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親兄弟,為何武松高8尺,武大郎高5尺?此墓挖開真相大白

2020-12-21 騰訊網

(說歷史的女人——第1155期)

還原歷史真相,還歷史人物一個真實的面貌,向來是「說歷史的女人」的基本宗旨之一。本號曾專文對歷史上被黑的英雄人物,比如蘇定方、張世貴等進行過「澄清」,還他們以清白。今天咱們再來為歷史上的一對夫妻「正正名」,即武大郎和潘金蓮夫妻。武大郎身高超過1.8米,當過縣官,潘金蓮不是蕩婦,你信嗎?還有,本是親兄弟,為何武松身高8尺,可他大哥武大郎卻身高只有5尺?此墓挖開後,終於真相大白!

(一)《水滸傳》和《金瓶梅》裡的武大郎形象

我們對武大郎和潘金蓮的形象定位主要靠兩部書,即《水滸傳》和《金瓶梅》。水滸裡的武大郎「身高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矮小,都叫他「三寸丁谷樹皮」。他靠賣炊餅度日,日子過得不好。不過施耐庵對他還是同情的,沒有什麼譏諷,說他是個老實巴交的人,是個好人。

而在《金瓶梅》裡,武大郎則有明顯被醜化的成分。他老婆早死,自己又老又矮又醜,前妻還給他留下一個小女孩。他娶了美貌的潘金蓮後,生活過得也並不如意。潘金蓮很看不起武大郎,經常罵他,還經常虐待他的女兒。武大郎完全是一個很窩囊、猥瑣的人。在兩部作品裡,潘金蓮無疑都是美女,但也都是蕩婦,還害死了丈夫。

但不管是《水滸傳》還是《金瓶梅》,畢竟都是小說,而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夫妻是什麼樣的呢?按水滸裡的描寫,武大郎身高不滿5尺,按宋朝的衡量標準,一尺等於30.72釐米,五尺也就是153.6釐米。武大郎不足5尺,儘管不是侏儒,也頂多1米5,在男人中已經是很矮的了。但書中明明說武大郎的弟弟,一母同胞的武松卻身高八尺,相當於現在的2.46米,比姚明還高20釐米,這雖然有點誇張(武松估計身高有2米出頭一點),但跟他哥哥比,也太誇張了,這顯然不符合遺傳學規律。

也就是說,施耐庵對武大郎的描寫顯然是不真實的,不僅是身高,還有他的身世、職業等,那麼歷史中的武大郎究竟有多高,是幹什麼的,他老婆是不是潘金蓮,是不是蕩婦?他是不是被人戴過「綠帽子」,他是不是被老婆潘金蓮毒死的?後來,一個古墓的發掘,終於解開了這個謎底。

(二)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和潘金蓮

在河北邢臺清河縣城東8裡左右,有一名叫「武家那村」的小村莊,這裡就是武大郎的故鄉,如今村內還有他的祠堂。

上世紀九十年代,武家那村的村民對武大郎墓進行修葺,在挖墓時,發現了武大郎的懸棺及一塊墓志銘,上面所載的內容揭開了武大郎和其妻潘金蓮的歷史真相。

《墓志銘》原文如下:

「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愛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系殷武丁後裔,後徙清河縣孔宋莊定居。公幼年歿父,與母相依,衣食難濟。少時聰敏,崇文尚武,尤喜詩書。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

另外,《清河縣誌》也有這樣的記載:「武大郎原名武植,幼時喚作大郎,少時聰慧,家貧,中年中進士,做了山東陽穀縣的知縣,相貌不俗,身材高大,為官清廉,為民除惡,鄉民送萬民傘。武、潘共育四子,後世子孫徙至武家那村,半數姓武」。

武大郎的《墓志銘》跟《清河縣誌》記載雖有出入,但主要內容大致相同。據專家考證,武大郎,本名武植,祖籍山西晉陽,後遷至河北清河縣。他身高約6尺到7尺之間,經科學推測,身高起碼在一米八以上。他父親早亡,自幼家貧,同母親相依為命。但他自幼聰明好學,讀書習武,很有志向。中年時進士,後當了山東陽穀縣的縣令(這也是水滸中把武大郎、武松設計在山東的依據)。武大郎在任期間興利除弊,清正廉明,很有政績。

