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是啥意思?

2020-12-23 老胡說三農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由於在下才疏學淺,雖然我對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仔細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臘月不建房

臘月是農曆的最後一個月份。按照《風俗通義》中的解釋,臘月的「臘」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臘」與「獵」為通假字,「臘月」即是「獵月」,也就是古人需要狩獵的一個月份。在這個月份內,幾乎每家每戶都要出動勞力上山狩獵,否則,既無獵物可以做過年的「肉食」食用,也無獵物以供奉先祖。因此,臘月是所有勞力都很忙碌的一個月份。

臘月的「臘」的第二層意思為:臘者,接也,新故交接之月。也就是指舊年與新年的交接月份。在這個月份內,人們要清理平時生活中所存放的各種汙物,比如,清理堆放在院子中的各種牲畜糞便;清理人們使用的糞坑等。同時,還要打掃房間,用以「吐故納新」。

另外,春節是自古以來最為隆重的一個節日,在這個節日裡,既可以吃到各種美食;又能夠看到各種傳統的文藝節目,而各種美食和各種傳統的文藝節目都需要在臘月裡準備,但這些準備工作都是需要有一定的時間的。因此,雖然在臘月裡不用怎麼打理田地,但人們還是非常忙碌的。因此,臘月也被稱為「忙月」。

在古代的時候,是沒有專業的造房蓋屋的建築人員的。無論誰家蓋房子,都需要請親朋好友以及鄉鄰幫忙。但在臘月裡人們都很忙,況且,造房蓋屋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因此,造房蓋屋很難請到能夠幫忙的人。在這種情況下,人們便不會選擇在臘月裡造房蓋屋。

當然,還有一個因素也決定了人們不能夠在臘月裡修房蓋屋。那就是臘月的天氣天寒地凍,建造土牆的夯土很不牢靠。一旦在此時造房蓋屋,到了春暖花開之後,土牆的夯土就會因為解凍而變得非常鬆散,從而大大降低土牆的牢固性,最後導致房屋存在安全隱患。從這一因素出發,人們也不願意在臘月裡造房蓋屋。

以上這些因素就是人們「臘月不建房」說法的由來。

二、七月勿挖塘

所謂的「挖塘」,也就是指「開挖魚塘」。而「開挖魚塘」在古時被人們稱為「土工活」。

但凡參加過勞動的人們都知道:「土工活」和「石工活」都是兩種非常勞累的活,要想幹好這兩種活,是需要人們付出很艱苦的勞動的,否則,這兩種活是幹不好的。

然而,七月是屬於酷暑的季節,因此,民間有「七月流火」的說法。如果在這個酷暑季節裡挖塘,人們的身體就會因天氣太熱而受不了,不但勞動效率不高,而且很容易發生中暑的極端事件。因此,人們認為在七月份裡挖塘是非常不合適的。所以,就有了「七月勿挖塘」的說法。

