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調查:義烏荷葉塘工業園區徵遷為何令園區企業焦慮不安

2020-12-13 澎湃新聞

義烏是一座以小見大的城市。它有兩個名字,一個叫義烏,一個叫小商品市場。在這個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背後,當地成千上萬家中小企業,以貿促工、工貿聯動,形成義烏市場獨特的業態優勢。

今年6月,距義烏小商品市場4公裡的荷葉塘工業功能區(以下簡稱荷葉塘園區),傳出被列為城市有機更新區塊的消息,當地眾多中小企業主焦慮不安,擔心土地和廠房被徵遷……

「現在是摸底調查,市裡還沒決定拆不拆,企業不用太緊張,該買設備買設備、該生產生產。」荷葉塘園區所屬的福田街道黨工委書記盛慶生說,最近3個月他一直這樣安撫他們。

義烏市福田街道有機更新指揮部。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劉荒 圖

與基層官員的從容淡定不同,更多宗地企業主則憂心忡忡。園區徵遷的決策是否科學?企業主的籲求是否合法有理?800多家園區中小企業將何去何從……記者為此展開調查。

徵遷消息讓眾多企業主慌了神

「已經兩個月沒睡上安穩覺了。」義烏市南吉針織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勤說,6月21日,突然傳出荷葉塘園區徵遷的消息,大家一下子慌了神,無心生產了。

緊接著,街道幹部兩次上門,詢問是否願意搬遷。有著20多年企業管理經驗的吳勤,一時間束手無策。他不無懊惱地說,「去年我買第二塊地時,政府還說不會徵用呢……」

今年5月,浙江小龍人襪業有限公司出資4300萬元,從法院競拍獲得毗鄰的10畝工業用地,又訂購了2000多萬元的機器設備。

「新設備還沒安裝,工廠就要搬遷,真好比是晴天霹靂!」公司總經理方有成苦笑著說,「現在睡前醒後想的全是這個事,搞得最近連員工每天都得看過老闆臉色才安心」。

一心想把事業做大的福建人陳鈺,在義烏打拼了16年,做夢都想有自己的廠房。今年6月17日,這位外貿公司負責人終於如願以償——在荷葉塘園區投資2300萬元,購買了4.9畝土地和4400平方米廠房。

4天後,聽說園區拆遷的消息,一臉驚愕的陳鈺仍半信半疑。直到7月8日,社區幹部登門動員徵遷,他才開始恐慌起來——把剛買來的機器設備,一股腦地運往深圳廠區……

已經停工的園區市政設施提升改造工程。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平攝

義烏毛紡廠老闆鄭定來的「有機更新」經歷,回憶起來更加曲折。去年8月,他在新涼亭工業區的7畝土地和1.2萬平方米廠房,剛被後宅街道「有機更新」徵收拆掉了。

「好不容易在荷葉塘安了『新家』,誰知剛生產兩三個月,又要搞有機更新。我都不知道還往哪裡搬,現在哪個地方都有可能被有機更新。」63歲的鄭定來向記者訴苦,由於接二連三攤上這種事兒,老伴竟患上抑鬱症,現在每天要吃20多粒藥。

7月16日,荷葉塘園區100多名宗地企業主,來到福田街道有機更新指揮部,以按紅手印等方式表達反對徵遷的訴求,籲請政府保留這個小商品市場的重要貨源地。

據盛慶生介紹,荷葉塘園區佔地1166畝,共有工業宗地152宗,涉及企業836家,員工1.8萬人;除152家宗地中小企業外,承租企業684家,2019年規上工業總產值9.81億元。

義烏市主管工業的副市長賈文紅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品質提升,很多產品都在金華、溫州、寧波及廣東等地生產,但義烏製造仍佔小商品市場的四分之一。

「街道沒有能力安置徵遷企業」

7月5日,《義烏市城市大提升行動方案》出臺,明確提出「加快主城區15個區塊有機更新」,要求「福田荷葉塘工業功能區區塊12月底前完成收購」。

義烏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中心主任吳璀正證實,國貿大道西側的荷葉塘園區已納入全市第二輪有機更新範疇,但摸底調查、徵收評估等具體工作,由福田街道負責組織實施。

