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源治理︱「六室同堂」齊解紛司法服務「零距離」 ——沭陽法院...

2020-12-24 澎湃新聞

近年來,江蘇省宿遷市兩級法院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要求,不斷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系統化推進、一體化解決、法治化保障的工作思路,訴源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2019年1至10月,全市法院新收民商事一審案件50089件,新收民商事訴前調解案件21100件,佔新收民商事一審案件數的42%。

本公眾號特開設訴源治理專欄,帶大家進一步了解宿遷法院訴源治理工作開展情況。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沭陽法院,看一看沭陽法院「訴源治理」如何化解矛盾糾紛——「六室同堂」齊解紛,司法服務「零距離」。

今年以來,沭陽縣法院紮實推進兩個「一站式」建設,深化「訴源治理」改革,大力推行訴前多元解紛和立案後繁簡分流、調解、速裁、快審等方式,全面鋪開針對糾紛的非訴防控線、訴前攔截線和訴中調解線,使糾紛快速化解,矛盾多級分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服務「零距離」,防範糾紛

「你好,法官,我想諮詢一下花木企業的勞動者如何維護合法權益……」近日,沭陽縣法院廟頭法庭法官走進新河鎮,與該鎮花木行業協會進行交流座談。座談會上,該院法官耐心細緻地為企業家和花農們答疑解惑。

為幫助企業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沭陽縣法院一方面走訪企業、行業協會,通過「零距離」交流,掌握企業司法需求,並結合工作職能提出應對方案。另一方面,邀請企業家、各行業代表上門座談、徵詢意見,制定聯動化解糾紛機制,及時化解風險。近日,沭陽縣法院邀請轄區9名企業家來法院座談,該院院長袁震向企業家們介紹了今年以來該院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做法,並就下一步工作重點作了詳細闡述。企業家們就如何進一步保護企業發展、解決涉企業案件執行難、維護企業合法權益等方面提出了10多條意見和建議。

11月20日下午,該院主動邀請中國人民銀行沭陽支行及縣內10餘家商業銀行召開座談會,向與會銀行業代表介紹了金融領域矛盾糾紛呈現多樣化態勢,提出下一步與金融機構建立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的建議,得到各家銀行的積極響應。該院還與縣民政局、縣衛生健康局分別就離婚財產分割、醫療損害矛盾糾紛構建聯動處理機制,暢通糾紛化解渠道。

連日來,該院以開展走訪企業調研、法律宣講、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加強與轄區企業的聯繫,目前已陸續走訪25家企業,其中人大代表所在企業12家。通過聯繫企業,發現企業存在的法律風險,引導企業強化法治理念,防範法律風險。

「六室」齊入駐,現場解紛

近日,沭陽縣沭城街道市民項女士向沭陽縣法院提交一份案件訴訟材料,請求法院判決原、被告離婚。立案法官看了訴狀後,了解到原告項某與被告盧某二人是一對剛結婚不滿一年的夫妻。前不久,雙方因瑣事發生爭吵,抓扯過程中,盧某將項某臉部和眼睛打傷。項某一氣之下將盧某起訴到法院,要求離婚。在了解案件基本情況後,立案法官考慮到本案當事人均是年輕人,且性格較為衝動。立案審理有可能進一步激化雙方的矛盾,加大雙方的心理負擔。為減少當事人訴累,實際化解矛盾,在徵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後,將他們引導到設立在訴訟服務大廳的縣婦聯駐法院調解工作室進行調解,後經調解員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這對夫妻最終重歸於好。

為推進訴源治理,讓糾紛止於未發、解於萌芽,沭陽縣法院以法治化思維、專業化優勢、開放化體系、多元化方式支撐,推動形成共建共治矛盾糾紛的預防化解大格局,沭陽縣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增設非訴服務中心,已建有律師調解員工作室、縣總商會調解工作室、縣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工作室、縣婦聯調解工作室、家事糾紛調解室、物業糾紛調解室入駐該院訴訟服務中心,形成「六室同堂」訴前調解工作格局。

與此同時,該院制定《訴前調解引導規則》,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訴訟與非訴訟對接中心,搭建訴調對接整體框架,明確訴前調解的調解程序,引導當事人到調解工作室接受調解,規範調解員的工作流程,提高調解效率和成功率。

11月1日,江蘇省司法廳、省婦聯相關部門組成的調研組來該院調研時,對該院訴前化解家事糾紛的做法給予肯定。

審務進基層, 「立體」解紛

「法官通過列舉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案例進行釋法明理,形象生動,通俗易懂,讓我們豁然開朗,真是太給力了!」

