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小面王來鳥!中國最大小麵館現身解放碑,重溫憑糧票和8分錢吃小面的年代……

2021-02-17 重慶潮生活


潮人說糧票+8分錢,吃小面!

對於重慶人,

無論你是五星級日料還是米其林

都不如那一碗剛出鍋冒著熱氣的重慶小面來得巴適。

70後、80後一定還記得小時候用8分錢加兩張糧票就能換一碗小面的時代,過了這麼多年,小面已經從8分錢變成了8塊錢……你有沒有想過還能用糧票吃上小面呢?

8月1日全國最大重慶小麵館——

「愚小面」盛大開業!

愚小面開業期間,線上搶糧票憑糧票到店只需支付8分錢即可吃到一碗正宗愚小面!

活動時間:8月1日—8月30日

活動地點:解放碑八一路好吃街蘇寧電器對面渝都大廈2樓


1張糧票+8分錢=1碗愚小面

(牛肉麵、炸醬麵、小面隨機抽選)!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搶!糧!票!了!


愚小面

全國最大的重慶小麵館

「誒!你曉得不,重慶小面王在解放碑開了家全國最大的麵館!聽說還是全球最大的!」

佔地800平米,店內有一整條文化走廊,吊腳樓,爆米花機器、石磨、鬥、馬燈,老式收音機、黑膠唱片、實木座椅、老重慶最傳統的元素都在這,每一個角落都能勾起重慶人心底那一頁泛黃的舊時光……


說真的,要不是聞到了小面的味道……

你根本猜不到這麼有逼格有情懷的店,是賣重慶小面的!

是不是跟重慶小面平時的畫風不太一樣?

↓↓↓

愚小面

↓↓↓


原來重慶小面也可以這麼高大上,

小編帶你全方位揭秘這家

即將揭開神秘面紗的全國最大麵館!

 

愚 小 面


整個店面面積達八百平米,是目前全重慶甚至全世界最大的重慶小麵館,店內裝修百分百還原老重慶面貌,店主瘋狂到所有桌椅甚至欄杆都是從農村淘回來的老物件重新整修的。力求每一個角落都能瞬間點燃重慶人對小面的記憶!

愚小面已經不是第一次在重慶炸開鍋了。

2015年重慶小面50強評選中,

愚小面被三千多萬重慶人評選為「重慶小面王」

不是第一不是第二是凌駕於50強之上的小面王!


這家全國最大愚小面,就在解放碑蘇寧電器的斜對面,遠遠就能看見「愚小面」三個大字,走進樓梯就能看到牆上有一面老式吊腳樓。

走過十幾步梯子看見愚小面的大門,

店門左邊有一張八仙桌,一尊石磨、還有個老式風車,暖色的燈光一下子將你帶進老重慶的世界。

右手邊一整個牆上都是重慶老照片,解放碑、洪崖洞……你認出了幾張?

桌子邊上有兩把特別高的椅子,椅背比我整個人都高出一大截,有圖有真相,你們來感受一下!

鬥下面便是最早的制面機器,你見過嗎?那個時候用這種機器做出來的面要一捧一捧拿到太陽下曬乾。

進了店內有一種豁然開朗的視覺感受,真的很……大!

正中央一張古色古香的桌子,目測長度至少五米,20幾個人圍著吃飯完全沒得問題。


最重要的是這張龐然大桌竟然從雲南靠近寮國的邊境運回來的,整張木桌重達2噸,20個漢子使出吃奶的勁也就只能抬高那麼一點點……一輛大貨車來回跑就運這麼一張桌子!能為了一張桌子這麼折騰的也就只有愚小面了!

對了,喜歡打望的重慶崽兒們這個夏天一定要去愚小面,而且一定得坐窗邊的卡座!卡座長這樣:

坐在卡座從窗邊望出去是這樣的:


俯瞰整條八一街,穿短裙的美女、踩匡威的帥哥……盡收眼底!一到周末眼睛都不夠用了,堪稱解放碑最佳打望視角!

走廊盡頭還有單獨的小隔間,隔間上方的金色鏤空雕飾是不是很像小時候我們睡的雕花木床?又比一般的木床更精緻華貴?

