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前調解比重達30.96%,看湖南法院如何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

2020-12-10 中國長安網

今年以來,湖南法院緊密結合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積極融入黨委領導下的訴源治理工作格局,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外。截至目前,湖南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已全部建立了訴調對接平臺,共對接各類調解組織1605個,對接調解員3970人。今年1月-10月,全省法院依託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調解案件16.7萬件,訴前調解案件佔一審立案數量比重達到30.96%,平均辦理時長縮短至11天。

近日,記者走進多家基層法院,近距離體驗湖南法院如何通過多元解紛,提高人民群眾對法院工作的滿意度。

宜章縣法院:

老百姓「點單」,多模式「上菜」

今年6月,宜章縣五嶺鎮發生一起居民乘車意外摔死的事故糾紛,雙方鬧得不可開交,一度劍拔弩張,甚至要對簿公堂。在縣好人協會五嶺鎮分會和鎮司法所共同調解之下,雙方最終達成和解,矛盾化解。

宜章縣好人協會2016年成立,現有分會30個,村級好人工作站300個,會員4.2萬名,遍及全縣鄉鎮、村、社區、街道、機關單位等。近年來,協會充分發揮「好人」的組織優勢、人格魅力和名人效應,築牢好人組織網絡綜治維穩調處矛盾糾紛平臺。4年來,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2400餘起,成為化解矛盾的「尖兵」,也是縣法院多元解紛網絡中的中堅力量。

據悉,在縣委政法委的領導下,縣法院在訴源治理中為老百姓提供「菜單式」解紛模式,從服務供給側發力,把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社團調解、行業調解、仲裁調解、司法調解等各種解紛模式逐一向群眾展示,供其自由「點單」。制定聯動工作制度,強化仲裁、行政裁決、公證等非訴糾紛解決方式與訴訟方式相套轉的實施方案,最大限度滿足群眾多元解紛需求。

立案庭庭長鄧國軍介紹:「我們強調並實施訴源治理,不是因為案件多了要把案件推出法院、擋在門外,而是通過訴源治理機制,提供更加優質的解紛服務,讓群眾解決糾紛更加方便,讓公平正義實現得更加高效。」

宜章縣法院立案庭庭長鄧國軍組織民間借貸糾紛雙方當事人進行訴前調解。

郴州北湖區法院:

「線上+線下」,訴訟服務隨時在線

今年4月,黃某等23人為參加醫師資格考試,報名參加了郴州北湖區某培訓學校的課程,繳費後,被告只提供了第一階段的網絡課程。雙方多次協商未果,黃某等23人只能訴諸法律,將培訓學校告到區人民法院。考慮到該合同糾紛案事實清楚,爭議不大,原告方遠在江西,往返不易,且雙方調解的意願很強等因素,該院啟用訴中委託調解。

通過多元調解平臺,4名特邀調解員為雙方當事人進行了一場連接湘贛、跨越1000多公裡的「雲」調解。雙方在線交換調解意見,糾紛「隔空」圓滿化解。

近年來,該院持續完善司法便民、利民措施,不斷優化線上服務平臺和線下服務機制,構建起「線上+線下」訴訟服務新模式,實現了「線下一站全辦,線上一網通辦,跨域服務能辦」。

今年4月,該院新審判大樓順利搬遷。新審判大樓著力打造全新、高效、便捷、智能的訴訟服務中心,推進訴訟服務體系現代化建設。大廳設置「一區十中心」,集安全檢查、導訴分流、登記立案、審前調解、訴調對接、信訪接待、自助服務、法官接待、鑑定評估、集約送達等十大功能於一體。同時加強了收轉發一體化平臺、智能雲櫃、統一送達平臺的深度應用,訴訟服務軟硬體設施和服務功能不斷完善,訴訟服務的標準化、規範化、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現在來區法院辦事特別方便。」某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某感慨真的感受到了「走進一個廳、事務全辦清」的優質訴訟服務。

郴州蘇仙區法院:

