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青春》我用青春澆灌沙漠,讓沙漠之上長出生命的綠洲

2020-12-09 貳菇涼ZZZ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篇土地愛的深沉」。這是電視劇《最美的青春》裡面馮程說過的一句話,自此,這句話便深深的烙印在了我的心裡。

劇照

《最美的青春》是由郭靖宇監製,巨興茂執導,劉智揚、何雨虹、趙恆煊、賈宏偉領銜主演的青春劇。該劇講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馮程、覃雪梅為代表的18個來自中國各地的畢業生,與承德圍場林業部等組成拓荒隊伍,積極響應祖國號召植樹造林的故事。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為減少沙塵暴危害,黨中央和國務院指定林業部牽頭,河北省配合,在高原荒漠塞罕壩上建立機械林場,防風阻沙蓄水源。馮程和覃雪梅等第一代種樹人,來到了壩上,在荒漠上營造起萬頃林海,這是人類改造自然的偉大創舉。

沙漠中屹立不倒的大樹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光裡,塞罕壩人一刻也未曾忘記自己的使命,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創造了沙漠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奇蹟,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馮程和他的夥伴們同進退,共患難,在工作與生活中,彼此體貼、愛護、幫扶,由最初的戰友情,同志情,慢慢蛻變成了友情和愛情。

這部電視劇很多網友都評論說是一部精品,這應該給當下的年輕人多看看,怎樣的價值觀才是最有意義的,怎樣的人生才是最有價值的。我經常被劇中這群英勇果敢的年輕人感動著,到底是怎樣一種精神力量支撐著她們不畏困難,不懼嚴寒,一年一年的堅守在茫茫沙漠裡。

劇照

通過看了兩遍電視劇,我才能夠理解這樣一群人的人生境地是多麼的高尚。

01.擁有一個堅強的意志,便不會被任何困難打到。

面對這片乾涸貧瘠,野狼、沙塵暴和低溫的輪番襲擊,馮程嚼著冷乾糧,忍受著飢餓和寂寞,只有一隻狗狗作伴,像戰士一樣意志如鐵,絕不退縮,這是怎樣的一種熱血和豪情。

現在的大學生們已經無法想像了,別說親自邁開雙腿在浩無邊際的荒漠上考察,揮舞鐵鍬栽上一顆顆樹苗,看到樹苗無法存活再做試驗再改進,一個周期就是一年,其間經歷的雨雪風霜,讓人想一想就覺得心潮澎湃。

劇照

除了鋼鐵般堅強的馮程,劇中還塑造了一系列青春群像,像漂亮大方、心思聰穎的覃雪梅,溫柔嫻靜的孟月,她們把如詩如畫的少女情懷投諸在激情燃燒的時代,她們的果敢、堅忍和奉獻,絕非當下刷著直播的都市小姐姐們所能媲美,還有正真憨厚的那大奎,也不是當下的年輕人所能效仿。

《最美的青春》是真正的偶像劇,但凡稱得上偶像,必須能夠輸送正面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對粉絲有所正面的引導,才能夠引領青春的潮流,而這部劇中的馮程和覃雪梅們顯然做到了,通過他們的故事,所有人都能夠被激勵,懂得珍惜眼前的一草一木,一溪一水,明白幸福靠珍惜,價值靠雙手來創造。

劇照

02.最幸福的人生伴侶,便是追隨你的腳步,一起創造人生價值。

電視劇裡的幾對情侶,他們都是通過在「戰場上」並肩作戰結下的情誼,他們信念一直,步伐堅定,同甘共苦,只為和自己的愛人一同進步,裡面的魏富貴和趙天山是幾對情侶中文化最少的,但是他們的思想覺悟卻並不比高知識分子低,老魏在大家都餓的不行之時,拿出了自己視為珍寶的糧食,雖然被武延生污衊私藏糧食,但是他並沒有自己一個人享用,因為他這點糧食都是平時大家不要的,浪費掉的糧食。

劇照

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下,沒有私心,這是多麼難寧可貴的精神,因為他的老實、善良,得到了季秀榮的愛慕,還有孟月和那大奎,沈夢茵和隋志超,馮程和秦雪梅,趙天山和張曼玲,每一對都是一段佳話。

03.因為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所以我願奉獻一生。

「青春最美的顏色,是稚嫩的顏色,將愛匯成河,澆灌綠色,」這是電視劇裡的歌詞,馮程他們這一代人用青春澆灌這片沙漠,用愛讓沙漠變成綠色,這或許就是對青春最美的闡釋了吧!