這張雕花木床來得可不容易!店主告訴我們這張雕花木床是他們從農村一戶老地主家裡淘來的。剛開始人家當然也不願意,店主硬是在山裡待了4、5天,每天登門造訪老地主,總算是感動了老人家終於肯讓出這張床,這才有了我們現在在愚小面裡看到的「雅間」……



穿過走廊,往右拐有一條小巷子,長達10米的巷子沒有一個吃麵的位置,是專門用來參觀的,你沒看錯,店主寧願不做生意專門建一條參觀用的巴渝文化走廊
走廊裡面有2個小房間,有間堂屋,
堂屋裡都是咱們小時候看過、用過的老物件。還記得這臺黑白電視機嗎?那個時候電視畫面是黑白的,但是留給我們的童年回憶卻是彩色的……還有那個不太高的小立櫃,我小時候覺得好高好大,第二層的衣服拿不了我媽便從後面伸手過來:「等你長大了就夠得到了……」


隔壁是個小廚房,看到廚房的一瞬間真的有些感動,木鍋蓋、木桶、石灶臺……每一個處都看得出來店主是用心在還原咱們巴渝老文化。


我們每個人對童年的記憶大部分都圍繞在廚房燒火煮飯的煙火氣中,那個在灶臺邊眼巴巴望著鍋裡的小小的我們,在灶臺邊圍著圍腰忙碌的媽媽,那一大碗冒著熱氣的小面,如果生日的話上面還會有一顆煎的金黃金黃的雞蛋……


走出廚房回到走廊上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原來這些年來最能觸動我們內心的還是那些最原始最古老的帶著舊時氣息的巴渝文化。

走廊上也有很多老物件,放黑膠唱片的唱片機、

還有我們小時候最喜歡的爆米花機器,

boom!炸出許多白花花的爆米花,甜甜的脆脆的……裝好一袋仔細紮好怕漏氣了,皮了就不好吃啦~那時候沒有冰淇淋沒有薯片,爆米花就是我們的零嘴!整條走廊就像一個小型的老重慶博物館,一步一回憶……

這個時候你若是閉著眼睛,循著濃鬱的香氣一路探尋,定能找到躲在廚房裡邊的剁辣椒的師傅,刀工了得哦~
閒聊中,我們才知道,她切得辣椒竟然是從貴州運過來的,更讓人驚訝的是不止辣椒,一碗愚小面的原材料來自全國不同的地方!貴州的辣椒、宜賓的芽菜、涪陵的榨菜、四川的花椒!全都是店主親自到當地去採購的。

從各地採購回原材料後,愚小面不像現在大多數小麵館直接用機器打海椒而是……


你沒看錯,在2016年的今天,我們還能看到有人用咱們老重慶的傳統工藝搗海椒!你是不是想到了小時候我們拿個小瓷罐幫煮麵條的媽媽搗海椒……

除此之外還有他們用傳統配方秘制的醬料,由20種材料熬製而成,每天早上花3個小時現熬製而成,為了保證醬料的新鮮,每次只熬一鍋,第二天又重新熬製。


說道這裡就不得不提下愚小面的面,也是為了保證每天都是最新鮮的麵條,他們的制面師傅都是每天凌晨就開始和面,所以才有我們早上吃的那一碗冒著熱氣的小面。

繼承傳統文化、採用傳統配方、堅持傳統工藝。與其說愚小面是在做生意,它更像是在做手藝,用愚善治面的匠人精神為重慶人成就一碗極致味道的重慶小面。



說了這麼多,

自然是要嘗一嘗正宗的愚小面的,

首先當然是他們的招牌牛肉麵!

牛肉麵

愚小面選用的牛肉,不同於一般的瘦牛肉,而是選取牛身上肋骨上的肋條牛肉。高蛋白低脂肪、更加的肉嫩多汁、入味、糯糯的不卡牙齒~

牛肉麵裡除了幾大坨牛肉外還有牛筋,嚼起來qq彈彈好吃到飛起!

蹄花面

誘人的蹄花面一直以來都深受重慶人的喜愛!光是看圖就流口水了!

最重要的是吃起來確實巴適,香味醇厚,蹄花肉質鮮美、肥而不膩讓人放不下筷子!

