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致記錄:上海外灘,浦西是歷史見證,浦東是現在

2020-12-11 景致記錄

大家去上海,首選打卡地就是上海外灘。

上海外灘,是外黃浦灘的簡稱,全長1.5公裡,南起延安東路,北至外白渡橋。

大家漫步外灘,往東可觀黃浦江,向西可賞萬國建築群。

這些萬國建築群,總共52幢,外灘從1844年到1943年,長達百年的租界屈辱史,它們都先後見證過了。

52幢萬國建築群,頗具異域風情。

這些建築物代表的歷史,從鴉片戰爭直到抗日戰爭,各個時期,大家徜徉其中,依稀能體驗到,舊上海的十裡洋場,外國人云集,那些外國人難免耀武揚威,仿佛踏在他們自己的土地上。

保留這52幢建築群至今,就是要讓子孫後代銘記那段落後就得挨打的歷史,除此之外,52幢萬國建築群本身,各具風採、出類拔萃,例如:

亞細亞大樓,建於1916年,當時是外灘第一樓,最初進駐的公司除了麥邊洋行外,還有亞細亞火油公司。

火油公司,是賣煤油的公司。在那時,家家戶戶依賴著昏黃的煤油燈照明。可見賣煤油,是炙手可熱的生意。

亞細亞大樓,正面是巴洛克建築風格,這種極盡奢華之能事的風格,到了這棟大樓這裡,卻表現保守,只微略施了些雕工而已。

亞細亞大樓,有著愛奧尼克式的柱子,是希臘人建築上常用的,柱子纖細柔美,柱頭一對渦卷狀裝飾,向下捲曲著。

上海總會大樓,始建於1864年,共6層樓,仿英國古典主義設計,2-3層樓採用了愛奧尼克式的柱子。

上海總會大樓,頂端有兩個風亭,採用了巴洛克建築風格。

上海總會大樓,室內則參照日本皇宮裝修,是當時最豪華的俱樂部。

抗戰時期,上海總會大樓成了日本海軍武官府。

上海海關大樓,始建於1845年;1891年,英國人設計重建,一改原本的中國官衙式建築風格;1925年,滙豐銀行設計者威爾遜,重新設計,添加了粗壯的多立克柱子、哥德式的鐘樓。

上海海關大樓,至今仍有著報時功能,同時伴有報時音樂《東方紅》。

和平飯店,建於1929年,芝加哥學派現代高層建築風格,外加哥德式建築尖拱風格,樓高77米。

1956年,和平飯店進行了重新改造:

和平廳,採用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富麗之風;

