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取代漫灌 債市料演繹「平凡的牛市」

2020-12-18 金融界

來源:中國證券報

近期,外圍寬鬆氛圍漸濃,結合6月宏觀數據表現,市場對我國宏觀政策加碼逆周期調節同樣有所期待。中信資本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趙巍華和華創證券研究所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周冠南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認為,當前基本面形勢總體利於債市保持強勢,大概率會偏強震蕩,但超額收益的挖掘存在難度,經濟階段性企穩及市場風險偏好提升仍可能導致股強債弱。

宏觀政策或更積極

中國證券報:6月宏觀數據正陸續發布,總體表現如何?

趙巍華:6月宏觀數據表現偏弱,但未現下行失控局面,減稅降費等穩增長政策逐步落地。固定資產投資、消費以及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等方面缺乏明顯亮點,短期經濟增長仍在探底過程中,市場樂觀看法預計在今年第三、第四季度能階段性企穩。

長期看,經濟仍在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過程中。經濟增速正從高速震蕩下行到中高速震蕩,個別陣痛在所難免;在保證經濟增速在適度較快水平,且不發生失控式系統性風險的前提下,化解結構性問題,培育新動能,對長期經濟增長可能更為重要。

周冠南:6月份經濟指標表現分化,但整體趨勢仍較弱。儘管6月部分經濟數據可能較上月有所好轉,但是二季度整體下行趨勢仍較為確定,且7月上旬部分高頻數據的回暖並未持續,顯示經濟動能依然較弱。地產融資監管收緊或將對地產投資造成拖累,疊加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依然存在,經濟基本面格局對債市依然較為友好。

中國證券報:請從基本面出發,談對後續宏觀財政和貨幣政策走向的看法。

趙巍華:經濟增速短期仍有下行壓力,結構性通脹壓力有所緩和,美國和歐元區貨幣政策寬鬆預期升溫,預計我國宏觀政策較二季度會更為積極。考慮到防風險仍是當前重要任務,以及過去十年經驗表明,過度寬鬆積累的問題不比解決的少,因此不會有大水漫灌以及宏觀槓桿率迅猛提升。

預計貨幣政策會在穩健中性基調上加強逆周期調節。新的降準或利率調整都是可能的選項,預計年內新增降準或降息空間為一次。財政政策效果更直接,預計會保持積極基調,但邊際上顯著加碼的難度大。

周冠南:2018年下半年以來,「寬信用」成為政策發力的主要方向,但本輪更注重定向和精準調控,因此結構性的政策工具使用更加頻繁。

一季度政策發力對經濟數據起到託底作用,此後地產調控「房住不炒」主基調再次回歸併延續至今,當前貨幣政策一方面要對衝外部不確定性和內需放緩壓力,另一方面也要防止大水漫灌流向地產領域。因此,貨幣政策將根據基本面變化、流動性總量缺口及機構行為變化進行預調微調,下半年的關注點主要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和降成本操作中的信用溢價壓縮。財政政策或是重要發力點,預計下半年積極財政將繼續發力,收入端減稅降費或是重要看點。

債市大概率偏強震蕩

中國證券報:年初以來,債市總體表現為震蕩行情,即便海外債市大漲,中國債券也沒有突出表現,原因何在?

趙巍華:今年一些因素制約了債市表現。首先,2017年以來的金融去槓桿卓有成效,機構在市場收益率進入歷史上偏低區間後激進追漲動力不足。銀行保險等配置性機構的負債成本下行幅度有限,其投資看重絕對收益水平,不會盲目追漲。2017年以來中小銀行和非銀機構的去槓桿成效顯著,其沒有能力像2015-2016年那樣通過激進加槓桿壓低收益率水平。其次,結構性通脹壓力有所緩和但並未消除,工業品價格並未隨著下遊總需求下滑而大幅下跌,以豬肉為代表的部分農產品上漲壓力仍大,原油也受到地緣政治因素的支撐。此外,債市的擴容壓力以及股市回暖導致的風險偏好提升都對債市有一些制約。