小面


小面最簡單也最複雜,沒有肉加分,完全靠面本身的味道抓住你的味蕾!愚小面用的是最優質的麵粉制面,師傅每天凌晨12點開始和面,以保證每天你們吃到的都是最新鮮的麵條!吃完後感覺舌尖上還留著淡淡面香……

炸醬麵


炸醬麵充分攪拌後,細膩綿長的麵條100%吸收了油辣子的精華,配上愚小面自製的蠱海椒,每根麵條都幹香濃烈!香味直鑽鼻孔,讓人無法抑制自己的口水!

如果讓我只用一個詞來形容愚小面的味道

那就是——傳統。


講真,重慶小麵店多如牛毛,有街邊的板凳面,也有商場的快餐店。味道也有不錯的,但只有愚小面,才讓我真正嘗到了小時候圍著灶臺端著碗吃過的那碗小面。或許是環境、或許是味道、也或許是愚小面這種「用傳統,做好面」的匠人精神……

一碗傳統味道的小面

一家百分百還原老重慶原貌的麵館

讓我們知道原來曾經的記憶都還在,最初的味道都沒變

而這每一樣都值得珍惜。


生活的好壞,永遠不在於今天你吃到的是什麼,而是你是否感受到了那份停留舌尖的溫暖。

我說的再多也不急你們自己親自嘗一口!

愚小面到底好不好吃還是得你們說了算!

