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張家界武陵源區人民法院特邀調解員毛漢初一直忙到晚上八點才下班回家,當天他成功將3起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其中2起當場兌現。這一切都得益於張家界在全市範圍內全面推廣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為進一步加強訴源治理工作,推進市域社會治理,今年初,張家界市積極創新「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明確各區縣和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信訪、人社等多級多部門參與糾紛解決,把大量矛盾糾紛解決在訴前。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如何在張家界市高效落地,以及人民法院在其該如何發揮參與和推動作用?據該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壯曉陽介紹,在去年推行的「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基礎上,全市法院今年築牢調解和仲裁、行政裁決、行政複議「兩道防線」,進一步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在高效發揮調解作用上,該市法院暢通與司法行政機關溝通聯繫,持續加強人民調解隊伍建設和力量配備,建立完善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的有效銜接機制,同時加強與相關部門工作聯動,支持鼓勵專業調解組織市場化發展,讓「市場的問題由市場解決」,並加強與物業、金融、房地產等重點行業建立調解對接機制,培育孵化各類行業調解組織。今年來,全市依託法院調解平臺吸納調解員123名,對接調解組織81家,訴前、訴中調解成功案件2651件,調解成功率達73.54%。
在「第二道防線」上,該市法院充分發揮律師、公證、仲裁等專業組織在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中的專業特長和實踐優勢,嚴格對標張家界市委提出的「對標提質、旅遊強市」戰略要求,強化司法對涉旅糾紛調解的法律支撐和指導作用,為涉旅糾紛提供更便捷、高效、權威的爭議解決方式。藉助和發揮「網際網路+」「大數據」等信息化優勢,加強矛盾糾紛在線化解力度,讓調解更智慧、更便民、更優質,切實提升來張遊客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官智慧 陶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