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前景的預測分析

2021-01-20 中投顧問

  2018-2022年中國文化產業影響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2017年4月,文化部印發《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發展規劃》指出,到2020年,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明顯增強,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更加完善,文化產業結構布局不斷優化,文化產業對相關產業的帶動和提升作用充分發揮;「十三五」期間,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企業,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文化產品和品牌,支持實施一批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創建一批具有顯著示範效應的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等。

  2018年4月,國家統計局頒布了新修訂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8)》,並發文要求文化主管部門和各地區的統計部門認真貫徹執行這一統計分類標準。新分類是在已有分類基礎上進行的再次修訂,並從2017年統計年報和2018年定期統計報表開始實施。與《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相比,本次修訂變化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新增設了分類編碼,將文化及相關產業劃分為三層,層次和編碼簡潔明了;二是新增加了符合文化及相關產業定義的活動小類,其中包括了網際網路文化娛樂平臺、觀光旅遊航空服務、娛樂用智能無人飛行器製造、可穿戴文化設備和其他智能文化消費設備製造等文化新業態;三是重點調整了分類的類別結構。分類的修訂吸收了近年來文化體制改革的有關成果,突出了文化核心領域內容,體現了文化生產活動的特點,類別結構設置符合我國文化改革和發展管理的現實需要和認知習慣。隨著新分類標準的實施,國家統計局將進一步加強文化產業統計工作,提高統計數據的權威性和政府統計的公信力,實現新時代新形勢下對統計工作的新要求,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提供有力的統計保障,為推進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和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提供優質的統計服務。

  (二)文化和旅遊部成立,將助力文化旅遊產業整體發展

  2018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根據方案及說明,文化部和國家旅遊局的職責整合,將組建文化和旅遊部,作為國務院的組成部門,不再保留文化部和國家旅遊局。文化和旅遊部的組建,將文化工作與旅遊工作進行更緊密的結合,既符合二者內在屬性的關聯,又把握了當下消費升級的內在需求;能夠解決旅遊開發當中的痛點,對發展優質旅遊、全域旅遊以及打造超級旅遊IP具有重要意義。

  文化和旅遊部的組建對發展全域旅遊、鄉村旅遊、優質旅遊,整合文化、旅遊資源,是很大的利好。國內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進軍文旅產業,特色小鎮、全域旅遊、田園綜合體、養生度假等等主題類型層出不窮。國內文旅產業的發展已初具規模,此次文化和旅遊部的組建,將有助於加大文化產業挖掘力度,推動更多旅遊企業在打造旅遊硬體項目的同時,加入更多文化內涵,從而助力文化旅遊產業整體發展。

  (三)文化市場潛力巨大

  文化產業的突飛猛進,是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必然結果。經濟社會發展在先,文化產業發展在後,這正是經濟發展的規律。國際上一般認為,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以上時,文化消費需求便開始大幅增長,而中國目前人均GDP已超過8000美元,中國文化消費的高峰期已經來臨。

  由於中國經濟長期落後於西方國家,文化產業也一直被西方國家所主導,中國文化產品的供給長期處於短缺狀態。在一些文化產業發達的國家,其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一般高達18-25%,而目前中國這一比例還不足8%。

  落後意味著潛力,中國文化產業的前景是美好的,其釋放的商機將是任何國家無法比擬的。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人們的基本物質需求日益得到滿足後,精神文化需求必然快速增長。

  (四)文化與消費行為

  隨著市場消費水平與結構不斷提升,文化對消費行為的影響持續增強,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除了滿足基礎需求外,對能打動心智的文化需求逐步提升。企業將文化賦予產品之上,通過文化影響消費者心智,讓消費者更加認同文化接受產品,最終形成消費。未來文化企業跟消費者之間逐漸在文化端形成心智閉環和在產品端形成商業閉環,消費者將要求文化企業提供豐富的娛樂內容、產品及消費體驗。

  二、不利因素

  (一)競爭格局

  文化產業投資已趨於理性,有助於促進文化產業向更健康、全面的方向發展,不過精品IP內容作為文化產業的重點,依然是行業追逐的焦點,未來文化企業在精品IP的創作與爭奪上將更加激烈。

