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高達31株!「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發現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2021-01-10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科技日報記者從雲南保山市政府新聞辦了解到,經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多位研究人員鑑定,首次確認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數量多達31株。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靜博士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在《中國植物志》中,滇桐為椴樹科滇桐屬的落葉喬木,但在最新的分類系統APGⅣ中,被列入了錦葵科。滇桐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也是國家確定的重點保護和挽救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之一,主要分布於雲南,貴州獨山、西藏墨脫也有兩個小居群。此物種在中國發現的個體數量不超過250株,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這次所發現滇桐種群,位於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騰衝境內。經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多位專家對標本和視聽資料的鑑定,確信是滇桐無疑。這個滇桐群種中,最大的一棵近30米高,樹齡約在200年左右,胸徑達100多釐米,4名成年人才能合抱;最小的樹齡也在10年左右。

滇桐種子

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生態學博士徐聰麗介紹,「滇桐與另一個屬於極小種群的雲南梧桐不是同一個物種。」由於滇桐分布區比較狹窄,種群和個體數非常少,從這次發現滇桐的生境可以看到,主要是以單株或少見的兩株、三株並存,周邊幾乎沒有幼苗更新,其自然更新率應當非常緩慢。1999年,滇桐被國家列為二級保護重點植物,並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第一卷)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植物」。

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騰衝分局大蒿坪管護站站長餘新林介紹,上個月,他們對護林員從野外收集到的116粒滇桐種子開展了萌發試驗。「我們主要是想搞清楚是什麼原因導致滇桐種群數量較少。目前,經過一個多月的培育,已有兩粒滇桐種子已經發芽。如果育苗成功,我們將把它移到室外種植,希望能在人工幫助下,逐漸增加其種群數量。」

滇桐標本(圖源:中國植物志)

這次滇桐野生種群的發現,填補了滇桐在高黎貢山的基礎分布信息,也體現了當地保護工作的成效。近年來,隨著民眾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和各級政府採取的保護措施不斷強化,在保山境內尤其是被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的高黎貢山,不少珍稀瀕危動植物被頻繁發現,為保護生物多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1980年以來,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共發現新物種600餘種。(本文圖片除註明外,均由保山市政府新聞辦提供)