周冠南:2019年以來債市整體維持區間震蕩格局,受海外市場利好影響並不顯著,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貨幣政策周期錯位。由於我國從2018年初以來貨幣政策就開始邊際轉向,使得去年債市受益於流動性的大幅放鬆而出現了顯著行情,今年貨幣政策進一步放鬆的幅度有限,從而限制了國內債市收益率的下行空間。美聯儲去年仍處在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過程中,今年以來降息預期漸濃帶動海外債市收益率下行,因此國內和海外債市表現有所背離。此外,當前國開債和國債活躍券收益率均處於歷史較低水平,與銀行負債成本相比投資價值也有所減弱,配置盤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使得收益率下行動力不足。

中國證券報:請展望年內債市行情,並提出投資建議。

趙巍華:目前基本面因素總體利於債市保持強勢,大概率偏強震蕩,長久期利率債等高評級債券收益率有小幅下行空間,中低資質的信用風險事件仍會維持高發態勢。預計貨幣市場仍會較為寬鬆,融資成本較低的機構可開展短久期債券套息交易。債市超額收益的挖掘整體偏難,以波段性和結構性的機會為主,風險主要在於經濟階段性企穩以及市場風險偏好提升導致股強債弱。

周冠南:年內債市行情依然向好,但在政策以定向操作、結構化調整為主的市場環境中,收益率下行空間亦較為有限。一方面,經濟面臨地產、出口的下行拖累和基建投資託底的雙向影響,顯著回暖和失速下滑的可能性都不大,基本面整體處在對債市較為有利的時間;另一方面,貨幣政策進一步放鬆的空間有限,使得收益率下行空間有限。綜合來看,債市或維持今年上半年的震蕩格局,相對較低的資金價格使得槓桿策略依然佔優,利率債交易則需要忍受一定估值波動並注意每次操作的安全邊際。信用債方面,低等級信用債或面臨一定估值調整風險,不建議過度下沉評級。

轉債也需防風險

中國證券報:近期部分轉債上演快漲快跌,請談談對當前轉債市場的看法?

趙巍華:今年以來,由於債市進入震蕩行情而股市上半年反彈,轉債市場表現好於純債市場。部分正股波動大,對應的轉債隨之上演快漲快跌。考慮到債市收益率接近低位區間而股票市場仍不乏結構性機會,因此轉債市場仍可繼續關注。轉債投資以債性來防守、以股性來進攻,關鍵還是在於正股的選擇以及時機的選擇。建議圍繞藍籌價值股轉債以及明顯錯估的優質中小市值轉債挖掘機會。

周冠南:轉債T+0、無漲跌幅限制等交易規則使得部分小盤轉債在正股題材炒作的推動下容易出現急漲後迅速回落的情況。當前轉債市場行情更偏向於結構性,正股是驅動轉債價格上漲的主要動力,市場成交可轉債數量超過160隻,餘額超過3000億元,部分轉債波動率較低,轉債投資需要精選行業和題材。綜合來看,高性價比的轉債仍然是當前轉債配置的重要方向,此外,中報季臨近,應關注中報業務可能超預期的個券。行業方面,關注TMT板塊、大基建板塊以及汽車零部件板塊。