所以……

↙趕緊戳原文連結搶糧票吃小面咯!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重慶小麵館開業 「糧票」換小面找回「老山城記憶」
    中國最大重慶小麵館開業 「糧票」換小面找回「老山城記憶」  【解說】近日,一家號稱中國最大的重慶小麵館在重慶解放碑開業。店內主打懷舊風,1張糧票加8分錢就可吃到一碗地道的重慶小面,吸引不少顧客前往品嘗。
  • 一碗重慶小面的40年 曾經憑糧票才能吃
    豌豆面「鼻祖」始於南泉據說,「南泉豌豆面」是現在重慶豌豆面的「鼻祖」。1935年,瀘州的王運章夫婦在全國各地做起了小攤販生意,就憑一鍋水,一碗麵,豐衣足食。1945年,他們來到南溫泉定居下來,這裡水質優良,是和面、做面的上選。隨著生意慢慢做大,開起了門面,由於開在建文峰腳下,南泉汽車站對面,客人們習慣把他們家的面叫做「南泉豌豆面」。
  • 一碗重慶小面的40年 曾經憑糧票才能吃
    經過四十多年更迭,他做的南泉豌豆面,除了味道還和當年一樣,其餘的也和這個時代一樣,發生了巨大變化。豌豆面「鼻祖」始於南泉據說,「南泉豌豆面」是現在重慶豌豆面的「鼻祖」。1935年,瀘州的王運章夫婦在全國各地做起了小攤販生意,就憑一鍋水,一碗麵,豐衣足食。
  • 重慶的「二兩小面」到底是幾兩?
    最近,陳先生打進本報熱線稱,他從廣西來重慶工作後,就迷上了重慶小面,但令他困惑的是,他在麵館吃「二兩小面」就很飽,但自己回到家裡過秤後煮上二兩面就肯定吃不飽,「難道重慶小面的『二兩』不是真的二兩?」 重慶的「二兩小面」到底是幾兩,昨日,記者帶著陳先生的困惑,進行了採訪探秘。
  • 2018重慶金筷子小面品牌評選
    ,來渝旅遊、品嘗重慶美食的人數逐年攀升,重慶美食已成為一張靚麗的名片吸引著全國人民,2017年,重慶市被授予「中國小面之都」稱號。在重慶各政府、行業協會及全媒體的關注下,2018年3月重慶電視臺《重慶美食》欄目攜手重慶市餐飲行業協會成功舉辦了 「2018首屆重慶金筷子小面品牌」評選活動,本次活動邀請所有大重慶範圍內合法的小面經營商家參與,參與報名小面商家共計300餘家,通過粉絲投票、專家評審到店試吃、網絡直播等方式評選出重慶必吃的50家小面品牌,從主城到區縣、從傳承到創新,讓本地吃貨和外地的美食愛好者到重慶領略小面風採,體驗全新味蕾刺激
  • 重慶小面哪家強?吃貨測評,舌尖上的大爆炸!
    紅油,醬油,花椒,蒜水……老闆麻利地在碗中調好料,熱氣騰騰的面從鍋中撈出,順滑地落入碗中,加一勺澆頭,一碗重慶小面便好了。在重慶,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小麵館昭示著小面在重慶美食屆的人氣,你要是沒吃過小面就不算到過了重慶。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到處都有重慶小面,哪一家才最正宗,最美味呢?
  • 重慶人每天喊的「二兩小面」 到底是幾兩?
    「老闆,來二兩小面!」最近,廣西的市民陳先生打進本報熱線稱,他來重慶工作後,就迷上了重慶的小面,但令他困惑的是,他在麵館吃「二兩小面」就很飽,但自己回到家裡過秤後煮上二兩面就肯定吃不飽,「難道重慶小面的『二兩』不是真的二兩?」
  • 重慶小面連鎖第一人:30年堅守,成就了200多位百萬富翁!
    「老外分不清北京炸醬麵與山西刀削麵,更分不清蘭州拉麵和重慶小面,他們只知道中國noodles。正是因為中國麵食文化太博大、品種太多,品類走不出去,品牌怎麼能夠打響?」說話的人名叫胡道勝,是胡和記品牌創始人。
  • 八碗香果麵館加盟驚現蓋世秘方 重慶小面加盟商機無限
    當今在重慶小面培訓,重慶小面加盟的火爆市場中,凸顯餐飲業的繁榮。餐飲界最火的是什麼?當然是——重慶小面加盟。     三、品牌承諾;:10多年前,當「加盟」、「重慶小面培訓」還沒有興起的年代,八碗香果麵館就獨家隆重火爆登場,成為特色麵館的一顆明星。
  • 重慶這8家咔咔角角的小面排隊排到心慌……
    對於重慶人來說,全世界只有兩種面,重慶小面和其他面舌尖的曾經導演說過,重慶人甚至可以接受火鍋成渝各有特色,但絕不能忍受別人對小面評頭論足,重慶人對小面的感情簡單直接從一碗小面開啟的早晨1- 芝麻小面- 這家在袁家崗田家炳中學附近,一家隱藏在居民區的麵館,店家說一開始是沒有名字的,後來有個常客給他們題了一幅字
  • 重慶開州人為什麼喜歡吃包面?勝過吃小面
    說到重慶主城最親民、最常見美食,能當成百吃不厭的早餐,這便是小面了。小面是可以和火鍋齊名的重慶美食符號,備受當地人推崇,有人還專門拍攝了關於小面的紀錄片。然而在重慶市東北部300公裡之外的開州區,小面在這兒似乎遇到了一個「勁敵」——包面。小面受歡迎程度比不上包面,人們早上走進麵館,很多人都是吃包面,似乎成了標配。一大早,中心客運站候車區,人來人往。繫著圍腰的嬢嬢或者大叔,託著餐盤叫賣:包面哦!有人買了一碗包面,便吃了起來。