員額法官+調解員加速糾紛化解

今年7月17日,在駐蘇仙區法院調解員的主持下,一起勞務者受害產生的責任糾紛僅用3天就被化解。

7月14日,工人周某城在項目工地上意外觸電身亡。事故發生後,周某城的家屬情緒激動,多次到工地上討要說法,導致工地無法正常施工。項目負責人王某禮來到法院尋求幫助。蘇仙區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副主任李志平了解基本情況後,委派訴調對接人民調解委員會兩名調解員進行調解。

調解員一面積極與雙方溝通,全面了解事故發生情況,另一方面安撫受害人家屬情緒,勸說其理性處理善後事宜,避免過激行為。經過兩天耐心、細緻調解,責任人王某禮和受害人家屬達成調解協議,約定王某禮7月18日前支付全部賠償金,周某城家屬收到賠償金後不再阻工,也不得再以此事提起訴訟。7月17日,區法院對雙方的調解協議進行了司法確認。

這是蘇仙區法院訴前調解的一個縮影。今年,區法院把「兩個一站式」建設作為全年重點工作之一,健全完善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的同時,以加強訴源治理為著力點,加快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建設,探索建立了員額法官與調解員「速裁+」模式,將案件進行繁簡分流,在立案登記前,委派調解員進行訴前調解,調解不成功的案件再進入司法程序,由速裁團隊快速審理。由此減少訴訟增量,也減輕了當事人訴訟成本。

衡陽雁峰區法院:

探索金融糾紛化解新機制

雁峰區分布有多家銀行,金融新興業態較多,出現的金融問題也較多。近3年,區人民法院受理的涉金融糾紛案件急劇上升,金融糾紛案件種類越來越多樣,糾紛內容趨向多樣化與複雜化。

對此,區人民法院積極爭取黨委和政府的支持,整合訴訟資源,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了金融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和訴調對接人民調解委員會,構建集人民調解、律師調解、法官調解於一體的立體化、全網式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格局。

2013年3月12日,張某在中國工商銀行衡陽分行辦理了一張牡丹信用卡,啟用後開始透支消費。張某透支後未還款,截至2020年6月11日,欠衡陽分行信用卡透支款本息46萬多元。衡陽分行多次向張某催收未果後,將張某起訴至雁峰區人民法院。

區人民法院立即將該案件委派至金融糾紛多元化解中心進行訴前化解,衡陽市金融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派駐在金融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的調解人員隨即電話聯繫張某,通過析法明理、動之以情的溝通,遂約雙方當日下午進行調解,並達成了調解協議。

據悉,金融糾紛多元化解中心的設立和運行,使得該院受理的金融糾紛案件同比下降25%,既大大拓寬了金融糾紛化解渠道,提升了解紛效率,降低了當事人解紛成本,又從源頭上減少了訴訟增量。

衡陽蒸湘區法院:

「線上」批量調解物業合同糾紛

今年8月,衡陽某物業公司向蒸湘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小區業主劉某支付其所拖欠的物業管理費。

徵得原告同意之後,法院委派調解員對該案進行訴前調解。經調解員電話了解得知,該物業公司為衡陽市某乙小區提供物業服務,劉某自購買乙小區房屋後,一直在廣東工作,未實際裝修入住,希望物業公司能夠減少物業費的收取。由於該案案情簡單,涉案標的較小,被告劉某又沒有居住在本地,為了節約糾紛處理成本,便於矛盾的化解,調解員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跟原、被告視頻連線的方式進行調解,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被告按物業費總額的80%向原告繳納物業管理費。雙方均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籤訂了電子調解協議。

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員了解到像劉某這樣的情況不止一例。該小區交房不久,許多業主購買房屋之後,並未實際裝修入住,亦未繳納相應的物業管理費用。為了提前將這類糾紛化解,區人民法院主動與各物業公司銜接,建議物業公司對於空置房屋可以採取減免10%-30%物業費的方式與業主達成和解。許多物業公司採納了法院的建議,大量類似糾紛在訴前就得以化解。

衡東縣楊橋法庭:

「法庭+村委會」平息家庭暴力案

2006年,顏某與周某自由戀愛後結婚。婚後夫妻感情一直較好,生育一兒一女,羨煞旁人。因成家之時家庭條件不好,兩人便到廣州做生意,經過一番努力,也成為有房有車一族,生活十分幸福。

