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縣下鎮中學開展民俗文化探究研學活動

2020-12-20 上饒頻道

  國慶中秋雙節至,秀美下鎮桂香飄。2020年10月1日,玉山縣下鎮中學部分學生在老師帶領下來到嘉湖和塘頂村,與當地居民一起包粽子、吃麻餈餜,共享豐收喜悅,共慶祖國生日。該校2020年秋季研學活動就此拉開帷幕。

老師與學生和當地居民包粽子

  本次研學活動在學校的統一指導下,由校本課程「金話筒」班和研究性學習小組具體籌備實施,其主題是「下鎮『過會』民俗文化探究」。下鎮鎮,位於江西省玉山縣東南部,浙贛鐵路橫貫其中,毗鄰浙江省江山市,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其礦產和物產資源豐富,經濟富庶,自古形成了區別於玉山縣其它鄉鎮的風俗特色——過會。

  「過會」的具體涵義是「過來相會」,以前的「過會」與農業生活緊密相連,親戚們相聚在一起,互談農作物的春種、夏長和秋收的情況,收穫著糧食,談論著幸福。現在的「過會」在下鎮鎮依然保持著頑強的生命力,作為下鎮鎮傳統的民俗活動之一,每到「過會」的日子,四面八方的親朋好友們都聚集到這裡,既交流致富的途徑,也溝通彼此的感情。

研學活動

  玉山縣下鎮鎮的「過會」舉辦時間是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至十月初。今年,中秋喜逢國慶,當日,整個下鎮鎮充滿了節日的歡愉和脈脈的溫情,形成一道獨特的風俗景觀,為研學活動提供了豐富的課題方向。

  在研學活動前,師生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初步確定了研究性學習的課題,並為課題做了初步的資料收集,本次研學活動同學們「帶著問題去尋訪」,為研學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活動中,同學們來到田間地頭,感受科技為現代農業帶來的喜人變化。在農戶家中,邀請當地文化專家和導遊為同學們授課,講解「過會」民俗的由來及本地盛況。根據小組課題,同學們採集農作物樣本,採訪來客,走訪居民,見識傳統特色民居、農事農活用具……

  研學活動中的每頓飯也包含了研學的內容,既有下鎮特色小吃,民間飲食的體驗,也安排了飯後的池塘邊垂釣、下象棋等娛樂活動,或與主人拉家常,聊天談心。每一天的行程都成為行走的課堂,指導老師利用每一個現場進行教學,讓同學們在研學中不斷學習,不斷豐富知識,研學成為了最好的課堂。

  研學過程中,也開展小組匯報交流,讓同學們相互學習提高。在一次次的小結中,研究性學習課題也逐步有模有樣。研學活動是綜合實踐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極大的豐富學生的學習,是體驗中的學習,更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立體式學習,研學活動必將給學習者帶來突飛猛進的成長,豐富他們的知識,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讓他們更多的走向大自然,走進真實的社會生活,讓學習者從課堂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此次研學活動,是繼前幾年學校統一組織的「三色文化教育」後的又一次師生團隊研學考察活動。活動將「讀萬卷書」與「行萬裡路」有機地結合起來,把課堂帶到戶外,開拓了學生視野,提高了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興趣,受到了家長、社會的一致好評。

