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的共享單車堆積如山!如何回收利用?

2020-12-17 騰訊網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共享單車野蠻生長之後,大街小巷堆積如山,卻從迅速躥紅轉入快速退燒。現在,共享單車該如何回收利用,單車廠家的產品積壓又該如何解決?

共享單車帶來的「新煩惱」

2016年開始,單車的共享模式受到大眾歡迎,商家也發現了商機。為了儘快開拓市場,佔領更大份額,資本也趨之若鶩,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一哄而上,競相爭奪用戶。本來有了共享單車,騎著它出門辦個事兒,很方便。但令大家沒想到的是,很快,這個新生事物便給人們帶來了新的煩惱。很快本應該分散在城市的各個大街小巷的共享單車,卻被集中堆積在了停放點裡。

記者:我現在是在武漢的一個共享單車的停放點,走進這裡面感覺到非常的壓抑/您看我走這塊,最高的地方能有我兩倍高。當我面前的無人航拍機升起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全貌了。

這些共享單車堆在一起,面積有6000平米,而它所在的地方就在長江邊上,江面上橫跨的就是著名的鸚鵡洲長江大橋。

武漢城管委督察室副處長 鄭衛星在採訪中表示,像這麼大規模的停放點目前就這一家,另外有些小的停放點是有序擺放的,全市應該有這樣有7、8個這樣的堆放點。整個武漢市堆放起來的車輛大概是15萬到16萬左右。

武漢城管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破損的共享單車有的是自然損耗造成的,有的卻是不文明騎行人為破壞造成的,它們無法再次使用,所以城管人員只好把它們收到共享單車集中停放點。

共享單車公司在設計共享單車的時候,都會在方案上進行調整;在生產時也會選用好的材料,為的就是增加共享單車的結實程度,增加它的使用年限。但是卻被一些用戶人為的破壞,使得這些共享單車還沒到使用年限,就提前報廢了。

這樣人為造成的浪費只是這裡共享單車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則是市面上投放過量的,被減量下來的共享單車。目前武漢的共享單車的數量超過了103萬輛,而評估機構對武漢共享單車市場容量進行測算,結果是58萬輛就可以達到供需平衡。也就是說,實際投放的數量比所需要的數量多了將近一倍。

武漢公共科學交通辦公室副主任 呂志學:我們就感覺到,武漢市的共享單車的數量應該是投放過量了。因此我們經過研究決定對全市的共享單車實施調減計劃,首批調整是15萬輛。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單位發布的《中國共享單車行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5年共享單車還在探索階段,到了2016年,色彩斑斕、名字各異的共享單車在城市街頭湧現。2017年,共享單車一年的投放量就有2300萬輛。相比2016年投放的200萬輛,增長了11.5倍。

大量的投、超量的投、即便被送進共享單車集中停放點,也還是要投。這種難以抑制的超量投放,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 某共享單車公司湖北總經理 郭華 認為,各家之間惡性競爭,搶佔市場,才會導致整個市場的投放過量。

堆積如山的共享單車如何回收利用?

為了讓市面上的共享單車達到供需平衡的狀態,武漢,北京、深圳、上海、杭州、鄭州、福州、成都、廈門等城市一邊禁止共享單車的數量新增加,另一邊推出減少現有共享單車數量的方案,廈門甚至要減掉目前數量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說,未來還會有大量的共享單車會被送進共享單車集中停放點。那麼,目前市面上堆積如山的共享單車如何有序的回收利用呢?

某共享單車公司湖北總經理 郭華說,公司會跟環保公司進行一系列的合作,比如把金屬零部件或者橡膠輪胎用在不同用途上,像我們會做成椅子,會做成一些文具,表示這是企業的社會責任。 這家共享單車公司說要有企業責任,把不用的單車回收再利用做椅子和文具。那麼這些價值七八百到上千元不等的單車,是怎麼回收的?回收價格是多少呢?

知情人說,回收的單車不一定能百分百利用,有的埋、有的拆、有的熔,最便宜的單車一輛就賣15元,就像賣廢鐵。 共享單車超量的生產、快速的丟棄,浪費了大量的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和資本資源。

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理事長 成升魁:這種資源利用和資源廢棄帶來的資源環境問題,是一個非常非常大的問題。

武漢城管委督察室副處長 鄭衛星:每天至少出一萬人次,這 一萬人次包括我們的環衛工人、執法隊員、協管員,還包括我們聘請的第三方公司,收繳在每個主次幹道,每個背街小巷,每個角落裡面的亂堆放亂停放的共享單車。

經濟學家 董少鵬:負面的影響就是資金的浪費,也可以說是資本的浪費,包括人力、一些物資的浪費。

共享單車「退燒」 單車廠家麻煩多!

