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糧食殺手」草地貪夜蛾,到底是什麼「么蛾子」

2020-12-18 新京報

▲ 4月30日,草地貪夜蛾在廣西橫縣沙江村玉米葉上留下的孔洞。 新京報記者 王文秋 攝

據新京報報導,今年1月以來,草地貪夜蛾從東南亞遷飛入侵我國,並迅速蔓延到18個省份,對我國糧食生產構成嚴重威脅。

6月3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通知,要求各地農業農村局做好草地貪夜蛾應急防治用藥有關工作。3日,山東省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專家小組成立,將指導全省開展科學監測和防控,切實做好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

草地貪夜蛾是外來物種入侵標誌生物

到底什麼是草地貪夜蛾?為什麼讓我們如臨大敵?

草地貪夜蛾又稱秋黏蟲,是一種起源於美洲的農業重大害蟲,破壞性極強。這種看起來不起眼的蟲子2017年被列入世界十大植物害蟲「黑名單」,也是2018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重大遷飛性害蟲。

一隻草地貪夜蛾幼蟲能破壞一棵植株,而一隻蛾可產1000粒卵。而且,草地貪夜蛾具有適生範圍廣、遷飛距離遠、繁殖能力強、危害損失重等特點。

該蟲外號「行軍蟲」,一個晚上隨氣流可遷飛100至500千米,最遠可遷飛1500千米;能在11℃至30℃氣溫環境下生存和繁殖;可取食植物80多種,主要危害玉米、甘蔗、高粱等作物。

可以說,草地貪夜蛾是外來物種入侵的標誌性事件和標誌生物,也是破壞作用極大的外來入侵物種。如何防範,向來是科學難題。

世界各國的生態、農業、動植物專業人員,都在潛心研究如何應對外來物種入侵。各個國家也處處嚴防死守,尤其是加大海關的查驗和查處,以及對公眾出入境工作和旅遊進行科學傳播等。

但是,通過遷飛的生物入侵還是很難控制,比如草地貪夜蛾。草地貪夜蛾的特點決定了它們能迅速成為沒有天敵的強勢生物。由於草地貪夜蛾的三大超級特性——超級能吃、能生、能飛,決定了它們可以「睥睨群雄」,迅速稱霸一方,成為缺乏天敵或沒有天敵的有害物種。

草地貪夜蛾是自然入侵的一種典型。所謂自然入侵,就是非人為原因引起,通過飛行、風媒、水體流動或由昆蟲、鳥類的傳帶,使得植物種子或動物,包括幼蟲、卵或微生物發生自然遷移而造成外來物種的生態危害。外來物種的自然入侵,顯然比引進的生物入侵更難防治。

這也提出了如何預防外來物種入侵和如何找到天敵來制約外來物種的課題。

▲廣西植保系統在石塘鎮的試驗基地。 新京報記者 王文秋 攝

目前化學農藥是主要防治手段

草地貪夜蛾是通過飛行來入侵的,因此很難建立模型來預測。但還是可以根據其生活習性、遷飛特點和路線等來預測和預防。

根據專家預測,今年的草地貪夜蛾將通過東、西兩條路徑進入我國北方玉米主產區,或將在6月份進入到黃淮玉米主產區,在7月份到達東北春玉米主產區。

目前看,在無法找到天敵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其飛行線路,採用科技手段進行人工幹預,包括化學農藥殺滅、生物農藥殺滅和技術誘殺。

由於草地貪夜蛾是外來物種,在中國尚無登記農藥可用。但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已經評估了21種常用化學農藥對草地貪夜蛾的防治效果,篩選了一批對草地貪夜蛾高效、低毒的化學農藥用於應急防治。

其中,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氯蟲苯甲醯胺、乙基多殺菌素及啶蟲脒對草地貪夜蛾均有非常強的殺蟲活性。此外,可以在草地貪夜蛾的卵孵化初期選擇噴施白僵菌、綠僵菌、蘇雲金桿菌製劑以及多殺菌素、苦參鹼、印楝素等生物農藥進行生物殺滅。

當然,用技術手段進行誘殺也是一種方法,如利用燈光誘殺或性誘的方式,誘殺成蟲,減少產卵、降低災害;還可以在發生蟲害面積較輕的田地,採取人工摘除的辦法降低田間蟲口密度。這也是輔助手段。

眼下,草地貪夜蛾造成的危害已經非常嚴重,在非洲有12個玉米種植國,草地貪夜蛾造成玉米年減產830萬到2060萬噸,經濟損失高達24.8億到61.9億美元。草地貪夜蛾還已擴散蔓延至中國17個省(自治區)、785個縣(市、區),導致268萬畝糧食作物受害。

