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二郎叫武松,武大郎叫什麼?難倒專家一片

2020-12-13 蜀山筆俠

【本文由蜀山筆俠獨家原創,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不好意思,又要拿磚家開涮了,誰叫磚家出鏡率這麼高呢?

看過《水滸傳》的朋友從始至終都有一個疑問:武二郎叫大名鼎鼎的武松,而武大郎的名字卻從來沒有出現過,就叫大郎。是作者忘了交代?還是覺得沒必要交代呢?結合《水滸傳》的創作背景,我們能否找出武大郎的原型,並解密其真實姓名呢?

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1、武松

在《水滸傳》裡,武大郎的親兄弟是武松,如果能找出武松的原型,武大郎的身世自然就破譯了。

然而,武松的原型宋代義士武松並沒有兄弟,其人生軌跡也和《水滸傳》有很大的不同,這條線算是斷了。

2、武大郎

武松這條路走不通,我們就只有直接從武大郎身上入手,歷史上清河縣真有一個叫武大郎的人嗎?

您別說,還真有,而且,相似度達到了90%,他是誰呢?

據《清河縣誌》和現存的清河縣武家那村武植墓墓志銘記載得知:清河縣確實有過一個叫武大郎的人,明初人士,和《水滸傳》成書時間接近,他的妻子也姓潘,其子孫一直延續到現在。

只不過,這個武大郎和《水滸傳》中的武大郎相去甚遠。據《墓志銘》介紹:這個武大郎名叫武植,其身高大概有180cm(骨殖推算),不但不是賣燒餅的,還是當朝進士,做過縣令,其妻潘氏也不是水性楊花的潘金蓮,而是溫柔嫻淑的知州之女,大家閨秀。

明明都不像,為什麼人們還將他們和《水滸傳》聯繫起來呢?

原來,這裡面還有個故事:

武植年輕的時候曾經受過一個叫黃堂的人的恩惠,後來,武植做了官,黃堂因家裡遭遇變故前來投奔武植。

武植為官清廉,不想在明面上厚贈黃堂,卻在背地裡為黃堂重建家園。可是黃堂不知情,以為武植忘恩負義,是個小人,於是就不辭而別,回家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黃堂用文人的方式發洩他心中的不滿,他將武植的形象醜化並傳播到沿途各地,武大郎的故事瞬間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

而《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就是在聽到這個花邊新聞後把它嫁接到了《水滸傳》裡面,碰巧,兩人都姓武,而且都是清河縣人,於是,武大郎成了武松的大哥。但施耐庵並沒有明說武大郎就是武植。

事情到這裡好像就這麼蓋棺定論了,可是仔細一琢磨又發現:不對呀,《水滸傳》成書於元末明初,而武植是明朝永樂年間(朱棣年號)進士(正史查無此人),這、這……穿越嗎?

這一理論似乎瞬間被推翻了,但也不排除有一種可能:就是《水滸傳》初稿沒有武大郎這個角色,是後來人給加上去的,目的是為了豐富武松的家庭背景,同時這個花邊新聞也挺有看頭,不然同時期寫成的《金瓶梅》怎麼會被稱為明代「四大奇書」呢?

但至於這個修改者是誰?或者這個假設本身是不是成立的,就需要更多的磚家來破譯了。

如果您喜歡作者的風格,請順手給個贊!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賨人客》,號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於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