但2015年始,周某對顏某實施家暴,到顏某娘家鬧事,經派出所處理才得以平息。2020年8月,雙方又發生爭執,周某大打出手,經派出所處理後,周某仍以顏某不回家為由對其家人進行威脅。顏某遂向法院起訴離婚,並申請人身保護令。

因有兩次出警記錄,且有人體損傷程度鑑定及周某帶有威脅性的微信聊天記錄,承辦法官及時製作了人身保護裁定書。承辦法官通過邀請村委會幹部採取直接送達人身保護令的方式,將人身保護令裁定書直接送到了周某手中。在村幹部的說理與法官的講法下,周某當場表示懺悔,保證一定克制,不會再犯。最終兩人握手言和。楊橋法庭庭長劉尚球認為,村幹部來自群眾、貼近群眾、善於做群眾工作,是化解矛盾糾紛的有力力量。「在基層做調解工作,法官與村官聯合,法與理情並重,效果就能加倍。」

據悉,該法庭不斷延伸司法服務,對轄區3個鄉鎮33個村(含3個社區)進走訪聯繫,在村(居)委會設立訴源治理點,由一名法官與村(居)委會進行對接,對於村裡面的糾紛調解,法庭可以派人指導,實現法官講法理與村官講情理雙結合。同時探索建立「一村一特邀調解員」工作機制,激活鄉村調解力量,通過鄉鎮黨委政府推薦,法院與司法局審核,在轄區每一村每一社區的已任命的人民調解員中確定一名特邀調解員,村中的矛盾糾紛化解都可通過特邀調解員直接與法庭聯繫,實現連線指導,無縫對接。讓村民的矛盾都能在村裡解決。

張家界永定區法院:

「調解前置」推進訴源治理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這麼短的時間內把糾紛處理好了,讓我免除了來回奔波之苦。」通過「調解前置」機制,永定區人民法院成功化解一起房屋損壞賠償糾紛,張家界某物業公司賠償業主羅某房屋損失4.3萬元。

2020年5月,家住張家界某小區17樓的業主發現家中屋頂滲水,隨後物業公司通知18樓(頂樓)業主羅某回家查看。收到通知後,遠在在長沙上班的羅某當天趕回張家界,發現家中被大量積水浸泡,房屋裝修毀損嚴重。經現場勘察,確定系樓頂施工時工人未將下水管攔網固定好,導致石塊進入下水道導致管道破裂引發漏水,物業公司承認是其所聘請的人員施工不當造成漏水。事後,羅某與物業公司就房屋賠償問題進行多次協商,但始終因賠償款差距過大而未果。

羅某將物業公司起訴至永定區法院,要求賠償損失共計101743元。法院受案後,認為糾紛事情清楚、存在協商處理可能,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委派特邀調解員啟動訴前調解程序,但仍因賠償數額存在較大分歧,雙方無法達成一致,訴前調解程序終結。在當事人申請鑑定後,區法院立案庭經過認真分析,認為該案仍存在調解可能,決定啟動訴前鑑定前的調解。經過立案庭工作人員耐心細緻的反覆調解,最終使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物業公司一次性賠償羅某房屋損失4.3萬元。

今年來,永定區人民法院創新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將民商事案件的調解、文書送達、司法鑑定三項工作前移,積極探索「調解前置、鑑定前移、送達壓前」,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目前,區法院通過「三前」機制,委派訴前調解案件598件,調解成功362件。

桑植縣法院:

「景區訴源治理」高效便捷

桑植是賀龍元帥和廖漢生將軍的故鄉,是紅二方面軍長徵出發地,也曾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桑植的紅色旅遊業不斷發展,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參觀、學習。

2019年6月,桑植縣某紅色教育基地項目工程完工後,施工單位某建設公司以工程款未結算為由一直拖欠59名民工工資135萬元。多次催討無果,12月22日,農民工王某等人來到縣法院諮詢訴訟事宜。

眼看年關將至,為了快捷處理糾紛,讓農民工安心回家過年,訴調對接中心的工作人員龔龑建議他們嘗試訴前委派調解。在徵得同意後,調解室迅速接手該批案件,立即與建設單位、施工方聯繫。經過速裁庭、調解工作室前後5天的工作,終於說服各方同意由建設公司代施工單位一次性支付民工資135萬元。2020年1月7日,135萬元全部轉入59名農民工帳戶。