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無窮的,趁短的青春,去學習無窮的智慧。這是高爾基對青春的定義。

每一個時代都有英雄,在我看來,這群年輕人就是塞罕壩上最美的英雄。

秦雪梅

結語:青春是一個人最美好的年華,你將為你的青春畫上怎樣的顏色。人民子弟兵畫上的是軍綠色,外賣小哥畫上的是藍色或者黃色,我們的志願者便畫上了紅色,無論何種顏色,你們都是為青春塗上了最美的顏色,我們都將無悔於這個青春,無悔於這個時代,我為自己的青春代言。

相關焦點

  • 沙漠之花青春能量基金:有能量,夠青春
    4月20日,「沙漠之花青春能量基金」捐贈成立儀式在敖漢旗工業園區沙漠之花廠區舉辦,團市委書記張啟、敖漢旗政協副主席王曉輝出席活動並講話,儀式由團市委副書記魯秀清主持。「沙漠之花青春能量基金」的捐資人胥俊久先生也以「復工復產代表和青年抗疫先鋒」的身份作客「戰疫故事會」,向全市廣大青少年傳播青春能量,講述沙漠之花在疫情期間向社會捐資抗疫、工人工資「不降反漲」以及積極組織復工復產的故事。
  • 神奇的沙漠小鎮,僅有96人居住,被譽為南美最美沙漠綠洲
    在一望無垠的荒涼沙漠中,綠洲會給人希望和驚喜。小編今天為您介紹的這個綠洲叫瓦卡奇納,位於南美洲,被譽為南美洲最美的綠洲,小編以為,用「神奇」二字描述它最適合不過。前往瓦卡奇納綠洲不容易,但到了這裡你就覺得值。
  • 全球最乾燥的沙漠:秘魯瓦卡奇納綠洲,號稱「全球最美綠洲」!
    有人說撒哈拉是三毛和荷西愛情的落腳處,那麼瓦卡奇納沙漠綠洲則是刺激的飈沙天堂。我想,旅行的意義,就是去熟悉不習慣的一切新奇吧! 今天小編的分享會和以往有些不一樣,下面介紹的這個地方被稱為「全球最美綠洲」。
  • 沙漠中為什麼會有綠洲?沙漠綠洲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沙漠的色調並非一成不變,它也可以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像在澳大利亞的辛普森沙漠有一片廣闊的紅色沙漠,景色十分美麗;在美國南部的路索盆地地分布著白色的沙漠,是一片銀色世界;中亞的卡拉庫沙漠是黑色的;美國的亞利桑那沙漠更奇妙,擁有紅、黃、紫、藍、白等多種顏色,真可謂是五彩繽紛,在陽光的照耀下,空中也會折射會絢麗的色彩。
  • 死亡之海與沙漠綠洲:絲綢之路穿過的新疆兩大盆地的沙漠你愛哪個
    而隨著新疆的解放,兵團接管了這些地方之後,如今這些沙漠的綠洲早已成為了萬畝的糧田,也成為新疆人民的後勤保障所在。記憶裡很好吃的兩種西瓜:炮臺瓜和下野地瓜就出自沙漠之中炮臺鎮和下野地鎮。這裡因為日照時間長,早晚溫差大,所出的西瓜個大,沙瓤且瓜甜。而在準噶爾盆山的北緣連接阿勒泰的地方,是牧民的冬牧場,每年的冬季阿勒泰的牧民們會趕著牛、馬、羊群深入其中,在裡面渡過漫長的冬季。
  • 死亡之海與沙漠綠洲:絲綢之路穿過的新疆兩大盆地的沙漠你愛哪個
    2020年的4月,當我穿越其中時,想像著那些生活在沙漠裡的小動物,即使在炎熱的夏季,有了這些沙漠植物的遮擋,它們也能自由地穿梭往來於沙漠之中吧。而隨著新疆的解放,兵團接管了這些地方之後,如今這些沙漠的綠洲早已成為了萬畝的糧田,也成為新疆人民的後勤保障所在。記憶裡很好吃的兩種西瓜:炮臺瓜和下野地瓜就出自沙漠之中炮臺鎮和下野地鎮。這裡因為日照時間長,早晚溫差大,所出的西瓜個大,沙瓤且瓜甜。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沙漠 綠洲 希望
