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正月打雷有啥不好?

2020-12-20 騰訊網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對一個村子來說也是如此。很多村子裡都有一兩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們懂得很多古人傳下來的老規矩、老禮儀,還懂得不少富有哲理的俗語、老話。這些俗語、老話,我們現在在課本上很難學到,而農村老人儘管文化水平可能不高,但說起這些來都是頭頭是道。

農村這樣的老人,在村子裡輩分很高,有時候村裡人遇到事去請教他們,他們總能把事情說得很清楚、周全,還總是脫口而出一些俗語、諺語,幫助人們指點迷津。前段時間,筆者老家這邊正月中旬,大冬天的有一天打雷了,村裡就有老人說,正月份打雷不是一個好現象,還說了這樣一句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這是什麼意思呢?

打雷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尤其是夏季,遇到暴雨天氣,往往就是雷電交加、雷鳴電閃的。但是,在北方冬季,包括正月份,極少會出現打雷的現象。古詩「冬雷陣陣夏雨雪,乃敢與君絕」說的就是冬天打雷跟夏天下雪一樣,都是很罕見的情況。古人也發現了這樣的規律,他們發現過了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打雷現象才會出現。所以,「驚蟄」二字,就代表著春天的第一聲驚雷,所謂「春雷驚百蟲」,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

所謂的「正月打雷人谷堆」,說的意思是正月出現打雷的話,這一年年景就不好,容易遇到水旱蝗災等災害,農作物往往會歉收。我們知道過去農民可沒啥外出打工一說,只能靠種地活著,莊稼歉收往往就會導致農民食不果腹,只能扎堆外出乞食,嚴重的話還可能出現餓死人的現象。

而「二月打雷麥谷堆」意思就簡單了,說農曆二月份打雷,那麼莊稼往往就會大豐收,收穫的小麥、穀子成堆成堆的,農民就能吃喝不愁。因為驚蟄節氣一般都在農曆二月初,這個時候打雷,正應對了「驚蟄」二字的本意,該打雷時就打雷,可以說是風調雨順,新一年莊稼自然會大豐收,糧食成堆。

至於說冬季打雷的原因,古人有不同的說法。但其實,這只是一種自然現象,只要空氣滿足了一定的條件,雷電隨時都可能出現。現代社會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像「氣候變暖」、冰川融化等等,都在逐漸影響著自然環境,現在的環境跟古代已經有了不小的差異,因此,古代很少見的一些現象,現在、未來可能會逐漸增多,包括現在正月打雷,這都是可以理解的。

並且,我們完全可以放心,現在農民種地,早已告別了過去靠天吃飯的局面。農業科技的發展,水利灌溉的推進,再加上人工增雨等科技手段,農民種地對自然環境的依賴程度不斷降低。因此,假如說真的遇上了過去農民最擔心的水旱蝗等災害,農民也不必著急,莊稼所受的影響將會降低到最低水平。

因此我們可以說,「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這句俗語,尤其是前半句「正月打雷人谷堆」,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社會了。

