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5萬起!威尼斯貢多拉船夫為何如此高收入?

2020-12-19 沙漠玫瑰

曾經聽過這樣一種說法:除了煤,這世界上最黑的,就是威尼斯的貢多拉了。

雖然有些誇張,但事實證明,貢多拉肯定算不上白。

貢多拉(Gondola),又譯成「剛朵拉」,是威尼斯特有的交通工具之一,造型精緻,歷史悠久。無論走到哪裡,細細窄窄的貢多拉都會映入眼帘。可別小看它,已經有一千餘年的歷史,據說公元7世紀由當時威尼斯的總督命名。

貢多拉的製造極其講究,長約11米,寬約1.5米,每條船船夫1人,除船夫外,最多可乘坐6人。船由櫟木板製成,每條船需用黑色油漆刷七遍方可成。由於船身極窄,又是一側單槳划船,為保持平衡性,船底呈不對稱形。船頭六齒,代表威尼斯的六個區。船夫的標準造型為草帽和藍白條紋的海魂衫。

1562年,威尼斯元老院頒布禁令:不準在尖舟上添加任何炫耀的裝飾,已經安裝的必須拆除。於是,所有的貢多拉都被漆成了黑色,唯一留下的只有船頭的嵌板。船夫們就費盡心機,將貢多拉的內部座椅裝飾得極其精美。到今天,貢多拉的數量已經銳減到了18世紀的二十分之一,完全成為了旅遊業必不可少的項目之一。

貢多拉又有「水上法拉利」之稱。並非是因為它多快,而是因為它造型奇特,內飾精美,而且造價不菲,每條貢多拉約需2萬歐元。駕駛貢多拉也要極其高超的技巧,試想一下,要想把如此細長的一艘小船在威尼斯綜合交錯的水巷之中駕馭自如,需要多高超的技術才能實現。因此,一名合格的貢多拉船夫,需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和考試才能「持證上崗」。現在,威尼斯每年只招募培訓三至五名新船夫。

威尼斯貢多拉船夫的收入可是不菲,月收入至少在6000歐元起(約合人民幣5萬元/月),但船夫可不是想當就能當的,入行門檻極高,除去必須是威尼斯本地人這一條件外,家族也必須從事這一行業才行。

2009年,23歲的焦爾賈·博斯科洛打破了威尼斯貢多拉船夫男人一統天下的局面,順利通過考試並取得了貢多拉的駕駛證書。她歷經6個月,400小時的課時培訓,學習了如何用單槳操縱狹長的貢多拉,如何在曲折的水路上行船,以及如何預測潮水和水流等。

儘管乘坐貢多拉的價格不菲,但每艘船都由船夫獨立經營,即船隻的保養,裝飾等費用都由他們自行承擔。眾所周知,海水的腐蝕性極大,貢多拉日復一日地在海水中浸泡,所需的保養和修繕更不能缺少。因此,對於貢多拉的船夫來說,每年保養貢多拉的費用也是不小的一筆支出。

聖馬可廣場周邊有兩個集中的碼頭,一是大運河前,這條航線可以經過嘆息橋下;二是在位於奢侈品街的一頭,一座小橋旁。

乘貢多拉遊水城,是威尼斯旅行必不可少的一項體驗。可以看到,房屋的牆壁都斑駁不堪,還有被水浸泡過的痕跡。很多房子都看的出來,已經沒有人居住很久了。 威尼斯漲潮的時候,海水淹半層樓甚至一層樓高,是常有的事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旅行分享師、跨界自媒體人。2016年新浪V影響力峰會嘉賓,2017年新浪&優酷「享耀全世界」盛典嘉賓,2017騰訊旅遊核心自媒體,騰訊企鵝優品首批入駐自媒體人,新浪微博籤約自媒體,微博旅行博主,螞蜂窩攻略作者&達人,窮遊精華作者&探路者,窮遊&途風體驗師,電臺嘉賓,秒拍籤約達人

