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中國新媒體產業發展的預測分析

2020-12-16 中投顧問

1.2019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發展特點分析

2019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發展特點如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新媒體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顯示:

一、外部環境條件利好,驅動行業良性發展

在政策方面,政府監管保護和鼓勵引導並舉。2019年,政府在版權保護、音頻內容監管以及促進融合發展方面,均出臺相關政策,為音頻行業的健康快速成長保駕護航。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健全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多部門聯合開展「劍網2019」專項行動加強平臺版權治理。在經濟方面,數字經濟成為拉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動能。聯合國2019年數字經濟報告顯示,全球數字經濟活動及其創造的財富增長迅速,且中美佔比規模達40%。在社會方面,注重體驗的新生代消費者崛起,網際網路用戶養成為優質內容付費習慣,二次元、飯圈等各類潮流文化湧現促使基於興趣愛好形成的網絡社群進一步發展,行動網路流量平均資費再降低20%,擴展了音頻內容和傳播空間。在技術層面,5G啟動全面商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普及,賦能智能音頻生產交互。

二、平臺圍繞內容生態建設展開差異化競爭

不同於國外以播客為主的音頻內容,國內的音頻市場拓展了播客行業的外延,發展出以音頻平臺為中心的商業模式,建立起完整的音頻內容生態。根據內容生態發展方向,中國網絡音頻行業平臺主要包括綜合性音頻平臺、垂直有聲閱讀平臺、音頻直播平臺和其他平臺。綜合性音頻平臺以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為代表,提供播客節目、音頻直播、網絡電臺、有聲讀物等全類型音頻內容;垂直有聲閱讀平臺以懶人聽書為代表,提供網絡文學、漫畫、有聲書等多種形式數字內容的有聲閱讀平臺;音頻直播平臺以克拉克拉為代表,主要通過聲音社交發展音頻互動平臺;其他平臺如騰訊視頻、愛奇藝視頻等開啟「音頻後臺播放」功能,網易雲音樂、QQ音樂等開發「電臺直播」功能,越來越多的平臺嘗試音頻服務。

2019年,頭部內容不再是音頻平臺爭搶的單一對象,各頭部平臺紛紛瞄準下沉市場。內容生態向著休閒、通勤、居家、親子等多元化、細分化、長尾化方向發展,平臺之間展開特色化、差異化競爭。喜馬拉雅擁有豐富的版權資源、分發渠道和主播培養體系優勢,構建了全類型、泛娛樂生態系統;蜻蜓FM著力布局頭部和腰部的精品自製內容,渠道和內容雙管齊下,建設PUGC主播生態和品質內容戰略;荔枝專注於聚合、孵化優質UGC內容,倡導「人人都是主播」,構建了主播與粉絲的龐大生態系統。

在差異化競爭策略之外,不變的是各個平臺對內容的重視和投入。2019年平臺持續加大對內容生產者的扶植力度,加緊構建各自的內容生態圈。喜馬拉雅推出「萬人十億新聲計劃」;蜻蜓FM推出了3年10億元現金扶持的主播生態戰略;荔枝則在2019年試水投入千萬元現金啟動為期一個月的「播客扶持季」後,8月正式啟動「回聲計劃」,投入億元級別的獎金池和億級流量加大對平臺內容生產者的扶植力度。

三、音頻傳播加速向全場景、智能化演進

全場景傳播是指網絡音頻除了智慧型手機外,通過家居及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終端渠道,全方位覆蓋各工作生活場景的傳播形式。人工智慧、5G和物聯網技術的進步加速了智能終端的普及。2019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銷量為3682.2萬臺,同比增長126.6%。有77%的受訪中國消費者使用智能語音助手,為全球最高(全球平均比例為50%)。良好的智能化軟硬體環境使網絡音頻加快向傳播全場景、智能化演進。各市場主體跨界融合走向深化,將滿足用戶場景化需求與智能化交互相結合,音頻傳播步入「硬體+內容+實時互動」的全場景、智能化時代。喜馬拉雅深耕用戶場景需求,隨著場景化布局不斷延展。一方面,推出小雅音箱、Nano音箱、小布兒童音箱等自有智能音箱,擴大內容優勢;另一方面,積極布局車聯網、智能家居、智能硬體等領域,意圖覆蓋用戶各需求場景,提供多而全的內容入口。蜻蜓FM推出涵蓋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的全場景生態戰略。在網際網路生態中,與華為、vivo、今日頭條等企業合作,為合作方輸送音頻內容及與內容相關的運營能力;在物聯網生態中,與華為、小米等智能硬體服務商合作,內置智能家居及可穿戴設備3700萬臺、汽車800萬輛,讓內容能觸達人們生活的各個場景。2019年10月,荔枝和百度旗下人工智慧硬體小度達成合作意向。小度上線荔枝海量音頻內容,並提供語音交互服務支持,首次實現智能音箱音頻內容實時互動,形成人與人、人與音頻內容的連接。