你們那裡,關於冬季打雷還有什麼說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墳谷堆」,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而在正月裡打雷在以前農村老人看來是不吉祥的一年,同時也預示著某種不吉利的徵兆。農村老人常說:「正月打雷,墳谷堆」,這是什麼意思?說的有什麼道理嗎?這句話字面意思就是正月裡打雷,會導致一年中農作物收成不好,而在以前的年代就會發生很多人因為吃不飽飯而被活活餓死,最終出現「墳谷堆」的慘烈景象。
  • 「正月打雷,墳谷堆」,這句民俗說的是什麼意思?
    「正月打雷,墳谷堆」,相信看到「墳谷堆」這三個字,大家就都知道正月裡打雷並不是什麼好事了。這是民間的一種俗語,也就是說只要正月裡出現了打雷的現象,那麼,這一年就會發生不好的事情。這個不好的事情,就是指的收穫的季節,糧食的產量會降低很多。為何說正月打雷,會影響收穫呢?原因就是正月的時候,都是立春的節氣,在立春的時候,相對來說晴天才是一個好的開始。民間俗語還有這種說法「立春晴,一春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
  • 農村俗語「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啥意思?雷打雪好不好?
    導讀:農村俗語「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啥意思?雷打雪好不好?
  • 農村老人常說:九月打雷谷堆多,十月打雷墳堆多!到底是啥意思?
    而關於農村的九月和十月,農村有那麼句俗語非常值得一說,乍一聽有點讓人害怕,但其實正是含義其實說的是農村生活的不易。下面就簡單和大家說說這句農俗的含義吧!九月打雷谷堆多,十月打雷墳堆多這句話簡單理解就是,農曆九月打雷下雨對農作物比較好,對收成有幫助,自然就谷堆多。而農曆十月打雷降雨,對農村卻是相當不利,非常影響農作物的生長,莊稼收成不好,換在以前,沒吃的自然只能餓死,自然墳堆就多了。
  • 農村俗語「正月打雷,遍地出賊」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大家都知道,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在今天看來似乎大家都不在意,認為沒有什麼道理可言,是迷信,但卻是老一輩人的經驗所得,不能完全相信,但也不能完全不信。今年我們就來看看農村俗語「正月打雷,遍地出賊」是什麼意思,包含著哪些道理。
  • 正月打雷,是不是容易出現倒春寒天氣?農民該如何預防?答案來了
    提要:正月打雷,是不是容易出現倒春寒天氣?農民該如何預防?答案來了今天是2020年2月15日,對於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是雨雪的天氣,而且天氣降溫非常的厲害,最低有的降到了零下10度左右是非常寒冷的天氣。在前兩天溫度驟然上升,最高上升到了近20度,這突然下降溫度達到了零下10多度,地方上有近30度的溫度差,這種現象對於農作物生長是極其不利的,這就是出現了嚴重的倒春寒的現象。農村俗話說:「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菜堆堆,三月打雷賣堆堆。」今天是農曆的正月二十二日,有一些地方聽到了打雷的聲音了,這說明了今年天氣總體上來說不是太好,對於今年的年齡也不是太樂觀。
  • 農村有句俗話叫「正月打雷,遍地出賊」,是什麼意思?你怎麼看?
    農民在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漫長歲月中,根據物候、氣候與自然現象之間可能存在的關係,總結出來的一些話語,也就是俗語的雛形。農村流傳有這樣一句俗話「正月打雷,遍地出賊」,是不是感覺特別押韻呢?真的很有文字藝術,像詩,像歌。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
    提要: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文/二狗農村老話是過去人們根據長期生活經驗,總結的一些大白話常識,因廣泛在民間傳播,說明具有一定道理可言,對於「八月打雷,遍地是賊」這句老話,是指農曆八月份打雷情況,而今年農曆八月份即8月30日~9月28日,一般這期間中後期也是多地秋收農忙時節,往往對於陰雨天等不利氣象影響會比較明顯,而打雷則預示著當地仍有很強的暖溼氣流
  • 農村俗語:「正月二十晴,樹上掛琉瓶」,說的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對於這些農村老人們口口相傳的俗語,根據家裡長輩們的經驗其準確性還是蠻高的,畢竟是流傳了數百上千年的「至理」 ,「存在即合理」嘛。今天是農曆正月,在過去,農曆日期常常會被不少當地人用來預測莊稼收成,一起來看看吧!
  • 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11月,啥意思?道出農村人的生活
    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11月,啥意思?道出農村人的生活不知不覺我們又將迎來新的一年,學生已經開始準備期末考試了,上班人員因為只有七天年假,所以年前一兩個月依舊是正常上下班,而相對輕鬆一點的便是農民了。