相關焦點

  • 水城威尼斯迎來首個女貢多拉船夫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自11世紀以來,義大利威尼斯特有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平底船「貢多拉」一直是男性掌持。6月27日,一名兩個孩子的母親打破了男人一統「貢多拉」天下的局面,成為威尼斯首個女貢多拉船夫。
  • 下巴永遠向上揚著 貢多拉船夫:威尼斯的「傲慢」
    甚至有人說,沒有了貢多拉的威尼斯或許就不是威尼斯了。一條貢多拉由280個部分組成,使用了8種不同種類的木頭。複雜的製作工藝使得它的造價相當於一輛寶馬330。  1495年,當載有法國大使菲德·科明的船隻駛入威尼斯時,他不禁驚嘆:「這是我見到的最富麗堂皇的城市,是無法形容其美麗與財富之城。」這位大使發出感慨的時刻,正值威尼斯海上貿易的鼎盛時期,那時的貢多拉數量過萬,船身是明豔誇張的彩色,並且有船篷,經常是接客妓女的棲身之所。
  • 威尼斯下調貢多拉船載客量,原因:遊客胖了!
    威尼斯最新政策: 小型貢多拉船的每艘最大載客量,從6名減少為5名; 穿梭於運河上的較大貢多拉船的載客量,從14人變成12人。
  • 貢多拉船夫
    在視頻開頭,他們採訪了一個貢多拉船夫,那人穿著緊身的針織上衣,戴著一頂草帽,站在搖曳的貢多拉上一邊划船一邊說,啊呀,我幹這行已經十七年啦,但最近我的船常常沒法兒穿過橋洞。貢多拉,你知道的,兩頭尖尖且高高翹起的小船,像新月又像牛角麵包。船夫後來解釋說,海平面上升了,船的兩頭總在橋洞裡卡住,他只好不斷把它們削低一些。
  • 威尼斯的特色,貢多拉
    再來說說貢多拉船。這船可不簡單,大概要用八九種木材,共計280多塊木板製成。過去打造一艘貢多拉要一兩年的時間,現在有了自動的機械設備和工具,也要兩三個月造一部,成本大概要40,000歐元左右。貢多拉的長度約11米,寬度1.40至1.60米,重量大約在350公斤左右。
  • 威尼斯貢多拉
    不容錯過:義大利 威尼斯 貢多拉貢多拉(義大利語:Gondola),又譯剛朵拉、共渡樂,是義大利威尼斯特有的和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划船,船身全漆黑色,由一船夫站在船尾划動。貢多拉的整個船頭呈「S」形,船頭包著鋼皮,船尖上帶有6個鋼齒的銅飾,象徵威尼斯總督的帽子和威尼斯市中心的6個行政區,另一邊的一條(加上另一側的6個鋼齒,可算是第7條鋼齒)橫槓則代表與聖馬可廣場遙遙相對的、呈月牙形的朱代卡島(Giudecca)。每條貢多拉由一名船夫駕駛,船夫站在船尾靠行駛方向的左側一邊,面向船頭,用單只船槳在船的右側水中推水。
  • 水城威尼斯,本地人嫌物價高,貢多拉曾是運送死屍的工具
    威尼斯的風情總離不開「水」,蜿蜒的水巷,流動的清波,宛若默默含情的少女,眼底傾瀉著世界最浪漫的溫柔。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水城威尼斯,是義大利之旅萬不能錯過的一座城市。這艘輕盈纖細,造型別致的小舟一直是居住在瀉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每一個來到這裡的遊客都不會錯過與這古老船隻的親密接觸,穿梭在水街水巷中,聽著船夫的歌謠,感受著來自於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浪漫與氣息。不論是走在水橋上,還是聖馬可廣場周圍,瀉湖上貢多拉往來穿梭,黑色的身影如穿著黑袍的藝術家一般,流動著威尼斯最動人的情懷。然而,關於貢多拉的背後故事,卻令人一顫。
  • 威尼斯給「貢多拉」小船編號
    在義大利水城威尼斯,遊客們喜歡乘坐一種黑色的尖頭小船「貢多拉」,在縱橫交錯的水道中穿行。然而,這種有上千年傳統的「水城精靈」卻存在一定安全隱患。2013年8月,兩艘貢多拉小船相撞,致使一名德國法律教授落水並被撞身亡。
  • 【李靈資遊記】義大利威尼斯的貢多拉小船
    在歐洲旅遊一提到法國巴黎,人們情不自禁地想起艾菲爾鐵塔;提到義大利威尼斯,人們就會想到搖曳的貢多拉。貢多拉已經成為威尼斯一枚小小的旅遊徽章。今天這篇遊記就專門寫寫我們在義大利威尼斯,看到和坐過的貢多拉小船吧。
  • 威尼斯貢多拉遊船將減少載客量