    村莊北倚黃河,南臨庫布其沙漠,想要走出村莊,必須渡過黃河或者翻過沙漠。「與世隔絕」是我心中小村莊的代名詞,每當我跟著父母到「南灘」的農田幹活時,就會望著連綿起伏的沙丘發呆:翻過沙漠那邊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呢?「你們姊妹倆千萬不能跟著村裡邊兒的那些灰皮娃娃去沙漠裡玩。以前有很多人想翻過沙漠,結果迷了路死在了沙漠裡,沙漠裡太危險了!」
  • 我和我的家鄉,沙漠變綠洲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回鄉之路》片段講到了毛烏素沙漠的治理和變化。電影中的角色再次回到家鄉時,已沒有了童年記憶裡的黃沙漫天,治沙人不懈的求索和默默的堅守使得毛烏素改天換地。電影的故事背景真實存在,也使得電影在拍攝沙漠場景時還不得不使用了特效。
  • 綠洲中的沙漠--圖開沙漠
    的圖開沙漠,是新疆唯一的綠洲中的沙漠,它位於霍城縣西南方7千米處,地處北緯43°55'18"~44°01'28",東經80°43'47"~80°51'18"之間,佔地13萬畝,位於蘭幹鄉、惠遠鎮、三道鄉以及伊犁河圍成的區域內,是一個似固定半固定沙丘為主體
  • 沙漠中的綠洲
    華卡奇納,秘魯西南部伊卡市以西的沙漠綠洲和小村莊3d軟體製作的沙漠綠洲布盧天空下的撒哈拉沙漠中的奧西撒哈拉,突尼西亞,非洲邊境沙漠綠洲鳥瞰圖有金字塔和綠洲的沙漠場景鳴沙山吸引著許多遊客,這裡可以體驗沙漠,也可以看到課本裡的綠洲——月牙泉。鳴沙山月牙泉看日出日落,壯美如畫,是一種視覺盛宴。沙漠沙丘酒店。
  • 南美洲沙漠中最美的綠洲,常住人口僅百人,靠著湖水治病
    沙漠可以說是這個世界,最神秘的幾個地方之一,但在神秘的地方,往往是創造出神奇的地方。在荒蕪的沙漠中,還誕生很多驚人的奇觀。綠洲是沙漠中,特有的產物。在沙漠中,是很缺水的。卻有這麼一片,適合人類生產的地方。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綠洲,是南美洲最美的綠洲,瓦卡奇納綠洲。
  • 致敬塞罕壩的青春
    當年的知識青年用幾代人的青春和生命滋養了塞罕壩的土地,這種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深深感染了觀眾,難怪老少皆宜!永被牢記的塞罕壩精神,青春的奮鬥,最美的青春。江山代有後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
  • 騰格里沙漠,一段最美的沙漠星空
    我看見,朝陽的斜照中,這片臆想的深水之上,燃燒成了玫瑰的血紅。我看見,天邊狂風怒吼,飛沙走石,綠州像一隻遭受暴風襲擊而無力驚慌的航船-----隨即被狂風肆掠、掀翻。黃沙漫漫的原野,那個黃昏、我的靈魂、你究竟看見了什麼?人生就好像在沙漠中旅行,一步一個腳印前進,你才能看到生命綠洲生活中有太多可能與不可能,越是憧憬就越要風雨兼程。蒙古民族以「蒼天」為永恆最高神,故謂「長生天」在蒙古民間宗教裡騰格里神(天神)是最高的神。
  • 居然有人「質疑」沙漠變綠洲?沙漠:到底要我怎樣?
    居然有人「質疑」沙漠變綠洲?沙漠:到底要我怎樣?在大多數人們的印象中,沙漠變綠洲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它不僅可以改善周邊人們的生活環境,還可以擴大出一片新的領土地域,用於建造房屋或做其他的旅遊用途,就在大家都在提倡綠紗漠變綠洲的時候,卻有人提出了不一樣的說法,說將沙漠變為綠洲,很有可能會引起地球上未知的氣候改變。
  • 「沙漠綠洲」:獨樹一幟的藝術