9月7日,在福田街道辦事處三樓。盛慶生指著辦公室牆上的街道區域規劃圖說:「荷葉塘園區和周邊的7個村,這次規劃要一起改掉。更新後引進什麼產業,目前還沒有定論。」

按照當地官方的說法,選擇這裡搞有機更新,一是園區企業規模小,畝產效益低;二是廠房出租率高,工業用地不姓「工」現象突出;還有所謂環境髒亂差問題,主要針對國貿大道東側的農村居住區。

記者在荷葉塘園區走訪看到,除個別施工路段外,園區馬路寬敞、綠道成蔭,沿街的廠房規整,生產秩序井然。當地人回憶,這些工廠多興建於2005年前後,設施設備還比較新。

已經停工的園區市政設施提升改造工程。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平攝

賈文紅向記者透露,荷葉塘區塊有機更新方案尚待論證,除引進北京中關村科技型企業外,前期招商還有智慧倉儲等方案。「園區好企業還要想辦法安置。」這位女市長快人快語。

儘管對園區徵遷與否的追問,當地官員多含糊其詞,但悄然推進的徵遷準備工作,足以令這些中小企業主提心弔膽。

義烏市水晶之戀針織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龍反映,由於園區路燈不亮,有人撥打「12345」市民熱線投訴,市政部門卻答覆:荷葉塘園區納入徵遷範圍,路燈不予維修。

事實上,福田街道同樣被園區徵遷的消息打了一悶棍。2019年12月底,這個街道投資1597萬元的園區市政設施改造工程分段開標,目前工程已全部停工。據施工方透露,工程進度剛好過半,建設方提出按實際工作量結算。

「街道先投入37萬元,恢復路燈照明。」盛慶生解釋說,今年整個園區市政工程預算8000多萬元,已完成2000萬元;6月份接到徵遷消息後,立即要求這些項目全部停工。

這個「後知後覺」的說法,足以解開企業主此前「不可能前腳修馬路後腳再拆園區」的疑團:如果應當預見或具有支配可能性,人為造成逾千萬元損失的「爛尾工程」,是要追究法律責任的。

宗地企業的信息更不對稱。「有的企業主心裡沒底,要求安置後才同意拆。」盛慶生坦承,「街道沒有能力安置他們」。

同意徵遷的企業都怎麼說?

「我們土地和廠房還有30多年使用期限,不能說沒就沒了吧?」義烏市青橙子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顧海華說,來企業走訪的街道幹部只問拆遷意願,卻不提徵遷方案和安置措施。

然而,在《2020年福田街道荷葉塘工業功能區有機更新工作方案》中,「12月底前有機更新籤約全部完成」「明年3月底前所有房屋騰空」等「攻堅計劃」赫然在列。

園區宗地企業主的土地出讓合同。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劉荒攝

「目前,街道三分之一的人都在做徵遷工作。我們提醒企業不要有僥倖心理,政府一旦下決心就必須拆,不可能再建工業區了。」街道一名參與園區徵遷工作的官員說。

一些宗地企業主反映,為推進徵遷工作,由街道、公安、稅務、安監等部門組成工作組,對土地產權和社會關係進行全面調查,這給他們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希望政府部門信息明確,別老吊著我們,搞突然襲擊。」他們對所謂「先放風施壓,後放水分流」的「策略」非常反感。

對於「街道經過三輪調查,有40%企業不同意徵遷」的說法,這些宗地企業主並不認可:「上次光按紅手印反對的都超過65%!」有「知情人」爆料,反對拆遷的宗地企業共123戶。

9月23日,記者再度向盛慶生求證同意拆遷的企業數量時,他不置可否地說:「拆遷決策和徵收價格都沒出來,企業可能還會變,現在我也不敢說了。」

據當地官方初步調查,目前園區宗地企業自用的26家,部分用於出租的78家;完全用於出租的48家,租金合計約1.94億元。他們認為最大的阻力來自出租廠房的宗地企業。

記者輾轉找到一位「同意徵遷」的宗地企業主,在承諾不透露其身份情況下,他才澄清自己是被迫同意的。

「荷葉塘不少宗地企業雖然廠房出租,但絕大部分出租企業都從事工業生產,只有極個別為方便工人生活,將工業用地做商超、餐飲等。」他說自己同意的前提,是補償價格要合理。

在福田街道陳協斌副主任等人帶領下,記者又走訪了兩家「同意徵遷」的宗地企業。今年63歲的龔輝潮,從16歲開始雞毛換糖擺地攤,創辦了義烏市順輝拉鏈織造有限公司。近十來年,他在荷葉塘的廠房全部出租,一年租金收入200萬元。

