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武術的發源地,被稱為道教聖地。在武當山,最出名的宮殿當屬凌霄宮了,但其實,在武當山有一座比凌霄宮還古老的宮殿,那就是五龍宮。
五龍宮的修建時間要比凌霄宮早上好幾百年,在鼎盛時期多達850間殿堂,它是皇家道觀,經歷百年風霜仍然堅守,隱藏於武當山的五龍峰下。儘管仍然存在,但是現如今大多數遊客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即使有人因為興趣了解過那段歷史,也知道五龍宮的存在,但卻無緣一睹其真容,因為它經歷了很多次火災,總是在修復。
想要從武當山去五龍宮,就要先到達五龍峰,別看名字很相近,但是他們之間的距離可遠著呢!即使駕車,也要經過將近1個小時的車程才能到達五龍峰腳下。當我們到達五龍峰時,差點以為是來到了一片荒野,它四處都是破敗的牆體,彩色的碎石散落在各處,真的是荒山野嶺的標配。幸虧我們看見了明顯有剛人為修葺的石階和「五龍宮」的標誌,否則我們真的要失望而歸了。
五龍宮的位置很是隱蔽。一開始,我們看到石碑的標誌,以為我們所處的地方就是五龍宮的遺址,但是沿著旁邊九曲黃河牆慢慢走入,才發現裡面別有洞天。穿過一座特別有年代感的山門,映在眼前的是磚紅的石牆,天生就帶著一種皇家特有的莊嚴感,雖然石牆已經變得斑駁淋漓,但是石牆上雕刻的花紋還能清晰可見,和紫禁城的九龍壁有著差不多的規模,只是九龍壁可以聞名於天下,而這裡的花紋只能隱匿在這裡孤芳自賞。
從九曲紅牆穿過,再邁上臺階,眼前突然變得空曠明亮,可以看到一個石龜馱著碑文,這是御賜。五龍宮的修建是嚴格按照風水學來修建的,「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這個風水的典型思想在五龍宮的修建上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穿過小廣場,再通過龍虎殿,幾經踏尋,終於覓得五龍宮的真容。殿前有著超大的廣場,左邊的建築物已經坍塌,更顯得此地的破敗與衰落,只可惜還在修建不能參觀。但是我們五龍宮裡面就進不去了,大多時間他都在修復,我們只能在外面看看。
有人傳言道士是太上老君的五條龍,住在水井之中,皇帝聽聞很高興,故在此修建了「五龍祠」,五龍宮一直延續至今,在它最鼎盛的時期,有多達850間殿堂。
現在的落敗與當時的鼎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今天我們似乎很難想像當年它的盛景,但是那圓滑的門檻,大殿的宏偉,牆上莊嚴的壁畫,似乎仍然在訴說著它千百年的歷史。儘管五龍宮已經破敗衰敗,但在武當山的歷史中,它的地位是永遠沒有辦法被取代的。
我們離開五龍宮時,已經是傍晚了,此時的心情是有點沉重的。這是武當山最古老的道觀,如今荒草叢生,沒有遊客安安靜靜。對此,大家對於這個五龍宮怎麼看呢?是不是也想一睹真容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旅行中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