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著名作家、前任文化部部長王蒙(攝影:楊佳/中國網)
當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攝影:楊佳/中國網)
今天下午,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舉辦「中國當代文學」集體專題採訪,當代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和當代著名作家、前任文化部部長王蒙應邀出席。中國網現場直播。
談到當今出現的80後、90後作家,王蒙說,80後、90後已經是完全新的一代了。這在中國文化裡似乎有吹牛的意思,在世界文化裡絲毫不含這個意思。因為我比較大的孫子就是80後,我願意講一個故事。在我的大孫子14歲的時候,我對他進行了一點兒教育,我說:「我14歲的時候已經是一個革命者,我那時候參加了還處在地下的中國共產黨,我已經從事革命了。而你現在只知道玩電腦遊戲,你應該很好的成長起來。」他立刻就給我一個回答,他說:「那是因為你當時沒有玩具,你連玩具都沒有,你不去革命,你還能幹什麼?」有點道理,這說明了兩個問題:第一,時代已經不一樣了,現在的少年、新人,和我當時所關心的事情、吸引我的事情已經不一樣了;第二,我希望全世界所有的國家,注意給兒童和少年提供足夠的玩具。一個不能夠給兒童和少年提供足夠的玩具的國家,那麼這個國家的年輕人就有權利選擇革命,推翻這個反動的不能夠滿足兒童、青年、少年需要的破國家。
鐵凝表示,談到80後、90後作家,我想到的第一個詞是「後生可畏」。我覺得80後、90後這一代的作家,我拿他們的起步跟我自己比,我覺得他們在知識的儲備、他們的生活環境、寫作環境、整個中國大的社會背景、藝術起點,比我當時要高得多。他們能夠真誠地對待自己的內心,貼近青春的這種寫作,他們能夠贏得當代那麼多年輕的讀者的愛,我覺得也是讓我羨慕的。他們給中國當代文壇帶來了什麼呢?我想六個字,可能不準確,但是我的確這麼想,「色彩、動感、活力」。我還想到,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心事,可能80後、90後這些作者所寫的心事兒不是我們的心事,所以他們的心事是不重要的,我想不能這樣認為。我最近高興得看到一些80後的作家,他們自己開始不滿意自己了,他們自己要做寫作的調整,他們對自己現有的寫作狀態不滿意。比如張悅然提出對自己作品的反省。我覺得在不同的階段他們自己會做自己的調整的,也許不用更多的其他年齡的作家多嘴多舌,我對他們有足夠的信心。(唐佳蕾)
王蒙簡介:
作家、研究員。1934年10月生於北平(現北京),祖籍河北南皮龍堂村。正規學校只讀到高中, 1962年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師,現任中國海洋大學顧問、文學院院長。並任南開大學、浙江大學、新疆大學、南京大學、解放軍藝術學院、北京師範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廣州中山大學、上海交通上學、浙江師範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大學的教授或名譽教授,安徽師範大學中國詩學研究中心顧問。曾任美國三一學院高級學者(Presidential fellow),哈佛大學燕京學院特邀學者。
文學創作以小說為主,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今,共發表長篇小說八部,中、短、微型小說集十餘部,評論集十餘部,散文集十餘部,古典文學研究三部,舊詩集一卷,新詩集二卷,並有取自英語、維吾爾語的譯作。他十九歲開始寫的處女作《青春萬歲》至今一再出版不衰。1993年出版《王蒙文集》10卷,2003年出版《王蒙文存》23卷。2003年以來,他連續發表了《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學》、《青狐》、《王蒙與他筆下的新疆》、《王蒙新世紀講稿》、《王蒙活說紅樓夢》、《王蒙評點紅樓夢》修訂版、《尷尬風流》、《伊朗印象》、《王蒙自傳》3卷等重要作品,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力。他的作品被翻譯成英、法、德、俄、日、韓、意、挪、瑞、荷等二十餘種文字出版。
他曾獲得義大利蒙德羅文學獎,日本創價學會和平與文化獎,獲得俄羅斯科學院榮譽博士學位,是約旦作家協會名譽會員。
鐵凝簡介:
鐵凝,作家。1957年生於北京,祖籍河北。曾為河北省作家協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06年當選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197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玫瑰門》、《大浴女》、《笨花》等4部,中、短篇小說《哦,香雪》、《第十二夜》、《沒有鈕扣的紅襯衫》、《對面》、《永遠有多遠》等100餘篇、部,以及散文、隨筆等共400餘萬字,結集出版小說、散文集50餘種。1996年出版5卷本《鐵凝文集》,200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9卷本《鐵凝作品系列》。作品曾6次獲包括「魯迅文學獎」在內的國家級文學獎。長篇小說《大浴女》、短篇小說《逃跑》、《小嘴不停》等入選中國小說學會評出的年度排行榜。多部小說連年入選多種版本的年度優秀小說選本。另有小說、散文獲中國各大文學期刊獎30餘項,並選入大學語文課本。2003年當選《小說選刊》讀者投票評出的讀者最喜愛的「新世紀十大小說家」。由鐵凝編劇的電影《哦,香雪》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以及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部分作品已譯成英、俄、德、法、日、韓、西班牙、丹麥、挪威、越南等多國文字。
1997年以來,被聘為河北師範大學、上海大學、河北大學兼職教授。
1986年參加在挪威舉辦的第二屆國際女作家書展。1995年受美國政府邀請,參加「國際訪問者計劃」訪問美國十餘個州、鎮。1998年和2001年分別率中國作家代表團出訪以色列、日本,並赴俄羅斯、加拿大、法國、英國、韓國以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從事文化交流、學術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