此外,為及時解決旅遊糾紛,今年10月,桑植法院正式把訴源治理工作站搬進景區,在賀龍紀念館和紅二方面軍長徵出發地劉家坪成立了「紅色景區訴源治理工作站」,在九天洞、苦竹河成立了「西線旅遊訴源治理工作站」。在十一長假期間,該院在景區門口以旅遊糾紛諮詢、流動受案、就地開庭、現場調解的形式幫助遊客們處理旅遊中發生的糾紛,為遊客開闢了一條高效便捷的涉旅糾紛解決通道。該院還構建了涉旅遊糾紛化解常態工作機制,建立景區訴源治理工作站微信群,確定工作站站長和聯絡員,保障有專人處理涉旅遊糾紛。

長沙縣法院:

及時司法確認訴調無縫對接

「有了這份司法確認書,我的租金就有保障啦!」日前,當事人陳某在長沙縣法院拿到司法確認受理通知書和民事裁定書後,一顆懸著的心終於得以放下。今年1月至5月,受疫情影響,某餐飲公司未向陳某繳納租金共計人民幣50萬元整。經多次催要未果,陳某將餐飲公司訴至法院。

長沙縣法院訴訟服務中心主任李松豔積極引導當事人,通過訴前調解處理糾紛。在徵得雙方同意後,李松豔將該案件委派給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在調解員耐心地調解下,案件得以調解成功。縣法院依法對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並將裁定書及時送達當事人。李松豔介紹,縣法院授權委託人民調解委員會,代為接收糾紛當事人司法確認申請資料,並由人民調解委員會對接法院完成司法確認流程。通過此舉,縣法院逐步形成以人民調解為主、法院業務指導為輔和司法確認為後盾的訴調對接互動格局。

近年來,長沙縣人民法院充分利用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由縣委政法委牽頭,在全縣建立以七大矛盾調解中心、五大基層法庭訴調點、多個街道訴調銜接工作站為基礎的「網際網路+訴前調解」的大格局,逐步形成以人民調解為主、法院業務指導為輔、司法確認為後盾的訴調對接互動格局。

今年1月-10月,該院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委派案件6220件,調解成功2799件,調解成功率達51.01%,同類民商事案件收案數比去年同期下降3.1%,法官的辦案壓力進一步緩解。

長沙望城區法院:

為化解爭議提供更多選擇

今年11月16日下午,望城區法院行政爭議訴源治理聯合工作站內,一場調解進入尾聲。原本愁容滿面的小區業主們漸漸舒展了眉頭。

這場行政糾紛源起於一個垃圾轉運站的選址。某樓盤經規劃批准擬在樓棟之間建立地埋式垃圾轉運站,然而選址在預售房屋時未事先告知業主。業主認為,區資規局對垃圾轉運站的規劃設計違反合理行政原則,遂向長沙鐵路運輸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望城區法院與長沙鐵路運輸法院聯合設立訴源治理工作站受理該案,委託調解員退休老法官湯智文進行調解。憑藉豐富的行政爭議案件審理經驗,調解員在多方溝通並實地勘察後,決定組織雙方當面調解。

「從小區整體居民生活便利而言,垃圾站必不可少。關鍵是要科學、合理選址,儘量降低垃圾站對業主居住環境的不利影響。」調解員釋明理義,多番溝通。在當日的調解過程中,雙方取得辦理規劃變更的初步合意。目前,行政機關正依照法定程序調整原規劃設計,業主代表擬撤訴。

「行政爭議訴源治理聯合工作站的建立,是對調解、行政裁決、行政複議與訴訟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完善。」長沙鐵路運輸法院副院長劉洪波說,「聯合構建行政糾紛訴前調解機制並不意味著法院將訴訟爭議『拒之門外』,而是為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提供了更多選擇」。

