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草地貪夜蛾、非洲豬瘟,全球農業正遭遇災害威脅

2021-01-20 手機鳳凰網

本文字數:1743,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導讀:專家認為,對蝗蟲、草地貪夜蛾災害,需要提前進行系統的預測評估,儘可能早防早控。

作者 | 第一財經 邵海鵬

全球的農業,不論是種植業還是養殖業,都正遭遇災害威脅。

從種植業來看,東非國家、巴基斯坦遭遇嚴重蝗蟲災害,而國內今年或爆發草地貪夜蛾災情。

在養殖業方面,儘管非洲豬瘟疫情有所控制,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給養殖業帶來次生衝擊。而沙特、丹麥、越南,國內新疆、湖南兩省,均發生了禽流感疫情。

中華糧網易達研究院副院長張智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全球糧食產量因蝗災的影響,當前還未看到比較明顯的下降預期,後續情況有待觀察。對蝗蟲、草地貪夜蛾,不能掉以輕心,需要提前進行系統的預測評估,儘可能從早期就開始著手,做好各種預案,提升防災抗災的能力。至於養殖業遭遇的衝擊,要密切觀察。

蝗災蔓延引擔心

在東非,沙漠蝗蟲正在衣索比亞、肯亞和索馬利亞蔓延,其規模和破壞力使非洲之角的糧食安全,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這也是繼2016年1月非洲爆發草地貪夜蛾之後,再次爆發的嚴重蟲害。

東非地區原本有超過2000萬人因乾旱、洪水等災害面臨糧食危機,蝗災將使情況更加惡化,可能引發人道主義危機。

在南亞,巴基斯坦也正遭受一場27年來最嚴重的蝗災。2020年,當地時間1月31日,為抗擊蝗災,巴國政府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還批准了《抗擊蝗蟲國家行動計劃》。

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指出,西亞和紅海地區也將面臨蝗災侵襲,需要密切監測災情,及時開展抗災行動。

聯合國糧農組織負責氣候和自然資源的副總幹事塞米多警告說,各國需要立即採取行動,因為蝗蟲不會等待。

張智先稱,乾旱是造成蝗災爆發的直接原因。從目前情況來看,東非、巴基斯坦的農業遭受損失避免不了,但由於現在對付蝗蟲的手段還比較多,對糧食生產的具體影響,還要看後續發展情況。

由於南亞與我國西南地區接攘,加上蝗蟲的飛行特性,這引發國內對於蝗蟲蔓延的擔心。

張智先稱,蝗蟲沒有長距離集群和遷移的習性,常生活在一個地方,因而不一定會往我國雲南、廣西蔓延,這一點與草地貪夜蛾不同。退一步講,即使向中國境內蔓延了,也不用過度擔心,一方面是這些年我國的農業基礎相對來說有了較大提升,另一方面,我國也有抗擊蝗災的經歷,對付蝗蟲有一定的經驗積累。

他建議農業部門,要注意防患於未然,不能掉以輕心,需要提前進行系統性的預測評估,儘可能從早期就開始著手,做好各種預案,提升防災抗災的能力。

警惕草地貪夜蛾爆發

至於草地貪夜蛾,系2019年1月從雲南省入侵我國,隨後在國內多地蔓延。由於是外來入侵物種,導致防控難度較大。由于越冬量大、北遷時間提早,業內認為,2020年草地貪夜蛾全面爆發的可能性非常大。

華西證券農林牧漁首席分析師周莎稱,草地貪夜蛾遷入期提前,將與黃淮海夏玉米苗期遭遇概率增大,苗期受害極易造成缺苗斷壠。在玉米食源不足的情況下,冬春季會對西南、長江中下遊和江淮麥區小麥生長造成較大威脅,局部造成集中危害。

張智先認為,在國內預期草地貪夜蛾將在較大範圍爆發可能性增大的基礎上,各級農業部門應做好充分準備,特別是在技術儲備及管理措施方面。由於草地貪夜蛾是可防可控的,如果能提前做好準備,理想情況下可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這個最關鍵的是需要各級農業部門充分重視起來。

今年1月,聯合國糧農組織也啟動了一項為期三年的「防治草地貪夜蛾」大規模全球行動,正尋求在未來三年內能夠籌集到5億美元用於防治草地貪夜蛾。

養殖業遭遇考驗

養殖業方面,在內有非洲豬瘟、禽流感,外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的情況下,更是容不得大意。

隨著非洲豬瘟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在市場價格的刺激下,養殖戶補欄的積極性已經上來,生豬產能正在逐步恢復過程中。不過,生豬的周期性很長,要恢復到過去產能,恐怕還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

禽流感疫情對養殖業的衝擊,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但新型肺炎疫情,已經對養殖業帶來嚴重的次生影響。

比如,國內多地在嚴禁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交易活動之外,還發布緊急通知,全面禁止市場銷售活禽。更為重要的是,肉類消費減少所導致的禽類價格不斷走低。禽類中的蛋禽,尤其是蛋雞,也進入了虧損。