    6月21日,威尼斯運河上的貢多拉船 Anteo Marinoni/LaPresse via AP威尼斯的最新政策規定,遊客們熟悉的,經典式樣的遊覽用小型貢多拉船的每艘最大載客量將從6名減少為5名,而穿梭於運河上的較大的貢多拉船的載客量將從14人變成12人。
  • 威尼斯貢多拉遊船將減少載客量
    而威尼斯的船夫們發現了遊客們的變化:大家變胖了。近日,英國《衛報》、美國電視新聞網等媒體發布消息,由於遊客體重超重,出於安全考慮,威尼斯的船夫們要削減載客量。6月21日,威尼斯運河上的貢多拉船 Anteo Marinoni/LaPresse via AP威尼斯的最新政策規定,遊客們熟悉的,經典式樣的遊覽用小型貢多拉船的每艘最大載客量將從6名減少為5名,而穿梭於運河上的較大的貢多拉船的載客量將從14人變成12人。
  • 國外旅遊:威尼斯「貢多拉」——搖曳生姿的水上瑰寶
    據說,後來的總督將這種船命名為「貢多拉」。對威尼斯人來說,貢多拉是不可取代的存在,無論他的歷史多麼悠久,無論如今科技多麼發達,貢多拉,始終是,不可遺忘的存在。貢多拉已經成為威尼斯一枚小小的地標象徵。如果說提到巴黎,人們情不自禁地想起艾菲爾鐵塔;那麼提到威尼斯,人們一定會想到搖曳的貢多拉。
  • 威尼斯下調貢多拉最大載客量
    中新網7月24日電 據外媒22日報導,隨著義大利放鬆封鎖,威尼斯也開始歡迎遊客回來。然而,威尼斯正在調整當地水上代步工具「貢多拉」的最大載客量。不過,不是為了保持社交距離,而是因為湧向當地的遊客們變胖了。據報導,依據規定,小型貢多拉最大載客量由6人降至5人,在大運河上作為「水上巴士」航行的大型貢多拉最大載客量由14人調至12人。
  • 威尼斯下調貢多拉最大載客量(圖)
    中新網7月24日電 據外媒22日報導,隨著義大利放鬆封鎖,威尼斯也開始歡迎遊客回來。然而,威尼斯正在調整當地水上代步工具「貢多拉」的最大載客量。不過,不是為了保持社交距離,而是因為湧向當地的遊客們變胖了。
  • 胖遊客增多 威尼斯下調貢多拉最大載客量
    由於遊客中胖人越來越多,義大利「水城」威尼斯著手下調當地水上代步工具貢多拉的最大載客量。 依據新規,小型貢多拉最大載客量由6人降至5人,在大運河上作為「水上巴士」航行的大型貢多拉最大載客量由14人調至12人。
  • 貢多拉」因威尼斯而成名,威尼斯因「貢多拉」而陶醉……
    「貢多拉」名稱的由來現已無從考證, 可能源自希臘語的kondyle,意為快樂小舟;而現今的貢多拉是由15世紀執著的威尼斯工匠們按照古老的口傳工藝製造的。每年都有成千上萬對年輕情侶,來威尼斯旅遊或是舉辦婚禮。他們乘上溫馨浪漫的貢多拉,在穿過嘆息橋的瞬間熱烈擁吻,以此來見證他們的愛情天長地久。貢多拉已經成為威尼斯乃至義大利浪漫的徽章。
  • 腐敗、財富與美麗:威尼斯小船貢多拉的歷史
    如果我說,「威尼斯,」你會想像自己乘著小船在大運河上順流逶迤而下,聆聽船夫哼唱小夜曲的情景嗎?小船貢多拉(Gondola)無疑是義大利威尼斯的一大標誌,但這種古怪的黑色香蕉船極富特點的外形是怎麼產生的呢?
  • 船夫成「清道夫」!威尼斯運河中打撈出2.5噸垃圾
    中新網11月5日電 綜合報導,日前,義大利威尼斯市政府表示,二月以來,多名貢多拉船夫6次潛入威尼斯大運河水中,清理出2.5噸垃圾,打撈上來的垃圾還包括廚房爐具,錄音機和電風扇。據報導,多名貢多拉船夫自願者參加了清理工作,每次行動會出現6至8人。威尼斯市政府的有關人士說:「他們是貢多拉船夫聯合會的成員,但是業餘時間喜歡潛水。2月至今的6次潛水行動中,我們從運河底清理出2.5噸垃圾。」
  • 威尼斯當局稱遊客變胖了,要求「貢多拉」減少載客量以...
    威尼斯當局規定貢多拉減少載客量。據報導,威尼斯貢多拉協會主席安德裡亞·巴爾比(Andrea Balbi)表示,由於近期抵達威尼斯遊客的體重明顯增加,導致貢多拉遊船吃水加大。為了保障遊客的安全,市政當局規定,小型貢多拉遊船載客量將從原來的6人減少至5人,大型貢多拉遊船載客量則從原來的14 人減少至12人。
  • 威尼斯削減「貢多拉」載客數 不是因為病毒,而是因為……你太胖
    本月初,歐盟同意低風險國家遊客入境,威尼斯也開始歡迎世界各地的遊客回歸。但另一方面,當地正試圖減輕旅遊從業者肩上的另一個「負擔」。5月「解封」後,威尼斯的貢多拉售票亭再次開放 圖據法新社據CNN新聞7月22日報導,威尼斯近日出臺了一項新的旅遊限制政策,將當地著名的貢多拉遊船的最大載客量從6名乘客減少到5名。然而,新規並不是為了保持社交距離,而是因為到訪威尼斯的遊客平均體重不斷增長,讓船隻難以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