「如果能引進更好的企業,評估價格高一點,我們願意為義烏髮展做奉獻」。龔輝潮向記者坦言,自己在稠江街道還有50畝土地和廠房,現在一半生產拉鏈,一半仍在出租。

幾年前,從玩具生產轉行做建築垃圾回收的王聖來,將玩具廠以130萬元/年價格出租,在遠郊租用70畝土地生產水泥磚。「徵收價格隨大流,相信政府不會虧待我。」他說。

對於工業用地要姓「工」,王聖來淡然回應一句,「我玩具不做了,廠房空著也不現實」,便再無下話,只顧低頭泡茶了。

據福田街道辦事處辦公室主任方國棟統計,荷葉塘園區共有生產類企業458家、倉儲類企業198家、電商類企業180家,多數企業仍以工業為主,並在小商品市場設有攤位。

「不是搬不搬,實在是無處可去」

「他們再晚來一刻鐘,900萬元設備合同就籤了!」7月8日,約好上海設備廠商籤合同的王海龍,卻迎來街道徵遷動員工作組。

王海龍不同意拆遷,但也不敢採購設備了。他提出搬遷至少需要2年時間,對方稱,明年3月底前全部拆完,勸他早點外出找廠房。他忍不住回應一句:「這不是殺雞取卵嗎?」

義烏市福田街道辦事處辦公地點。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劉荒攝

「街道幹部警告我不要亂講話,說市領導站得高看得遠,叫我們早做準備。」王海龍回憶道。

據了解,由於義烏市目前多個鎮街工業區都在徵遷,且採取貨幣安置為主,大批中小企業面臨搬遷,土地急劇升值、廠房租金一漲再漲。方有成舉例說,最近一宗10畝工業用地7600萬元成交,加上各種稅費,價格比他四個月前競拍同等面積土地高出一倍還多。

雖然心裡極不情願,最近仍在四處找廠房的王海龍,感覺越找越灰心——「以前每平方米月租才八九塊錢的廠房,現在價格翻了兩三倍,可還找不到過渡的廠房。」

最近兩個月,吳勤幾次跑出去找地,卻沒有找到合適的。這家年產值1.5億元的外貿企業,重新建廠需要按海外客戶標準裝修,客戶還要進行驗廠,這些都需要充裕的過渡時間。

「今年疫情再做這種事,很多企業就更困難了」吳勤深有感觸地說。

浙江雪芙蓉化妝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昆盛擔心,化妝品企業異地建廠,重新審查至少一年時間,客戶、訂單和員工都會流失。「現在已經不是搬不搬的問題,實在是無處可去!」他說。

除了找地難、房租貴,貨幣化安置形成的稅收負擔,也讓他們感覺「啞巴吃黃連」。去年9月,鄭定來投資3800萬元,購得10畝土地和8000平方米廠房,現在連一半面積都買不到。

「即使現在完全按市場價格徵收,增值部分需要補交25%的企業所得稅和25%的增值稅,再買地時這個窟窿誰給補?」親歷過拆遷的鄭定來認為,與同比例土地安置相比,這筆徵遷損失帳誰都會算。

一些中小企業主呼籲,中小企業是義烏髮展的根本,小商品市場之所以複製不了,恰恰在於幾十年積累而成的產業生態。也有人質疑,招商引資不應以犧牲中小企業為代價:如果義烏中關村能搞成,搞個義烏華爾街豈不更好?

「園區徵遷要有一個滾動的辦法,比如柳青工業園區,兩年前我們就把好的企業安置了。」賈文紅坦言,企業搬遷不同於個人搬家,往往都涉及設備、倉庫等問題,政府要建標準廠房給企業過渡。

宗地企業壓力就像考試一樣大

事實上,這種以「土地提效、產業提質、城市提能」為名的工業用地有機更新,遠不止於荷葉塘園區。近兩年來,義亭、蘇溪、北苑和後宅等鎮街的多個工業園區,都已納入有機更新範疇。

2018年5月,義烏市率先在浙江省推行工業企業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完善工業企業「畝均論英雄」綜合評價體系,促進低效工業用地的再利用或二次開發。

他們在企業已分為ABCD四類,實行差別化管理和要素配給的基礎上,對新增工業用地畝均稅收未達到約定標準50%的、連續兩年被評為D類或連續三年被評為C類企業的,均有權解除土地出讓合同。