2.2019年中國移動短視頻行業發展分析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新媒體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顯示:

繼2018年短視頻強勢擴張後,2019年短視頻行業用戶增長有所放緩,但整體用戶規模及黏性仍保持增長,市場下沉明顯,領跑大盤。從用戶規模看,2019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月活用戶見頂,根據QuestMobile(以下簡稱QM)數據,2019年12月整體用戶同比淨增僅815萬,同比增速降至0.7%,並首次降到1%以下;在短視頻行業,2019年12月月活用戶規模8.23億,同比增量9235萬,增長率12.6%,在移動網際網路所有細分行業月活用戶增量排名中,短視頻11月排名位列第一,12月位列第二。從用戶黏性看,2019年12月短視頻用戶時長同比增量62.92億小時,增速39%,在所有細分行業使用時長增量排名中繼續高居榜首,遙遙領先於其他應用。短視頻在泛娛樂領域一枝獨秀,人均使用時長持續增長,相反,包括長視頻在內的其他類型都不同程度地減少。儘管2019年短視頻用戶增速有所放緩,但行業流量紅利尚未消失。

圖表 2019年短視頻App行業用戶規模增長概況

註:同比增量=本年12月MAU-上年12月MAU。

數據來源:TRUTH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資料庫(2019年12月數據)

圖表 2019年短視頻App行業用戶使用時長增長概況

註:同比增量=本年12月時長-上年12月時長

數據來源:TRUTH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資料庫(2019年12月數據)

3.2019年中國網絡視頻直播行業發展分析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新媒體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顯示:

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0億,較2018年底增長1.63億,佔網民整體的62.0%。其中,遊戲直播的用戶規模為2.60億,較2018年底增長2204萬,佔網民整體的28.7%;真人秀直播的用戶規模為2.07億,較2018年底增長4374萬,佔網民整體的22.9%;演唱會直播的用戶規模為1.50億,較2018年底增長4137萬,佔網民整體的16.6%;體育直播的用戶規模為2.13億,較2018年底增長3677萬,佔網民整體的23.5%。在2019年興起並實現快速發展的電商直播用戶規模為2.65億,佔網民整體的29.3%。

圖表 2016-2020年網絡直播用戶規模及使用率

單位:萬人

數據來源:CNNIC

從業內來看,頭部主播的數量及收入是衡量平臺實力的關鍵指標,因而知名主播在幾大平臺之間的跳槽、籤(毀)約經常成為行業熱點,主播的個人隱私、戀情、緋聞等也容易上升為網絡輿論事件。

2017-2019年幾大平臺頭部主播創收情況如下所示:

圖表 2017-2019年六大平臺頭部主播的創收情況

單位:億元

註:常規統計數據來自映客、花椒、一直播、美拍、陌陌、火山六大平臺共計1800名頭部主播。其中,2017年4月、7月的收入數據統計了5家平臺,9月的數據增加了1家平臺;2019年統計的平臺增至7家,增添了「酷狗」。因為行業頭部企業鬥魚、YY的主播不在統計之列,研究認為,以上數據能夠反映主播收入的相對真實情況,但總的統計數據僅供參考。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2019年,主播單月創收情況較2018同期均有所增長,月均值為4.1億元,較2018年增長21%。與2018年相比,2019年前1萬名主播的年收入門檻突破12萬元,達到工薪一般水平。相較於2018年上半年,頭部主播TOP10榜單門檻大幅提高,從之前的958萬元提高到1258萬元,而頭部主播數量在六大平臺中較2018年均有所下降。這意味著成為頭部主播的難度升級。門檻的升高將導致頭部主播的資源稀缺,進而對平臺整體的創收造成影響。