不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豬肉供應的壓力。春節前後一個月,是肉類需求旺季,需求高出正常月份,佔全年肉類消費15%左右。受新型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春節期間肉類消費銳減,預計全年將出現5%-8%降幅。

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研究總監林國發稱,春節期間生豬的壓欄,有利於提升元宵節到3月份生豬出欄的平均體重,從而增加豬肉供應。

相關焦點

  • 一號文件點名,農業部警告四連,草地貪夜蛾這麼厲害?
    幾乎與此同時,我國農業農村部發出警告:另一種同樣漂洋過海而來的入侵害蟲,正令我國一半以上的玉米種植區域(約1億畝左右)面臨嚴重威脅。它就是被國際農業和生物科學中心評為世界十大植物害蟲之一的草地貪夜蛾。
  • 草地貪夜蛾的全球性入侵危機
    草地貪夜蛾屬於昆蟲綱、鱗翅目、夜蛾科、夜盜蛾屬,是一種原生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農業害蟲。在北美洲,草地貪夜蛾的周年繁殖區北至美國佛羅裡達州和德克薩斯州的南部地區,春夏季可向北進行季節性「接力」遷飛(如圖1),最遠曾到達加拿大的安大略和魁北克地區。草地貪夜蛾在南美洲的周年繁殖區可南至秘魯的拉潘帕,通過遷飛可到達智利和阿根廷的北部地區。
  • 2020中國農業難:沙漠蝗陰雲未消,草地貪夜蛾已率先入侵我國西南
    一、起源於北美:沙漠蝗陰雲未散,草地貪夜蛾已率先入侵我國西南!2月中旬,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表示,近年來,我國蝗蟲監測預警和防治能力不斷提升,防治技術方面具有世界領先水平,防蝗藥械儲備充足,國內大面積暴發蝗災風險很低。
  • 蛾口奪糧:草地貪夜蛾狙擊戰
    農立安是廣西南寧市橫縣六相村的農民,50歲的他種植玉米幾十年,蟲災鼠害都見識過,可這一回,他遭遇了一種聞所未聞的「么蛾子」——草地貪夜蛾。他精心伺候的40畝玉米地,眼下正是苗期,原本長勢喜人的玉米苗,正在成為這種陌生蛾子的口糧。向西1500公裡,雲南省德宏州芒市芒波村,正忙著給苗期春玉米配肥的農民趙湛也在發愁。
  • 全球「糧食殺手」草地貪夜蛾,到底是什麼「么蛾子」
    ▲ 4月30日,草地貪夜蛾在廣西橫縣沙江村玉米葉上留下的孔洞。 新京報記者 王文秋 攝據新京報報導,今年1月以來,草地貪夜蛾從東南亞遷飛入侵我國,並迅速蔓延到18個省份,對我國糧食生產構成嚴重威脅。6月3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發布通知,要求各地農業農村局做好草地貪夜蛾應急防治用藥有關工作。3日,山東省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專家小組成立,將指導全省開展科學監測和防控,切實做好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
  • 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目前已在18個省份發現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玉米種植戶們正忙著應付一種外來的病蟲害,叫做草地貪夜蛾。今年1月以來,有「糧食殺手」之稱的草地貪夜蛾從東南亞遷飛入侵我國,截至6月6日,草地貪夜蛾已在18個省份的884個縣(市、區)監測到發生,發生面積342萬畝。為此,農業農村部近日全面部署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抓好各項措施落實,堅決打贏「蟲口奪糧」攻堅戰。
  • 這次雲南致災的蝗蟲,不是從非洲或印度飛來的
    不過,蝗災意外地受到如此高的關注,或許是因為,公眾將黃脊竹蝗和在此前在非洲和南亞肆虐的沙漠蝗搞混了。但這批成災的蝗蟲並不是從非洲或是印度飛來中國的。 公眾將黃脊竹蝗和此前在非洲和南亞肆虐的沙漠蝗搞混了,從照片上看,二者差異很大。
  • 2020年不太平,草地貪夜蛾入侵、蝗蟲大如麻雀
    近日,農業部聲明草地貪夜蛾已入侵我國,危害面積約240畝。 農業部介紹草地貪夜蛾 其實細細想來,關於物種入侵,可追溯到早期歷史,更是聯繫到全球所有國家。
  • 如何打贏草地貪夜蛾阻擊戰
    王振營:草地貪夜蛾原產於美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廣泛分布於美洲大陸,是當地重要的農業害蟲,對玉米為害尤為嚴重。其對多種化學農藥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同時具備外來入侵生物的特徵,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害蟲。    草地貪夜蛾是雜食性害蟲,寄主植物廣泛,可寄生在玉米、苜蓿、蕎麥、棉花、水稻、花生、高粱、甜菜、大豆、菸草、番茄、馬鈴薯等80餘種植物。
  • 黃岡多地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在玉米上發生為害.
    草地貪夜蛾5月18日首先在黃岡英山縣發現為害玉米,截止5月29日在英山、麻城、羅田、浠水、蘄春、黃州、武穴、團風、紅安九個縣市均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在玉米上發生為害。5月30日,省農業農村廳發布緊急通知!
  • 各地區緊急戒備草地貪夜蛾,草地貪夜蛾到底是什麼?危害有多大?
