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用手伸進魚缸感受 |
□記者杜一格文李超然攝影
閱讀提示 上周末,有市民撥打本報新聞熱線稱,在開封市內出現了一種叫做「親親魚足療館」的新型店鋪,店中提供如南方度假會所中所設置的「溫泉魚療」的足浴方式,號稱不但能夠治療疾病、保健健身,魚唇輕吻身體的感覺更是令人愜意。
與此同時,有市民提出疑問稱,「魚療」時會感到被小魚啄食時的刺痛感,是否會存在傳染疾病的危險。「親親魚足療」是否真的會不「治病」反「致病」?對此,大河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商家】
「魚療」強身健體,還能治病
在開封市金明區一處「親親魚足療館」中,不大的屋內地面上順次擺放著十餘個透明魚缸,讓人覺得像進了水產店,而這些魚缸就是這家足療館的「洗腳盆」。
商鋪中的大幅宣傳畫上介紹道,親親魚又名醫生魚,重5克,體長不到7釐米,性情溫和,啄食人體老化皮質、細菌和毛孔排洩物,從而達到讓人體毛孔暢通,排出體內垃圾和毒素,加速人體新陳代謝,達到美容養顏神奇功效。
該店女店主則進一步解釋稱,當顧客進行足浴時,這種喜歡生活在三四十攝氏度水溫中的小魚會主動圍攏人體,用嘴清除掉人體腿足部多餘老死的角質層,還可以除掉只有在顯微鏡下才可以看到的細菌與微生物。「親親魚在接觸人體皮膚時,會刺激到皮膚表面上萬條神經末梢,給人帶來愉悅享受,從而達到放鬆神經、消除疲勞、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效果。對於腳氣、常見皮膚病、疤痕等有著獨特療效,而且無任何副作用」。
【體驗】
偶有刺痛感,擔心會被咬破皮
隨著店主的介紹,記者也上前感受了一把「魚療」。在水溫40℃左右的魚缸型「洗腳盆」裡,剛放進雙腳就遭到數百條小魚的「貼膚親熱」。這些小魚最短的長約3釐米,大的約5釐米,扎堆兒圍聚後用嘴啄食人體腳部皮膚,觸感痒痒麻麻。半小時體驗中,記者腿腳部除了感到酸癢感外,偶有明顯刺痛,商家解釋稱這為大魚所致,並不會傷及皮膚。「雖然不知道這是什麼種類的熱帶魚,但肯定都沒有牙,它們是用嘴吸的,不會弄傷人。」
經常來此的河大在校生小宋告訴記者,開封市已經出現了好幾家「魚療館」,有了這樣的時尚項目,趁著期末考試間隙,經常會來這裡放鬆下緩解壓力。與此同時,小宋也提出疑問:「現在越來越覺得如果被魚咬破皮兒,會不會感染疾病啊?」
隨後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全國各地發生過多起顧客在「溫泉魚療」時被魚兒咬傷的案例。與此同時,大多數體驗「親親魚足療」的消費者均表示自己是出於好奇和有趣,並未感到這個服務項目能夠治療皮膚病等疾病。甚至在坊間還有傳言稱,享受「被小魚咬死皮的『魚療』,可能會感染愛滋病和肝炎。」
【專家】
「魚療」存在一定風險
享受「魚療」是否真的能治療腳氣、疤痕及常見皮膚病?體驗「魚療」是否可能感染病毒?對於商家號稱的強身健體和坊間傳言的傳播疾病,不少市民均就這兩種說法提出疑問。昨天下午,大河報記者對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對於有市民提出的「溫泉魚療」可能會傳染愛滋病和肝炎的說法,河南省疾控中心性病愛滋病防治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幾乎不存在可能,「愛滋病和肝炎的傳染,需要一定的病毒量,即患者或攜帶者排出一定量的帶病毒體液,並通過性傳播或血液傳播等一定途徑,才可能使人感染。這些病毒在外界的抵抗力很弱,如果真的出現在溫泉中,也會被池水稀釋,不可能傳染人體」。
該負責人表示,肝炎與愛滋病傳播途徑中有一種是血液傳播,而「魚療」小魚只是咬食人體的皮膚表皮角質,並不會觸及表皮血管等部位。
那麼,這種流行的特殊美容理療方式是否真的像商家所說,能夠治療腳氣、傷疤等病患並且強身健體呢?
「商家所說祛除腳氣、修復傷疤的功效,絕對不可能。」河大一附院皮膚科主任聶磊表示,「魚療」本身是不可能治癒腳氣和去角質的。魚嘴能吸食的是皮膚上面數量極少的、已經脫落的角質,長在最外圍的角質層不可能被魚嘴吸食。「引起腳氣的真菌,生長環境並不在角質層裡,而是在真皮之上。真菌極小,魚嘴絕對不可能將它從真皮上吸附過來。」
聶磊提醒市民,選擇進行「魚療」時還需謹慎,需要確定「魚療」場所提供的是否為真正的溫泉魚,「如果是普通小魚的話,可能會咬傷皮膚,造成感染,所以『魚療』是存在一定風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