同時,2019年,受訪主播中有33.4%為職業主播,而2018年這一比例為31%,2017年僅為27.6%。本科學歷主播直播2年以上的佔比22.8%,碩士以上學歷主播直播2年以上的佔比31%,可見主播的職業化趨勢加強。

4.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發展分析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新媒體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顯示:2020上半年在線直播用戶5.62億人,同時,直播電商交易規模達4561.2億元。直播電商的前提是直播媒介的快速發展帶來人員的聚集,在線直播用戶自2016年的3.1億人增加至2019的5.01億人,2020年疫情下線上紅利凸顯加速在線直播用戶增長,2020年上半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達到5.62億人,同比增加30%。

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交易規模預計將破萬億元(10500億元,同比增加136.6%,滲透率8.6%)

2017-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分別為196.4億元、1354.1億元、4437.5億元。2020年上半年,直播電商交易規模達4561.2億元,預計全年交易規模達到10500億元(在中國電商市場總成交額的滲透率將達8.6%),破萬億大關。其中,2018年增長率高達589.46%,2019年增長227.7%,2020年增長預計為136.6%,保持三位數增長。直播電商從「粗放式」升級至「精細化」,未來「直播+」將成為電商新常態,直播電商的「人貨場」範圍快速擴大並向普惠方向發展,直播將成為電商「標配」。

伴隨電商直播的精細化發展以及在「人貨場」的持續擴大,預計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在電商市場的滲透率將達到8.6%,2021年直播電商將有望保持持續增長,滲透率有望達到14.3%。

