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發展特點分析
2019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發展特點如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新媒體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顯示:
一、外部環境條件利好,驅動行業良性發展
在政策方面,政府監管保護和鼓勵引導並舉。2019年,政府在版權保護、音頻內容監管以及促進融合發展方面,均出臺相關政策,為音頻行業的健康快速成長保駕護航。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健全智慧財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多部門聯合開展「劍網2019」專項行動加強平臺版權治理。在經濟方面,數字經濟成為拉動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動能。聯合國2019年數字經濟報告顯示,全球數字經濟活動及其創造的財富增長迅速,且中美佔比規模達40%。在社會方面,注重體驗的新生代消費者崛起,網際網路用戶養成為優質內容付費習慣,二次元、飯圈等各類潮流文化湧現促使基於興趣愛好形成的網絡社群進一步發展,行動網路流量平均資費再降低20%,擴展了音頻內容和傳播空間。在技術層面,5G啟動全面商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普及,賦能智能音頻生產交互。
二、平臺圍繞內容生態建設展開差異化競爭
不同於國外以播客為主的音頻內容,國內的音頻市場拓展了播客行業的外延,發展出以音頻平臺為中心的商業模式,建立起完整的音頻內容生態。根據內容生態發展方向,中國網絡音頻行業平臺主要包括綜合性音頻平臺、垂直有聲閱讀平臺、音頻直播平臺和其他平臺。綜合性音頻平臺以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為代表,提供播客節目、音頻直播、網絡電臺、有聲讀物等全類型音頻內容;垂直有聲閱讀平臺以懶人聽書為代表,提供網絡文學、漫畫、有聲書等多種形式數字內容的有聲閱讀平臺;音頻直播平臺以克拉克拉為代表,主要通過聲音社交發展音頻互動平臺;其他平臺如騰訊視頻、愛奇藝視頻等開啟「音頻後臺播放」功能,網易雲音樂、QQ音樂等開發「電臺直播」功能,越來越多的平臺嘗試音頻服務。
2019年,頭部內容不再是音頻平臺爭搶的單一對象,各頭部平臺紛紛瞄準下沉市場。內容生態向著休閒、通勤、居家、親子等多元化、細分化、長尾化方向發展,平臺之間展開特色化、差異化競爭。喜馬拉雅擁有豐富的版權資源、分發渠道和主播培養體系優勢,構建了全類型、泛娛樂生態系統;蜻蜓FM著力布局頭部和腰部的精品自製內容,渠道和內容雙管齊下,建設PUGC主播生態和品質內容戰略;荔枝專注於聚合、孵化優質UGC內容,倡導「人人都是主播」,構建了主播與粉絲的龐大生態系統。
在差異化競爭策略之外,不變的是各個平臺對內容的重視和投入。2019年平臺持續加大對內容生產者的扶植力度,加緊構建各自的內容生態圈。喜馬拉雅推出「萬人十億新聲計劃」;蜻蜓FM推出了3年10億元現金扶持的主播生態戰略;荔枝則在2019年試水投入千萬元現金啟動為期一個月的「播客扶持季」後,8月正式啟動「回聲計劃」,投入億元級別的獎金池和億級流量加大對平臺內容生產者的扶植力度。
三、音頻傳播加速向全場景、智能化演進
全場景傳播是指網絡音頻除了智慧型手機外,通過家居及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終端渠道,全方位覆蓋各工作生活場景的傳播形式。人工智慧、5G和物聯網技術的進步加速了智能終端的普及。2019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銷量為3682.2萬臺,同比增長126.6%。有77%的受訪中國消費者使用智能語音助手,為全球最高(全球平均比例為50%)。良好的智能化軟硬體環境使網絡音頻加快向傳播全場景、智能化演進。各市場主體跨界融合走向深化,將滿足用戶場景化需求與智能化交互相結合,音頻傳播步入「硬體+內容+實時互動」的全場景、智能化時代。喜馬拉雅深耕用戶場景需求,隨著場景化布局不斷延展。一方面,推出小雅音箱、Nano音箱、小布兒童音箱等自有智能音箱,擴大內容優勢;另一方面,積極布局車聯網、智能家居、智能硬體等領域,意圖覆蓋用戶各需求場景,提供多而全的內容入口。蜻蜓FM推出涵蓋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的全場景生態戰略。在網際網路生態中,與華為、vivo、今日頭條等企業合作,為合作方輸送音頻內容及與內容相關的運營能力;在物聯網生態中,與華為、小米等智能硬體服務商合作,內置智能家居及可穿戴設備3700萬臺、汽車800萬輛,讓內容能觸達人們生活的各個場景。2019年10月,荔枝和百度旗下人工智慧硬體小度達成合作意向。小度上線荔枝海量音頻內容,並提供語音交互服務支持,首次實現智能音箱音頻內容實時互動,形成人與人、人與音頻內容的連接。
2.2019年中國移動短視頻行業發展分析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新媒體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顯示:
