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建房不建丁字口,造屋不造山脊首」何意?老話在理嗎?

2020-12-25 小馬話三農

自古以來農村人對蓋房子這件事情就格外的重視,因為蓋一座房子不僅要花費一家人大半生的心血和積蓄,房子還是一家人心靈的寄託,房子將一家人的心緊緊的團聚在一起。也正是因為房子在農民心中的重要性,在農村中關於建房的俗語有很多,比如「建房不建丁字口,造屋不造山脊首」,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

建房不建丁字口: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在蓋房子的時候,不要將房子建在位於丁字口的位置。那麼將房子建在丁字口為何不好呢?農村老人經常會說到「煞」這個字,大多數人並不知道煞的真正含義,只知道煞對家庭和個人都會有不好的影響。農村老人們認為,如果將房子建在丁字路口的話,房子就會擋「煞」,這樣的房子發生意外的概率會很大,並且也會影響到家庭成員的運勢。

其實拋開擋「煞」這一方面的原因,將房子建在丁字路口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房子建在丁字路口,多是將位於丁字路口直衝的地方,雖然現在的農村建設得越來越好,但是很多農村沒有路燈,一到了晚上依然是黑乎乎的一片,如果將房子建在丁字路口,如果是不熟悉路線的司機在晚上駕駛車輛,很容易撞到位於丁字路口上的房屋上,從而大大影響房屋的安全性。

造屋不造山脊首:山脊首指的是山的脊梁,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在建房子時,不要將房子建在山的脊梁上。雖然我們常常說「站得高、看得遠」,但是將房子建在很高的地方,並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將房子建在山脊上,按照農村老人所說,自己將居住在「風口浪尖」上,日子根本沒辦法過得平穩,每天都處於驚險中。

其實從居住環境來說,將房子建在很高的地方,也會影響到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情況。在我們北方,一到了冬天常常刮刺骨的東北風,如果將房子建在很高的地方,周圍沒有遮擋物,寒風颳過,室內也會變得異常寒冷,人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就會很容易生病,所以為了家人的身體健康,房子並不能建在較高的位置。

在農村中關於建房的俗語,除了「建房不建丁字口,造屋不造山脊首」這句俗語以外,還有「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前高后窪,不孤就寡」等俗語,你還知道哪些關於蓋房子的俗語,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相關焦點