若接下來草地貪夜蛾造成的危害繼續擴大,就不只是需要採用化學和生物殺蟲方法,還需投入更多的研究,尋找可以對其制約的天敵。這或許是既能有效殺滅草地貪夜蛾,又能減少化學殺蟲劑對環境和生態損害的更有效方式。

□張田勘(專欄作家)

相關焦點

  • 防治草地貪夜蛾系列(二)丨這個蛾子到底是啥?
    今日下午,農業農村部發布:嚴防草地貪夜蛾蔓延。草地貪夜蛾,它到底是何方來物?一隻「么蛾子」為什麼引起這麼大的重視?
  • 蛾口奪糧:草地貪夜蛾狙擊戰
    農立安是廣西南寧市橫縣六相村的農民,50歲的他種植玉米幾十年,蟲災鼠害都見識過,可這一回,他遭遇了一種聞所未聞的「么蛾子」——草地貪夜蛾。他精心伺候的40畝玉米地,眼下正是苗期,原本長勢喜人的玉米苗,正在成為這種陌生蛾子的口糧。向西1500公裡,雲南省德宏州芒市芒波村,正忙著給苗期春玉米配肥的農民趙湛也在發愁。
  • 各地區緊急戒備草地貪夜蛾,草地貪夜蛾到底是什麼?危害有多大?
    近期,相信大部分人對草地貪夜蛾都有所耳聞,但是到底是怎麼回事可能很多人還不太清楚。草地貪夜蛾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對農作物的危害極大!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以後也是備受重視,各個地區都進入了戒備狀態,央視還專門報導過草地貪夜蛾的危害。
  • 黃岡多地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在玉米上發生為害.
    草地貪夜蛾,俗稱「么蛾子」,原產於美洲大陸,於2016年傳入非洲,並迅速在撒哈拉以南44個國家蔓延,導致非洲及亞洲部分區域玉米、甘蔗等作物減產20%至30%,重者毀種絕收。2018年7月,草地貪夜蛾開始陸續傳入泰國、寮國、越南等亞洲國家。
  • 2020年不太平,草地貪夜蛾入侵、蝗蟲大如麻雀
    近日,農業部聲明草地貪夜蛾已入侵我國,危害面積約240畝。 農業部介紹草地貪夜蛾 其實細細想來,關於物種入侵,可追溯到早期歷史,更是聯繫到全球所有國家。
  • 廣州研發設備誘殺「么蛾子」,準確率高達95%
    大洋網訊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糧食安全引發高度關注。嚴防「么蛾子」捲土重來便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在田地裡如路燈一般的裝置叫「性誘劑誘捕器」。如同施行美人計一般,性誘劑不斷釋放雌蛾的通訊信號,吸引雄蛾前來交配,隨後將雄蛾困進誘捕器。
  • 「么蛾子」要來整事了!早發現,早治療!
    那麼究竟是什麼蟲子危害這麼大呢? 1 危害極大的「么蛾子」 有一種么蛾子,啥植物都吃(只要你能說得出來),但明顯嗜好禾本科,目前吃玉米、水稻最狠,連甘蔗也不放過。
  • 啃食八十餘種農作物 草地貪夜蛾蔓延海南18個市縣
    這種叫草地貪夜蛾的害蟲,起源於美洲,號稱「糧食殺手」,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重大遷飛性害蟲。「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生物入侵研究室主任金濤介紹,草地貪夜蛾的低齡幼蟲常隱藏在葉片背面「偷吃」,老熟幼蟲的危害更為嚴重,不僅會吃光整株玉米的葉片,還會吃玉米果穗,造成減產,嚴重時甚至造成絕收。
  • 驚現「么蛾子」啃食嫩玉米!成都青白江上演鬥蟲記
    青白江區部分地方發現草地貪夜蛾!就是那個一夜能飛100公裡,擅長群體作戰,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重大農業蟲害,外號「行軍蟲」的「么蛾子」。 「上周五(7月24日)發現的,經過防治,現在幼蟲基本都消滅了。」
  • 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目前已在18個省份發現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玉米種植戶們正忙著應付一種外來的病蟲害,叫做草地貪夜蛾。今年1月以來,有「糧食殺手」之稱的草地貪夜蛾從東南亞遷飛入侵我國,截至6月6日,草地貪夜蛾已在18個省份的884個縣(市、區)監測到發生,發生面積342萬畝。為此,農業農村部近日全面部署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抓好各項措施落實,堅決打贏「蟲口奪糧」攻堅戰。
  • 非洲「么蛾子」來中國了!一夜能飛100公裡,一天啃光一片玉米地