共享單車的超量投放不僅讓市面上出現了堆積如山的共享單車,也給生產這些共享單車的廠家帶來了混亂。去年還生產大量共享單車零件和整車的自行車廠家,今年很多都變得冷冷清清,甚至還出現了產品積壓。

現在,一些生產共享單車的廠家貨品堆積壓倉,生產陷於停頓。而就在去年,這些工廠裡完全是另一幅景象。

小型自行車原材廠 老闆:我最多一天光給共享單車供20噸的鋁料,太多了。

中大型自行車零件廠 老闆:訂單一個月,幾十萬個車把,幾十萬個車筐。

大型自行車廠 工作人員:共享單車最高峰的時候,我們去年共享單車一共做了800萬(輛)。

為了適應共享單車去年快速的大量投放,不少生產共享單車的工廠加蓋廠房,投入設備,擴招工人。可去年還熱火朝天的工廠,今年就變得冷冷清清。 去年,不存在積壓庫存的現象;而今年,卻有庫存積壓的現狀。這些積壓的共享單車零件只能各自品牌安裝在各自的車上,還無法裝到其他車上加以利用,所以只能當廢品賣。 而有些共享單車公司最早的時候,實行的是付預付款。隨著公司的發展,預付款變成了拿貨以後的月結,再到現在的不結。

中大型自行車零件廠 老闆:(一開始)沒錢了,給你預付款。我買料沒錢,給你來兩百萬。

記者:後來什麼樣? 中大型自行車零件廠

老闆:月結60天。再後來就是60天都不60天,沒錢了。現在還差我7、800萬。

中型自行車零件廠 老闆:都欠錢不給,給共享單車做(車)架的,做車的,現在都沒收到錢呢。

大型自行車廠 工作人員:欠我十幾萬輛車的錢,四千多萬。

而當這些自行車生產廠家到欠他們錢的共享單車公司去要錢的時候,有些共享單車公司的態度卻發生了轉變。

中大型自行車零件廠 老闆:我去了好幾次,我們都想了N個招。人家就明確給你講,沒關係,你考慮好了,我死了對你有什麼好處。你把我弄死你錢沒了。

某些共享單車公司在短時間內就可以受到關注、鋪開市場,這樣的示範作用讓不少人都想乘著共享的風獲利,但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

中型自行車廠 老闆:常州的老闆到我們這兒攔不住的燒。那個跟喝雞血似的。

中型自行車廠 老闆:研發慢點都不行,壓點速度也不行。就搶,就好象有錢搶不著了。要投,用最短的時間投。

記者:投什麼?

中型自行車廠 老闆:投共享電動車,在上海。結果折騰一通折騰一溜夠,我看他都有點神經了。

從迅速躥紅,到一批共享單車企業的倒閉、退出,不過就是兩年的時間,可謂是熱得快,某種程度也冷得快。不過,冷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可以讓企業和資本更冷靜地去看待這個產業,也可以讓城市管理者更冷靜地去琢磨應該怎樣進行科學管理。

面對未來,如何讓好點子有好結果,如何讓共享單車健康有序的發展,如何讓共享單車對共享經濟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這需要對目前現狀進行反思,也需要多方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