爵士吧,採用典型的英國鄉村式酒吧風格……

萬國建築群,總共52幢,中西合璧,各種建築風格混雜,折中主義、拿來主義,將建築之美,體現得淋漓盡致。

夜晚,華燈初放,橘色、黃色、橙色的燈光,打在這些古典建築群上,真是金碧輝煌、流光溢彩,遠遠看去,猶如一件件精美工藝品。

隔江而望,浦東陸家嘴,全是現代化的摩天大廈,這些新上海的建築群,大家看著,總覺得喜上眉梢,頗揚眉吐氣:東方明珠、環球世貿中心等摩天大廈,簡直就是國際一流城市。

夜晚浦東陸家嘴的燈光,美輪美奐,璀璨奪目,有玫瑰紅、藍色、金黃。

燈光映入江中,出現了半江瑟瑟、半江紅的景致。

大家到外灘,最好是晴天去,否則拍出來的照片,江對岸的浦東那些摩天大樓,全成了灰白幕布上的黑色剪影,美感大大降低。

外白渡橋,外灘的北起點,始建於1856年,名叫「威爾斯橋」,當時是一座木橋,中間橋面可活動,船隻駛過時,吊起橋面。

行人從外白渡橋上經過,都要交過橋稅。

外白渡橋,在1907年,用鋼橋替代木橋,中國第一座全鋼結構鉚接橋誕生,並投入使用。

影視劇《新上海灘》、《色戒》、《小時代》等,都曾在外白渡橋取過景。

大家站在外白渡橋上,看看沿江兩岸,一側古典建築,一側現代建築,

對比著對比著,大家對於中國的未來,就會有了底氣。

對了,站在外白渡橋上,是拍出浦東摩天大樓的好角度。

相關焦點

  • (原創)外灘,上海風雲的見證
    N年前,浦東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灘涂草地,浦西外灘是幾個繁忙的碼頭,碼頭上邊,蓋的是幾家錢莊,隨著碼頭興盛,吸引外商投資外灘,才建造了一批歐式建築風格的高樓。若是沒有這些古建築裝門面,其實外灘也沒啥可炫耀的。人們常說的上海灘,也是多指外灘這一塊,儼然外灘就是上海的代名詞了。
  • 上海老克勒骨子裡偏愛浦西!浦東浦西,一個大上海兩種海派文化!
    站在黃浦江邊,不得不感嘆,一邊是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一邊是外灘的萬國建築群高低錯落,它們雖處同城,卻有著巨大的差異,這隱約能讓我感受到些什麼呢?原本,在80年代以前,上海有一句老話是這樣說的:「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幢房」。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那個時候的浦東還是一塊未被開發的處女地,雜草叢生,更不用談什麼生活設施是否完善,交通是否方便了!
  • 浦東摘牌,浦西翻修,上海即將暫別「四季」
    最近,一封浦東四季的內部公開信,刷爆了酒店圈: 「四季酒店將於2020年5月15日結束管理上海浦東四季酒店,同時浦西四季酒店將於6月1日正式歇業(大規模翻新裝修)」 但四季酒店明確指出這一決定是業主21世紀酒店有限公司達成的協議,這一決定與近期蔓延的新冠疫情無關。
  • 浦西弄堂裡的老房子,與浦東現代的摩天大廈,這就是上海
    兩千年歷史看西安,一千年歷史看北京,一百年歷史看上海,上海是我國近現代的縮影。散落在上海浦西弄堂裡的老房子,蘊含著一段段上海故事。這裡是上海黃浦區的河南中路附近,往東去就是著名的上海外灘,黃浦江邊高樓林立,而河南中路卻有很多老上海的城市印記。
  • 浦東浦西,相望繁華富貴到天荒地老
    浦東浦西,你望我繁華,我望你富貴,相望到天荒地老。 說起外灘,耳邊縈繞的是「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江水永不休。從一棟棟建築門前走過,感覺那些樓建得很高,不經意總能看見一些黑灰色的鐵柵欄,笨重的外表藏著些許歷史的靈氣,讓你感受歲月的痕跡。如今的外灘慢慢便成了黃浦江兩岸。當你眺望對岸的浦東陸家嘴,這邊的房子一溜煙則全部成了矮子。不過浦東浦西,你望我繁華,我望你富貴,相望到天荒地老。
  • 細數從浦西到浦東的通行方式之一輪渡篇
    這樣往來浦西和浦東十多年,對浦西到浦東的通行方式也是格外的關注,也見證了它的發展,最早浦西到浦東,那是要靠擺渡的,這種方式現在依然存在,那就是輪渡。輪渡可以欣賞浦江兩岸的風景,乘坐輪渡也是周末晚上下班後,放鬆身心一次不錯的旅行。
  • 浦西浦東:相愛相殺許多年,到底誰更牛?
    在和本地人的接觸中,我感到浦西完全瞧不上浦東,認為浦西才算上海。那會兒很多住在「浦東村兒」的人每天要渡江去「上海」上班,那個時候浦東之於上海,就像現在的燕郊之於北京,是個「睡縣」。這次去上海出差,站在外灘看向陸家嘴,就只剩下感慨:滄海桑田的巨變竟然只需要20年!在第一次去上海感受到浦西對浦東的「鄙視」後,十幾年間總能依稀聽到關於浦西和浦東的討論。
  • 黃浦江,被稱為是「上海的母親河」,浦東和浦西以此為界
    黃浦江,被稱為是「上海的母親河」,浦東和浦西以此為界   全長約113公裡,河寬300至700米的黃浦江流經上海市各區,是上海的標誌和象徵,薈萃了上海城市景觀的精華。
  • 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套房?如今的浦東連上海人都高攀不起
    在上海,真的應驗了這句話。30年前,上海人這樣說,寧可在浦西有一張床,而不要浦東一套房。如今,浦東已是上海乃至中國的標誌。不能怪當年的上海人太沒眼光,只能怪浦東發展太快!浦東位於長江的入海口,上海地圖上「魚嘴」的位置。按理說,沿海開發應該早已繁榮,但是100年前,上海最繁華的地方不在浦東,而在浦西,一直繁華至今。