    圖片來源:福建省農村農業廳官網夜間行動,有組織有紀律,攻佔全球,我們戲稱它為非洲「么蛾子」,它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重大農業害蟲,短短數日就能糟蹋上萬畝農作物,被侵害者甚至變成「光杆司令」…… 這種「危力」 巨大的「么蛾子」就是外來物種,草地貪夜蛾。
  • 蝗蟲、草地貪夜蛾、非洲豬瘟,全球農業正遭遇災害威脅
    中華糧網易達研究院副院長張智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全球糧食產量因蝗災的影響,當前還未看到比較明顯的下降預期,後續情況有待觀察。對蝗蟲、草地貪夜蛾,不能掉以輕心,需要提前進行系統的預測評估,儘可能從早期就開始著手,做好各種預案,提升防災抗災的能力。至於養殖業遭遇的衝擊,要密切觀察。
  • 草地貪夜蛾的全球性入侵危機
    草地貪夜蛾屬於昆蟲綱、鱗翅目、夜蛾科、夜盜蛾屬,是一種原生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農業害蟲。在北美洲,草地貪夜蛾的周年繁殖區北至美國佛羅裡達州和德克薩斯州的南部地區,春夏季可向北進行季節性「接力」遷飛(如圖1),最遠曾到達加拿大的安大略和魁北克地區。草地貪夜蛾在南美洲的周年繁殖區可南至秘魯的拉潘帕,通過遷飛可到達智利和阿根廷的北部地區。
  • 「么蛾子」明年危害或更嚴重!雲南這些地方已實行實時監測
    「么蛾子」明年或更猛!這種蛾子一晚可飛行100公裡,母蛾產卵期可遷飛500公裡。今年「么蛾子」在我國自南向北蔓延時,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在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資源研究所緊急啟動利用蠋蝽、益蝽等天敵昆蟲對草地貪夜蛾防控的室內和田間試驗,並在雲南多地調查採集我國草地貪夜蛾天敵昆蟲種類並評估防治潛能,為「以蟲治蟲
  • 如何打贏草地貪夜蛾阻擊戰
    本報記者王巖見習記者顏旭 近段時間以來,外來入侵生物草地貪夜蛾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 一號文件點名,農業部警告四連,草地貪夜蛾這麼厲害?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自2016起首次入侵非洲以來,短短兩年時間草地貪夜蛾便已擴散至非洲44個國家,造成約60億美元的直接經濟損失。隨著其種群定植繁衍(在新環境中永久持續繁殖),對當地農業生產及糧食安全造成持久損害。
  • 識農與富美實聯合發布「草地貪夜蛾田間智能識別系統」
    2020年7月3日14:30,」富美興農·識學先行——草地貪夜蛾田間智能識別系統線上發布會」在識農直播間隆重舉辦,各大媒體平臺同步直播。全球領先的農業科技公司富美實與農業人工智慧企業識農,就草地貪夜蛾智能識別系統項目籤署了合作協議,並在全網首發推出「識農丨草地貪夜蛾智能識別」小程序,讓人工智慧參與草貪防治過程,讓草貪防控邁入AI時代。
  • 中國農業科學「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報告會紀實
    2018年12月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給我們國家的糧食生產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示,李克強總理、吳春華副總理多次批示,要求打好草地貪夜蛾防控攻堅戰,確保國家的糧食安全。為了落實指示批示精神,中國農科院在農業農村部的指導下,在唐院長、張書記的關心支持下,在吳院士的組織帶領下,聯合有關單位開展了草地貪夜蛾科技攻關和防控指導,在短時間內形成了一批草地貪夜蛾防控的關鍵技術。
  • 80張高清圖片教您識別草地貪夜蛾!
    草地貪夜蛾屬於外來物種,在中國本土本來是沒有的,最早主要分布在美洲氣候溫暖的地區,但是每年可以遷飛擴散到美國全境。後來草地貪夜蛾傳入非洲,兩年的時間,草地貪夜蛾對非洲的農業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2019年1月、草地貪夜蛾從印度以及東南亞地區國家傳入我國雲南省,至此在我國爆發,並在華南一帶越冬定殖。2020草地貪夜蛾可能全面爆發,預計發生面積1億畝,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 草地貪夜蛾有什麼危害?
    近期,一種名為草地貪夜蛾的害蟲入侵我國。美洲害蟲入侵中國哪些地方?草地貪夜蛾自1月11日發現侵入我國雲南西南部,對冬玉米造成一定為害後,已在我國定殖並開始繁衍,雲南、廣西已發現草地貪夜蛾危害春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