相關焦點

  • 廢棄共享單車堆積如山,被這個外國人買走之後,發揮了剩餘的價值
    相信對於很多網友來說,以往在城市裡隨處可見的共享單車,曾經作為環保騎行風靡一時,不僅解決了人們最後一公裡的行程,還在一定程度上引導了健康新時尚。但是,在沒有持續多久之後,各種各樣的共享單車爭相上市,使得很多城市的共享單車物滿為患。
  • 共享單車實現回收再利用!廢舊單車零部件還能成為塑膠跑道!
    共享單車也要展開環保工程了! 伴隨著共享單車的發展,「單車是否會在未來成為城市街頭的垃圾」曾是不少業內人士擔心的問題,如何用技術手段提升單車的使用效率也一直是共享單車行業思考的問題。今天,記者從摩拜單車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針對廢舊單車,摩拜將通過技術手段,實現廢舊單車100%回收利用!
  • 廢棄共享單車去哪兒了?廢品回收每噸賺上百元
    廢棄的共享單車:  有人做起了廢品回收  通過廢品回收的方式,一些廢品回收公司僅是回收處理共享單車的車架部分,每噸可以賺取上百元,加上零配件拆卸下來販賣,一次業務下來賺個幾萬元不成問題。  記者以賣車人的身份嘗試撥打了數個網上的「廢品回收電話」,一名自稱是「深圳某廢品回收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深圳路面上確實有很多廢棄的共享單車,他們此前也承接過幾百噸的「回收工作」。「就是自己開個大貨車到街上去運這些共享單車回來,在自己的場地上短暫停留後,進行一些拆卸工作。一些零配件會拿去賣,車架大多直接丟進熔爐裡面熔了。」
  • 上千萬人「等退」押金,共享單車卻15元/輛回收,你還「等」嗎?
    從押金近200元,到一輛車15塊錢回收,OFO小黃車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除了戴威的小黃車之外,其餘的小藍車、小綠車也沒能倖免,這些企業拿著資本家的融資購買了數百萬輛嶄新的單車,但是當共享泡沫破裂的時候,這些嶄新的單車,也只能淪為垃圾場的「客人」。廢棄的單車數量有多驚人?
  • 廢棄的共享單車,都去哪兒了?
    廢棄的共享單車:「有心人」做起了廢品回收在深圳,一邊是大量城中村門口播放著「共享單車,嚴禁進村」的廣播口號,一邊是村門口的道路旁堆滿了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在目前政府和相關企業都未出臺相關清理和回收措施的情況下,是否也存在「有心人」在中間插一手的情況?答案是肯定的。
  • 共享單車在日本小心翼翼,亂停放就定期剪鎖回收
    日本人也開始騎共享單車,同時試圖避免中國那樣的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問題。在日本的城市,針對人行道混亂的法律——以及容易被冒犯的文化情感——使得該問題比在像慕尼黑或墨爾本這樣的地方更加尖銳。自行車在地鐵站外堆放,或者被堆放在橋底下,這樣的場景會讓居民和城市官員感到沮喪。共享單車在2016年席捲全中國,並迅速成為了一種新奇的科技出口產品。
  • 廣州海珠西滘河邊廢棄共享單車扎堆 市民爆料清完一批又來一批
    數十輛共享單車被扔在岸邊28日上午,羊城派記者根據林先生提供的線索,來到西滘河湧邊。沿著河湧邊的步道,可以看到兩岸草地上三三兩兩散落著共享單車,有的已經生了鏽,有的布滿了灰塵,大概有數十輛,記者隨機測試了幾輛共享單車,發現均不能使用。
  • 共享單車不再到處堆積如山 但用戶亂擺亂放問題仍難改
    共享單車不再到處堆積如山 但用戶亂擺亂放問題仍難改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 代國輝  2018-09-28 廣州共享單車「禁投」一周年,記者帶你看效果廣州叫停共享單車新車投放後,共享單車市場的競爭從「求量」轉變為「求質」。在過去的一年裡,「禁投令」給這個行業、相關企業、用戶以及受共享單車影響的其他群體帶來了哪些影響?「禁投」能否解決共享單車帶來的諸多問題,又會不會產生更多新的問題?共享單車的管理該如何權衡各方利弊?
  • 共享單車進入「退潮期」,廢棄的共享單車,竟成了緬甸孩子的寶貝
    這使得共享單車企業在當時資本雲集,推動了共享單車企業和共享這一概念的蓬勃發展。同時,共享單車還與高鐵、掃碼支付和網購共同被列為「新四大發明」。然而,時至今日,國內共享單車市場已經進入「退潮期」,曾經最為火爆的OFO深陷押金醜聞,摩拜也是賣身給了美團,其他共享單車企業也是退出的退出,轉型的轉型。此前,一組中國航拍照片出現在一家外國媒體網站上。
  • 捷安特:共享單車讓我們損失了65%銷售額