  隨著文化產業跨界開發的運作模式逐漸完善,優勢文化企業以製作方、投資方、運營方等多重角色深度介入IP經營的全產業運作,將產業上下遊全鏈路和跨產業壁壘打通,實現IP最大產業價值。這要求文化企業必須具備持續創作精品IP和全產業鏈運營能力,以引領產業變革發展。

  (二)文化資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我國有極為豐富的文化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方面,重要歷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不勝枚舉。民族文化資源方面,56個民族的民族文化資源多姿多彩,極為豐富。現代文化資源方面,在20世紀,中國在政治上經歷了帝制、總統制、共和制,在經濟上發生了從小農經濟、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巨大轉型,在文化上則是各種社會思潮、思想流派異彩紛呈。但是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很少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例如《花木蘭》故事,在國內並未得到充分利用,而被好萊塢加工成動畫片,在世界範圍內取得了票房豐收。如何利用這些文化資源,將會影響我國文化產業未來的發展。

  2018-2022年中國文化產業增加值預測

  2017年,中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35,462億元,較2016年的30,785億元增長15.2%。我們預計,2018年中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將達到4.1萬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2.25%,2022年將達到6.5萬億元。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18-2022年中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預測

  數據來源:中投產業研究院

相關焦點

  • 未來5年中國新媒體產業發展的預測分析
    1.2019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發展特點分析2019年中國網絡音頻行業發展特點如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新媒體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顯示:一、外部環境條件利好,驅動行業良性發展在政策方面,政府監管保護和鼓勵引導並舉
  • 未來5年中國整形美容市場發展分析預測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整形美容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提到,《脂肪注射移植標準》是中國醫美行業自我監管的開始,2020年10月27日,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發布《毛髮移植規範》團體標準徵求意見的通知,內容包括:毛髮移植的定義;臨床應用適應證等14項內容。
  • 中國文化娛樂行業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文化娛樂行業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截止到**年**月**日,文化產業共發生併購事件159起,併購總規模達1000億元人民幣,**年前6個月的併購規模已超過**年全年總規模。
  • 未來5年中國網際網路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產業發展因素  1、發展限制因素  理解文化本身自由度高,不同人對同一類型文化評價差異明顯。網際網路與文化結合眾口難調。過去對內容原創的保護意識不強,削弱了人們的創作動力,文化創作人流失嚴重。  2、發展促進因素  用戶逐漸從PC端轉手機端,文化的數字展示受眾更廣,市場潛力大。有利的宏觀條件支持,如促進文化發展政策和中外文化交流。網際網路技術在多領域的成功運用為文化的跨領域發展提供基礎和更廣闊空間。
  • 2020年中國文化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文化行業現狀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與文化產業相配套的扶持政策、法規和文件,這些政策的實施對文化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 2019-2025年中國上海文化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上海文化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認為,上海文化創意產業也獲得快速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在全市經濟發展中的貢獻率逐年提高。**年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年實現增加值2500億元,同比增長10.1%,佔全市GDP比重約為11.5%。
  • 2020-2026年中國火鍋連鎖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火鍋連鎖行業發展研究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認為,未來全國餐飲業將保持年均18%的增長速度;我國將培育出地方特色突出、文化氛圍濃烈、社會影響力大、年營業額10億元以上的品牌餐飲企業集團超過100家;全國餐飲業吸納就業人口超過2500萬人;據規劃,在全國大中城市,我國將建設800個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和16萬個連鎖化、標準化的早餐網點
  • 2020年免疫抑制劑發展前景分析預測 - 2020-2026年中國免疫抑制劑...
    《2020-2026年中國免疫抑制劑市場調研與行業前景預測報告》針對當前免疫抑制劑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免疫抑制劑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一、經濟發展現狀分析    二、當前經濟主要問題    三、未來經濟運行與政策展望  第三節 2016-2020年中國免疫抑制劑產業社會環境分析第四章 2016-2020年中國免疫抑制劑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第一節 2016-2020年中國免疫抑制劑市場發展概況    一、免疫抑制劑發展回顧
  • 2020年中國觀光農業園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整合功效評定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觀光農業園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觀光農業園實現了農業生產方式、經營方式以及人們消費方式的創新,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一種新思路、新模式,也是我國現代農業中一項具有發展前途的特色產業。
  • 中國片式電感器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1-2027年)