相關焦點

  • 石獅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
    福建省石獅市積極探索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新路子,建立交通違法重點人員關注機制,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石獅市公安局聚焦交通安全宣傳短板,對症下藥,靶向治理,建立「交通違法重點人員關注機制」,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
  • 今日操盤:國務院常務會再提不搞大水漫灌釋放信號
    要聞盤點國務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深入做好新增財政資金直接惠企利民工作,鞏固經濟恢復性增長基礎;要求進一步落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政策措施,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決定推進師範畢業生教師資格認定改革,促進師範畢業生從教就業。
  • 平涼市長王奮彥:脫貧攻堅舉措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
    平涼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接受集中採訪 中國甘肅網4月14日訊(本網記者 李紅軍 呂庚青)今天上午,平涼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奮彥在接受甘肅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全媒體集中採訪時表示,平涼市提出「五個聚焦」思路要求,把資金、項目、幫扶力量向深度貧困片帶集中傾斜,實現了脫貧攻堅舉措由「大水漫灌
  • 果樹滴灌之柑橘樹滴灌篇
    記得有一次,一位客戶找來說要做滴灌,問他原因,他給我做了一個對比:他跟他朋友同一年移植的柑橘樹苗,他朋友當年就安裝了果樹滴灌,他還是大水漫灌,過了兩年,他的樹苗有高的、有矮的、有粗的、有細的,反觀他朋友的,高低粗細基本一致,這才明悟裡邊的差距。
  • 雲陽後葉:找準「窮根」讓「大水漫灌」式扶貧轉「精準滴灌」
    自打響扶貧攻堅戰以來,該鎮轉變思路,一改以往的「大水漫灌」式扶貧,「精準滴灌」,找準『窮根』,有針對性地進行幫扶。
  • 銀河證券四季度投資策略會:股市遠離過熱品種 債市具有配置價值
    銀河證券認為,國內經濟上行動力延續,貨幣政策進入相機抉擇,各類資產表現邏輯由流動性驅動轉為基本面預期差驅動;股市應守住勝利成果遠離過熱的品種,牛市下半場以波段操作為主,下跌後的優質熱門公司和滯漲的周期性行業性價比相對更好;債券市場利空逐步減弱,債市具有配置價值。具體來看,銀河證券宏觀分析師許冬石認為,國內經濟上行動力延續,貨幣政策進入相機抉擇。
  • 放水養魚 不搞大水漫灌……
    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有效發揮結構性直達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確保新增融資重點流向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深化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引導貸款利率繼續下行。建立對帳機制確保財政資金「一竿子插到底」會議指出,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中央新增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是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內容。
  • 國債期貨:債市已至周期末 捲土重來應可知
    在經濟逐步修復的背景下,各國債市收益率陡峭化程度料進一步提升,短端收益率在寬鬆政策下仍將繼續保持低位,長端利率在經濟預期向好下料逐步上行。考慮到2020年在全球債市收益率普遍大幅下行的情況下,我國國債收益率較年初水平還有不同程度的上行,突出的反映是國內外利差水平迅速放大。
  • 展望2018:股市迎「創藍籌」行情 債市難有起色
    股市迎「創藍籌」行情 債市難有起色  2017年,金融市場在股市極端分化、債市逐步變熊、人民幣意外升值、金價震蕩走升中收官。展望2018年,在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局面下,去槓桿、金融監管趨嚴和流動性趨緊或將成為金融市場的主要矛盾,股市、債市、匯市和貴金屬市場又將如何演繹?
