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24日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盛大閱兵式,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超過1.3萬名俄羅斯軍人、216件衛國戰爭時期和現代化的地面武器裝備、75架戰機參加紅場的主閱兵式。中國政法大學歐洲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曉偉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對俄總統普京而言,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部署,但他毫不畏懼,沒有退縮,反而越壓越強,仍然以很強勢的姿態應對疫情的影響。
因疫情已推遲過一次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5月9日的閱兵式只進行了空中部分。此後,俄羅斯疫情向好。俄羅斯總統普京決定6月24日在莫斯科和其他28座城市舉行閱兵。
目前俄羅斯疫情形勢仍然嚴峻,累計確診病例已突破60萬例,位列全球第三。中國政法大學歐洲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曉偉說:「今年將是俄羅斯困難的一年。油價大跌、出口銳減、疫情蔓延是嚴重拖累俄羅斯經濟的『三座大山』。」普京計劃2020年大幹一年:至關重要的憲法修正案的全民公決將決定普京是否可以在2024年繼續參選,普京倡議的聯合國五常峰會得到廣泛支持,上合組織峰會和金磚國家峰會今年都將在俄羅斯舉行。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部署,但他毫不畏懼,沒有退縮,反而越壓越強,仍然以很強勢的姿態應對疫情的影響。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超介紹,推遲舉行閱兵,使得各方面都做好充足準備,防護措施布置妥當,盡一切力量降低風險,對俄羅斯這樣的大國來講是非常明智的,也是負責任的。
增強國內信心
1941年11月7日,當納粹德國進逼到距首都30公裡時,紅場照樣舉行了傳統的十月革命節閱兵式。當閱兵實況轉播通過收音機傳到前線時,開戰後因連續敗退而情緒低沉的蘇聯紅軍馬上士氣大振。這次俄羅斯正處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關鍵戰役中,閱兵也能激發俄羅斯的民族精神。王超對記者說:「今天新冠肺炎病毒好比當年的納粹德軍兵臨城下,此時舉行閱兵對內能夠增強人民的信心,對外能夠起到有效的震懾作用。」
王曉偉認為,一般情況下,疫情沒有穩定時不宜進行大型群體活動,但是普京反其道而行之,這樣做有兩重考慮。第一,抗疫關鍵時刻舉行閱兵,能夠喚起俄羅斯人對衛國戰爭中蘇聯軍隊英勇表現的回憶,增強民族自豪感,提高戰勝疫情的勇氣和信心,對整個國家的士氣有很強的鼓舞作用。第二,24日舉行閱兵後再過一周,俄羅斯就要進行憲法修正案的全民公決。此時閱兵,對一周後的全民公決投票會產生很大的積極影響。
帶來三個影響
王曉偉介紹,蘇聯在二戰期間是歐洲的主戰場。中俄(中蘇)兩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都做出了巨大犧牲。此前美國政府公開說,美國和歐洲盟友戰勝了納粹德國,沒有提及蘇聯,也沒有提及其他國家,顯示了西方的傲慢。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罔顧事實,對有明確定論的史實都可以置之不理,這是讓人很不安的表現。俄羅斯本次閱兵意義重大,帶來三個影響:第一,喚醒世界各國人民,不要忘記歷史;第二,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第三,在大變局背景下,反對霸權,警惕法西斯主義死灰復燃。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李如意
流程編輯: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