這只是望城區法院多元調解的一個剪影。近年來,區法院發揮多方位、全領域聯合優勢,不斷完善特色調解與訴源治理工作站點。房地產、金融保險、交通、徵拆、醫療、婚姻家庭等各行業調解室構建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主體,人民陪審員與律師調解室打造兩翼,訴源治理工作站點覆蓋全區14個街鎮、150個村(社區)深入開展工作。人民調解員、退休法官發揮自身優勢,駐院調解快速高效化解糾紛。此外,還與望城區建築業協會成立全省首家建築行業訴源治理工作站,推動行業糾紛源頭預防和訴前化解。今年截至11月,該院訴前交調1066件糾紛,調成565件,調解率達53%。

2020年11月16日,望城區法院退休法官湯智文對因垃圾中轉站選址引發的行政爭議進行調解。

相關焦點

  • 雲南法院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一年多來雲南法院「一站式」建設情況如何?怎樣快速化解糾紛?雲南高院要求所有基層法院要設立速裁快審團隊,原則上按本院員額法官20%的比例組建速裁團隊,負責辦理所在法院65%以上的民事案件。同時,廣泛整合調解力量。在訴訟服務中心開展訴前委派調解、立案委託調解、司法確認、簡案快審速裁工作的新機制,實現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分層過濾化解糾紛。
  • 興隆法院 「下足功夫」 加快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今年以來,興隆法院全面貫徹落實上級法院決策部署,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深化「分調裁審」機制改革,積極探索創新升級「楓橋經驗」的時代新內涵,紮實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 興隆法院加快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今年以來,河北省興隆縣人民法院全面貫徹落實上級法院決策部署,積極回應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深化「分調裁審」機制改革,積極探索創新升級「楓橋經驗」的時代新內涵,紮實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
  • 江蘇省法院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和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 老百姓...
    中國江蘇網9月3日訊(通訊員 省法宣 記者 姚均祥)近日,江蘇高院發布《關於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的實施綱要》及五個配套實施辦法,以推動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理念更新、機制創新。據介紹,江蘇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紛和一站式訴訟服務取得了一定成效,建立健全了「一站式」聯動工作機制,在交警、勞動仲裁、消費者協會等部門設立巡迴法庭200餘個,通過在社區、鄉村設立審務工作站,派駐1121名法官擔任審務指導員。
  • 10餘家中、省媒體關注,重慶一中院多元解紛「有妙招」!
    為豐富「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力量,重慶一中法院與與西南政法大學勞動社會保障法制研究中心合作搭建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此舉系重慶法院系統創新性嘗試。同時,該院引入專業行業調解力量搭建8大平臺,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手段,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快捷精準的訴訟服務。
  • 【頭條】以「菜單式」解紛推進訴源治理工作 武陟法院這樣做!
    近年來,武陟縣法院探索研究訴源治理工作機制,主動融入黨委和政府領導的訴源治理機制建設,堅持把非訴訟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並推出「菜單式」解紛方式,即「一站式」調解﹑「家門口」調解﹑「門診式」解紛,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解紛需求。「一站式」調解,快捷!近年來,武陟縣法院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構建了遞進式矛盾糾紛分層過濾體系。
  • 潮安區召開訴前調解(和解)中心建設 暨聯調工作推進會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要求,著力深化我區「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改革工作
  • 隴川法院組織召開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座談會
    隴川法院組織召開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座談會 2020-09-28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她關注丨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珠海開闢婚姻家事調解新陣地!
    12月22日上午,隨著橫琴新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橫琴法院」)多元解紛中心揭牌暨籤約儀式順利舉行,珠海市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珠海市婚調委」)與橫琴法院正式籤訂訴調對接合作協議。  儀式上,橫琴法院與珠海市婚調委籤署了《關於合作開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的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備忘錄》針對雙方單位合作的「基本原則」「運行機制」「工作方法」等八方面事項做出明確規定。
  • 【「一站式」建設】北安法院「四項措施」強力推進社會矛盾糾紛...