  • 我們在外灘愛情牆憧憬未來時,浦東在醞釀城市的未來|睡前分享
    我與上海相識源起浦東。20世紀80年代初,我在粵東前線當兵,提幹後每年探親回合肥老家,要在上海轉車。當時,在滬舉目有「親」的便是我昔日同甘共苦的戰友,他們已退伍回滬,家住浦東濰坊路。那時的浦東有成片破舊簡陋的平瓦房,屬於棚戶區。夏天的晚上,到處悶熱,未見江風拂面,大街小巷大人小孩,搖著芭蕉扇納涼,甚至有赤裸半身者。
  • 晚安浦東!這裡是浦西遙望浦東最美的地方
    晚安浦東!這裡是浦西遙望浦東最美的地方 澎湃新聞 2020-11-11 21:05 來源:澎湃新聞
  • 6張到此一遊的照片,無意中見證了一個奇蹟的誕生
    但在上海外灘,這些年人們留下的「遊客照」裡,每張背景都有「玄機」,也悄然「改變」了一道人生選擇題的答案。1 80年代前:「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這是1962年的上海外灘,那時候來上海的遊客,其實也包括上海本地人,都喜歡在外灘留下「到此一遊」的照片。
  • 110歲上海輪渡:見證發展記錄變遷
    1月5日,上海輪渡迎來110歲生日。對今天生活在上海的人們而言,仍在運行的18條對江輪渡線,是可以帶著孩子去偶爾體驗一下的遊樂項目,外地遊客也會乘坐輪渡觀賞浦江兩岸風景。如果把時間倒回幾十年,在黃浦江上的各種隧道和大橋通車之前,輪渡是往返於浦東和浦西之間唯一的交通工具。
  • 景致記錄:看上海田子坊,猶如一部上好的年代劇
    上海,既繁華,又現代。我在旅遊文「景致記錄:上海外灘,浦西是歷史見證,浦東是現在」中,給大家介紹了外灘。在這裡,我要介紹的是田子坊。田子坊,位於上海市泰康路210弄,是上海市的網紅打卡景點之一,也是3A級國家旅遊景區。取名田子坊,源於黃永玉的一幅畫,畫中的古代人物田子方,正打著赤膊,背對人繪丹青。
  • 浦東新區與上海浦西的路牌風格原本不同,卻有地方引入了浦西風格
    關於上海市的路牌,有一個很多上海人都不知道情況,有一個區風格與與眾不同,這個區就是浦東新區。上海市浦東新區的路牌原本是與上海市浦西各區是不一樣的,但是最近在浦東新區也出現了上海浦西的路牌風格。上海浦西和浦東新區路牌風格是這樣的:上海市浦西(上海風格):上藍下白的風格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風格):整體為藍色上海市浦西和浦東新區的路牌地圖如下所示。
  • 上海外灘附近酒店推薦,附上外灘遊玩攻略
    來到上海這座海納百川、摩登現代的城市,最不能錯過的景點莫過於上海的外灘了,南起十六鋪碼頭,北至外白渡橋,無論是浦西壯麗的萬國建築群,還是浦東陸家嘴地標性的摩天大樓,這裡都是上海最繁華美麗的地方。正是由於外灘的美景,讓很多遊客在選擇酒店的時候會選擇住在外灘附近,今天就來推薦一個外灘附近的豪華五星級酒店——上海浦東文華東方酒店。
  • 夜遊上海外灘,感受這個不夜城的浪漫
    外灘位於上海市中心黃浦區的黃浦江畔,是最具上海城市象徵意義的景點之一。長1.5公裡,由南向北漫步,左手邊是寬闊的中山東一路,路邊一字排開著數十棟風格迥異的外國建築。右手邊是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江上巨輪穿梭,江對岸則矗立著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廈等摩天建築。到了夜晚,浦江兩岸霓虹齊放,適合與愛人漫步在外灘,感受著「不夜城」的韻味與浪漫,而夏季的外灘江風陣陣,更是乘涼的好去處。上海地標!
  • 外灘最美的是夜景,來到上海你一定要去看一看夜晚的外灘
    外灘最美的是夜景,來到上海你一定要去看一看夜晚的外灘。上海灘黃浦江兩岸薈萃了上海城市景觀的精華,浦西是承載老上海歷史的萬國建築群,對岸是濃縮浦東繁華的陸家嘴摩天樓。而夜幕下的外灘則淋漓盡致地渲染著上海華貴、浪漫、大氣的別樣風情,展現出上海不夜城誘人、迷人的深刻內涵。
  • 張永勝 ‖ 上海外灘上欣賞明珠塔
    朗的冬日,我們一行來到了上海外灘,站在黃埔江畔,在人頭攢動的遊人中,飽覽四周迷人的景致,陶醉其中!    整個外灘呈半橢圓形,全長約1.5公裡,位於浦西,東臨黃浦江,西面為哥德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風格各異的大樓,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群」。黃浦江是流經上海市區最大的河流,黃浦江源頭坐落在浙江安吉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內。
  • 新外灘 上海最閃亮的一面(組圖)
    十六鋪碼頭  十六鋪碼頭,東臨黃浦江,西瀕丹鳳路,是上海重要的水上門戶。在過去,它是人流、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交換的唯一交點。這個擁有近一百五十年歷史的老碼頭,見證了上海中西方商貿交流的從小到大,見證了這座城市從小漁村走向繁華都市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