編輯:張爽

審核:王小龍

相關焦點

  • 高黎貢山發現31株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本報訊(記者 楊豔鵬 李建國) 近日,記者從保山市政府新聞辦獲悉,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個體數量達31株。    滇桐,椴樹科,落葉喬木,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國家確定的重點保護和挽救的瀕危植物之一。滇桐為中國西南特有珍稀物種,數量極其稀少。
  • 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
    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供圖)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供圖)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供圖)雲南保山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供圖)2月22日,時值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記者從保山市政府新聞辦獲悉,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個體數量高達31株。
  • 高黎貢山騰衝境內現珍稀滇桐野生種群 之前國內僅存10株
    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種群,個體數量高達31株!中國僅存10株以下的珍稀植物,為中國西南特有種,現僅存6株。在區域地理研究和選育珍貴樹種應用中均有重要價值。 這次在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騰衝境內,首次發現的滇桐總共有31株,通過與當地群眾走訪,推測樹齡最大的200年左右,最小的也有10年左右。
  • 雲南高黎貢山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
    ↑這是5月19日拍攝的在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發現的滇桐植株。新華社發(陳曉丹攝)  新華社昆明5月23日電(記者林碧鋒、趙珮然)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日前對外宣布,科研人員在該保護區保山段發現一個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個體數量達31株。這是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段首次發現滇桐。
  • 雲南怒江:高黎貢山發現瀕危植物滇桐種群
    工作人員在測量滇桐,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怒江管護局供圖新華網昆明3月18日電(記者 張東強 嚴勇)記者從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怒江管護局了解到,日前,瀘水管護分局的工作人員在高黎貢山主峰東坡瀘水段發現瀕危植物滇桐種群
  •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高黎貢山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高黎貢山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 2020-06-05 1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視頻|航拍「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
    航拍「世界物種基因庫」高黎貢山 視頻截圖  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雲南省西北部的保山市和怒江瀘水縣境內,是雲南省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以保護生物、氣候、垂直帶譜自然景觀、多種植被類型和多種珍稀瀕危保護動植物種類為目的,以其生物的多樣性,被學術界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
  • 雲南發現30米高珍稀巨樹,已有200年樹齡,發現之前全國只有6棵
    比如在雲南高黎明貢山,科考人員發現了珍稀的滇桐物種。據新華社5月23日報導,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對外宣布,該保護區保山段發現一個珍稀瀕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個體數量達31株。那很多朋友都沒有聽說過滇桐這一樹種,它是一種落葉喬木,屬於錦葵目椴樹科滇桐屬,曾經較多地存在於我國的雲南,廣西,貴州、西藏等地,樹冠高大,花朵分兩層各五瓣,非常精緻,是我國西南地區的特有樹種,而在滇桐屬中也只有這一種樹種,現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也是國家確定的重點保護和挽救的瀕危植物之一,1999年就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了瀕危植物。
  • 走進高黎貢山,探索「世界物種基因庫」|親子特色研學冬令營
    騰衝,因它的溫馨富饒宜居而譽滿全球;高黎貢山,因它的神奇美麗而聞名世界,因它的多樣物種資源,而被稱為「世界物種基因庫」,為什麼被稱為「世界物種基因庫」?多種植物:集中了全國17%的高等植物,有5728種,其中7.72%為特有物種。
  • 國家Ⅱ級珍稀瀕危物種|我國西南地區特有種——滇桐和桂滇桐
    我國西南地區地形複雜,氣候特殊,資源豐富,雨水充沛,森林茂密,野生動植物數量居全國之冠。(《雲南省生物物種名錄(2016版)》)雖然雲南得天獨厚,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然而由於經濟開發和人為幹擾,不少地方生境惡化,使得不少珍稀動植物物種處於瀕危境地,前面我們介紹了不少雲南特有的珍稀植物,今天我們再來介紹另一種瀕危物種——滇桐。
  • 雲南:保護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珍稀瀕危物種
    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是指由於物種自身因素或對生境的苛求,分布區域狹窄或呈間斷分布,長期受到外界因素的脅迫幹擾,種群退化,個體數量持續減少,種群及個體數量都極少,已低於穩定存活界限,並隨時面臨滅絕危險的野生植物。2012年,國家林業局和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全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規劃(2011-2015年)》,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成為一項國家工程。
  • 科研人員摸清高黎貢山西坡怒江金絲猴種群數量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昆明12月2日電(記者趙珮然)近日,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聯合相關科研機構,首次摸清了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的珍稀瀕危物種怒江金絲猴的種群數量,調查顯示該猴群擁有至少149隻個體,數量較之前的粗略調查有明顯增加
  • 我國科學家在雲南高黎貢山發現豹子花等稀有植物
    在高黎貢山北段開展的野外調查中,發現了等級4物種包括貢山三尖杉個體數量僅2株的一個新分布點和個體數量僅8株的臺灣杉一個新居群及母株周圍有幼苗生長的須彌紅豆杉在福貢有分布;發現等級3物種美麗豹子花因當地近年發展牲畜養殖啃食該植物而導致在福貢的居群數量稅減。
  • 近半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未納入國家保護名錄!
    中國園林網6月6日消息:在中國,有上百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它們因數量少、分布地域狹窄、遭受人類活動威脅等原因,瀕臨高度滅絕風險。例如觀賞和材用價值極高的華蓋木,野外只發現52株;藥用價值極高的重樓屬植物,至少有7種已瀕臨滅絕。
  • 高黎貢山首次發現鎧蘭和喜馬拉雅鎧蘭野生居群
    近日,高黎貢山保山段首次發現兩種蘭科鎧蘭屬植物,經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鑑定為鎧蘭和喜馬拉雅鎧蘭,這一發現,為高黎貢山保山段增添了兩種重要的新記錄植物物種。鎧蘭喜馬拉雅鎧蘭據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山管護局騰衝分局工作人員介紹,7月6日,他們在一次日常的巡護中,無意中發現在高黎貢山一處山脊兩側的苔蘚上遍布著一種不知名的美麗小花。
  • 中國最美森林——雲南怒江高黎貢山
    ,由南至北,縱跨5個緯度她是植物學家眼中的「世界物種基因庫」,是地球上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花型優美的多趣杜鵑高黎貢山也是世界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保存著眾多數量稀少、中國甚至高黎貢特有的蘭科植物,比如大理鎧蘭、杏黃兜蘭等。
  • 科研人員摸清高黎貢山西坡怒江金絲猴種群數量 至少149隻個體
    近日,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聯合相關科研機構,首次摸清了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的珍稀瀕危物種怒江金絲猴的種群數量,調查顯示該猴群擁有至少149隻個體,數量較之前的粗略調查有明顯增加。此次調查首次對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內猴群的個體數量有了較為完整的記錄,結果顯示該猴群擁有至少149隻個體,超過20個家庭單元,其中最大的家庭單元由多達13隻個體組成。
  •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為植物建造「諾亞方舟」
    瀕危、特有和經濟價值高的優先,已保存我國三成野生植物物種的種子 稱重過後的種子就會進入主幹燥間,在溫度15攝氏度、溼度15%的環境中待滿一個月後,種子的含水量可以降到5%左右,在低溫、乾燥狀態下,種子會進入「休眠期」,達到進入種子庫的條件。
  • 宜賓長寧發現瀕危野生植物小黃花茶生長群
    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17日電 (吳平華 宋成均 塗為熙)記者17日從宜賓市長寧縣林竹局獲悉,該縣調查人員在雙河鎮發現了瀕危野生植物小黃花茶生長群,這是該縣林業工作者的一項重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