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臘月下雪糧價賤,正月下雪去討飯」,是啥意思?

2021-01-20 老胡說三農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臘月下雪糧價賤,正月下雪去討飯」。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儘管認真思忖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一、臘月下雪糧價賤

臘月是農曆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份。「臘月」的「臘」通「狩獵」的「獵」,是古時狩獵的一個月份。在漢代應劭編著的《風俗通義》中說:

「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

由此可見「臘月」也稱為「獵月」。

臘月到了時正值寒冬。民諺云:正是言之其冷。其意思是說:臘月是最寒冷的一個月份。而這種寒冷的天氣是非常有利於凍死各種病蟲害的,從而為翌年的糧食豐收奠定了一個好的基礎。

不過,過於寒冷的天氣對於農業生產也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因為過於寒冷會導致越冬農作物遭受凍害,而農作物一旦遭受凍害,就有發生死苗的可能,所以,過於寒冷的天氣也是會影響到農業生產的。

雪是由水汽凝結而成的物質,當它降落到地面上之後,就會將大地覆蓋,從而使大地免遭冷風的侵襲,進而能夠變相提高地面上的溫度。如果雪花降落在農田裡,就能夠保護植物不被凍傷,而且,當雪融化之後,還能夠給植物提供水分。據測定,每1升雪水裡,約含氮化物7.5克。當雪水滲入到土壤中之後,也等於給農作物施了一次氮肥。因此,臘月一旦下雪,翌年的莊稼就能夠獲得豐收,而莊稼一旦豐收,糧價就會降低了。其實,這就是「臘月下雪糧價賤」說法的由來。

二、正月下雪去討飯

正月,又稱建寅、孟春、楊月、太簇、泰月、春王等,為農曆的一月。

一般來講,到了正月的時候,地溫就開始漸進式的上升,農作物的根莖就開始慢慢伸展,農作物的地上莖部分就開始勃發或萌動,而這些剛剛勃發或萌動的地上莖部分都是非常嬌嫩的,是經不起外界任何非正常因素的幹擾的,更是經不起低溫考驗的。倘若在正月裡下雪,漸進式上升的地溫就會下降,而地溫一旦下降,剛剛勃發或萌動的農作物地上莖部分就會遭受凍害,輕則會凍傷,而重則就會被凍死。如果出現了剛剛勃發或萌動的農作物地上莖部分被凍死的現象,農作物就不可能會獲得豐收,而一旦農作物不能夠獲得豐收,缺吃少喝的人們就會出門逃荒要飯了。其實,這就是「正月下雪去討飯」說法的由來。

當然,「正月下雪去討飯」的現象僅僅存在於過去,因為過去的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飯的,而且,還沒有其他經濟收入,所以,對於過去的人們來說,這種說法是非常適用的。而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這句俗語裡的說法已經過時了。