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蓮,出身名門,並非如書中寫的是給人當使女的卑賤之人,是位大家閨秀。她知書達理,跟丈夫兩人感情和睦,生育有四子。潘金蓮也是位賢妻良母,並非小說中的蕩婦形象,當然也沒有毒死丈夫的事了。

至此,武松高8尺,可武大郎僅有5尺的疑問,已經不言自明,因為武大郎並沒有武松這個兄弟。儘管歷史上實有武松其人,但他跟武大郎並非兄弟關係,所以誰個子高誰個子低也是不相干的。他跟武大郎的兄弟關係是施耐庵虛構的。那麼,武大郎外表並不猥瑣,而且還高大英俊,其妻也是賢妻良母,為何成了另一種形象呢?

(三)武大郎夫妻被黑的緣由

原來武大郎早年貧苦,他求學時曾接受過同鄉好友黃堂的資助。後來武大郎學有所成,入仕做官;但黃堂卻時運不濟,名落孫山,混得比較慘。有一天,黃堂家的房屋失火被毀,他得知武大郎在外為官,便投奔了他,希望老同學看在往日情面上,幫助幫助、提攜提攜自己,比如謀個一官半職之類的。

黃堂找到武大郎之後,武大郎當然對他十分感謝,吃喝照顧得很好。但是,黃堂在武家住了3個月,儘管老同學天天好酒好菜招待他,卻始終不談黃堂前程的事。黃堂心中不爽,以為武大郎太不夠哥們,用幾頓飯就把自己打發了?老子不買帳,然後就撒丫子走人了。

為發洩心中怨恨,黃堂在回鄉的路上就尋思,要報復一下武大郎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這哥們學習不咋的,不過編故事倒有一套。他四處散布謠言,說武大郎的壞話。

首先是把武大郎的英俊高大形象弄成個小丑,從1米8直接降到1米5;為了達到爆料的效果,此君還用了反襯的藝術手法,給武大郎虛構了一個大美女當老婆,就是把潘金蓮從一般的美女升級為絕世美女。還把一個賢妻良母黑成一個蕩婦,編造武大郎夫妻的所謂「醜事」。對於夫妻之間的醜事,最令人感興趣的莫過於婚外戀、外遇、戴綠帽之類了。黃堂也就信手拈來,胡亂編了一籮筐,甚至寫成小冊子和傳單,在三裡五鄉傳播。

當地正好有個叫西門慶的惡少,最善於惡搞,就是閒著沒事,無事生非。他便同黃堂沆瀣一氣,添油加醋,把武大郎的事情搞大。為此,他還不惜「獻身」,把自己編進故事裡,說是跟武大郎的老婆潘金蓮私通,充當一把「替死鬼」。

幾經周折,黃堂終於回到了家。但一到家,他卻大吃一驚。發現家裡居然建起了新房子!這誰給自己蓋的房子?問妻子才知道,原來新房子是老同學武大郎派人建的,他還留下一包銀兩讓他做生意。武大郎辦這事時故意不告訴黃堂,是想讓他回後來個驚喜的。誰知,黃堂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此時的黃堂慚愧極了,恨不得地下裂開一條縫鑽進去。但為時已晚,因為西門慶的煽風點火,謠言的傳播速度極快。「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他捏造的武大郎夫妻的醜事很快引起轟動效應。你想堂堂一縣的縣令,出現了這些醜事,怎能不被津津樂道呢?這幾乎達到婦孺皆知的地步了。

小說家施耐庵當然也聽說了,也就自然地做為素材寫進了小說《水滸傳》裡。再後來,到明朝萬曆年間,有個筆名為蘭陵笑笑生的小說家,又根據《水滸》中的故事原型,把武大郎和潘金蓮的故事再度加工,寫進《金瓶梅》裡,使《金瓶梅》成為明代四大奇書之首,不過武大郎和潘金蓮的形象再一次被醜化了。