這是近日沭陽縣法院組織法官到江蘇冠源家居有限公司開展法律宣講活動後,該企業的一名職工對上課法官的評價。

沭陽縣法院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促使縣委縣政府出臺了《關於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工作意見》,對深入推進全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進行了統籌安排和具體部署,將「民事行政案件萬人起訴率」納入地方綜治考核指標體系。該院與縣綜治中心聯動,積極開展「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活動,在全縣共40個鄉、鎮(場)、街道建立審務工作站,比照全縣網格化管理布局,建立三級網格化治理聯動機制,全院法官、法官助理全部納入村(社區)三級網格,實現村(社區)法官與人民調解員、基層網格員的相互融合、優勢互補,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的「萌芽」狀態。

該院六個人民法庭還選擇群眾身邊的典型案例開展巡迴審判,並組織調解員旁聽。近日,該院耿圩法庭在沭陽縣北丁集鄉周王村公開開庭審理一起返還財產糾紛案件中,邀請調解員、村幹部等參與旁聽調解,村裡的群眾紛紛前來旁聽,法官在庭審中以案釋法,受到群眾熱烈歡迎。

沭陽縣法院「立體化」解紛,實現新收案件數量大幅下降,今年1-10月份,該院新收民商事案件16774件,同比下降11.78%。

宿遷中院官方微信

微信ID:sqfyweixin

原標題:《訴源治理︱「六室同堂」齊解紛司法服務「零距離」 ——沭陽法院「訴源治理」化解矛盾糾紛紀實(三)》

相關焦點

  • 【頭條】以「菜單式」解紛推進訴源治理工作 武陟法院這樣做!
    近年來,武陟縣法院探索研究訴源治理工作機制,主動融入黨委和政府領導的訴源治理機制建設,堅持把非訴訟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並推出「菜單式」解紛方式,即「一站式」調解﹑「家門口」調解﹑「門診式」解紛,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解紛需求。「一站式」調解,快捷!近年來,武陟縣法院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構建了遞進式矛盾糾紛分層過濾體系。
  • 「零距離」解紛 「家門口」辦案——廣東高州法院推進司法惠民服務...
    >▲《人民法院報》2020年11月28日第4版近年來,廣東省高州市人民法院深入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將司法為民、司法惠民的觸角不斷向基層延伸,打造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法院主導、多方參與、科技支撐的訴源治理工作格局,將訴前調解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成品牌。
  • 精準參與訴源治理 提供最優解紛方案
    這時,調解員與石巖法庭「柳海濤法官司法確認工作室」人員取得聯繫,說明案件情況,請求啟動「調解+司法確認」聯動機制。為了能促進企業儘快恢復生產,柳海濤決定採取「上門服務」的方式,到企業現場開展司法確認工作。到現場後,柳海濤告訴勞資雙方他們初步達成的調解協議是合法的,如果進行司法確認,調解協議就具有司法強制執行力。聽完解釋,勞資雙方均表示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
  • 多元解紛︱ 連調兩案  這個調解員不一般!
    多元解紛︱ 連調兩案  這個調解員不一般!桃花法庭的調解室裡傳來當事人的連連稱讚聲,原來是調解員曹誠傑在調解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這已經是他今天上午調解成功的第二起民間借貸糾紛了。曹誠傑是肥西法院桃花法庭的專職調解員,當事人都親切的稱他為「曹老」,他總說「法院是講理、講法的地方,任何人都要遵守法律規則。在調解過程中,我們除了法、理,也要講情,因為每個人在社會之中都繞不開一個情字。」
  • 從「落地生根」到「開花結果」——松原市兩級法院打造訴源治理新...
    松原市中級人民法院秉承著司法為民的初心,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主動延伸司法服務「觸角」,積極探索滿足人民群眾多元需求、符合松原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多元解紛新途徑,讓訴源治理和府院聯動「並駕齊驅」,在司法職能和社會職能中,充分展現人民法院的擔當作為。
  • 動態︱工作站+「屋場會」,漣源法院訴源治理「新平臺」上見「新招」
    10月15日,在漣源法院楓坪法庭、楊市鎮賽裡社區村支兩委、司法所和派出所等多方共同努力下,楊市鎮訴源治理工作站運用「屋場會」的形式組織現場調解,成功化解一起相鄰通行權糾紛。當日,秋深雨急,該鎮訴源治理工作站的工作人員冒雨來到鄧文雄家中,在「堂屋」擺起了桌椅板凳,邀請其鄰居,就地開起了「屋場會」。
  • 【德聚先鋒】零距離 星服務 ——德清法院「法韻初心」黨建品牌
    【德聚先鋒】零距離 星服務 ——德清法院「法韻初心」黨建品牌 2020-08-31 2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桐廬法院訴源治理招招硬核
    來源:法制日報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副主任鍾妍有了一個新身份——縣級社會矛盾調處化解中心的分流員。這一新身份與最近一個熱詞「訴源治理」密切相關。2019年,桐廬法院收案同比下降17.16%,是近11年來收案量的首次「減速」,這直接得益於桐廬法院加大訴源治理探索。桐廬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陸忠明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訴源治理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實踐。
  • 溧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見成效
    >  9月29日,記者從常州市中院和溧陽法院聯合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溧陽法院積極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建設,2020年1月1日至9月25日,溧陽法院新收一審民商事案件6303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19%。