相關焦點

  • 中國新媒體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新媒體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認為,**年被稱為"媒體融合年",在我國媒體融合的發展歷史上有標誌性意義。**年**月,中央深改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對新形勢下如何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做出了具體部署。
  • 2020-2026年中國新媒體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年中國新媒體行業成長速度分析  《2020-2026年中國新媒體行業發展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通過新媒體項目研究團隊多年對新媒體行業的監測調研,結合中國新媒體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一手的調研資料數據,對新媒體行業現狀及趨勢進行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採用定量及定性的科學研究方法撰寫而成。
  • 未來5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前景的預測分析
    2018-2022年中國文化產業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2017年4月,文化部印發《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經濟社會發展在先,文化產業發展在後,這正是經濟發展的規律。國際上一般認為,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以上時,文化消費需求便開始大幅增長,而中國目前人均GDP已超過8000美元,中國文化消費的高峰期已經來臨。  由於中國經濟長期落後於西方國家,文化產業也一直被西方國家所主導,中國文化產品的供給長期處於短缺狀態。
  • 2020-2026年中國TMT數字新媒體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第三章 2018-2019年中國TMT(數字新媒體)市場發展現狀分析第四章 2018-2019年中國TMT(數字新媒體)產業鏈分析  4.1 TMT(數字新媒體)產業鏈概況  4.2 TMT(數字新媒體)產業鏈結構及特徵  4.3 中國TMT(數字新媒體)產業鏈現狀調研  4.4 中國TMT(數字新媒體
  • 未來5年中國整形美容市場發展分析預測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整形美容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提到,《脂肪注射移植標準》是中國醫美行業自我監管的開始,2020年10月27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發布《毛髮移植規範》團體標準徵求意見的通知,內容包括:毛髮移植的定義;臨床應用適應證等14項內容。
  • 中國廣播影視新媒體業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
    w  第七節 未來中國地面數位電視發展趨勢研究w    一、中國地面數位電視產業鏈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二、中國地面數位電視整體市場發展趨勢預測分析C    三、中國地面數位電視設備市場發展趨勢預測分析i    四、中國地面數位電視廣告市場發展趨勢預測分析r  第八節 未來中國地面數位電視發展規模預測分析
  • 未來5年中國航空發動機產業的預測分析
    根據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5年中國航空發動機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到2035年中國機隊規模將達到8684架,是2018年的2倍多,民用客機市場空間近8萬億元。根據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5年中國航空發動機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9年,中法合作研製的渦軸-16發動機獲得中國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證明其設計製造達到了《民用航空適航規定(CCAR-33)》的安全水平,為該型發動機進入市場及保障AC352直升機安全投入運營奠定了基礎。
  • 未來5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發展的預測分析
    2019-2023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發改委、交通部推進「網際網路+」便捷交通,促進智能交通發展  2016標準和規範的混亂妨礙了交通數據的獲取、交通信息交換、軟體銜接等,從而無法進行交通流的分析和預測。在高速公路收費系統方面,各省或地區內建設的網絡一卡通或不停車收費系統,也沒有統一指導和標準,為將來的全國聯網造成了困難,制約了行業的協調發展。  (二)海量設備的管理及維護難題  隨著智能交通系統規模擴大,前端設備點位增加,設備故障點也呈幾何級數增長。
  • 中國傳媒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截至**年**月,文化傳媒行業已完成併購數量達到651起,涉及電影、電視劇、出版、廣告、遊戲等子行業,僅**年市場中文化傳媒相關併購數量超過200起,累計金額上億元。  **年這**年是中國傳媒產業快速發展的**年,傳媒產業總值連續**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這**年也是歷經巨變的**年,新興媒體迅速崛起,與傳統媒體形成雙雄爭霸的格局。未來**年,中國傳媒業有望迎來新一輪增長。
  • 中國產業金融服務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產業金融服務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需求,而金融在提供資金來源方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據近**年統計,中國重點產業總融資結構中,來自金融的融資比例佔到44%,居於第一位;而近幾年來自金融的融資總額,已佔到重點產業總融資比例的59%,成為產業融資的重要支柱。
  • 中國創意產業園區建設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中國創意產業園區建設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創意產業園區建設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創意產業園區建設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創意產業園區建設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 中國創意產業園區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創意產業園區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文化創意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促進了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興起。  《中國創意產業園區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對創意產業園區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創意產業園區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創意產業園區行業發展現狀、創意產業園區市場動態、創意產業園區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創意產業園區相關政策以及創意產業園區產業鏈影響等。
  • 中國葡萄酒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葡萄酒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對我國葡萄酒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葡萄酒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葡萄酒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葡萄酒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葡萄酒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未來5年中國網際網路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產業發展因素  1、發展限制因素  理解文化本身自由度高,不同人對同一類型文化評價差異明顯。網際網路與文化結合眾口難調。  2、發展促進因素  用戶逐漸從PC端轉手機端,文化的數字展示受眾更廣,市場潛力大。有利的宏觀條件支持,如促進文化發展政策和中外文化交流。網際網路技術在多領域的成功運用為文化的跨領域發展提供基礎和更廣闊空間。  (二)產業發展圖譜  圖表 網際網路+文化傳媒發展圖譜
  • 2020年1-5月照明行業運行情況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圖)
    原標題:2020年1-5月照明行業運行情況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圖)   根據根據中國輕
  • 2019-2020年中國食品行業發展全面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
    **年我國食品製造行業利潤總額將達到1,570億元,未來**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4.33%,**年將達到1,860億元。  《2019-2020年中國食品行業發展全面調研與未來趨勢預測》通過食品項目研究團隊多年對食品行業的監測調研,結合中國食品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一手的調研資料數據,對食品行業現狀及趨勢進行全面的調研分析,採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科學研究方法撰寫而成。
  • 中國全媒體市場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有跡象表明,"投資全媒體"有可能成為未來兩到**年內,中國傳媒業的一場運動,其趨勢之猛,不亞於**年的創辦報紙、承包電臺、投奔網際網路。而其泡沫化和盲目化,也極有可能帶來一場潛伏的危機。對於多數傳媒企業而言,全媒體仍是一塊完全陌生的領域。
  • 2019-2025年中國上海文化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上海文化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認為,上海文化創意產業也獲得快速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在全市經濟發展中的貢獻率逐年提高。**年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年實現增加值2500億元,同比增長10.1%,佔全市GDP比重約為11.5%。
  • 中國地毯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地毯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據統計**年我國地毯產量為120557萬平方米,同期國內進口數量為2413萬平方米,出口數量為58498萬平方米,國內地毯表觀消費量為64472萬平方米,我國地毯消費市場規模從**年的
  • 2020-2026年中國傳媒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傳媒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認為,**年中國傳媒產業總體規模超過1.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1%,整體發展勢頭良好。  2006-2017E年我國傳媒產業總產值及預測  《2020-2026年中國傳媒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在多年傳媒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傳媒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傳媒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傳媒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