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啥意思?雷打雪好不好?

2021-03-03 棒奔霸

導讀:農村俗語「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啥意思?雷打雪好不好?

大年剛完,在元宵節前夕,多地出現了大範圍的降水,有的地區還出現了大雪。降雪的幅度之大,是從去年冬季以來最大的。這次也得益於多地的人工增雪。最為讓人驚奇的是,這次的降雪,在有的地區還伴隨著隆隆的雷聲,真正的是出現了打雷下雪的場面,很多人對此都感覺到特別的驚奇,現在雖然天氣變變暖,但畢竟還沒有出正月,按照民間的一些俗語來說,正月打雷的說法是頗多的,其中有句俗語叫做:正月打雷墳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按照俗語說正月如果出現打雷天氣,極端天氣出現得比較多,這也側面說明了是一個非常差的年景。糧食會出現絕收,沒有了糧食吃,從而就出現了墳堆堆的情況,如果要是在二月開始出了打雷天氣,那麼預示著天氣走勢會非常的好,是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糧食會喜獲豐收。麥子收穫的都是一堆堆的。還有一種說法是正月出現雷打雪,天氣氣溫異常,很容易因為下雪出現倒春寒天氣發生,倒春寒是一種極端惡劣的寒潮來襲,所到之處會導致凍害的發生,對於春季正值萌芽生長的莊稼帶來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

也有俗語叫做「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指的是正月如果出現了雷打雪,那麼在之後的天氣裡,降雨將會特別的多,尤其是在二月期間,下雨將會不停歇。俗話說春雨貴如油,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是全年最為乾旱的季節。這個季節莊稼正值生長期,非常迫切地需要降水來灌溉。尤其是在正月和二月期間,如果能夠出現充沛的降水,那將會是最好不過的事情。對於農田莊稼的生長是極為有益的。莊稼能夠很好的生長,從而帶來一個很好的收穫。

其實這句俗語下面還有幾句,叫做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三月桃花水,四月幹開裂,指的是春季雖然下雨比較得多,但在四月之後,將會迎來特別乾旱的季節,也被叫做雷打雪、人吃鐵,正月雷聲發,大旱一百八,認為到春季之後,將會迎來比較乾旱的季節,旱季會延續一百八十天,這樣的天氣變化對於莊稼生長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沒有了收成,只能夠吃鐵,這也側面的說明這樣的年份是不佳的,根據俗語將,正月出現雷打雪,既要防洪澇,還要防乾旱,是一個天氣變變化異常的年份。

