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魚療」,很多人都覺得非常新穎。在傳統的認知當中,我們都會覺得魚兒是非常怕人的,為什麼做魚療的魚反而很親近人呢?還被業內人士稱之為「親親魚」。它的來歷究竟如何呢?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魚療的世界。
這種身為「水療師」的親親魚在學名上叫做「星子魚」,也被人成為「溫泉魚」、「魚醫生」等等。它是由本地熱帶母魚和土耳其星子雄魚,經過人工繁殖出來的新品魚種。親親魚屬於熱帶魚類,其食性廣,水中的浮遊動植物藻類、有機碎屑、昆蟲等都是它的食物,主要分布於中東地區。
除此之外,親親魚還是屬於廣鹽性魚類,能夠適應的PH值為7.0---8.5,對鹽度適應性要遠強於其他多數魚類。因此它不僅能在淡水中生存,而且也能在鹽度為1%左右的半鹹水中生存,經過馴化後還能在海水中生存。
親親魚的體積要比其他普通的魚類小得多,體長只有2至4釐米。不過別看它嬌小,它可是非常活躍好動的。並且充當「水療師」的它,不僅不會咬人,而且還非常容易養活,也很容易養,再加上它具有銀白色、灰黑色的可愛外表,以及會美容的魔力,所以深受大眾的喜愛。
魚療行業之所以用這種魚來充當「水療師」的角色,是因為它能夠幫助人們吸食去除身上死去的皮質和一些只有在顯微鏡下看得到的細菌和毛孔排洩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人體血液循環、緩解人體疲勞,是存在諸多益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