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怒江:高黎貢山發現瀕危植物滇桐種群

2020-12-26 和訊

工作人員在測量滇桐,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怒江管護局供圖

新華網昆明3月18日電(記者 張東強 嚴勇)記者從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怒江管護局了解到,日前,瀘水管護分局的工作人員在高黎貢山主峰東坡瀘水段發現瀕危植物滇桐種群,共計17棵。

據了解,該滇桐種群是保護區工作人員在生物多樣性監測巡護過程中發現的。此次野外巡護於2018年12月10日開始,工作人員於12月下旬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段1400米至1700米的海拔帶陸續發現瀕危植物滇桐17棵。

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工作人員何貴品表示,因為之前沒有見過這一物種,當時非常好奇,為了近距離完整地記錄這一物種,工作人員在山谷中艱難行進約3小時到達觀測點進行了測量和記錄。何貴品說:「當時用隨身攜帶的相機拍攝了視頻和照片,並帶走這一物種的果、葉,隨後幾天,西南林業大學林學院植物標本室實驗師李雙智前往現場鑑定,確認這一物種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物種滇桐。」

滇桐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國家確定的重點保護和挽救的瀕危植物之一,並已被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第一卷)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據記載,滇桐是中國西南特有珍稀物種,數量極其稀少,是國家首批選入極小種群的主要物種之一。