「現在宗地企業壓力大,就像孩子考成績一樣。」義烏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曹耿介紹,今年全市畝均稅標準已由去年的1萬元/畝提高到3萬元/畝,遠高於過去每年10%至15%的增長速度。

按照規劃,義烏市將利用3年時間,完成2萬畝以上低效工業用地清理整治,佔全市工業用地總面積的一半,意味著還將有大批中小企業面臨有機更新等「生死大考」。

以荷葉塘園區為例,2019年,宗地企業A類3家、B1類16家、B2類61家,C類和D類各35家和19家,納稅總額1.09億元;園區3畝以上宗地的畝均稅收10.34萬元,略低於全市10.6萬元/畝的標準。

圖為荷葉塘園區正在建設中的義烏復元第一醫院,佔地約80畝,總投資約12億元,自2017年10月開工建設,將於2020年10月開業。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平攝

然而,即使像畝均稅收超過72萬元/畝的納稅大戶——南吉針織,依然缺乏安全感。公司總經理吳勤坦言,產業環境離不開配套企業,這幾年最大的困擾就是有機更新,增加了企業的不確定性。

據國土資源部門統計,荷葉塘園區自闢建以來,共發生62宗土地交易,僅近三年來宗地交易就有21宗,表明土地市場更新速度加快。

按照義烏「用地15畝以上的規下企業,不得列入B類以上等級」的規定,佔地面積近20畝的義烏市葉之茂食品有限公司,今年5月被直接從B類企業降為C類,後者明確為不予安排新增工業用地的企業類別。

前不久,這家公司創始人葉南東向來調研的市領導請求,徵遷時給5畝用地指標也行。「按照我去年交稅160萬元計算,馬上就能變回B類企業了。」他愁容滿面地說。

小龍人襪業去年也被從A類企業降為B1類。總經理方有成說:「我們1個億的銷售額,研發投入220萬元,沒達到2.7%的比例,雖然納稅700萬元,只能下降一等。」

對於「畝均論英雄」評價機制中出現的「一刀切」現象,義烏市江蘇商會會長季子林有自己的看法:「企業經營有好有壞,行業利潤有高有低,而每年按10%至15%增加畝均稅收依據何在?對企業生產要素行政化幹預是否合法?」

記者在園區走訪時感到,這些歷經商海沉浮的中小企業主,既有對園區拆遷自身利益的關切,也充滿對義烏未來發展的擔憂。他們認為,有機更新是一種生態多元的更新,不是非此即彼的更新。

義烏市委書記林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荷葉塘園區有機更新還沒有啟動,調研中會更多聽取群眾意見,義烏要當改革的模範生,但依法行政是底線,觸動既得利益的改革,還要敢於擔當進取。

園區到底拆不拆?記者離開義烏時,仍沒有確切的答案,但荷葉塘園區企業微信群裡,以後日子怎麼過、義烏的未來在哪裡的討論依舊。一些企業主聲稱要通過法律途徑抗爭到底,也有的企業主考慮去浦江、東陽等地……

記者手記:同樣徵遷,為何「東邊日出西邊雨」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劉荒

記者在義烏市福田街道採訪城市有機更新時,遇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一條南北走向的國貿大道將荷葉塘地區一分為二,東側1000多戶村民家家盼著徵遷,西側100多家宗地企業主則集體反對徵遷。

這項旨在「完善功能提升品質、保障權益讓利於民」的有機更新政策,為何出現「東邊日出西邊雨」的反差,不能不引起人們深思。

記者仔細梳理發現,其中的原因並不複雜——政府各項新政策出臺,總有一個被人接受和實踐檢驗的過程,義烏有機更新也不例外。

距義烏國際商貿城僅4公裡的荷葉塘地區,隨著城鄉空間急劇擴張,區位優勢顯著增強,土地升值潛力空前。由於東、西區塊原有規劃功能、土地權屬明顯不同,城鄉有機更新政策亦因此區別。

在國貿大道以東的溪前村和下西陶村,記者看到建設規劃落後,老宅和新屋犬牙交錯,雖經創建文明城市專項整治,環境髒亂差痕跡明顯;村道最窄處僅兩三米,一旦發生火災連消防車都進不去。

今年88歲的下西陶村村民陶維禮,曾專程去鄰村看過有機更新。他很羨慕親戚家拆遷後蓋的新房寬敞明亮,盼著自家老宅也能早日改造。除了環境整潔、出行方便等諸多好處,陶家人也很在意「原來房子一年租金3萬元,有機更新後能漲到10多萬元」的「紅利」。

相形之下,西側工業園區的眾多宗地企業主,怎麼算都感覺「吃虧」——企業生存發展暫且不論,還剩幾十年土地廠房的產權期限,如果這麼說沒就沒了,「保障權益讓利於民」的原則如何體現,私有產權保護如何依法落實?

