十裡洋場在這百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仍舊在那,見證著上海灘的風風雨雨,它就是和平飯店,如同一位久經風霜的上海老克勒,面朝江水,凝重而優雅。許多以上海為背景的電視劇也喜歡到和平飯店來取景,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小時代、上海灘……,這裡也曾走出過美國的馬歇爾將軍,法國的蕭伯納,美國的卓別林,中國的宋慶齡,中國的魯迅……是上海灘中走出名人最多的酒店。推開和平飯店的那扇旋轉門,迎面而來的,是1929年的上海風情。
  • 演藝大世界特別活動:外灘老建築與林肯爵士樂穿越之旅
    參觀和平飯店本文圖均為演藝大世界供圖這是一條高定路線:跟隨上海老克勒,閱讀外灘老建築;體驗林肯爵士樂,享受音樂與美食;這是一條平民路線:只要是演藝大世界的粉絲,你就有機會加入旅行團。這條路線,穿越了上海灘百年歷史,連接了3個演藝新空間,串起了視覺、聽覺和味覺,這就是演藝大世界之旅系列活動之「外灘老建築與林肯爵士樂穿越之旅」。12月21日,在濛濛細雨中,這場「穿越之旅」從外灘22號開始。這座擁有深厚歷史底蘊的文化藝術高定生活中心,是外灘51棟萬國建築群中唯一的紅磚建築。
  • 帶你去旅行,2020首旅魔都,外灘如家,感受上海灘前世今生
    當你佇立在上海地標河流、母親河「黃浦江」畔,看著濤濤江水,你除了能想到經典的《上海灘》。你還不知道,上海別稱從「申」,到「扈瀆」,再到現今的「滬」,在這2200多年時光裡,均與黃浦江息息相關。黃浦江下遊,曾被認為是春秋戰國時期春申君的封地,故而得名申城;後來也因此江的地緣文化、人文風情,接連得名「扈、瀆」。用「歷史的河流」,來形容它,再恰當不過。
  • 五幢歷史建築集體搬家!沒想到魔都還有這麼多會「跑」的房子!
    為使這些歷史建築免遭損壞,項目建設方決定通過平移方法,將5幢建築暫時平移至安慶路空地上,待地下車庫建成後再將房屋平移到原位。之後,將由安康苑開發商按照建築原貌進行修舊如舊的保護性開發建設,成為安康苑城市核心商務休閒區的一部分。 保護歷史遺蹟等於收藏了上海曾經的珍貴歲月。於是在城市發展變化中,很多面臨地塊規劃的老建築,都靠著「平移」這個大招,避免了被拆除的結局。
  • 「上海外灘住宿推薦」4大必住精品設計飯店,就在上海外灘上!
    上海外灘是去上海絕對不能錯過的必訪景點,交通方便又有夜景可以看,住在這裡購物美食、商業娛樂都可以一次滿足,也可以到南京路步行街欣賞夜景,如果你還不知道上海外灘有哪些質感住宿可以選擇,那就參考這篇住宿懶人包吧!
  • 上海外灘1號到33號的百年故事
    說起北京,我們會想到胡同;說到上海,則會想到外灘。但與外灘的知名度相比,外灘歷史建築在人文內涵層面的挖掘較為薄弱。許多人去過外灘,除了知道外灘是「萬國建築的博覽會」或者幾座大樓的名字之外,很難將外灘歷史建築的藝術風格和來龍去脈講清楚。
  • 魔都100:它是俯瞰外灘的最佳觀景點 濃縮了上海的傳奇故事
    導讀:外灘,上海的標誌,黃浦江一邊見證了百年上海的繁華,一邊訴說著近20年上海日新月異的變化,可你知道從哪個角度觀賞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外白渡橋北堍,有一幢歷經近80年風雨洗禮、濃縮了大上海傳奇故事的老建築——上海大廈,它將外灘風光和浦東秀色一收眼底,曾被稱為俯瞰外灘的最佳觀景點。
  • 上海外灘最老的建築,現被評為「危樓」,暫別後何日再「歸」來?
    看到媒體報導說上海外灘22號被評為危樓,並已對商家下通知限3月13號前搬離。看到這則消息後,今天就專門去了一趟。去年來外灘22號玩的時候,從未想到有這麼一天,所以只顧著玩,沒有留下照片。今天趕到的時候,天色已晚,但是還是趁著有一絲微光按下了快門。
  • 外灘27號新開久事美術館:在歷史建築與油畫裡看上海變遷
    9月30日,坐落於外灘歷史保護建築怡和洋行大樓6樓的上海久事美術館(外灘館)舉行開館儀式,從10月4日起,公眾可通過預約的方式,走進這幢有著近百年歷史的外灘大樓,在欣賞藝術的同時,感受歷史建築的魅力。作為眾多外灘歷史建築的資產管理者,久事集團在外灘核心區域擁有優秀歷史保護建築16幢,總建築面積達13.8萬平方米,其中外灘一線的建築有7幢。多年來,久事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利用,注重挖掘建築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
  • 外灘:歷經百年風雨,每幢樓有獨特的風情,是中國歷史文化街區
    外灘,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的黃浦江畔,即外黃浦灘,為中國歷史文化街區。他全長約1.5公裡,南起十六鋪碼頭,北至外白渡橋,是極具上海城市象徵意義的景點,之所以說他是城市的代表,是因為這裡的文化可以說是概括了古往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