儘管做為文學藝術的一種,小說都是虛構的,施耐庵或者蘭陵笑笑生為了創作的需要,虛構些人物或者情節也沒有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就是此中高手,他也曾把曹操等人黑成鍋底。但是這樣隨意不靠譜地捏造事實也確實不夠地道,而且誤導了後人。因為做為老百姓,他看書是不想那麼多的,他不會想那個是作者胡編的,他寧願信其有;或者有許多人對書很迷信,或者根本不懂得小說的創作規則,很容易被作者「忽悠」。

所以筆者向來不主張寫歷史小說,即便寫,也不要隨便從歷史上拉個人過來就寫。你可以虛構人物啊,比如像曹雪芹那樣,弄出個歷史上不存在的賈寶玉來,照樣可以反映歷史。這其實也是曹雪芹完爆羅貫中、施耐庵的原因之一。

但是,千百年來,武大郎夫妻這個黑鍋還是背定了,以至於如今的許多影視作品仍拿武大郎夫妻當噱頭,重拍他們曾經的「醜事」,藉此賺票房,大發橫財。

但是仍有良心人士出來為武大郎夫妻洗刷清白的。

2009年12月18日,河北省著名書畫家、施耐庵的直系後人施勝辰專程來到清河縣武植祠,代表先人向武氏後人表達歉意,為武大郎(武植)和潘金蓮造像,並寫下一首詩,該詩至今仍裱掛在武大郎祠的牆壁上:

杜撰水滸施耐庵,武潘無端蒙沉冤。

施家文章施家畫,貶褒迄今數百年。

累世因緣今終報,正容重塑展人間。

武氏祠堂斷公案,施姓欠帳施姓還。

(文/說歷史的女人·花無去)