記者調查發現,同是6月下旬得到有機更新消息,但這裡從村幹部到村民,對安置政策和補償措施都了如指掌,也能算計出徵遷是否對自己有利。

溪前村村民黃克茂笑著對記者說:「不用擔心我們造房子沒錢,錢不夠還可以貸款。我今年70歲了,就惦記著住幾天新房子。」

該村黨支部書記黃克貴說,全村223戶村民,拆遷後面積減少的只有七八戶,村民們都盼著早日有機更新。

已經停工的荷葉塘園區市政設施提升改造工程。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劉荒攝

一些園區宗地企業主反映,街道工作組以摸底調查之名,行徵遷動員之實,既不給企業緩衝時間,也不明確收購方案、確定收購價格及安置方式,搞得周邊工業用地價格和廠房租金一漲再漲。

「現在園區人心惶惶,各種說法都有,外面企業不敢進來,裡面企業不敢投資。」義烏江蘇商會會長季自林說。

一些園區企業提出,從拿地蓋廠房到相關部門辦證,再到設備調試、採購商驗廠等,一套程序全走下來,至少需要兩年時間。

與城鄉居民徵遷不同,工業企業生產有其特殊性和周期性,徵遷不宜操之過急。尤其在當前中央反覆強調落實「六穩」「六保」決策部署下,穩企業就是穩就業、穩社會大局。

相比政府提供土地安置村民自建房屋,大部分徵遷企業沒有土地安置指標,計劃只給半年搬遷時間,何去何從令人擔憂。

無論以農民自願為前提的農村有機更新,還是徵詢被徵收人意願的舊城區改建,均需90%以上的城鄉居民同意率。義烏政府還為他們提供了多種安置補償方式,賦予他們自由選擇的權利。

顯而易見,義烏城區不再實施「土地安置」補償方式的新政,對眾多面臨徵遷的中小企業而言,「等價值補償安置」原則將導致土地價格上漲、廠房租金提高,進而推動企業成本攀升。

義烏市委書記林毅告訴記者,義烏市場主體65萬家,佔浙江省十分之一,絕大部分是小微企業。可見,中小企業是義烏髮展的主力軍,「小商品、大市場」是當地經濟的最大特色和優勢。

「不能光用單一的稅收指標衡量中小企業,還要考慮就業與消費!」義烏市星奧望眼鏡廠負責人盛秀其如是說。

然而,作為改革開放的「模範生」,「2019年,義烏市650多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畝均稅收12萬元,遠低於全省規上企業畝均稅收30萬元」的現實,足以令義烏主政者倍感壓力了。

據官方統計,義烏市70%以上工業用地有出租現象,約有6000餘畝改變用途或閒置。

從新增工業用地到老舊工業區,對低效工業用地的清理整治行動,成為當地破解土地不足瓶頸制約的突破口。

為了提高土地利用質量和效益,義烏市明確工業用地出讓的產業準入、畝均稅收、畝均產出、容積率、建築密度、能耗標準、環境標準等約束性指標,給眾多宗地企業戴上「緊箍圈」。

2018年5月,由「國土、規劃、行政執法、市場監管、地稅、國稅、安監、消防、環保等職能部門要結合自身職能……研究制定針對低效用地企業開竣工違約、改變房屋用途、違章建築、無證無照、稅收評估、安全生產、消防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工作措施,增加執法檢查頻次和抽查比例」等內容,被寫入義烏市《關於加強工業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實施意見(試行)》中。

客觀來說,作為市場主體的中小企業,無法保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佔據優勢。近三年來,荷葉塘園區宗地交易頻次加快,說明土地資源市場化更新機制正在發揮作用。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是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一個新突破,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得到強調。

今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經濟界聯組會上指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不能回到計劃經濟的老路上去。

義烏是一座在市場上建立起來的城市,如今的成就源於市場、興於市場,未來的發展更應該相信市場。如何進一步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堅持完善市場機制,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是當前義烏市深化改革與轉型發展的必答題。