    2018年被稱之為共享泡沫破滅的一年,摩拜/哈羅資本收購,ofo在破產的邊緣苟延殘喘。然而共享時代的風潮,帶來的卻不僅僅是堆積如山的廢棄單車,對於傳統自行車製造企業而言,噩夢才剛剛開始。據媒體報導,知名自行車品牌捷安特的生產商臺灣巨大集團在接受採訪時,其董事長表示:共享單車對捷安特的衝擊很大,我們在中國大陸市場65%的銷售額已經不見了。捷安特表示,在共享單車誕生之前,捷安特在大陸市場的銷量一年可以超過三百萬。為了更好的拓展大陸市場,近年來捷安特陸續在崑山/天津與成都等地成立了6個自行車製造工廠。
  • 如果把路邊廢棄的共享單車拖回家,會怎麼樣?網友:後果很嚴重……
    如果把路邊廢棄的共享單車拖回家,會怎麼樣?網友:後果很嚴重..自從傳出ofo押金吃緊的消息後,很多用戶確實表示,小黃車退押金的速度越來越慢:之前秒退,現在可能需要等好幾天,運氣不好的話可能需要一個星期的時間。
  • 單車墳場!被廢棄的共享單車數量超千萬輛,上海廣州都有
    共享單車興起的幾年,我們曾驚嘆于于資本的創新能力,被這種新型的商業所吸引。共享單車也確實方便了大家的出行,上下班、周末出遊,掃碼開上一輛共享單車成了新時尚,環保、不用在地鐵、公交上跟別人親密接觸。這些優點使得共享單車迅速被所有人接受。
  • 廢舊共享單車到底去了哪兒?
    共享單車進入「寒冬期」,單車企業加快了車輛回收的步伐,而在郊區,還有更多數量的報廢車輛仍舊等待著企業進行回收。那些消失的共享單車到底去了哪兒,減量調控下又該如何發展?  一名共享單車運維管理人員告訴記者,近期共享單車數量出現減少,一方面是由於平臺響應政府號召做了減量。另一方面天氣轉冷,騎行量下降,為了避免冬天大街上出現車輛閒置和淤積,對一部分車輛暫時回收保養。
  • 共享單車 報廢求解(圖)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共享單車行業發展迅速。人們仿佛剛剛適應它的存在,就不得不迎接它的「死亡」。一方面,在共享單車三年強制報廢標準下,大量共享單車將依次報廢;另一方面,由於使用不當,部分共享單車「提前」成了廢品。損毀、廢棄的共享單車,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導致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
  • 新加坡共享單車oBike退出 廢鐵回收不足抵數百萬押金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 新加坡最主要共享單車公司之一、也是最早進入該國市場的oBike已經退出新加坡本土市場,大量等著報廢的自行車在廢鐵場堆積如山。 然而,這些自行車的廢鐵回收費用每輛僅5-9新元(約合人民幣25-45元),即使全部熔化回收,也遠不及需要退換用戶的押金數額。
  • 探訪成都廢舊共享單車倉庫 看看廢舊單車如何再處理
    封面新聞記者 陳靜 實習生 劉柯辰廢舊單車如何處理?資源如何實現回收利用?10月22日,封面新聞記者探訪成都兩家共享單車倉庫發現,共享單車廢舊損壞問題仍然突出,但是目前已經採取維修和再利用等方式,防止資源浪費。換下來的坐墊被堆積成小山10月22日11:30,成都武青西三路,哈囉單車倉庫。
  • 摩拜廢舊單車將100%回收再用
    截至目前,摩拜單車與生產廠家合作,已有30萬條輪胎回收利用金羊網訊 記者李天軍報導:記者17日從摩拜單車獲悉,摩拜單車宣布升級共享單車全生命周期環保行動,在設計、採購、生產、投放、運營、報廢等全環節貫徹3R原則(Reduce, Reuse, Recycle),廢舊單車100%回收再用,實現摩拜單車全生命周期的節能環保。
  • 發展共享單車,日本想借鑑中國前車之轍
    據彭博社北京時間1月17日報導,共享單車有諸多優勢。它是一種價格超低的公共運輸方式,「燃料」是人體脂肪而非化石燃料,而且受到風險投資追捧。但共享單車商業模式遭遇一個重大障礙:停車。
  • 人民日報:重視共享單車發展運營中的問題
    共享單車誕生的初衷,是便利出行、保護環境,但若後端處理不善,反而會導致新的環境問題。一方面,大量廢舊或仍能使用的自行車被棄置,給生態環境添了負擔,也給城市管理添了堵;另一方面,一些單車公司缺乏統籌規劃盲目鋪攤子,只管投放不管回收,本身就是資源的極大浪費。
  • 廢舊單車回收再用 共享單車輪胎在廣州「變身」濱河步道
    據悉,這是一條由2000多共享單車和電單車的輪胎回收改造而成的健身步道,步道色彩多樣,成為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大嶺村濱河健身步道鳥瞰圖。健身步道由美團單車捐贈,美團交通業務可持續發展高級專家秦浩介紹,此次捐贈的步道長115米、寬3米,其源於美團單車今年世界環境日發起的「共享單車變球場」公益項目,即通過回收改造2000多條廢舊單車和電單車的輪胎,經過系列無害化處理後,製作成跑道、球場和健身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