  • 二兩小面真的只有100克?重慶人告訴你更多關於小面的事
    而這一切,對於重慶人而言,並沒有多大的變化,我們最愛的,依然是街邊最常去的哪家小麵館。無論是清晨、午後還是傍晚,只需要說一句:「老闆,來碗小面」,就可以盡享美味。重慶小面為什麼要叫小面?其實,這個「小」字,代表的是素麵。默認情況下,重慶小面就是一碗素麵,加辣椒,二兩的分量,帶湯。如果有其他特別的要求,就需要你另外說明了。重慶小面已經成為了一種固定稱謂,即便是加上了各種不同的澆頭,重慶人依然選擇用小面來稱呼,比如最為常見的豌雜小面。
  • 重慶特產傳說(108)丨重慶人最喜歡吃的小面,你知道它的起源嗎?
    重慶小面只是中國麵條的一個分支,而且是比較晚起的分支。不能把中國麵條的虎皮,扯過來蓋在重慶小面身上。如同不能像某些專家那樣,把中國湯鍋的起源(這個起源,怕要算到商周的大鼎頭上了),算作重慶火鍋的起源一樣。關於中國麵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青海有個新石器時代的喇家遺址,裡面就出土了4000年前的麵條。
  • 去重慶旅遊,吃了接地氣的重慶小面,味道怎麼和想像中的不一樣?
    窮鬼在沒有去重慶之前,重慶的朋友就告訴窮鬼一定要去吃一吃他們當地的小面,味道是外地小面不能比的,於是窮鬼還未到重慶,對小面的期待就很高。窮鬼此行一共在重慶待了10天,吃了7碗小面,味道和想像中的並不一樣。
  • 風物誌 | 重慶·一碗小面醒一城
    外地人都覺得重慶人總是以一頓火鍋來結束一日的辛勤勞作,常常忽略喚醒重慶人風風火火、充滿幹勁的一天的另一種美食——重慶小面。在重慶,每個山城人或許難得在晚上吃上一頓火鍋,但卻不能有一頓早上錯過地道的小面。凌晨六點,太陽還在努力地翻過群山,橘黃色的路燈將纖細的柔光打在一個鐵皮搭建的小攤上,在行人道的地磚上勾勒出一對夫妻的背影。
  • 佳節同吃重慶小面 市民追捧國慶新民俗
    妻子霍本琴老人告訴記者,她1969年進重慶大江廠(現為重慶大江工業有限公司),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大型裝備製造企業,作為一線工人,他們一幹就是幾十年。老公何順奎也是大江廠工人,是從部隊轉業的,兩人在大江廠結婚,風風雨雨幾十年,為軍工企業奉獻了一生。吃著長壽麵,霍本琴夫妻表示,「我們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特別感恩現在所擁有的一切美好生活。」
  • 重慶小面,我就想喜歡它的風情萬種,美好的一天從一碗小面開始
    很多重慶人的一天,都是從一碗小面開始的。紀錄片《嘿!小面》在央視播出後,在全國掀起了一股重慶小面熱潮,至今未退。竹林牛肉麵重慶的牛肉麵,是重慶小面家族中較為常見的一個品種,也是重慶小面的代表之一,講究的是牛肉選料精,塊頭大,這在全國各地的牛肉麵中也算是一種特色。在牛肉的燒制上,儘管各家有各家的烹製習慣,但基本上沿襲了川菜中紅燒牛肉的味型,味道濃烈。
  • 重慶的「二兩小面」到底是幾兩?
    最近,陳先生打進本報熱線稱,他從廣西來重慶工作後,就迷上了重慶小面,但令他困惑的是,他在麵館吃「二兩小面」就很飽,但自己回到家裡過秤後煮上二兩面就肯定吃不飽,「難道重慶小面的『二兩』不是真的二兩?」重慶的「二兩小面」到底是幾兩,昨日,記者帶著陳先生的困惑,進行了採訪探秘。
  • 資本搶食重慶小面 小麵館何以獲大投資?
    事實上,作為與重慶火鍋一樣聞名的重慶小面,本地小面品牌也是資本追逐的對象。商報記者從重慶市非公有制經濟促進會獲得的消息,重慶的「村碗」老麵館近日獲得香港資本500萬元人民幣投資,不過與一些有數家連鎖店的小面不同的是,這個被資本方看好的小面品牌,目前在重慶僅有一家直營店。在這背後,資本看好小麵館的哪跟「筋」呢?
  • 2018重慶金筷子小面品牌評選
    隨著重慶美食享譽全國,來渝旅遊、品嘗重慶美食的人數逐年攀升,重慶美食已成為一張靚麗的名片吸引著全國人民,2017年,重慶市被授予「中國小面之都」稱號。 在重慶各政府、行業協會及全媒體的關注下,2018年3月重慶電視臺《重慶美食》欄目攜手重慶市餐飲行業協會成功舉辦了 「2018首屆重慶金筷子小面品牌」評選活動,本次活動邀請所有大重慶範圍內合法的小面經營商家參與,參與報名小面商家共計300餘家,通過粉絲投票、專家評審到店試吃、網絡直播等方式評選出重慶必吃的50家小面品牌,從主城到區縣、從傳承到創新,讓本地吃貨和外地的美食愛好者到重慶領略小面風採,體驗全新味蕾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