滇桐屬是第三紀的一個孑遺植物,在第三紀廣布於北半球。李雙智表示,目前發現的這一滇桐是滇桐屬的一個寡種屬,在生態地理學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李恆表示,以前記載的滇桐僅分布於雲南的6個點,文山4個,德宏2個。這次發現的野生滇桐種群距離德宏最近,緯度僅相差1度,直線距離100多公裡,這對滇桐多樣性保護具有重要意義。(完)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高黎貢山發現31株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本報訊(記者 楊豔鵬 李建國) 近日,記者從保山市政府新聞辦獲悉,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個體數量達31株。    滇桐,椴樹科,落葉喬木,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國家確定的重點保護和挽救的瀕危植物之一。滇桐為中國西南特有珍稀物種,數量極其稀少。
  • 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供圖)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供圖)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供圖)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供圖)2月22日,時值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記者從保山市政府新聞辦獲悉,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個體數量高達31株。
  • 「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發現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科技日報記者從雲南保山市政府新聞辦了解到,經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多位研究人員鑑定,首次確認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數量多達31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靜博士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在《中國植物志》中,滇桐為椴樹科滇桐屬的落葉喬木,但在最新的分類系統APGⅣ中,被列入了錦葵科。
  • 雲南高黎貢山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
    ↑這是5月19日拍攝的在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發現的滇桐植株。新華社發(陳曉丹攝)  新華社昆明5月23日電(記者林碧鋒、趙珮然)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日前對外宣布,科研人員在該保護區保山段發現一個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個體數量達31株。這是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滇桐。
  •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高黎貢山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高黎貢山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 2020-06-05 1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黎貢山騰衝境內現珍稀滇桐野生種群 之前國內僅存10株
    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個體數量高達31株!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生態學博士徐聰麗介紹:「滇桐之所以被列為瀕危物種 是因為它的分布區比較狹窄,種群和個體數非常少,從這次發現滇桐的生境可以看到,主要是以單株或少見的兩株、三株存在, 周邊幾乎沒有小苗的更新,它的自然更新率非常非常緩慢,1999年被國家列為二級保護重點植物,後來又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第一卷)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 科研人員摸清高黎貢山西坡怒江金絲猴種群數量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昆明12月2日電(記者趙珮然)近日,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聯合相關科研機構,首次摸清了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的珍稀瀕危物種怒江金絲猴的種群數量,調查顯示該猴群擁有至少149隻個體,數量較之前的粗略調查有明顯增加
  • 科研人員摸清高黎貢山西坡怒江金絲猴種群數量 至少149隻個體
    近日,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聯合相關科研機構,首次摸清了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的珍稀瀕危物種怒江金絲猴的種群數量,調查顯示該猴群擁有至少149隻個體,數量較之前的粗略調查有明顯增加。此次調查首次對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內猴群的個體數量有了較為完整的記錄,結果顯示該猴群擁有至少149隻個體,超過20個家庭單元,其中最大的家庭單元由多達13隻個體組成。
  • 雲南發現30米高珍稀巨樹,已有200年樹齡,發現之前全國只有6棵
    比如在雲南高黎明貢山,科考人員發現了珍稀的滇桐物種。據新華社5月23日報導,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對外宣布,該保護區保山段發現一個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個體數量達31株。那很多朋友都沒有聽說過滇桐這一樹種,它是一種落葉喬木,屬於錦葵目椴樹科滇桐屬,曾經較多地存在於我國的雲南,廣西,貴州、西藏等地,樹冠高大,花朵分兩層各五瓣,非常精緻,是我國西南地區的特有樹種,而在滇桐屬中也只有這一種樹種,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也是國家確定的重點保護和挽救的瀕危植物之一,1999年就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了瀕危植物。
  • 我國科學家在雲南高黎貢山發現豹子花等稀有植物
    項目涵蓋滇西北地區迪慶、怒江、大理、麗江、保山(隆陽區和騰衝縣)5州(市)18縣(市、區)和川西南地區甘孜州得榮、鄉城和巴塘3個縣及藏東南地區芒康、鹽井、碧土、察隅4個縣。在高黎貢山南段、北段均發現等級3物種長柱重樓、狹葉重樓及南段的滇重樓由於近年人為採挖嚴重,在野外已難尋其蹤跡,建議提高其保護等級,南段等級3物種雲南黃連和北段等級4物種尼泊爾綠絨蒿儘管有野外居群分布,但其生境生境受到破壞和正面臨工程建設的破壞,急需受到保護。
  • 中國最美森林——雲南怒江高黎貢山
    若說橫斷山區是物種多樣化中心,那高黎貢山就是這個中心的核心,高黎貢山生長著多種珍稀瀕危植物,比如光葉珙桐、長蕊木蘭、西藏紅豆杉、臺灣杉等。高黎貢山就像哆啦A夢的神奇百寶袋,不斷地給我們帶來驚喜,2010年,這裡就發現了世界第五種金絲猴——怒江金絲猴,這種猴子並沒有川金絲猴那樣金絲般的毛髮,而是通體黝黑,但是它有典型的金絲猴「朝天鼻」,所以它們都同屬於仰鼻猴屬。
  • 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我國境內怒江金絲猴數量增至200餘只
    央視網消息:近日,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聯合相關科研機構,首次摸清了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的怒江金絲猴的種群數量。
  • 【生態】最近,它們頻頻在雲南出鏡
    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椴樹科,落葉喬木,系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國家確定的重點保護和挽救的瀕危植物之一。:「滇桐之所以被列為瀕危物種,是因為它的分布區比較狹窄,種群和個體數非常少,從這次發現滇桐的生境可以看到,主要是以單株或少見的兩株、三株存在, 周邊幾乎沒有小苗的更新,它的自然更新率非常非常緩慢,1999年被國家列為二級保護重點植物,後來又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第一卷)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植物。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我國西南地區特有種——滇桐和桂滇桐
    (《雲南省生物物種名錄(2016版)》)雖然雲南得天獨厚,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然而由於經濟開發和人為幹擾,不少地方生境惡化,使得不少珍稀動植物物種處於瀕危境地,前面我們介紹了不少雲南特有的珍稀植物,今天我們再來介紹另一種瀕危物種——滇桐。
  • 怒江金絲猴一種群猴丁興旺
    最近,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聯合科研機構,首次統計出了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的珍稀瀕危物種,怒江金絲猴的種群數量,調查顯示,猴群擁有至少149隻個體,數量較之前的粗略調查有明顯增加。
  • 雲南:野生蘭科植物的王國
    麗江杓蘭為中國特有種,主要分布在雲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部。 從2008年在滇東南重新發現暖地杓蘭開始,陸續在雲南、廣西、西藏發現了暖地杓蘭的新居群。暖地杓蘭種群數量十分稀少,屬典型的極小種群瀕危植物。 玉龍杓蘭為中國特有種,是極小種群瀕危植物,僅在麗江玉龍雪山、香格裡拉有分布。
  • 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怒江管護局到銅壁關自然保護區交流學習
    2020年12月22日至23日,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怒江管護局一行10人在何曉東副局長的帶領下到銅壁關自然保護區考察學習,管護局相關人員陪同。座談會上,觀看了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的宣傳視頻,就保護區基礎建設、資源監測、科普宣教、社區發展等工作進行了探討交流。
  • 雲南:保護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珍稀瀕危物種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記者從雲南省政府新聞辦5月22日舉行的2020年「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雲南省積極開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為代表的珍稀瀕危物種拯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