    中國片式電感器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1-2027年)對我國片式電感器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片式電感器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片式電感器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片式電感器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片式電感器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2016-2022年中國服裝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第一章 **-**年中國服裝設計及裁剪設備產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第一節 **-**年中國服裝設計及裁剪設備產業發展前景分析 一、服裝設計及裁剪設備技術發展方向分·················    **年服裝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 中國創意產業園區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創意產業園區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文化創意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促進了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興起。  《中國創意產業園區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對創意產業園區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創意產業園區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創意產業園區行業發展現狀、創意產業園區市場動態、創意產業園區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創意產業園區相關政策以及創意產業園區產業鏈影響等。
  • 2020年中國城市園林綠化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年全國公園綠地面積僅為2.2 萬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 平方米;而到了**年公園綠地面積達到41.2 萬公頃,人均11.18 平方米。綠地面積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0.57%,人均面積年複合增長率為6.9%。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城市園林綠化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園林行業的市場空間是巨大的,但是各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
  • 2020年商業綜合體發展現狀分析前景預測 - 2020年中國商業綜合體...
    市場容量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中國商業綜合體行業發展調研與市場前景分析報告認為,通常情況下,商業綜合體經營業態的「黃金比例」為:購物、餐飲和娛樂按照52∶18∶30分布。**年國內商業綜合體非住宅開發量將達到5.64億平方米。相當於全球商業地產開發量的半壁江山。這還不包括商業街、專業市場等其他傳統商業地產類型。
  • 2020年中國衛浴陶瓷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2020年中國衛浴陶瓷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對我國衛浴陶瓷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並對未來衛浴陶瓷市場發展動向作了詳盡闡述,還根據衛浴陶瓷行 業的發展軌跡對衛浴陶瓷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作了審慎的判斷,為衛浴陶瓷產業投資者尋找新的投資亮點。
  • 中國傳媒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截至**年**月,文化傳媒行業已完成併購數量達到651起,涉及電影、電視劇、出版、廣告、遊戲等子行業,僅**年市場中文化傳媒相關併購數量超過200起,累計金額上億元。  **年這**年是中國傳媒產業快速發展的**年,傳媒產業總值連續**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這**年也是歷經巨變的**年,新興媒體迅速崛起,與傳統媒體形成雙雄爭霸的格局。未來**年,中國傳媒業有望迎來新一輪增長。
  • 中國創意產業園區建設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中國創意產業園區建設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創意產業園區建設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創意產業園區建設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創意產業園區建設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 2021年工業氣體發展現狀分析前景預測 - 2020-2026年中國工業氣體...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工業氣體行業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年,全球工業氣體市場規模約為825億美元,同比**年增長9.25%,較**年的增幅有所回升,主要原因是中國鋼鐵企業、光伏企業恢復速度超出行業預期,對工業氣體市場需求增加。**年以來,中國房地產市場復甦跡象明顯,拉動中國經濟,尤其是鋼鐵和重化工領域得以強勁復甦。
  • 2020年版中國旅遊地產市場專題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競爭形勢及風險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旅遊地產市場專題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中國旅遊產業興起開始,國內市場上以產業化方式打造旅遊景區核心吸引物的方式有多種多樣。除卻天然景點,截至**市場上有主題器械類娛樂、人造景觀環境奇觀、特色文化綜合設施、時尚藝術社區、影視科技體驗等等。
  • 中國農用車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由於農用車符合農林需求,又與農民購買力相符合,因此得到迅速發展。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農用車行業發展監測分析與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認為,**年**月中國中型拖拉機產量為51,909.00臺,同比下降6.3%;**年1-**月止累計中國中型拖拉機產量為407,623.00臺,同比下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