    【「一站式」建設】北安法院「四項措施」強力推進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2020-12-17 1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和解+速裁」 多元解紛的「佛山實踐」
    據佛山中院立案庭副庭長、佛山市訴前和解中心和集中速裁負責人崔景誠介紹,近年來,佛山中院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為契機,立足多年改革的實踐基礎,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和解+速裁」一體化工作模式,牽頭推動佛山市區兩級法院同時成立訴前和解中心平臺和集中速裁團隊,為人民群眾提供集約高效、便民利民、智慧精準的「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
  • 海口中院與海口國際商事調解中心籤署多元解紛合作框架協議
    海口中院與海口國際商事調解中心籤署多元解紛合作框架協議 2020-09-22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家界市法院:築牢「兩防線」 矛盾多元解
    近日,張家界武陵源區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員毛漢初一直忙到晚上八點才下班回家,當天他成功將3起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其中2起當場兌現。這一切都得益於張家界在全市範圍內全面推廣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為進一步加強訴源治理工作,推進市域社會治理,今年初,張家界市積極創新「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明確各區縣和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信訪、人社等多級多部門參與糾紛解決,把大量矛盾糾紛解決在訴前。「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如何在張家界市高效落地,以及人民法院在其該如何發揮參與和推動作用?
  • 推進「一站式」建設 構建司法為民新格局
    建機制,為「一站式」建設強保障「什麼是『一站式』建設?就是更高效、快捷的為群眾服務。」該院黨組書記、院長巴圖如是說。為推進一站式訴訟服務體系和多元解紛建設,該院成立「一把手」總體協調,其它黨組成員分工負責的「一站式」建設工作領導小組。
  • 《中國審判》刊發王靖院長署名文章《智慧訴服暖民心 多元解紛化民...
    此外,張家口市兩級法院還大力推進在線訴訟服務。截至目前,網上立案33070件,網上交退費16182筆,網上送達35874件,網上開庭1407件,跨域立案288件,網上辦案數量位居河北省前列。強化聯動共治 構建一站式解紛機制張家口中院把全面推行「線上+線下」一站式多元解紛服務,作為促進矛盾糾紛實質化解的有效途徑。
  • 黑龍江北安法院推進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
    為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意見》,黑龍江省北安市人民法院堅持黨的堅強領導,將多元化解糾紛工作融入黨委領導和政府負責的社會治理體系中,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矛盾糾紛化解大格局,法院從強組織、搭平臺、建機制、推應用四個方面著手,實現訴訟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功能互補、良性互動,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改革提質升級
  • 信用卡逾期糾紛可訴前調解
    訴前調解階段,共有14名欠款人直接還清欠款,95名欠款人與銀行達成還款協議並進行司法確認。8月中旬,銀行對剩下104名欠款人正式起訴,其中8名欠款人與銀行達成訴中調解,法院出具調解書並減半收取訴訟費。10月底,西城法院依法判決剩餘96名被告依約還款。通過法院回訪,銀行表示達成協議的100餘名欠款人,僅有2名毀約,擬申請強制執行,其他均正常履約。
  • 海南樂東法院構建兩個「一站式」探索社會治理新路徑
    近年來,立足「山海互動」地域特點,樂東縣法院繼承並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內融外合,力推一站式多元解紛機制、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走出一條人民法院參與現代化社會治理的新路徑。在樂東縣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何昌恩看來,法院主動融入黨委和政府領導的多元解紛機制建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完善訴前多元解紛聯動銜接機制,推動矛盾糾紛向源頭防控延伸,基本形成條塊結合、上下貫通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綜合治理大格局,努力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基層法院升級版。
  • 《人民法院報》報導黑龍江法院「一站式」建設:跑出加速度 服務到...
    像老李這樣的特邀調解員,黑龍江法院共有1890名。近年來,黑龍江法院與政府相關部門及調解組織等社會力量加強協作,以多種形式推動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促進從源頭預防化解矛盾。 堅持「能人請進來」的有效方法,築牢訴前調解「主陣地」,打造特色解紛「名品牌」:綏化法院打造「一院一品牌」解紛模式,年初以來訴前調解9627件,佔一審案件的41.16%。
  • 訴源治理︱「六室同堂」齊解紛司法服務「零距離」 ——沭陽法院...
    2019年1至10月,全市法院新收民商事一審案件50089件,新收民商事訴前調解案件21100件,佔新收民商事一審案件數的42%。本公眾號特開設訴源治理專欄,帶大家進一步了解宿遷法院訴源治理工作開展情況。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沭陽法院,看一看沭陽法院「訴源治理」如何化解矛盾糾紛——「六室同堂」齊解紛,司法服務「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