聽了老農的解釋後,我總算是弄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真正意思。同時,我也覺得勞動人民從長期的生活或生產實踐中還是總結出了不少的經驗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啥意思?有道理嗎?
    說起農村俗語,農民都能說幾句,尤其這春節臨近,外出的農民都回家過年,農村空前熱鬧了許多,大人忙著購置年貨,小孩子則窩在家裡玩手機、看電視,村裡的老人喜歡在陽光充足的午後,討論著家長裡短,村裡有人想趁著年前這段時間把房子建好,不耽誤明年外出打工,農村老人卻說『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啥意思?
  • 農村俗語「5月不建房,6月不搬家」啥意思?5月不建房是啥道理?
    農村俗語「5月不建房,6月不搬家」啥意思?5月不建房是啥道理?文/農夫也瘋狂現在農村很多的老人,依然習慣用農曆來記事。最為常見的就是過生日,或者是結婚、喬遷這樣的喜事選日子,其中就是依據農曆為主。而俗語俗語「5月不建房,6月不搬家」的意思是說,在農曆五月份的時候不適宜動工建房子,而到了農曆六月份的時候,就不適宜搬家了。這是為什麼呢?5月不建房是啥道理?五月不起房每年到了農曆五六月份的時候,農民都是比較忙碌的。
  • 農村俗語「5月不建房,6月不搬家」啥意思?5月不建房是啥道理?
    農村俗語「5月不建房,6月不搬家」啥意思?5月不建房是啥道理?文/農夫也瘋狂現在農村很多的老人,依然習慣用農曆來記事。最為常見的就是過生日,或者是結婚、喬遷這樣的喜事選日子,其中就是依據農曆為主。而俗語俗語「5月不建房,6月不搬家」的意思是說,在農曆五月份的時候不適宜動工建房子,而到了農曆六月份的時候,就不適宜搬家了。這是為什麼呢?5月不建房是啥道理?五月不起房每年到了農曆五六月份的時候,農民都是比較忙碌的。
  • 農村俗語:「七月中,臘月半,老人過的心膽顫」說的是啥意思呢?
    歡迎關注煙雨濃,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 農村俗語:「七月中,臘月半,老人過的心膽顫」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在農村紅白喜事最忙碌的季節,莫過於是臘月最為忙碌,今天張家娶媳婦,每天李家嫁閨女,除了婚禮忙碌之外,臘月也是喪事頻發的季節,在臘月期間很多老人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熬過年底,這也是一種多發的現象,也被稱之為七月中,臘月半,閻王不請自己看,這句老話說的有沒有道理呢?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現在正值臘月,今天也是步入四九的第二天,馬上就要迎來臘八節。今年的臘八節和大寒節氣是一天的,由於臘八的日期是固定的,每年的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而大寒節氣則是不固定的,所以兩者同一天出現。
  • 農村俗語:「可讓男大一輪,勿讓女大一春」,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可讓男大一輪,勿讓女大一春」,啥意思?只要是有在農村生活經歷的人,基本上就對習俗不陌生,各式各樣關於習俗的俗語出現在日常的生活裡,不斷在民間流傳,稱得上是專屬於農村的一種特殊文化。在這些俗語當中,幾乎全部都是由農民自己去總結出來的,而能夠得到流傳,自然就是表達出來的意思非常有道理。可是隨著農民發展起來,城鎮化的速度加快了之後,發現農村的俗語出現的機率變小了,甚至很多都已經被現在的年輕人給遺忘掉。
  •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今天是5月31日,農曆的閏四月初八,由於今年是雙月年,情況比較特殊的,如果按照往年的這個時節,應該進入了農曆的五月份。而五月這個季節,不冷也不是太熱,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五月份的。
  •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裡面有什麼講究?老祖宗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花甲」。因此來看,這關於年齡的農村俗語確實包含著其中一些道理。但是來說,在農村裡還有一句農村俗語,說的是,「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作衣」,那麼這句農村俗語又包含著何種意思呢,為什麼老祖宗又會說這些呢?李子來回答。
  • 俗語「七月中,臘月半,閻王不請自己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比如農村俗語「七月中,臘月半,閻王不請自己見」,這句俗語咋一聽好像有點不搭,卻揭示了「天氣變化和人」之間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劇烈變化的天氣」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一些老人和孩子深受其害。比如「咋冷還寒」就會造成流感的盛行,尤其是季節交替的時節,一些老人和孩子更容易患病。
  • 農村俗語:「七月立秋,種啥收啥」,今年立秋是什麼時候?
    大家好,這裡是「鄉村波比」,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農村俗語:"七月立秋,種啥收啥」,今年立秋是什麼時候?在我們農村有很多關於節氣的農村諺語,這些農村諺語對於我們平時的農村生活生產來說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現在正是炎熱夏季,持續的高溫天氣也讓很多人感覺實行不了。因此很多人在夏至剛到來不就便想著立秋什麼時候到來,不僅如此,立秋這個節氣還預示著農民農作物豐收的時刻。就比如農村俗語:「七月立秋,種啥啥收」,是什麼意思?