  • 長牛藏隱憂 基金經理降低債市收益預期
    重拾信心  儘管信用債違約事件頻發,一度讓債市的投資者如臨大敵,但隨著時間的遷移和「資產荒」的愈演愈烈,恐慌情緒已經漸漸消散,包括基金經理在內的機構投資者,對於債券市場長期牛市的信心越來越足。  海富通一年定開債券基金的基金經理張靖爽表示,從大趨勢上來說,債券的走牛始於2014年初,期間伴隨著貨幣政策的寬鬆和銀行理財的大發展。
  • 明年債市展望:六成憂心忡忡,四成樂觀
    年關將至,各家賣方都在陸陸續續地召開一年一度的債市「算命」大會,由於今年流動性前松後緊,再疊加年底永煤債的突然違約,導致債市出現過山車一般的走勢,一季度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央行貨幣政策明顯放鬆,利率也快速下行,債市高歌猛進,市場歡騰;二季度央行貨幣政策回歸中性,利率從5月開始上升,寬鬆預期落空,市場踟躕不前;三季度債市走熊, 投資人很受傷;四季度則隨著國企信仰被打破,債市重心再度下移。
  • 大興多村莊節水管道遭廢棄 村民澆地改回「漫灌」
    然而,新京報記者發現,一些村鎮鋪設的節水管道遭廢棄,村民灌溉農田仍使用傳統的漫灌方式。   機井房引水漫灌田地   7月1日,在大興區長子營鎮羅莊二村附近的農田內,村民正用一根水管,把地下水從機井房送到田地裡灌溉。   他們採用的是傳統的大水漫灌田地方式,水管就放在地頭。
  • 中金:對2021年作十大預測 料港股為非系統性指數級別牛市
    第三個預測是港股市場2021年非系統性指數級別牛市, 注重結構性機會。該行指現時看好港股成為「共識」,雖然港股指數可能會實現年度正收益、好於A股 ,但受政策逐步退出影響,結構性機會可能會顯著強於指數表現。第四個預測是股市機會大於債市。第五個預測是A股股份淨減持達到約5,000億人民幣水平。
  • 大水漫灌的時候結束了
    白銀黃金今天開始大跌,歐美債券的收益率開始上升,我們這邊昨天的社融數據也不及預期,這三條,都說明水龍頭已經關了,下一階段不會再提供如此多的流動性,而是將重點放到調整結構上,引導貨幣進入實體領域,而不是空轉,開始滴灌,而不是大水漫灌。
  • 大宗商品或將迎來牛市
    有知名人士認為,比特幣有真正的潛力「在很大程度上取代黃金」,比特幣的日益普及,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美元地位。由於目前比特幣的體量比較小,現在說威脅美元還不太現實。但至少說明了比特幣的重要性。所以,在今年通脹、避險等因素影響下,比特幣出現大漲。 2、獲得機構的認可。
  • 債市或已超賣,配置價值孕育中|債市綜述
    江海證券屈慶稱,近幾日債市都出現了股市收盤後利率快速上行的情況,這意味著股市情緒高漲帶來的股債蹺蹺板效應在短期內對債市都會產生一定的利空作用,債市交易窗口尚需等待。但中期來看,連續大跌之後,債券的配置價值已經逐步顯現。銀行間市場資金仍緊,主要回購利率多數上行,隔夜回購加權利率續漲逾10bp報在2.2%左右,創下自2月初以來逾五個月新高。
  • 折價的牛市與溢價的牛市
    談起股市,投資者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牛市熊市,而且非牛即熊、非熊即牛,在某一時點分歧總是不斷。然而,如果問下究竟何為牛市,何為熊市,或許很多人就說不清楚了。直截了當的說法就是,漲了是牛市,跌了是熊市。但事實沒這麼簡單,股市每個交易日、交易周都會有漲跌,單看漲跌來判斷牛熊市未免有些片面。
  • 牛市向中期演繹,加倉機會就在眼前,否極泰來銀行板塊需重視,軍工...
    在磐耀資產董事長辜若飛看來,當前市場已經處於牛市初期向牛市中期演繹的階段,A股重回3000點之下概率很小。「投資者如果未來一兩年有股票配置需求,我認為機會就在眼前,要把未來一兩年想要入市的錢全都配置進來,牛市是在絕望中孕育,在猶豫中震蕩上行,在狂熱中結束,目前正處於第二個階段。」辜若飛建議說。
  • 債券基金持續熱銷 牛年債市還能火嗎?
    業內人士分析,在我國經濟仍處於調整周期的背景下,基本面仍有利於債券市場,債券牛市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債券基金仍有繼續賺錢的空間,債券型基金則有可能延續2008年的局面繼續領軍牛年基金髮行市場。     「近期債基的持續熱銷,一方面是受2008年債基的賺錢效應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市場使然。」信誠基金副首席投資官、固定收益總監毛衛文分析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