  • 老話說:「建房不建丁字口,造屋不造山脊首」有何道理?準嗎
    在農村蓋房有很多講究,什麼房子的方位,氣場、氛圍、光線等等,這些都是農民需要考慮的,並且農民蓋房子會找「高人」看日子,也就是老皇曆上經常看到的,吉日、兇日等。還有農民蓋房子講究「做屋尋壪壪,墳葬山嘴間」,還有「屋場發家」,還有農村老話的告誡「坑塘屋,橋上房,必傷亡」等等。
  • 俗語:「建房不建丁字口,造屋不造山脊首」啥意思?建房啥要求?
    在農村,人們建設房子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比較注重的,比如房子建設方位、朝向、建設房屋高低等等,這些因素都需要考慮在內,這樣建設的房子才更讓人安心。在農村當中,人們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建房不建丁字口,造屋不造山脊首」,那麼對於農村建設房子,人們對此有啥要求?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 農村俗語:「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啥是橫路?看完明白了
    導讀:農村俗語:「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啥是橫路?看完明白了 在歷史的長河裡,古人將很多日常所見所有的事,演變成為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無所不至。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今天要分享的這句「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下面就來一起看看這句話作何解釋吧!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現在的農村人們手裡有錢了,開始流行建二層小樓房。建房的時候都要根據設計好的圖紙,計算地基打多深,鋼筋下多少根,水泥澆灌多厚,合理地建房。這時候,有平頂房的人家,就產生了簡單的想法,在原先的板房上加蓋一層,不就成了二層小樓了嗎?
  • 農村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啥是路箭房?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啥是路箭房?老話在理嗎?農村的俗語有的是關於農業生產的,有的是關於修房蓋屋的,也有的是關於天氣變化的,俗語可謂是事無巨細包羅萬象,什麼都有涉獵。直到現在很多俗語老話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當我們平時做錯了什麼事情之後,還會有人說:看看,讓你不聽老人言,這會吃虧在眼前了吧!所以也有人把俗語叫做了十句俗語九句真。俗語也並非都是具有道理,像一些特殊年代的俗語,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慢慢的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 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說的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說的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生活,擁有新鮮的空氣,以及優美的環境,跟繁雜的城市相比,農村相對靜怡了許多。在農村對於蓋房子,一直以來都是人生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房屋建造的質量好壞,不但關乎到居住的舒適性,而且房屋的建造、庭院的坐落,對於家庭的運勢也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對於修房蓋屋一直是非常講究的,這也就衍生了很多關於房屋的俗語,這些俗語流傳時間很久,直到現在依然被大家津津樂道,有的俗語卻是具有一定的道理,被大家廣泛的參考使用,也有的俗語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 農村蓋房有講究:「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蓋房有講究:「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有道理嗎農村蓋房子講究還真的多,比如我們長聽說的俗語有「屋門對窗戶,家破不留財」,這句話說的是,房屋大門不能對於後面的窗戶這樣房屋的財氣沒有被擋住
  • 農村俗語「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指的是啥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指的是啥呢?老話在理嗎?現如今的農村,跟過去已經大不一樣了。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也越來越適宜居住,這裡環境靜怡,空氣相當的新鮮。房屋的布局走向規格建造,關乎到居住是否舒適,而且按照農村的老話來講,還關乎到家庭運勢。所以對於房屋的建造,從開工到居住,各地都有不同的講究和說法,這也就延伸出了許多的俗語老話,這些俗語都是圍繞著農村房屋開展,有的卻是具有一定的道理存在,是值得借鑑和參考的,也有的擱到現在已經過時,只能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來看。
  • 農村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院中樹一片,妻兒不相見」,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種植樹木,是最為常見的,不論是邊角之地,還是房前屋後,都愛種植上一些各種各樣的樹木。夏季能夠起到很好的遮蔭作用,樹木生長几年之後,還具有很好的經濟價值,所以樹木的數量在農村是比較多的。
  • 農村俗語:「圍牆開窗,家財敗光」,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圍牆開窗,家財敗光」,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生活,對於修房蓋屋一直以來都是作為人生大事來對待。尤其是過去的農村,大家條件有限,加上收入很低。蓋房子著實的不易。有的農村家庭需要積攢大半生,才能擁有蓋房子的財力。所以對於自建房的要求,更是要精益求精。農村院落除了建築主體之外,通常都會帶有一個獨立的小院子。不但採光性很好。南北通透非常適宜居住,小院當然要有圍牆所遮擋,這樣才能形成一個獨立的院落。
  • 俗語「門前開方塘,院中樹夾房,家敗人又亡」何意?老話有道理嗎
    提要:俗語「門前開方塘,院中樹夾房,家敗人又亡」何意?老話有道理嗎文/二狗在農村,人們對蓋房子非常重視。因為一個家庭可以沒有錦衣玉食,沒有車子,但不能沒有房子,房子代表家,意味著歸宿。為了建一座美麗堅固,寬敞明亮的房子,農民要拿出積攢一輩子的錢來,所以非常慎重。因為重視也衍生出許多講究,比如房屋的選址,蓋房時辰,房子的結構,上大梁的儀式等等,十分講究,也許有人說是謬論,但我個人認為更多的是一種儀式感!而今天說的這句俗語就是關於農村建房的一些禁忌和忌諱的說法,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農村俗語「門前開方塘,院中樹夾房,家敗人又亡」,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啥意思?老話在理
    在過去農村建房子,大多數人講究的就是怎麼省錢怎麼結實耐用,所以在設計上就沒有過多要求,但這並不代表農村的房屋建設是隨意的。農村人對於一些民俗還是非常遵守的,尤其這個建房子,子,農村人能建個房子幾乎會消耗所有的家財,大家設想下,花了這麼多辛苦的積蓄誰不願意建一個子孫後代都享福的房子呢,所以在建設房子的時候是有很多講究的,就像今天這句俗語「樹夾房,堂夾屋,不敗也得亡」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個俗語,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其中所蘊含的哪些道理。
  • 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由於在下才疏學淺,雖然我對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仔細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臘月不建房臘月是農曆的最後一個月份。按照《風俗通義》中的解釋,臘月的「臘」有兩層意思。
  • 農村俗語「頭髮硬而粗,一生好辛苦」何意?老話在理嗎?答案來了
    在農村中關於這類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頭髮硬而粗,一生好辛苦」,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一說到頭髮,便想到小時候常常聽到的《小芳》這首歌,「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長得好看又漂亮,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從這首歌中可以知道,漂亮姑娘除了一雙大眼睛以外,還要有一頭又黑又亮又粗的頭髮。但是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發質也有所不同。
  • 今日大雪,農村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關於大雪節氣的俗語有很多,其中有很多俗語是根據大雪節氣的冷暖來判斷未來天氣變化的,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雪不凍,驚蟄不開」,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很多人會將節氣大雪和氣象大雪混為一談,認為大雪節氣就應該下大雪,其實並不是這樣,大雪節氣和小雪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氣溫、光照等氣象特徵的一個節氣。
  • 俗語「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天空和地空說的是什麼?
    俗語是老祖宗們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來具有指導意義的短語。在我國農村地區,幾乎人人都能隨口說上幾句俗語,這些俗語簡單易懂,卻有著耐人尋味的道理。俗語涉及的範圍很廣,有關於預測天氣的,有關於農民耕種的,還有的關於為人處世的等等。這些俗語反映了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農村人。
  • 「做屋不落斷層,落斷層無後人」,這句農村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建房是件大事,雖說現在基本上都不能進行地皮買賣了,但在我很小的時候,農村人自己分配的田地、山林是可以適當利用的。因此,很多人都把原來在山腳下的房屋拆了,又在河邊大片的農田旁邊蓋了一棟。小時候不覺得,現在才發現,原來搬到河邊不僅僅是圖個方便,居然還有很多的科學道理。
  • 農村老話「50不建房,60不栽樹,70不做衣」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中國擁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既有很多陽春白雪的高大上文學作品流傳於世,也有很多地道通俗的民間俗語流傳於鄉間村落。對於生活在農村地區的農民來講,平時整天忙著種地,接觸文學作品的不多。但是在鄉下人的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民間俗語卻廣為流傳。
  • 農村俗語「閒田莫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理念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閒田不讓女婿耕,老墳不讓女兒上」,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