  • 俗話說:「雷打正月,二月雨不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
    例如,俗話說「一月打雷,二月下雨。」第一個月打雷好還是不好呀!雷聲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根據當前的科學理論,這種現象是由上升氣流和雲層之間的摩擦產生的殘餘電荷引起的。當兩個帶正電和帶負電的雲相互碰撞時,電荷會被極大地吸引,然後立即釋放電流。因此,我們始終可以在多雲的天氣中聽到雷聲。
  • 俗語「雷打驚蟄前,生意莫作忙做田」,啥意思?今天驚蟄不妨一看
    俗語「雷打驚蟄前,生意莫作忙做田」,啥意思?今天驚蟄不妨一看驚蟄,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大家知道它的來龍去脈嗎?作為幹支卯月的起始,正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乃生發之相也。有俗語稱:「雷打驚蟄前,生意莫做忙做田」,可見在驚蟄這一天還有很多講究。近一段時間,我國很多地區因為冷空氣的影響迎來了大範圍的降溫,甚至很多地區好不容易享受到了溫暖的陽光,結果沒幾天又迎來了降雨和降雪。雖然早就過了立春節氣,但從現階段溫度層面來說,依然屬於冬天的範圍。
  • 下雪時會打雷嗎?下雪打雷時有什麼預示?
    但我們可能沒見過下雪的時候發生雷電,通常就是下雪的不打雷,打雷時又不下雪,冬天連雷電天氣都很少見,更別說下雪打雷了。那麼下雪的時候會發生雷電嗎?事實上,下雪的時候也是會有雷電發生的,相對於雷雨,這種天氣現象就被稱為「雷雪」。不過,這種現象非常非常罕見。
  • 農村俗語「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啥意思?有道理嗎
    如今已經是農曆十一月除二了,眼瞅著這西北風呼呼的刮,可就是不下雪,可溫度已經降到—6℃,村裡的積水處結了一層薄冰,每年到這時候應該下一場雪了,可就是因為陰天,太陽就是出不來,農村有句俗語『冬月初一晴,正月地泥濘』,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馬上就過年了!春節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俗話說「百節年為首」,可見人們對於春節的喜愛!當然,社會發展了,農村的經濟也有了提高,雖然,很多人糾結年味淡了,走親徒留形式,鞭炮也不能任性放了,可是,在筆者看來,這不就是一種「變化下的統一」嗎?畢竟,年還在,家人團聚的意義,遠大於年味的淡化!
  • 驚蟄至,農諺「驚蟄打雷又打閃,麥場谷糧堆成山」,是什麼意思?
    2020年驚蟄時間:03月05日 10:56:44,農曆庚子鼠年二月(大)十二,黃帝紀元4717年02月12日。驚蟄氣候驚蟄過後,除了東北和西北地區之外,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都是在0度以上的,西南和華南地區甚至能到10~15度以上。
  • 又打雷了!「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靠譜嗎?冬天打雷咋回事?
    今天是2020年的11月18日,早上一睜眼,就在手機上看到了網友發布的11月17日山東濟寧、菏澤、棗莊、滕州以及河南新鄉等地下雨又打雷的消息。而如今早已經進入了立冬節氣,於是有人又把那句「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農村俗語,翻出了故紙堆,在評論區你言我語地討論了起來。
  • 朋友聚會 同學聚會,谷堆轟趴館吃喝玩樂一條龍
    在鄭州你不用再糾結於以上選擇,因為鄭州谷堆轟趴館應有盡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們做不到。谷堆轟趴館不同於一般別墅小區,是私人獨棟別墅,500平米的室內面積,是班級同學聚會轟趴、公司聚會和生日聚會的不二選擇。鄭州谷堆轟趴館的特點;不用擔心找不到或迷路。當活動結束後,不用擔心時間太晚回不了家,因為別墅裡有日式榻榻米等特色房間讓客人們愉快舒心的度過美好的一晚。
  • 農村有句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的是11月是什麼意思?
    俗語是人們對生活的觀察和總結,雖然詞語簡練,但是包含著的內容和含義卻非常豐富,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的是11月就是體現了農民在冬天各月份的生活狀態,雖然是俗語,但還適用於現在的農村生活。而慢正月的說法是經歷了臘月的充分準備工作,人們迎接了新年,在新年的時候可要好好的玩樂一下,各家都擺上美食,互相都走親訪友,因為春節田間的各種活動也暫時停了下來,不出十五都很少有人下地幹活,甚至有的地方的說法是要過了二月二才算過完年,所以人們形容這種暫時的休整為慢正月。
  • 俗語「雨打雨水節,二月雨不歇」啥意思?老祖宗預測雨量,準嗎?
    提要:俗語「雨打雨水節,二月雨不歇」啥意思?老祖宗預測雨量,準嗎?明天2月19日就到雨水節氣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個節氣,也是反映降水現象的一個節點,其字面意思就是標誌著降雨季節的開始,當地雨水量會逐漸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