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見到有些長輩在別人給他倒茶時會在杯邊桌子上敲幾下,一直以為是長輩提醒倒茶的人:「茶滿了,可以了」的意思。別說小孩子了,剛工作的或者有經驗的人,能有幾個懂這個禮數呢?我小時候接觸茶比較少,茶道就跟更別說了。茶是自己工作之後,由於工作原因,要和各地的客人一起談事情,而大多數人都是管理人員,他們比較喜歡品茗!所謂的品茗並非是單純的喝茶,而是借著喝茶,邊喝邊聊天。這樣愜意的環境,大家更容易溝通交流,很多生意都是這樣談成的。
網友回答:茶道茶文化發展到現代,茶藝茶桌上的禮儀是相當多的。而且,全國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有不同的禮儀。比如問題中的敲幾下,這是一種「叩手禮」。這應該是功夫茶圈一帶比較頻繁使用的「暗語」,表示謝謝,重視之意。正是很多繁複的茶禮,茶藝文化,才有多姿多彩的華夏人文文化。不過,到了現代的社會,日益繁忙的工作,許多虛浮的,陳舊的規矩是被淘汰了。但是,一些基本,簡單的茶道上的禮儀,應該還是要保存和發揚的。因為和我們的人性追求雅致,文明,待客禮儀息息相關。
網友回答:當別人給你倒茶時,千萬不要一動不動座在那,是熟人給你倒要朝對方點頭微笑,如果是生人給你倒一定要把茶杯輕輕往前推一點,別人都會覺得受到尊重。七茶八飯十酒。倒茶只需倒七分滿表敬人。茶滿則氣人。盛飯只能盛八分滿,表示別人吃了還不飽需再添,有添糧添福添壽之意,倒酒一定要倒滿方顯示尊敬。另外盛飯也不能一次盛滿滿一勺一次性把碗裝滿,而應分兩次或多次盛入碗,表示源源不斷的進食,有福壽綿綿之意。因為舊時人將死之前一定要飽餐一頓。別人給你倒茶,你敲三下桌子是表示謝意,不過,敲桌子也有講究,未婚單身的只用一個中指敲桌子,已婚的用食指和中指,婚後已經有了子女的用三個手指敲桌子,一般都是連敲三下。
茶靠譜提示:敲幾下桌子是一種廣東茶俗,叫「謝茶禮」。「謝茶禮」敲桌子有明確的規矩,敲多少下,用哪個手指敲等,都有說法;喝茶時掌握一些「茶禮」「茶俗」,是一種互相尊重,也是一種談資。中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各地、各種泡法都會產生一些茶俗茶禮,並運用於喝茶泡茶之中。廣東地區的茶俗茶禮規矩不少,題主所說的「別人倒茶時,對方敲幾下桌子」就是「謝茶禮」,也叫「屈指代跪」。它是很有講究的:主人給客人倒茶時,客人要用手指在茶几上輕叩幾下,表示感謝。
如果喝茶者是長輩,一般是用食指在桌上輕敲兩下,或者有些長輩是不敲的,直接點點頭。如果喝茶者是晚輩,要表示尊敬,一般是食指和中指在桌上輕敲兩下。給客人斟茶的時候,要先給長輩、位置高的人,然後再到小輩。一般是邊斟茶邊跟對方說「請喝茶」。泡茶的那個人或者斟茶的那個人,給所有人都倒上茶了,才能給自己杯子斟茶。所謂「酒滿敬人,茶滿欺人」,所以,給別人斟茶的時候不能倒滿,一般是七成滿就可以了。一種解釋是,因為茶是熱的,太滿了客人喝的時候容易灑下來,並且燙到手。第一泡茶是衝洗茶葉,需要倒掉的,不能給客人喝。不然別人會覺得你不尊重。
所謂「盈滿則溢」,茶水倒得太滿,容易燙倒端茶的朋友。茶水濺出,不但尷尬,還很危險。這是一種讓朋友方便的待客之道。除了「叩手禮」,還有「伸掌禮」。「伸掌禮」和「叩手禮」差不多,也是掌壺人給我們倒茶時,表示尊重和感謝的意思。我們掌壺倒茶的主人,在斟茶的時候,次序是要注意的。一般從年紀,輩分比較大的親戚朋友先倒茶。這是我們華夏文明,「長者為尊」的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