  • 俗語「會生生在六月,會死死在臘月」到底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摘要:俗語「會生生在六月,會死死在臘月」啥意思?有道理嗎?答案來了文/農夫也瘋狂雖然小寒節氣才剛過去,距離過年也還有一段時間。其實關於生老病死農民看得都是比較淡的,在農村裡就有一句和其相關的俗語:「會生生在六月,會死死在臘月」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先來看看上半句「會生生在六月」,其字面的意思是說,孩子運氣好就是在農曆六月份出生,在這個月份出生的孩子是有福氣的。
  • 建房熱潮來臨,農村俗語「接東不接西,接西挨一級」,指啥意思?
    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前很多農村地區貧窮落後的面貌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現在的農村基本上都通了水泥硬化道路,水電、通訊應於俱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而農村新房建設也越來越多。農村老人常說:「接東不接西,接西矮一級」指的是啥意思?
  • 農村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玩不窮」是啥意思?果真如此嗎?
    而農村有句俗語老話「臘月做不發,正月玩不窮」就是關於這方面的,那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果真如此嗎?寒冬臘月 所謂「臘月做不發」意思是說,一年時間到了臘月年底了,該做的事情基本做得差不多了,即使再做也不會發什麼大財了。
  • 農村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吃不窮』,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非常有趣,聽著解悶,今天坐在暖和的太陽地裡,同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神侃,這些老年人都是從建國初期過來的,對農村俗語出口成章,說馬上到臘月了,一年又過去了,小孩又大一歲,老人可又老一歲,出去打工的也該回來了,幹到什麼時候才是底?不是有句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吃不窮』嗎?這又是啥意思?
  • 俗語:「建房不建丁字口,造屋不造山脊首」啥意思?建房啥要求?
    在農村,人們建設房子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比較注重的,比如房子建設方位、朝向、建設房屋高低等等,這些因素都需要考慮在內,這樣建設的房子才更讓人安心。在農村當中,人們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建房不建丁字口,造屋不造山脊首」,那麼對於農村建設房子,人們對此有啥要求?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 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老祖宗要講究什麼?
    農村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老祖宗要講究什麼?今天是12月29日,農曆的臘月初四。而農村裡很多農民做事都是非常有忌諱的,比如結婚、搬家都必須選個好日子,以來圖個吉利,也嚮往這有一個美好的生活。
  • 農村俗語「立春在臘月,天寒在三月」,啥意思?
    導讀:農村俗語「立春在臘月,天寒在三月」,啥意思?進入臘月之後,年味就更濃了,冬天的氣息也從大雪紛飛中更佳了,寒冬臘月裡,我們期待春節的到來,春節快到了,春天還會選嗎?春季啥時候到來?現實中立春節氣可能會出現在年前,也可能會出現在年後,也就是我們說的是「立春在臘月」還是「立春在正月」,立春在不同的月份,對於農作物生產,對於天氣變化都是有不同說法的。俗話說「立春在臘月,天寒在三月」,這句話說明的就是立春節氣出現在臘月裡,而出現來年三月份的時候天氣還很寒冷。這句話從表面上是這樣理解,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農村俗語:「臘月下雪糧價賤,正月下雪去討飯」,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臘月下雪糧價賤,正月下雪去討飯」。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儘管認真思忖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臘月下雪糧價賤臘月是農曆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份。「臘月」的「臘」通「狩獵」的「獵」,是古時狩獵的一個月份。在漢代應劭編著的《風俗通義》中說:「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由此可見「臘月」也稱為「獵月」。
  • 農村俗語:「臘月初一晴,天幹到清明」,是啥意思?今年管用嗎?
    現在已經是1月多了,也就是農曆中的臘月。臘月初一也剛剛過去,對於一些地方的農村來說,到了臘月也就正式進入了過年的氣氛當中了。家家戶戶也開始進行過年的準備和來年農事的籌備了。在農村俗語:「臘月初一晴,天幹到清明」,是啥意思?今年還管用嗎?今天荳子就根據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裡面有什麼講究?老祖宗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花甲」。因此來看,這關於年齡的農村俗語確實包含著其中一些道理。但是來說,在農村裡還有一句農村俗語,說的是,「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作衣」,那麼這句農村俗語又包含著何種意思呢,為什麼老祖宗又會說這些呢?李子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