  • 解紛新思路助力基層平安建設
    訴源治理助推「無訟」創建  新市區處於烏魯木齊市城郊結合的城市發展前沿,區域面積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企業密集,人口眾多。新市區法院牢牢扭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努力打造與各方聯手協作的多元解紛平臺,著力建設分層過濾的矛盾糾紛齊抓共管新格局。  2019年7月,新市區區委政法委部署開展「無訟」創建活動。
  • 訴前調解比重達30.96%,看湖南法院如何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
    今年以來,湖南法院緊密結合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積極融入黨委領導下的訴源治理工作格局,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外。截至目前,湖南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已全部建立了訴調對接平臺,共對接各類調解組織1605個,對接調解員3970人。
  • 全面推進江西法院兩個「一站式」建設提升解紛體系和服務能力現代...
    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定紛爭以「您有需求,我有平臺」為目標,全省法院主動「走出去」、積極「引進來」、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基本形成了覆蓋糾紛源頭到訴前再到訴訟前後端全程,包含訴源治理、多元化解、分調裁審三個層次的一站式多元解紛體系,為當事人提供多途徑、多層次、多種類的解紛方案和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解紛服務。
  • 東莞長安兩個「訴源治理示範社區」揭牌成立
    12月10日下午,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長安法庭率先與霄邊社區、新安社區建立「訴源治理示範社區」。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副院長葉絢麗、市第二人民法院訴調對接中心主任劉伍雄、長安鎮委副書記陳敬林等領導共同為霄邊社區、新安社區「訴源治理示範社區」揭牌。
  • ——萍鄉市安源區法院延伸訴訟服務觸角創新便民利民措施
    匯「志願力量」推進多元解紛  安源區法院成立了江西省首家以「訴源治理」為宗旨的社會團體,開展「訴源治理在身邊」系列活動,形成「源頭預防為主、社會調解優先、法院訴訟兜底」的新型解紛模式,實現第一時間發現、解決群眾關心、困惑的法律問題。
  • 創新訴源治理路徑,打通訴訟服務的「任督二脈」
    近年來,雲溪法院深入學習借鑑新時代「楓橋經驗」,移植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推動訴訟服務規範化建設,深化智能應用平臺建設,不斷創新具有雲溪特點的訴源治理之路。訴訟服務中心是訴源治理的「大腦中樞」。雲溪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引進了自助立案終端、訴訟風險評估終端、 訴訟服務自助終端等設備,依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貫通大廳、熱線、網絡、移動端,打造訴訟全程業務的「智慧訴訟服務」新模式。
  • 武陵源:交流分享 共建解紛平臺
    湖南法院網訊 6月11日,武陵源區召開2020年武陵源區法律顧問和「三調聯動」工作經驗交流會,武陵源區人民法院副院長覃玉奇、立案庭庭長雷清波及法官助理羅田應邀參加會議,並做經驗交流發言。覃玉奇副院長以「紮實推進訴源治理,切實提升我區社會治理實效」為題,傳達了黨中央有關訴源治理決策部署及中政委、最高人民法院、省委相關文件精神,詳細介紹了武陵源區人民法院《關於加強訴源治理、落實「分調裁審」機制、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工作方案》。雷清波庭長匯報了訴源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意見建議。
  • 隴川法院組織召開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座談會
    隴川法院組織召開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座談會 2020-09-28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民法院報丨強化六大治理 推動治蜀興川 ——四川法院推進「六個...
    「六個實質化」,是四川法院對政法工作時代命題的積極應答:服務大局實質化,對應依法治理;訴源治理實質化,對應源頭治理;訴訟服務中心實質化,對應分類治理;庭審實質化,對應重點治理;執行指揮中心實質化,對應末端治理;文化建設實質化,對應綜合治理。
  • 率先推出「網際網路+社區」訴源治理新模式 即墨法院探索實現司法...
    」訴源治理模式,推廣建成11處社區網際網路訴訟服務工作站,參與社會治理,助力鄉村振興。11個工作站運行以來,已有360餘起案件在社區立案、遠程開庭、調解、執行遠程約談、和解,實現司法服務「零距離」。  社區立案 網上開庭 訴訟服務更便民  社區網際網路訴訟服務工作站利用現代科技,把法庭搬到社區,形成訴源治理合力,推動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 【案例速遞】連雲區法院訴源治理十大典型案例
    這些典型案例呈現如下特點:一是突出基層基礎政策導向,彰顯源頭預防化解矛盾和促進基層社會治理實效連雲區法院主動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格局,融入黨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治理體系,在「法進千企」,無訟村(社區)創建,「法官進網格」,打造訴源治理 「3223」 多元解紛模式等各項特色工作中,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全面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