相關焦點

  • 武松是「武二郎」,武大郎叫什麼?1946年考古發現,揭開大郎身世
    武松和武大郎,都是《水滸傳》中的經典人物。尤其是「武松打虎」「潘金蓮與西門慶」「武松殺嫂」「王婆毒害武大郎」等情節,可謂家喻戶曉。武松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景陽岡打虎一舉成名,後落草二龍山,最後聚義梁山。梁山招安後,武松更是在徵方臘戰役中單臂擒方臘,立下不世之功。宋江班師後,武松沒有接受朝廷封賞,在杭州六合寺出家。
  • 水滸傳中武松最真心的兄弟,他死後武松痛哭靈堂,連宋江也不能比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武松的兄弟,水滸傳中武松最真心的兄弟,他死後武松痛哭靈堂,連宋江也不能比這武松在整本書當中一共就有三位號稱是結義的兄弟,當然還有一位真正的兄弟武大郎,咱們看看武松對待誰和對待武大郎一樣就知道誰是這武松的真兄弟了!
  • 心靈探秘:武大郎、西門慶、武松——男人的一體三面
    每一個成年男人,都是武大郎、西門慶、武松的綜合體。他們會對自己的女人展現出哪一面,既與他的個性有關,又與女人對待他們的方式,有著極大的關係。如果她的丈夫有什麼基因缺陷,或者對某一種疾病缺乏抵抗力,那麼她的後代有可能在一次災難中全軍覆沒。這對於她們的基因利益來講,將是無法承受的。所以,她們除了和某一位男性保持穩定的伴侶關係之外,還會有尋求和其他男性結合的衝動。
  • 給武大郎驗屍的何九叔,如何躲過西門慶和武松?多虧他老婆
    武大郎這輩子很苦命,個子很矮的他,不但要掙錢養家,有時候還會因為武松醉酒打架,被官府叫去挨棍子。好不容易娶了個漂亮老婆潘金蓮,可惜潘金蓮不老實,武大郎只好搬家。好不容易兄弟相聚,結果沒多久武松就要出差。這期間,潘金蓮和西門慶經王婆撮合,在一起了。
  • 本是親兄弟,為何武松高8尺,武大郎高5尺?此墓挖開真相大白
    今天咱們再來為歷史上的一對夫妻「正正名」,即武大郎和潘金蓮夫妻。武大郎身高超過1.8米,當過縣官,潘金蓮不是蕩婦,你信嗎?還有,本是親兄弟,為何武松身高8尺,可他大哥武大郎卻身高只有5尺?此墓挖開後,終於真相大白!
  • 武松愛上潘金蓮武大郎想生子救婚姻 驚呆了!
    武松愛上了潘金蓮,這讓武大郎情何以堪?這樣的情節設置,真是令小夥伴們都驚呆了!新版《武松》將於本月14日晚登陸山東衛視黃金檔,而此前該劇在地方頻道播出時,就因為這一顛覆性改編而收穫大量質疑。昨日該劇在北京舉行開播發布會,導演王響偉對此作出回應,稱武松和潘金蓮並非青梅竹馬,而是一段虛擬的兒時情感。
  • 武大郎原名叫什麼?24年前就已揭曉,但很難讓人接受
    武大郎叫什麼名字?對於這個問題,資深的水滸迷或許都無法回答,因為,武大郎就叫武大郎,《水滸傳》從頭到尾都沒有提過他的名字。然而,在1996年,武大郎的身世卻「揭曉」了。揭開武大郎身世之謎的「證據」來源於清河縣的一座武大郎墓,這座墓的墓志銘是這樣描述的:「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系殷武丁後裔,後徙清河縣孔宋莊(今武家那村)定居。
  • 水滸傳中,只有此人打敗過武松,為何卻死在一個梁山地煞手中?
    武松從出場,似乎就像戰神一樣存在。武松所到之處,可以說是所向披靡。那麼,打虎武松被人打敗過嗎?你又知道多少關於武松的故事呢?關於武松的故事,大家也是非常的清楚。武松的武力值第一次展示,當屬景陽岡。武松進山,連喝十八碗烈酒,借著酒勁,暴打大白虎,也算是為民除害。
  • 西門慶只不過是武松的一個替身
    同樣,金蓮同志遭到了主人無恥的打擊報復,被嫁給了武大郎。這武大郎生就什麼模樣?書中有記載:身高不足五尺(那個時候的尺可比現在的尺要短多了,估計按現在的購票標準連半票都不用買)、面目醜陋、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渾名,叫做三雨丁谷樹皮。
  • 《水滸傳》裡的「三碗不過崗」折射出什麼民族情懷?
    作者:郝加獻(一)精彩的武松打虎故事中有三個重要元素:酒、老虎和武松「三碗不過崗」絕對是中國最早最成功的酒廣告,大字書寫在山東省聊城陽穀縣城東16公裡張秋鎮境內的景陽岡下一個酒家門外的「酒旗」上。有一個喝酒超過三碗(18碗)的人叫武松,在景陽岡上,赤手空拳打死了一隻吊睛白額虎,眼睛上翹,額頭上有白色花紋,明顯是只威武兇狠的老虎。酒當然是好酒,但景陽岡上沒有老虎出沒,酒也就沒有了「試金石」;沒有後來的空手打死老虎的武松,也就沒有了這則最早最成功的酒廣告天下人皆知。武松何許人也?
  • 武松,紫石街的恩怨情仇