同時,一個地方營商環境的好壞,往往取決於政府的規則意識和法治水平。透過這個有機更新案例,不難看出其中所蘊含的辯證關係:政府決策越是依法行政、民主透明,工作就越好推進,群眾就越擁護,企業也更有信心發展。

(原題為《「城市有機更新」為何令園區企業焦慮不安 來自浙江義烏荷葉塘工業園區的調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城市有機更新」為何令園區企業焦慮不安——來自浙江義烏荷葉塘...
    今年6月,距義烏小商品市場4公裡的荷葉塘工業功能區(以下簡稱荷葉塘園區),傳出被列為城市有機更新區塊的消息,當地眾多中小企業主焦慮不安,擔心土地和廠房被徵遷……  「現在是摸底調查,市裡還沒決定拆不拆,企業不用太緊張,該買設備買設備、該生產生產。」荷葉塘園區所屬的福田街道黨工委書記盛慶生說,最近3個月他一直這樣安撫他們。
  • 金華市義烏荷葉塘工業區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義烏,隸屬於浙江省金華市,古稱「烏傷」,金華-義烏(浙中)和杭州(浙北)、寧波(浙東)、溫州(浙南)並列浙江四大區域中心城市。據義烏市人民政府官網顯示,初步核算,2019年義烏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421.1億元。
  • 義烏國貿大道荷葉塘段成「灰色風景線」
    2017-03-20 10:08 |義烏商報
  • 肥西縣2020年徵遷計劃出臺 共涉及11個鄉鎮34個徵遷項目
    共涉及11個鄉鎮(園區),34個徵遷項目,計劃徵遷面積約134.28萬平方米,其中備選計劃徵遷面積22.9萬平方米,共涉及人口35147人,佔地12199.47畝,徵遷補償費約14.06億元。按照先急後緩、重點優先、分批分片推進的原則,分三個階段組織實施。
  • 合肥這個地方徵遷計劃出臺!
    共涉及11個鄉鎮(園區),34個徵遷項目,計劃徵遷面積約134.28萬平方米,其中備選計劃徵遷面積22.9萬平方米,共涉及人口35147人,佔地12199.47畝,徵遷補償費約14.06億元。去年一月份,肥西建設部門曾召開會議,會上2020年度城西南徵遷初步計劃「出爐」!
  • 徵遷範圍、安置地點、補償標準全...
    徵遷範圍、安置地點、補償標準全曝光! 2020合肥其他區2020年拆遷計劃都來了…… 合肥一地拆遷方案公布! 徵遷範圍、安置地點、補償標準全曝光!
  • 杭溫高鐵一期、二期徵遷動員,涉及後宅這4個村
    8月15日上午,後宅街道召開杭溫高鐵一期、二期徵遷工作動員會,進一步統一思想、鼓足幹勁,奮力奪取徵遷工作的全面勝利。後宅街道全體班子領導、全體幹部工作員及徵遷涉及的四個村兩委幹部等參加會議,義烏鐵路與綜合樞紐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李平出席會議,會議由街道常務副主任徐小軍主持。
  • |城中村改造|德潤|濰州路街道|徵遷|...
    項目提速 徵遷提質 激活發展新引擎  在德潤·天宸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施工中。  土地空間是項目建設的基礎,而徵遷則是空間的來源。今年,濰州路街道以「徵遷清零」作為破解空間制約、撬動片區聯動發展的突破口,成立工作專班,突出抓好15個徵遷任務。尤其是利用今年五一假期,集中攻堅,相繼完成馬少野豆腐坊地塊、馬少野工業園區等五個片區400餘畝土地的清零任務。
  • 實施園區「二次開發」,推動工業提質增效!陳峰齊在調研工業園區...
    原創 蘭谿市融媒體中心 蘭溪發布陳峰齊一行先後前往永昌街道的滿塘崗工業園區、紅店頭工業園區,馬澗鎮的集鎮工業園區、毛塘工業園區,深入部分企業廠房、車間,詳細了解園區的規劃布局、土地利用和周邊基礎設施配套等情況,協調解決企業在用地等方面遇到的問題。
  • 漳州靖城鎮草坂村:12人兩年多完成逾5000畝徵遷任務
    原標題:靖城鎮草坂村:12人兩年多完成逾5000畝徵遷任務支持靖城園區項目建設,靖城鎮草坂村支部書記陳四州帶領村兩委成員積極開展徵遷工作,近年來總徵地面積達5180畝,面對如何獲得這份靚麗而厚重的「成績單」這個問題,他給出了答案——「為了明天的生活更美好,全村都在努力」。