這次的雷打雪,據權威報導雖然比較少見,但並非反常,這次的雷打雪出現的時間節點,已經距離立春過後很久,加上近期的氣溫上升,暖溼氣流遇到了對流天氣很自然的就形成了雷打雪,加上現如今的天氣跟過去已然不同。所以說有的俗語也只能作為參考使用,但這次的降雨降雪帶來的益處還是比較明顯的,對於小麥產區的旱情有很好的緩解,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俗語「雨打雨水節,二月雨不歇」啥意思?老祖宗預測雨量,準嗎?
    提要:俗語「雨打雨水節,二月雨不歇」啥意思?老祖宗預測雨量,準嗎?明天2月19日就到雨水節氣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也是反映降水現象的一個節點,其字面意思就是標誌著降雨季節的開始,當地雨水量會逐漸增多。
  • 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正月打雷有啥不好?
    很多村子裡都有一兩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們懂得很多古人傳下來的老規矩、老禮儀,還懂得不少富有哲理的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我們現在在課本上很難學到,而農村老人儘管文化水平可能不高,但說起這些來都是頭頭是道。
  • 農村俗語:「正月二十晴,樹上掛琉瓶」,說的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對於這些農村老人們口口相傳的俗語,根據家裡長輩們的經驗其準確性還是蠻高的,畢竟是流傳了數百上千年的「至理」 ,「存在即合理」嘛。今天是農曆正月,在過去,農曆日期常常會被不少當地人用來預測莊稼收成,一起來看看吧!
  • 進入四九,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來年長工歇」,啥意思?為何?
    導讀:進入四九,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來年長工歇」,啥意思?為何?農村關於三九四九的俗語老話有很多,像大家所熟知的三九四九凍死老狗,說的就是在此期間是全年的最低氣溫階段,而且臘八也即將到來,今年的臘八跟大寒節氣恰逢在同一天,在喜迎臘八的這一天。也會迎來大寒節氣。臘八的日子是固定的,但大寒節氣的時間是不確定的。所以說這兩者也是比較難遇到的,在近期出現兩者在一起的是在2001年,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來年長工歇」這句俗語所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何意?春分下雨好不好
    俗語「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意思是說如果在春分節氣前後下雨的話,那麼在整個春天中,降雨次數會很頻繁,如果在春分節氣前後沒有降雨的話,那麼便意味著整個春天的降雨次數很少,那麼這句俗語靠譜嗎?一、春分下雨好不好春分節氣後,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農作物也進入到快速生長階段,關於春分節氣的俗語有很多,比如「春分陰雨天,春季雨不歇」,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春分下雨好不好呢?
  • 農村俗語「白露前是雨,白露後是鬼」啥意思?白露後下雨不好嗎?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農小專欄,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三農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俗語「白露前是雨,白露後是鬼」啥意思?白露後下雨不好嗎?農村俗語「白露前是雨,白露後是鬼」啥意思?
  • 俗語「二月不見九,長工難歇手」,啥意思?二月沒九年景好嗎?
    在眼下日曆已經翻頁到2021年的時候,與年齡相關的某些俗語也自然而然地被人們更多地提起。「二月不見九,長工難歇手」,就是其中之一。一、咱們中國人為什麼要在冬季數九?都說數九寒天,而咱們中國人之所以要在冬季數九,不只是為了計算寒冷的日子和時間,更多的應該是來自對陽氣的渴望。
  • 今日四九,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啥意思?有道理嗎
    四九是數九的第四個九天,在農村有「三九四九,凍死豬狗」的說法,意思是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冷的階段。在農村中關於四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四九是數九寒冬的第四個九天,數九寒冬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9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結束。
  • 農村俗語「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啥意思?有道理嗎
    如今已經是農曆十一月除二了,眼瞅著這西北風呼呼的刮,可就是不下雪,可溫度已經降到—6℃,村裡的積水處結了一層薄冰,每年到這時候應該下一場雪了,可就是因為陰天,太陽就是出不來,農村有句俗語『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現在正值臘月,今天也是步入四九的第二天,馬上就要迎來臘八節。今年的臘八節和大寒節氣是一天的,由於臘八的日期是固定的,每年的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而大寒節氣則是不固定的,所以兩者同一天出現。
  • 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11月,啥意思?道出農村人的生活
    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11月,啥意思?道出農村人的生活不知不覺我們又將迎來新的一年,學生已經開始準備期末考試了,上班人員因為只有七天年假,所以年前一兩個月依舊是正常上下班,而相對輕鬆一點的便是農民了。
  • 俗語「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啥意思
    俗語「二月清明不在前,三月清明不在後」啥意思?文/農夫也瘋狂古詩有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到了清明前後,基本上都會下雨,好像是故意襯託一下清明節的氣氛一樣。清明節其實不僅僅是一個給去世親人掃墓的傳統節日,而且還是24節氣之一。
  •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啥意思?過年天氣會怎樣
    農村俗語:「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啥意思?過年天氣會怎樣關於俗語老話,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隨口來上幾句,但若是要針對某個節氣變化來說幾句經驗之談,可能就有些困難了。畢竟現在很多人的關注點已經改變,不像過去大多數人所專注的還是自家的一畝三分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太多的行業值得我們去分心和專注,故而一些時令俗語很多人就漸漸忘卻了,秉承著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宗旨,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幾句關於冬至的俗語。
  • 農村俗語「臘月做不發,正月玩不窮」是啥意思?果真如此嗎?
    而農村有句俗語老話「臘月做不發,正月玩不窮」就是關於這方面的,那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果真如此嗎?寒冬臘月 所謂「臘月做不發」意思是說,一年時間到了臘月年底了,該做的事情基本做得差不多了,即使再做也不會發什麼大財了。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馬上就過年了!春節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俗話說「百節年為首」,可見人們對於春節的喜愛!當然,社會發展了,農村的經濟也有了提高,雖然,很多人糾結年味淡了,走親徒留形式,鞭炮也不能任性放了,可是,在筆者看來,這不就是一種「變化下的統一」嗎?畢竟,年還在,家人團聚的意義,遠大於年味的淡化!
  • 農村有句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的是11月是什麼意思?
    俗語是人們對生活的觀察和總結,雖然詞語簡練,但是包含著的內容和含義卻非常豐富,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的是11月就是體現了農民在冬天各月份的生活狀態,雖然是俗語,但還適用於現在的農村生活。緊臘月:這個說法是因為臘月過後即將要過年了,農村的年味比較濃,所以從臘月開始就準備忙活著過年所需要的各種東西,從臘八節開始就進行各種準備活動,殺豬宰羊也多在臘月時候開始。過了臘月初十市場上各種商品也豐富了,人們忙活著每年上街採買過年物品。
  • 農村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結婚」,究竟是咋回事兒?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結婚」。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對這句俗語思忖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討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
  • 農村俗語:「臘月下雪糧價賤,正月下雪去討飯」,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臘月下雪糧價賤,正月下雪去討飯」。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儘管認真思忖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臘月下雪糧價賤臘月是農曆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份。「臘月」的「臘」通「狩獵」的「獵」,是古時狩獵的一個月份。在漢代應劭編著的《風俗通義》中說:「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由此可見「臘月」也稱為「獵月」。
  • 農村俗語說:大寒天氣幹,旱到二月滿,2019年會出現乾旱麼?
    農村俗語:「大寒天氣幹,旱到二月滿」說的是啥意思?明年會幹旱嗎?「大寒天氣幹,旱到二月滿,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這個時節的天氣狀況將影響未來的農業耕種,一般來說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段。因為此時的氣溫、風向比較恆定,寒暖氣流交匯的機會相對比較少。所以如果當年大寒的節氣中天氣乾燥,沒有大量的雨雪天氣,這樣來到來年的農曆二月的時候,土地裡的含水量非常低,大地會一直維持著很乾旱的狀態。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說的啥意思 今年2月有九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說的啥意思 今年2月有九嗎?時間過得是真快,雖然天天宅在家裡不能外出,每天感覺有點無聊,但是春節的小長假也已經結束了,並且馬上就要迎來正月十五元宵節了.在正月十一這天,也就是公曆2月4日,24節氣之首的立春也到了.很多人都知道2020年是鼠   原標題: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說的啥意思 今年2月有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