參考資料:《水滸傳》《清河縣誌》《金瓶梅》等。

相關焦點

  • 如果根據出土的古尺計算,水滸傳中武大郎、武松有多高?
    如果根據出土的古尺計算,水滸傳中武大郎、武松有多高?導讀:眾所周知,我國古代的丈量單位分別是丈、尺、寸,而且在今天很多男人也都會拿「七尺男兒」來形容自己,而且在古代,也常常拿「五尺男兒」來形容自己成年,那這兩個計量單位又有什麼差別呢?如果放在今天又有多高呢?
  • 武大郎夫婦被蒙冤,水滸傳道歉,實際郎才女貌、武大郎1米8,有四個兒子
    武大郎夫婦被蒙冤,實際上郎才女貌、武大郎1米8,有四個兒子,《水滸傳》作者後人向武、潘兩家已道歉。武大郎,原名吳春來,後隨母姓,改名武植,字大郎,河北清河縣人。從小父母雙亡,含辛茹苦將兄弟武松撫養成人。以賣炊餅為業,娶妻潘氏金蓮,原住清河縣,後移居陽穀縣紫河街。原型實為清河縣縣令:不過後來有考古在墓中發現武松和武植相差幾百歲,也就是說不是同一時期的人。
  • 清河縣武大郎墓:甲乙雙方各執己見!求解此武大郎可是彼武大郎
    在此,我們姑且稱武書常為甲方,他是堅持給武大郎「翻案」、正名的篤定代表人物之一。甲方觀點:建此墓的目的是為了給武大郎「翻案」、正名武大郎墓坐北朝南,周圍由磚牆圈起,遍植冬青、松柏,前祠後墓的布局,簡潔而肅穆。祠堂內置有武大郎的漢白玉全身雕像,與我們想像不同的是——他戴官帽、著官服,正襟危坐,一副正氣凜然的神態。
  • 武二郎叫武松,武大郎叫什麼?難倒專家一片
    不好意思,又要拿磚家開涮了,誰叫磚家出鏡率這麼高呢?看過《水滸傳》的朋友從始至終都有一個疑問:武二郎叫大名鼎鼎的武松,而武大郎的名字卻從來沒有出現過,就叫大郎。是作者忘了交代?還是覺得沒必要交代呢?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1、武松在《水滸傳》裡,武大郎的親兄弟是武松,如果能找出武松的原型,武大郎的身世自然就破譯了。
  • 武松是「武二郎」,武大郎叫什麼?1946年考古發現,揭開大郎身世
    武松和武大郎,都是《水滸傳》中的經典人物。尤其是「武松打虎」「潘金蓮與西門慶」「武松殺嫂」「王婆毒害武大郎」等情節,可謂家喻戶曉。武松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景陽岡打虎一舉成名,後落草二龍山,最後聚義梁山。梁山招安後,武松更是在徵方臘戰役中單臂擒方臘,立下不世之功。宋江班師後,武松沒有接受朝廷封賞,在杭州六合寺出家。
  • 武大郎為何會戴上三寸丁穀皮的「桂冠」?
    武大郎在《水滸傳》第24回出場,書中交代,武大郎,身高不足五尺,面目醜陋,滑稽可笑。我們常說堂堂七尺男兒,可見七尺是普通男子的身高,那麼七尺有多高呢?一尺大約25釐米,七尺大約175釐米,身高不高不矮,剛剛好!而武大郎不足五尺,大約只有125釐米,和低年級小朋友差不多高,確實太矮了。武松身高八尺,一米九幾,他的大腿都比武大郎身高要高,這從遺傳學上講,似乎不符常理,合理的解釋是武大郎得了侏儒症。
  • 秦朝身高不足6尺不用坐牢,6尺是多高,為何會這樣規定
    然而竹簡卻記載,因為這個農民的身高不足6尺,所以最終被判當庭釋放,不追究任何責任。 第二個案例:說的是一名女子,她明明已經結婚,可是卻背著丈夫跑了,甚至瞞著所有人改嫁他人。古代女子地位低,別說改嫁了,就是想離婚都要看丈夫的意思。妻子犯了「七出」任意一條,丈夫都可以選擇休掉她,反過來則不行。所以按理來說,本案例的女子在當時就算是「罪大惡極」。
  • 同為身長八尺,為何諸葛亮身高一米八,而宋代的武松卻超過兩米五
    如「身高八尺」這個記載,書籍裡面出現的頻率很高,如項羽、趙雲、武松這些史上鼎鼎大名的英雄人物,都被記載為身高八尺,但他們有所處不同的時代,不同時代對長度單位的概念可謂天差地別,那麼他們幾位各自身高多少?誰身高更有優勢呢?
  • 如果現實生活中有三個人,武松、武大郎、西門慶,你選哪個做老公?
    這個問題看似無聊,實則非常有意思;不是如果,而是現實中本來就存在武松、武大郎、西門慶這樣的三類人;而如何選擇,將反映出一個女人的三觀,說實話,還是挺難選的,下面就來分析分析:武松人設:打虎英雄,儀表堂堂,高大威武,給人以安全感放在古代的江湖豪情的時代,武松絕對是最受女人歡迎的,一路上行俠仗義,懲惡揚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 45尺高櫃能裝多少立方 45尺高櫃實際能裝多少方