相關焦點

  • 玉山縣下鎮中學第一期業餘團校開班儀式舉行
    12月11日,玉山縣下鎮中學第一期業餘團校開班儀式在學校報告廳舉行,玉山縣教體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劉韶玲出席並講話,縣教體局黨建辦主任謝傳祿、縣教體局團委書記樂航出席,並向智慧團支部和啟航團支部授牌授旗。下鎮中學校長劉鵬主持儀式,校黨支部書記柳伍飛致辭。
  • 桐城實驗中學開展研學實踐活動
    12月3日至5日,來自桐城市實驗中學辦學集團校八年級二十三個班的八百餘名學生,在桐城市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和皖新集團的精心組織下,開展了一次旨在「培養格物致知精神,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研學實踐活動。
  • 民俗文化資源如何生成研學旅行課程主題
    傳統禮儀習俗對學校傳統活動的衍生我國不少知名中小學,其辦學理念源於對傳統文化精髓的發揚和發展,如佛山的容山中學,前身為容山書院,其辦學理念為承華夏傳統、納四海文明。在德育傳統方面,主要有感恩、禮儀傳統活動專題教育。
  • 上饒市城管局副局長張慶良來玉山縣下鎮鎮督導高鐵沿線環境整治工作
    4月16日上午,上饒市高鐵沿線環境整治第二督導組組長、市城管局副局長張慶良來到玉山下鎮鎮毛宅村、加湖村,現場督導玉山縣高鐵沿線環境整治工作開展情況,了解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玉山縣城管局局長陳敏偉、鎮黨委書記洪光榮等陪同。
  • 學習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石棉縣城北中學開展主題研學活動
    本報訊 近日,石棉縣城北中學攜手新華文軒雅安市公司石棉分公司,開展以「尋訪紅色革命足跡 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研學活動,組織該校48名學生走進安順場,實地參觀並感悟紅軍長徵精神。在為期一天的活動中,由3名文軒工作人員、3名教師、1名教官組成的領導小組,帶領學生們參觀了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了解紅軍強渡大渡河的英雄事跡和黨的歷史,學習紅色文化和傳承紅色基因。同學們還現場宣讀了誓言,確定了此次研學隊伍的番號,繪製了隊伍旗幟,並聆聽了「翼王悲劇地、紅軍勝利場」的故事由來。
  • 玉山縣領導到下鎮鎮高位推動脫貧攻堅工作
    11月23、24日,玉山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常青、縣政協副主席劉為民先後來到下鎮鎮督導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23日下午,張常青一行來到白橋村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實地察看安置點扶貧產業運轉情況,詳細詢問扶貧車間帶動貧困戶就業情況,當得知貧困戶每月可增收2000元以上時,張主任對下鎮鎮在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內配套建設扶貧廠房表示高度肯定。
  • 上海師生來運城市開展古中國文化研學實踐活動
    上海師生研學古中國文化實踐活動開營儀式現場上海師生研學古中國文化實踐活動開營儀式現場黃河新聞網運城頻道訊(記者 張瑞斌)2019年6月25日,上海師生研學古中國文化實踐活動開營儀式在運城博物館舉行運城市政府副市長陳竹琴出席活動並為研學實踐團授旗。運城市政府副市長陳竹琴為研學實踐團授旗開營儀式上,上海和運城兩地學子合唱研學古中國文化實踐活動主題歌《古中國,我的家鄉》。
  • 桂林市第十八中學開展紅色研學旅行活動
    12月18日,桂林市第十八中學20級高一年級的師生們冒著凌冽寒風來到紅軍長徵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開展了一次以「傳承紅色基因,堅定報國之志」為主題的紅色研學旅行活動。碑園無語,北風低訴,仿佛在講述著80多年前那一幕幕英雄故事。
  • 金昌市三中組織學生開展巴丹吉林沙漠研學活動
    金昌市三中組織學生開展巴丹吉林沙漠研學活動 2020-09-30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羅山中學開展「追尋聖賢足跡,開啟文化之旅」研學活動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日前,羅山中學組織開展為期四天的「追尋聖賢足跡,開啟文化之旅」山東曲阜研學旅行活動。來自全校的39名優秀學生幹部,走進「東方聖城」,領略聖人思想,傳承中華民族的經典文化。
  • 2020年運城中學「德孝文化 忠義文化」研學旅行活動紀實
    暢遊河東大地,品讀華夏歷史,堅定文化自信,體味精彩人生。8月18日上午,運城中學「德孝文化忠義文化」研學旅行啟動儀式在運城中學校南門舉行。校黨委書記、校長劉智廣講話並宣布活動啟動參加研學活動的學生參加研學活動的學生校黨委書記、校長劉智廣講話並宣布活動啟動
  • 大邑中學開展「一木環保,書香研學」實踐活動
    為倡導綠色理念,培養學生環保意識,養成愛護環境、重視環保的良好習慣,做生態文明的傳播者、實踐者和推動者,同時開拓眼界、增長見識、深入了解祖國優秀傳統文化,12月1日,大邑中學初中部聯合新華文軒開展「一木環保,書香研學」主題實踐活動,初一年級165名師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 研學旅行可以開展的主題有哪些?