    武大郎、潘金蓮一個地下一個天上,如此之不配,臺前縣的男人們實在看不下去了,都為潘金蓮叫屈。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牛糞還算是好肥料能給鮮花輸送養分;但一朵鮮花要是插在豬糞上,恐怕只會把花養死了。恰巧武松打死人潛逃去了宋遼邊境避難,武大失去了武二的庇護,為了防止天生掉下來的寶貝丟失,武大郎於是從臺前縣流遷到隔壁的陽穀縣紫石街,用潘金蓮前富戶給的錢租了一套房子作炊餅作坊,從此定居了下來。
  • 如果現實生活中有三個人,武松、武大郎、西門慶,你選哪個做老公?
    這個問題看似無聊,實則非常有意思;不是如果,而是現實中本來就存在武松、武大郎、西門慶這樣的三類人;而如何選擇,將反映出一個女人的三觀,說實話,還是挺難選的,下面就來分析分析:武松人設:打虎英雄,儀表堂堂,高大威武,給人以安全感放在古代的江湖豪情的時代,武松絕對是最受女人歡迎的,一路上行俠仗義,懲惡揚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 水滸傳:武大郎跟潘金蓮結婚這麼久,為什麼沒能留下一男半女?
    )上一期我們提到了武大郎的死,可以說他的死跟他的兄弟武鬆脫離不開干係,正是由於武松的決絕,傷害到了潘金蓮的心,從而使其產生了報復心理。也正是由於武松太過強大,導致西門慶和潘金蓮擔心自身不保,才會在姦情敗露之後,在武大郎講要把此事告訴武松後,產生了殺人滅口的想法。
  • 武大郎為何會戴上三寸丁穀皮的「桂冠」?
    武大郎在《水滸傳》第24回出場,書中交代,武大郎,身高不足五尺,面目醜陋,滑稽可笑。我們常說堂堂七尺男兒,可見七尺是普通男子的身高,那麼七尺有多高呢?而武大郎不足五尺,大約只有125釐米,和低年級小朋友差不多高,確實太矮了。武松身高八尺,一米九幾,他的大腿都比武大郎身高要高,這從遺傳學上講,似乎不符常理,合理的解釋是武大郎得了侏儒症。
  • 武大郎外號「三寸丁谷樹皮」,是何意思?復旦教授有另一種解釋
    武大郎和武松 施耐庵老先生很有意思,他與所有小說家一樣,多少有點喜歡搞怪,尤其是小說人物設計方面,都遵循「反比例」的規則,往往頭銜越長的人本事越差
  • 武松為哥報仇,怒殺西門慶,手段雖然殘忍,但不得不殺
    提到武松大家應該相當熟悉,最有名的一部電視劇《水滸傳》,四大名著之一,裡面有一個環節武松打虎就相當出名。小編今天不給大家講武松打虎的故事,而是講武松怒殺西門慶的故事。武松有個身材非常矮小的哥哥,名叫武大郎,一年前剛搬到陽穀縣來。兩兄弟在大街上相遇,欣喜若狂,武大郎就把武松帶回了家中。
  • 武松如何看待潘金蓮,十個字說得明明白白,卻被惡意誤讀
    因為就在他就任都頭沒過兩三天,他在街上遇上了一年多未見的哥哥武大郎,並見到了嫂子潘金蓮。與武松相貌堂堂相比,哥哥武大郎的模樣實在是有礙觀瞻。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渾名,叫做三寸丁谷樹皮。不過,傻人有傻福。清河縣一大戶人家將年輕貌美的使女潘金蓮白送給了武大郎,這武大郎喜從天降,忽然間有了老婆。
  • 到底是誰害死了武大郎?潘金蓮、西門慶都只是棋子
    在小說《水滸傳》中,武二設祭和鬥殺西門慶是流傳很廣的經典篇章,講述了武松替哥哥武大郎報仇的故事。武松出了趟遠門,替縣太爺去京城送禮,回來以後就被告知哥哥武大郎已經死了,而且死得非常蹊蹺。於是就有了後來的故事,供人頭武二設祭,殺死嫂嫂潘金蓮,大鬧獅子樓,鬥殺西門慶,然後武松提著兩顆人頭,押著王婆去縣衙自首。小說讀到這裡,讀者可能就會有疑問了,明明害死武大郎的罪魁禍首有三個人,武松把潘金蓮、西門慶都殺了,為什麼不把王婆一起殺了呢?如果分析是誰造成了武大郎的死,其實王婆的責任最大,潘金蓮、西門慶原本都沒打算害死武大郎。
  • 武大郎為什麼會戴上三寸丁穀皮的「桂冠」?看看潘金蓮就知道了
    《水滸傳》中武大郎登場之時,就有一個對武大郎的介紹,說他身不滿五尺,相對於武松的八尺之軀,真不能相信他們是一個父母生的。個子矮就算了,還面目醜陋,上身長,下身短,當地的清河縣百姓,見武大郎這樣的怪胎,也是比較好奇,就給他起了個外號,叫「三寸丁谷樹皮」。
  • 西門慶怕武松?從這幾個細節可以看出並不怕,但他卻低估了武松!
    西門慶因為勾搭武松的嫂子潘金蓮,進而毒死武大郎,最終被武松殺死,這段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只是很多人忽略了這段故事背後的這個問題:西門慶作為當地的首富,也算得上有智謀有眼界的人物,他怎麼就沒擔心武松報復?其實,歸根結底在於,西門慶不怕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