    「沙漠綠洲」:獨樹一幟的藝術文/洪巧俊在一望無垠的荒涼沙漠中行走,你渴望的是一片綠洲,還有那一彎清澈見底的泉。這綠洲在你的心中是仙境,而那清澈的泉,如沙漠中鑲嵌的翡翠色的月亮,在靈動閃耀。於是你終於來到了那片綠洲,看到了那清澈的泉……這就是藝術家佘錠鑫要在壺上表現的畫面藝術。他的「沙漠綠洲」系列是獨樹一幟的,在全國至今也找不到第二個人是這樣創作的。這種創作難度大,燒制的成功率也低,但這個「壺痴」不怕失敗,持之以恆地做了下來,他一邊總結經驗,一邊探索製作的技巧,從中不斷突破自我,就是這樣的執著,他才有了今天的「沙漠綠洲」系列。
  • 班都爺爺:相信的力量,讓我們在沙漠中生生不息
    班都爺爺的孫子錫林也驕傲地說到:"我希望成為一名優秀的騎手。爺爺告訴過我,相信的力量,讓我們在沙漠中生生不息。"班都爺爺還經常想起六十多年前家鄉的樣子,那個時候額濟納河(黑河)悄無聲息地流動著,大漠綠洲還有依河而生的牧民,野花遍地、林木成蔭、牛羊成群,狼、狐狸、兔子、鼠兔等各種小野物也在林間時隱時現。自己和年輕時的奶奶一邊放牧,一邊看著這些美麗的景致。
  • 中國治沙「包工頭」,每天工資20元,21年把2萬沙漠變綠洲!
    中國的沙漠面積是世界上最多的一個國家,而我國在防沙漠化這條路上也從未放棄,雖然知道這條路非常的艱辛,但是為了大家的生活能夠不被黃沙困擾,不用抬頭看到的都是一望無際的黃沙,即使再困難,也要堅持下去。如果現在讓你們去沙漠中生存,我相信90%以上的人都會選擇退縮,沙漠這麼艱苦的環境,沒有人願意去吃苦。但是也有這麼一群人,他們願意去奉獻自己,為我們提供一片綠洲。張喜旺就是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主人公,21年前,張喜旺為了每天20元的工資,拉上一群老鄉義無反顧的到庫布齊沙漠裡種樹,成為這片沙漠的治沙「包工頭」!
  • 85.沙漠和綠洲
    捏一隻羚羊吧,哦腿太長,打碎,再捏一隻,角太彎打碎打碎,捏了很久也沒有讓他滿意的羚羊。他身下的碎海泥越來越多,風一吹變成了沙,沙越來越多,就有了沙漠。哥哥捏出的陸地上啊,成了一片綠洲,小鳥在樹上鳴唱,蝴蝶在花叢飛舞,小草鋪滿晨露,蚯蚓在泥土裡鬆土,又捏了人,有男的,有女的,他們結婚,又生了孩子,綠洲上有歡歌笑語,也有悲傷眼淚,一派生機。弟弟在沙漠上捏啊捏,還是沒有捏出一個他滿意的東西,沙漠依然一片荒蕪。
  • 阿拉善旅遊,用靈魂感悟的沙漠與綠洲之美!
    阿拉善旅遊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在於它向我們彰顯了無處不在的生命力,它以「騰格里」(蒙語意為蒼天)之名,向我們展示了生命的兩面、自然的靈魂,那就是,綿延至天邊卻又相互糾纏、相愛相殺的:沙漠和綠洲。因為騰格里連綿起伏的大漠,以及大漠內星羅棋布的沙漠湖泊與綠洲,阿拉善騰格里沙漠最終成為了中國越野車愛好者的聖地,而英雄會本身不過是那隻集結號而已。
  • 甘肅民勤綠洲調查:三大沙漠可能連成一片
    有專家論證,作為中國西北地區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的天然屏障,民勤綠洲日漸乾涸,可能會在近些年內消失。如果真如此樣,中國北方巴丹吉林、騰格里、庫姆塔格三大沙漠將連成一片。到那時,對於生活在北京這樣大城市的居民來說,沙塵暴可能就不再是一年幾次,而是要成為北方生活中的伴侶了。      而更為嚴重的後果是,如果民勤綠洲消失,將改變大氣環流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