    在現實中學到的知識遠比書本上的知識來得要豐富、現實和具體,所以我們既要「讀萬卷書」,又要「行萬裡路」。研學旅行的好處有這麼多,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來開展研學旅行活動呢?或者說是研學旅行的主題都有哪些,我們可以開展怎樣的主題活動來豐富學生的知識,達到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的深度融合或推動實施素質教育或激發學生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呢?研學旅行的主題1.
  • 耕讀紫鵲梯田 探秘梅山文化——婁底一小開展紫鵲界研學活動
    (婁底一小開展紫鵲界研學活動)(婁底一小開展紫鵲界研學活動)(婁底一小開展紫鵲界研學活動)紫鵲界梯田從遠古走來,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它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漸漸揭開神秘面紗近日,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素養、開拓視野,婁底一小組織五年級學生開展紫鵲界研學活動。古梯田最大的魅力所在,是它的自流灌溉系統。在帶隊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動手測量梯田的海拔、經緯度並記錄田裡的農作物、梯田的形狀及分布情況。一番忙碌之後再仔細思考梯田的水源在哪兒?到底是怎麼引進田的?梯田的秘密愈多,大家探究的興趣愈是濃厚。
  • 拉薩市第一中學赴蘇研學活動閉營
    日前,拉薩市第一中學赴蘇研學活動閉營。圖為同學們在揚州科技館參觀學習。(拉薩一中供圖)  研學增知識,旅途見成長。日前,拉薩市第一中學赴蘇研學活動順利閉營。本次研學活動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在開闊視野的同時也增長了見識、收穫了自信和友誼。  在為期9天的研學活動中,來自拉薩市第一中學的81名學生先後去了西安、揚州、鎮江、蘇州、南京等地參觀學習。在導遊和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在研學過程中感受美麗的自然風光,領略古城的歷史醇厚,體驗科技的強大魅力……「這次活動讓我收穫滿滿,以前在課本上學到的東西終於在現實中看到了。」
  • 玉山縣教體系統開展「一周一法律」講座
    玉山縣教體局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關於作風建設、法治建設的要求,紮實開展「依法治教,依規從教」專題教育,加強隊伍作風建設,提高隊伍法律意識,法治意識和職業道德素養。12月13號上午,玉山縣教體局邀請下鎮司法所所長魏文輝作法治講座,開啟局黨委提出的「一周一法律」學習教育的第一課。
  • 漣水中學600餘名學生到波月洞開展研學實踐活動
    (研學活動現場)婁底新聞網訊 (通訊員 李亮 李文娟)11月23日,漣源市漣水中學600餘名學生到冷水江市波月洞地質和西遊文化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開展「取經波月洞府,試徵八十一難」研學實踐活動。同學們把課堂搬進大自然,參加拓展活動,探索地質奧秘,學習古法造紙、活字印刷,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活動中,學生們穿上漢服,認真學習古法造紙和活字印刷歷史和工藝流程,親身體驗臼搗、抄紙、造型、晾曬等造紙工序,按照拼字、上墨、鋪紙、按壓等步驟,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幅活字印刷作品,在體驗中了解古聖先賢的智慧,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
  • 行到鳳灘處 書通二酉山 懷化市武陵中學開展研學實踐教育活動
    懷化新聞網訊  為了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推動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熱愛祖國、保護自然環境、團結協作的意識,鍛鍊其自理能力,11月26日—27日,懷化市武陵中學的學子們在老師們和輔導員們的帶領下,走出校園,來到沅陵二酉山
  • 玉山縣下鎮鎮:種出「致富果」 拔掉「貧困根」
    位於玉山縣下鎮鎮賽頭社區的興旺水果種植基地,50餘畝獼猴桃喜獲豐收,不少遊客結伴而來採摘鮮果。「今年獼猴桃是頭年掛果,畝產千餘斤。」看著10多名社員利索地將獼猴桃一箱箱打包裝車,興旺水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小建樂開了花,「合作社的水果種植項目是扶貧產業,帶動160多戶貧困戶就業增收,現在水果大豐收,大家的工錢也從原來每天的120元漲到140元。」
  • 感悟關中民俗,傳承優秀文化
    4月27日,西電中學初二年級400餘名師生,沐浴著輕柔的春風,和煦的陽光,來到南五臺下的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進行為期一天的研學旅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