    近期,相信大部分人對草地貪夜蛾都有所耳聞,但是到底是怎麼回事可能很多人還不太清楚。草地貪夜蛾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對農作物的危害極大!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國以後也是備受重視,各個地區都進入了戒備狀態,央視還專門報導過草地貪夜蛾的危害。
  • 中國農業科學「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報告會紀實
    近來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而草地貪夜蛾防控正處於關鍵時期,為了推進新冠肺炎疫情下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今天中國農科院組織召開《草地貪夜蛾防控手冊》發布與防控技術視頻報告會,這次會議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賀信三周年系列主題活動之一。首先我代表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對出席會議的領導、專家和媒體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
  • 啃食八十餘種農作物 草地貪夜蛾蔓延海南18個市縣
    這種叫草地貪夜蛾的害蟲,起源於美洲,號稱「糧食殺手」,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重大遷飛性害蟲。「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吃』。」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生物入侵研究室主任金濤介紹,草地貪夜蛾的低齡幼蟲常隱藏在葉片背面「偷吃」,老熟幼蟲的危害更為嚴重,不僅會吃光整株玉米的葉片,還會吃玉米果穗,造成減產,嚴重時甚至造成絕收。
  • 農業農村部重磅發聲!超3600億蝗蟲奔襲亞洲,蝗災概念股直線拉漲停...
    目前,我國農業農村部正密切跟蹤境外蝗災動態,同時安排雲南、西藏等省區加強邊境的蝗蟲監測,嚴防遷入危害。近年來,我國蝗蟲監測預警和防治能力不斷提升,防治技術水平屬於世界領先水平,防蝗藥械儲備充足。聯合國糧農組織估算,此次東非蝗災的蝗蟲數量應在3600億隻以上,如果不加以控制,到6月份,此次蝗災的數量將達到現有的500倍之巨,並可能會蔓延到非洲和亞洲的30多個國家,將成為全球糧食安全的重大隱患。聯合國糧農組織向全球進行了預警,蝗災會帶來嚴重的食物短缺,以百萬計的人將需要食物救濟,控制事態或需要好幾年。
  • 防治草地貪夜蛾系列(二)丨這個蛾子到底是啥?
    今日下午,農業農村部發布:嚴防草地貪夜蛾蔓延。草地貪夜蛾,它到底是何方來物?一隻「么蛾子」為什麼引起這麼大的重視?
  • 80張高清圖片教您識別草地貪夜蛾
    草地貪夜蛾(學名:Spodoptera frugiperda):是夜蛾科灰翅夜蛾屬的一種蛾。
  • 80張高清圖片教您識別草地貪夜蛾!
    草地貪夜蛾屬於外來物種,在中國本土本來是沒有的,最早主要分布在美洲氣候溫暖的地區,但是每年可以遷飛擴散到美國全境。後來草地貪夜蛾傳入非洲,兩年的時間,草地貪夜蛾對非洲的農業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2019年1月、草地貪夜蛾從印度以及東南亞地區國家傳入我國雲南省,至此在我國爆發,並在華南一帶越冬定殖。2020草地貪夜蛾可能全面爆發,預計發生面積1億畝,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 草地貪夜蛾呈重發態勢 中國農科院發布防控手冊除蟲
    《草地貪夜蛾防治手冊》200多萬畝,去年22省份發現草地貪夜蛾幼蟲草地貪夜蛾原生於美洲,2016年1月份從美國的南部地區侵入到非洲的西部,然後迅速發展蔓延。2018年12月,草地貪夜蛾從緬甸進入我國雲南普洱,隨後蔓延多省份。中國農科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吳孔明院士介紹,當前,「草地貪夜蛾已經擴散到澳大利亞,可以說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重大害蟲」。草地貪夜蛾正成為全球性害蟲。
  • 草地貪夜蛾有什麼危害?
    近期,一種名為草地貪夜蛾的害蟲入侵我國。美洲害蟲入侵中國哪些地方?草地貪夜蛾自1月11日發現侵入我國雲南西南部,對冬玉米造成一定為害後,已在我國定殖並開始繁衍,雲南、廣西已發現草地貪夜蛾危害春玉米。
  • 冷水灘區副區長督導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
    6月14日,冷水灘區政府分管農業的副區長蔣建輝、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唐勳忠到花橋街鎮、普裡橋鎮就草地貪夜蛾防控工作進行調研。蔣區長一行深入玉米田間仔細查看草地貪夜蛾的田間蟲量和危害情況,並向區植保站屈明春站長詢問了前期用藥與防效情況;實地查看後,蔣區長對前段時間的防控工作表示肯定,同時認為下階段的防控形勢還很嚴峻,要時刻警惕、不能掉以輕心,他強調,一是明確屬地管理的責任,各鄉鎮守土有責。二是農業農村部門做好監測預報,精準防控,確保防治效果。三是抓好宣傳培訓,讓農戶能識別、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