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網友的守候
每周六的[FM--最美的遇見]如約而至
今天 ,要給大家分享的是
《最美的遇見》第二章 第二節
《走,到石乃亥看歌舞去》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歌舞是生活的調味劑,生活如果沒有歌舞的滋潤,就只剩下形色匆匆的勞碌和漸行漸遠的容顏。
過去的歲月裡,時常有一些要好的朋友在百無聊賴的時候「勾引」我:
「想唱歌跳舞嗎?
走,到貴南草原尋找那些能歌善舞的天使,
他們活在歌舞中,不像我們常常失魂落魄....」
但是,生活的瑣事時不時羈絆著我們的手腳,行走和尋找終不能成真,而即便如此,我還是存了很大的私心,堅持尋找與歌舞相遇的機會。
來到石乃亥,遇上一場傾盆大雨,這場雨下了不到十分鐘就停了。雨後,演藝室的門口來了很多盛裝的美女。冷措鄉長介紹說,他們是石乃亥民間藝術團的演員,而讓我感動不已的是,這場歌舞是索南卓瑪團長給我和冷措安排的專場。
「解舞腰肢嬌又軟,恰似垂柳晚風前。」當淳樸的舞者踩著音樂的鼓點搖曳而來時,有一種感慨發自內心,眼前飄起的紅頭巾成為石乃亥今天的主色調,見慣一生的頭巾原來也可以這麼美麗。
舞蹈中的「澤瑪」用她們的長眉、妙目、手腕、腰肢;用她們辮套上的花朵,腰間的繡佩,頭頂的紅頭巾;用她們時而細碎、時而狂放、時而舒展的舞步;用她們繁響的鈴聲,呢喃的歌喉,輕雲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舒展煙雲般的長袖,舞蹈出藏族人的萬丈豪情。
不知天地因何而如此偏愛石乃亥,讓這裡成為歌舞的海洋。短短的十幾年,僅從石乃亥藝術劇團走出去的知名組合就有五對。這些以「紅珊瑚、藏魂、白海螺、聖湖、藏A」命名的組合充滿詩意,歌甜人美。
這是一處怎樣的所在!每個人的骨子裡充滿歌舞的元素,一聲召喚就能讓田間地頭的勞作者換上舞裝,來一臺精彩絕倫的歌舞表演。
我向索南卓瑪團長打聽藏族著名歌手德格葉的消息,德格葉是我喜歡的歌手,多用安多藏語演唱,在藏區很有影響。
她說:德格葉、仁青卓瑪、扎西多傑、塔爾本甲、楊傑才讓都是從石乃亥走出去的歌手,他們帶著家鄉的深情厚誼走遍了大江南北,多次到加拿大、日本、芬蘭等國家演出,並應邀參加中國國際文化旅遊節,與五十多個國家的代表團一同展示各自燦爛的民族文化,也正是這種越來越稀有的鄉土歌舞如此真實而醒目的再現,才讓它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及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成為貴南草原活著的名片。
他們曾受到過中央民委副主任阿沛·阿旺晉美、原青海省委宣傳部長曲青山、原青海省委書記強衛、省長宋秀巖等的多次接見。在北京期間,著名演員田華、韓紅、亞東、容中爾甲經常和演員們同臺演出,而他們在演出中獲得的榮譽真是數也數不完。
歌舞將這個美麗村莊的門扉次第打開,紅頭巾橫空出世,搖曳在這個叫石乃亥的村莊,一曲曲歌舞一波波湧來,當我低頭寫出詩歌,發現眾神在歡唱,時間在流淌.....
高崗上牧草正茂
雨越下草色越美
峽谷裡歌舞正濃
你越跳身段越美
埡口裡的田野狐
風越吹毛色越亮
山坡上秋色正濃
雪越下青松越挺
最美的遇見----作者簡介
才登,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青海省作協第七、第八屆理事,兼任海北藏族自治州文聯副主席,門源縣作協主席。出版個人文集五部,現供職於門源縣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