    45尺高櫃能裝多少體積的貨,大家說法都不相同。因為有人說的是理論裝貨的體積,有人則考慮了貨物的包裝會影響裝貨的空間等因素。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45尺高櫃到底能裝多少立方的貨。國際上通常使用的45尺高櫃內容積為:13.58x2.34x2.68米,配貨毛重一般為29噸,體積為86立方米。所以在理論上,45尺高櫃最多能裝86立方的貨物。
  • 同為身長八尺 為何諸葛亮身高一米八四而宋代的武松卻超過兩米五
    很多人對「三寸丁谷樹皮」這六個字都有誤解,認為武大郎是個腦垂體有問題的小個子。但是我們可能都理解錯了這六個字的含義,甚至可能是想歪了。更重要的是我們還可能理解錯了武大郎的身高:同為身長八尺,為何諸葛亮身高一米八四而宋代的武松卻超過兩米五?如果把三寸和丁拆開了說,那就很不合適了,而且也真的是有點小——這個咱們留著咱們以後有時間再說。
  • 給武大郎驗屍的何九叔,如何躲過西門慶和武松?多虧他老婆
    武大郎捉姦不成,反被西門慶踢了半死,最後還是被毒死了。武大郎死後,在王婆的建議下,潘金蓮把武大郎遺體火化。等武松回來後,只看到武大郎的靈位。古代斷案也講究人證、物證、供詞等。武松心裡懷疑,也逼得王婆、潘金蓮承認了罪行,但如果沒有物證也不行。
  • 三國裡面的「身高8尺」是有多高,想知道在三國裡,你有多高呢?
    在古代漢朝的時候,大家是按照尺這個單位來測量身高的,1尺大概是23.1釐米左右,那時候的人身高8尺大概是1米85,個頭那可真是不小。三國中寫的身高最高的人那是誰呢?當然就是「馬中的赤兔,人中的呂布」的呂奉先了。
  • 20尺與40尺貨櫃的尺寸介紹
    1 40英尺X8英尺X8英尺6吋,簡稱40尺貨櫃; 及近年較多使用的40英尺X8英尺X9英尺6吋,簡稱40尺高櫃。   20尺櫃:內容積為5.69米X2.13米X2.18米,配貨毛重一般為17.5噸,體積為24-26立方米.   40尺櫃:內容積為11.8米X2.13米X2.18米,配貨毛重一般為22噸,體積為54立方米.
  • 故宮太和殿明明比太廟高兩米,為何說太廟要高三尺?答案讓人振奮
    然而,如此高規格的太和殿卻被另一棟建築「超越」了。自古以來,北京城的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太廟要比太和殿還要高三尺。」太廟是明清皇帝用於祭奠祖先的家廟,始建於永樂十八年,按照古代「敬天法祖」的禮制來修建。資料顯示,太廟是天安門最高等級的建築,這裡是舉辦祭祀的重要場所。
  • 旅遊札記:說一說清河縣的武大郎
    聊至興濃處,提議周邊自駕遊,遂乘興驅車百公裡外清河縣,尋訪梁山好漢——打虎英雄武松故裡,不成想,卻聽到一樁有關武大郎的故事 『清河縣』 清河縣地處河北省中南部,隸屬邢臺市,面積502平方公裡,特色經濟為羊絨製品,被譽為"中國羊絨之都"。 歷史上,漢高帝置郡,後改為國,元帝永光後為郡,治青陽(今清河東南)。
  • 九江星子發現罕見明代高僧壁畫墓 出土一高三尺六寸龜趺
    出土的香爐出土的青花碟盤2號墓內精美壁畫龜趺高三尺六寸  墓內發現精美壁畫  6月5日,記者在現場看到,所發掘的塔院面積約400平方米,東西向布局「贔屓長1.8米,寬1.05米,高0.55米。」徐長青說,「半月形祭場連接院門及墓葬,長寬各約15米。」  「墓室形制結構基本一致,中央以八塊弧形磨石拼合成內方外圓中空須彌座,座上置葬具,靈骨尚存,周圍填滿石灰。」徐長青說,3座墓葬內都繪有壁畫,「這些壁畫風格一致,繪畫手法基本相似,色彩鮮豔,線條流暢,畫工很精美。」據徐長青介紹,該墓葬為江西目前發現唯一塔院結構的明代墓葬。
  • 西門慶只不過是武松的一個替身
    同樣,金蓮同志遭到了主人無恥的打擊報復,被嫁給了武大郎。這武大郎生就什麼模樣?書中有記載:身高不足五尺(那個時候的尺可比現在的尺要短多了,估計按現在的購票標準連半票都不用買)、面目醜陋、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起他一個渾名,叫做三雨丁谷樹皮。
  • 潘金蓮出軌為何無所忌憚?武大郎:捉姦是技術活一定要量力而行!
    緊接著上文我們說到武松辭別宋江與柴進之後,便朝著老家走去,順道呢還收拾了一隻老虎,成為了百姓心中的打虎英雄,更是憑此獲得了都頭一職,本來呢找到哥哥之後,武松是住在哥哥家的,但是奈何潘金蓮給他好一番調戲,還反咬他一口,讓他不得不離開哥哥的家。
  • 20尺40尺貨櫃限重量
    1.普通貨櫃的尺寸有兩種:20尺和40尺,20尺的容積為33立方米,限重21噸;40尺的容積為67立方米,限重26噸。   40尺櫃:11.8*2.35*2.35;20尺櫃:5.8*2.35*2.3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