繼2018年短視頻強勢擴張後,2019年短視頻行業用戶增長有所放緩,但整體用戶規模及黏性仍保持增長,市場下沉明顯,領跑大盤。從用戶規模看,2019年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月活用戶見頂,根據QuestMobile(以下簡稱QM)數據,2019年12月整體用戶同比淨增僅815萬,同比增速降至0.7%,並首次降到1%以下;在短視頻行業,2019年12月月活用戶規模8.23億,同比增量9235萬,增長率12.6%,在移動網際網路所有細分行業月活用戶增量排名中,短視頻11月排名位列第一,12月位列第二。從用戶黏性看,2019年12月短視頻用戶時長同比增量62.92億小時,增速39%,在所有細分行業使用時長增量排名中繼續高居榜首,遙遙領先於其他應用。短視頻在泛娛樂領域一枝獨秀,人均使用時長持續增長,相反,包括長視頻在內的其他類型都不同程度地減少。儘管2019年短視頻用戶增速有所放緩,但行業流量紅利尚未消失。
圖表 2019年短視頻App行業用戶規模增長概況
註:同比增量=本年12月MAU-上年12月MAU。
數據來源:TRUTH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資料庫(2019年12月數據)
圖表 2019年短視頻App行業用戶使用時長增長概況
註:同比增量=本年12月時長-上年12月時長
數據來源:TRUTH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資料庫(2019年12月數據)
3.2019年中國網絡視頻直播行業發展分析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新媒體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顯示:
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0億,較2018年底增長1.63億,佔網民整體的62.0%。其中,遊戲直播的用戶規模為2.60億,較2018年底增長2204萬,佔網民整體的28.7%;真人秀直播的用戶規模為2.07億,較2018年底增長4374萬,佔網民整體的22.9%;演唱會直播的用戶規模為1.50億,較2018年底增長4137萬,佔網民整體的16.6%;體育直播的用戶規模為2.13億,較2018年底增長3677萬,佔網民整體的23.5%。在2019年興起並實現快速發展的電商直播用戶規模為2.65億,佔網民整體的29.3%。
圖表 2016-2020年網絡直播用戶規模及使用率
單位:萬人
數據來源:CNNIC
從業內來看,頭部主播的數量及收入是衡量平臺實力的關鍵指標,因而知名主播在幾大平臺之間的跳槽、籤(毀)約經常成為行業熱點,主播的個人隱私、戀情、緋聞等也容易上升為網絡輿論事件。
2017-2019年幾大平臺頭部主播創收情況如下所示:
圖表 2017-2019年六大平臺頭部主播的創收情況
單位:億元
註:常規統計數據來自映客、花椒、一直播、美拍、陌陌、火山六大平臺共計1800名頭部主播。其中,2017年4月、7月的收入數據統計了5家平臺,9月的數據增加了1家平臺;2019年統計的平臺增至7家,增添了「酷狗」。因為行業頭部企業鬥魚、YY的主播不在統計之列,研究認為,以上數據能夠反映主播收入的相對真實情況,但總的統計數據僅供參考。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2019年,主播單月創收情況較2018同期均有所增長,月均值為4.1億元,較2018年增長21%。與2018年相比,2019年前1萬名主播的年收入門檻突破12萬元,達到工薪一般水平。相較於2018年上半年,頭部主播TOP10榜單門檻大幅提高,從之前的958萬元提高到1258萬元,而頭部主播數量在六大平臺中較2018年均有所下降。這意味著成為頭部主播的難度升級。門檻的升高將導致頭部主播的資源稀缺,進而對平臺整體的創收造成影響。
同時,2019年,受訪主播中有33.4%為職業主播,而2018年這一比例為31%,2017年僅為27.6%。本科學歷主播直播2年以上的佔比22.8%,碩士以上學歷主播直播2年以上的佔比31%,可見主播的職業化趨勢加強。
4.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發展分析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新媒體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顯示:2020上半年在線直播用戶5.62億人,同時,直播電商交易規模達4561.2億元。直播電商的前提是直播媒介的快速發展帶來人員的聚集,在線直播用戶自2016年的3.1億人增加至2019的5.01億人,2020年疫情下線上紅利凸顯加速在線直播用戶增長,2020年上半年中國在線直播用戶達到5.62億人,同比增加30%。
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交易規模預計將破萬億元(10500億元,同比增加136.6%,滲透率8.6%)
2017-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分別為196.4億元、1354.1億元、4437.5億元。2020年上半年,直播電商交易規模達4561.2億元,預計全年交易規模達到10500億元(在中國電商市場總成交額的滲透率將達8.6%),破萬億大關。其中,2018年增長率高達589.46%,2019年增長227.7%,2020年增長預計為136.6%,保持三位數增長。直播電商從「粗放式」升級至「精細化」,未來「直播+」將成為電商新常態,直播電商的「人貨場」範圍快速擴大並向普惠方向發展,直播將成為電商「標配」。
伴隨電商直播的精細化發展以及在「人貨場」的持續擴大,預計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在電商市場的滲透率將達到8.6%,2021年直播電商將有望保持持續增長,滲透率有望達到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