  • 義烏幹部面對下跪老人是啥表情? - 華聲視點 - 華聲評論 - 華聲在線
    昨日,有媒體報導,本月14日那天,浙江義烏工業園區內發生令人不解的一幕:張滸村80歲老人向「官員」下跪,但該「官員」面對這個下跪老人無動於衷還一臉燦爛。當天中午,義烏工業園區官方回應稱,真相併非如此,當時有村民向這位「官員」打招呼,他在禮節性微笑回應。
  • 福清2020年徵遷有何規劃?這些地方已經敲定!
    福清市人民政府音西街道辦事處4馬山村是否有拆遷計劃問:福清音西街道瑤峰村,西樓村列入徵遷計劃,在隔壁的馬山村有沒有列入2020年徵遷計劃???答:我街道瑤峰村、西樓村己納入2020年政府徵遷項目,目前馬山村未列入2020年徵遷計劃。
  • 合肥暢通二環西南環工程11月底完成徵遷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備受市民關注的合肥暢通二環西南環工程又有新進展。10月15日,記者從合肥市包河區獲悉,合肥暢通二環工程西南環工程提速,徵遷有望於11月底完成,為年內開工打下基礎。
  • 供電公司完成電力遷改工程,主動為工業園區建設「讓道」
    21日,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從國網武漢供電公司獲悉,隨著110千伏何侏奓線、110千伏土侏線前日順利送電,國網武漢市蔡甸區供電公司再次主動為工業園區建設「讓道」,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蔡甸最複雜電力遷改工程現場。
  • 徐州市2018年度徵遷計劃來了!2000萬平方米147個項目!
    >潘塘物流園項目園區按照國家級示範園區標準打造集商貿展貿、物流信息交易平臺電 商物流、智能倉儲、物流金融加工貿易、保稅倉庫、企業總部基地等為一體的綜合商貿物流基地>前王村需徵遷戶數約1057戶徵遷面積約35萬平方米張莊村 張莊村需徵遷戶數約320戶徵遷面積約6.10萬平方米老戶人村 老戶人村需徵遷戶數約
  • 秀嶼高鐵新城徵遷工作啟動!
    9月16日 莆田城建「巨無霸」項目 秀嶼高鐵新城徵遷工作啟動 當天,2支由80名笏石鎮黨員業務骨幹組成的徵遷工作黨員先鋒隊
  • 田慶傑在華泰辦事處匡王村房屋徵遷工地現場辦公
    本報訊(記者 張猛)7月14日,西華縣長田慶傑帶領縣財政局、住建局、發改委、自然資源局、生態環境局等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到耕德電子信息產業園房屋徵遷工地現場辦公,看望慰問一線幹部,研究解決有關問題。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獻超,副縣長劉貢獻參加調研。
  • 南安市武榮大橋霞美段啟動徵遷工作
    為推動該項目加快建設,霞美鎮統一協調調度,快速啟動徵遷工作。連日來,由市、鎮、村三級組成的玉田徵地組,不顧烈日炎炎,冒著酷暑,深入田間地頭,在項目徵遷一線開展土地丈量工作,涉及徵遷的群眾主動到現場積極配合土地丈量。此外,杏埔村也緊鑼密鼓推進前期工作,組織人員進行入戶摸底調查,同步做好徵遷土地、房屋登記和思想動員,為接下來工作開展做足準備。
  • 11月底將完成徵遷 合肥暢通二環西南環工程發力「啃硬骨頭」
    該酒店有2萬平方米,是合肥市暢通二環改造項目西南環工程中最大的單體徵遷對象,這裡進入實質性的拆遷階段,標誌著暢通二環布局中十分「難啃」的西南環工程進入新發力階段。其中,暢通二環西南環工程建設備受市民關注,本次暢通二環改造項目為西南環的金寨路、合作化路、宿松路三大節點,總投資約40億元,對於暢通二環布局來說,西南環工程無疑是十分難啃的一塊「骨頭」,徵遷改造建設難度充滿挑戰性。
  • 園區企業員工年薪101409元「領跑」全市
    今天 《2020蘇州市重點行業企業薪酬福利調查報告》 新鮮出爐 園區企業員工 年薪(中位值)101409元 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