聽了老農的解釋後,我才算是弄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由此看來,勞動人民從長期的生活實踐中還總結出了不少的經驗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大雪不下雪,糧價不會跌」,是啥意思?
    昨日,是2020年的大雪節氣,在過去的時候,凡是到了這個節氣,都會或多或少地下一些雪,然而,昨天已經過去,但昨天的大部分地區卻並沒有下雪,因此,有人便搬出了在過去經常流傳的一句俗語-----「大雪不下雪,糧價不會跌」來說事。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現在正值臘月,今天也是步入四九的第二天,馬上就要迎來臘八節。今年的臘八節和大寒節氣是一天的,由於臘八的日期是固定的,每年的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而大寒節氣則是不固定的,所以兩者同一天出現。
  • 今天臘月初三,「臘雪是寶,春雪是草」是啥意思?臘月下雪多嗎?
    今天是農曆2020年臘月初三,已經進入了寒冬臘月了。臘月在農村指的是農曆的十二月。按照農村的風俗,進入臘月就到了年,過了臘月初八就是年。近兩天從農村的熱鬧氣氛來看,確實的有一定的年味了,現在農村開始殺年豬、買豬肉、趕年集、制臘肉、灌腸等等過年的氣氛非常的濃。
  • 農村俗語:「冬至『飈』大雪,糧價往下跌」,是啥意思?
    但在民間卻有這麼一句俗語-----「冬至『飈』大雪,糧價往下跌」。因為我不知道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究竟是什麼,所以,只好向一位農村老人進行請教,老人告訴我說,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是這樣的:所謂的「飈」,是指「形勢浩大」的意思,而「飈」大雪的意思就是「下大雪」。
  • 農村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娶親」,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有很多關於過年的風俗習慣和俗語老話流傳至今,雖然簡單通俗,意義卻非常深遠。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會使用到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多以白話文與方言組成,通俗易懂,以方便記憶和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經典的俗語歷久彌新,有些俗語則漸漸失去了它原本的色彩。
  • 今日四九,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啥意思?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是公曆2021年1月17日,農曆2020年臘月初五,是四九的第一天。四九是數九的第四個九天,在農村有「三九四九,凍死豬狗」的說法,意思是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冷的階段。在農村中關於四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十一月」,啥意思?你知道嗎
    農村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十一月」,充分體現了過去農民的民情風俗,你知道啥意思嗎馬上就進入臘月了,滿打滿算距離春節還有1個月時間,感覺這一年過得真是快,還沒怎麼過,就到2020年了。說到臘月便想起了一句童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相信大家對這個童謠都不陌生。在以前,小孩就盼過年,而對於大人們來說,雖然農事基本忙完,但臘月中旬一過,也是忙得不可開交。正如農村老話說的「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十一月」。充分地體現了過去農民的民情風俗。所謂緊臘月。
  • 進入四九,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來年長工歇」,啥意思?為何?
    導讀:進入四九,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來年長工歇」,啥意思?為何?農村關於三九四九的俗語老話有很多,像大家所熟知的三九四九凍死老狗,說的就是在此期間是全年的最低氣溫階段,而且臘八也即將到來,今年的臘八跟大寒節氣恰逢在同一天,在喜迎臘八的這一天。也會迎來大寒節氣。臘八的日子是固定的,但大寒節氣的時間是不確定的。所以說這兩者也是比較難遇到的,在近期出現兩者在一起的是在2001年,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來年長工歇」這句俗語所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玩不窮」是啥意思?果真如此嗎?
    而農村有句俗語老話「臘月做不發,正月玩不窮」就是關於這方面的,那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果真如此嗎?寒冬臘月 所謂「臘月做不發」意思是說,一年時間到了臘月年底了,該做的事情基本做得差不多了,即使再做也不會發什麼大財了。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馬上就過年了!春節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俗話說「百節年為首」,可見人們對於春節的喜愛!當然,社會發展了,農村的經濟也有了提高,雖然,很多人糾結年味淡了,走親徒留形式,鞭炮也不能任性放了,可是,在筆者看來,這不就是一種「變化下的統一」嗎?畢竟,年還在,家人團聚的意義,遠大於年味的淡化!
  • 農村俗語「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啥意思?有道理嗎
    如今已經是農曆十一月除二了,眼瞅著這西北風呼呼的刮,可就是不下雪,可溫度已經降到—6℃,村裡的積水處結了一層薄冰,每年到這時候應該下一場雪了,可就是因為陰天,太陽就是出不來,農村有句俗語『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啥意思?雷打雪好不好?
    導讀:農村俗語「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啥意思?雷打雪好不好?
  • 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冬至下雪有何說法
    文/訪客農村俗語:「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啥意思?冬至下雪有何說法前兩天冬至剛剛過去,這就意味著位於北半球的中國要正式進入了冬季,很多北方人有在這天吃餃子的習俗,這是為了表達對冬季的敬畏。其實現在對於我們來說,冬天也是很美的一個季節,因為會下雪,但是在幾千年前的古人面前就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了。
  • 農村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的11月」,老話說的有道理嗎
    大家好,歡迎來到「村東張二狗」欄目,每日分享最新的三農資訊,以及農業小知識,喜歡的不妨點擊上方關注訂閱喲,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農村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的11月「,老話說的有道理嗎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已經到了農曆的十一月份
  • 農村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結婚」,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喜事老話「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啥意思?原來有這些講究
    導讀:老話說「正月不能娶, 臘月不能訂」, 你知道什麼意思?在農村的生活中總有很多大智若愚的老講究,這些講究能夠引導著村民們更好的做人做事。比如說閨女如果回到了娘家,晚上則是不能和老公在一個房間內睡覺的等等,除此之外,說道風俗講究不得不提的是婚喪嫁娶,在農村結婚被看為三件大事之一,形式非常傳統而且很有看點,結婚時熱鬧氣氛濃濃。而很多流傳至今的農村俗語有很多對其描述和總結,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聊的「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有何講究呢?現在還有這樣的講究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 數九到來,俗語:「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啥意思?
    數九是人們記錄天氣變化的俗語,它是從冬至開始算起,每九天為「一九」,以此類推一直到「九九」。如今這個時候已經到了二九階段的末尾,農村俗語:「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這是啥意思?    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  這句俗語主要是指三九四九是比較寒冷的時節,這個時候氣候寒氣逼近。
  • 農村俗語「正月莫撿雞,臘月莫撿魚」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正月和臘月是一年裡最特殊的兩個月,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們分別代表著一年的開始和結束,不管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這兩個月的年味都是最濃的,當然也正是因為這種特殊性,和其它普通月份相比,正月和臘月裡的規矩和禁忌也相對更多,農村還流傳著不少這方面的俗語。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什麼意思?一起看看吧!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吧!哈嘍啊,大家好啊!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介紹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就是「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了,這句俗語究竟說的什麼意思呢?這裡面又包含的有什麼樣的道理呢?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為什麼?
    農村俗語說「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指的是正月不能夠娶親,臘月不能夠訂親。為什麼農村會有這樣的一句俗語呢?正月不能結婚①「抬頭紅」古時候有這樣一種說法「抬頭紅」,什麼意思呢?指的就是在正月裡結婚會被月來歲壓頭,對子孫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