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謝網友的守候
每周六的[FM--最美的遇見]如約而至
今天 ,要給大家分享的是
《最美的遇見》第一章 第六節
《古老的黃沙頭》
回不去的黃沙,在穆格灘成為一片海洋。
這片被羌人遺棄的草原,黃沙妄圖要吞噬森多人家的冬窩子。
這個從黃河北岸啟程的不速之客,如一條蠕動的巨蟒,吞沒了羌人最後的城堡。蔓延的速度每年達到五到十五米,就這十五米間的放縱,讓它成長為沙海的王朝。
被沙海困住手腳的植物,無法施展自己的絢麗,綠草,很難翻過這個叫黃沙頭的地方。
「黃沙頭」這樣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名字,卻把這裡推向世界,讓世人都知道有一群人二十多年如一日的治沙精神。他們「零敲碎打,一人一鐵鍁,一輛架子車拉到黑」的模式就在那時正式啟動。第一次進入黃沙頭,感覺那浩瀚的樣子宛如海水,起伏的波浪宛如海水的波紋。但是,黃沙頭,無論顏色還是內容,你和大海不能相提並論,比起大海,你更秉承了炙熱和鍛烤,赤裸裸面朝藍天,以侵略者的姿態,激蕩起洶湧澎湃的黃色,一任風雨寒暑在你的肌膚上印上歲月的褶皺。
總有很多孤獨的身姿,深埋在茫茫的黃沙之下;總有無數不朽的故事,以及黃沙無聲跳動的脈搏一同伴隨日月星辰,伴隨一波又一波生命的輪迴,於天地之間翻雲覆雨。
然而,二十年前的一個偉大決策,一場挽救草原、制止沙化的舉動,一場持久的、前無古人的萬人治沙之戰在貴南草原的黃沙頭打響,一時間讓魔鬼般的黃沙在這裡望而卻步!
而今,「沙逼人退」的時代已經過去,貴南人每一天都在綠色中醒來,黃沙頭的點點新綠僅僅是貴南「萬人治沙」戰鬥的一個縮影,但它也向世界展示了幾代貴南人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和持之以恆的治沙精神!
「二十年眾志成城,荒漠繪藍圖,新世紀奮發圖強,貴南繪錦繡。
凝目遠望,讓我驚異于堅持的偉大。在這乾旱的荒漠裡,每一棵樹木都是用貴南人的汗水澆灌的,每一棵匍匐著的青草上,都浸透著治沙人的心血。
走進沙海,感慨生命的頑強。沙窩裡嫩嫩的翠綠啊,你是來報答人類的不言放棄呢,還是上蒼的垂愛?居然以百倍的力量生長出與這裡格格不入的色彩!
無論如何,黃沙翻不過貴南人的堅強意志,不久,綠色會成為這裡的主色調。
最美的遇見----作者簡介
才登,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青海省作協第七、第八屆理事,兼任海北藏族自治州文聯副主席,門源縣作協主席。出版個人文集五部,現供職於門源縣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