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治沙「包工頭」,每天工資20元,21年把2萬沙漠變綠洲!

2020-12-18 旅行中的小世界

中國的沙漠面積是世界上最多的一個國家,而我國在防沙漠化這條路上也從未放棄,雖然知道這條路非常的艱辛,但是為了大家的生活能夠不被黃沙困擾,不用抬頭看到的都是一望無際的黃沙,即使再困難,也要堅持下去。如果現在讓你們去沙漠中生存,我相信90%以上的人都會選擇退縮,沙漠這麼艱苦的環境,沒有人願意去吃苦。但是也有這麼一群人,他們願意去奉獻自己,為我們提供一片綠洲。

張喜旺就是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主人公,21年前,張喜旺為了每天20元的工資,拉上一群老鄉義無反顧的到庫布齊沙漠裡種樹,成為這片沙漠的治沙「包工頭」!有人治沙是因為自己居住在沙漠裡,不想每天都被黃沙淹沒,有的人則是想讓大家不被黃沙吞噬,消耗了自己的青春在沙漠中種樹,而張喜旺特別實在的說,它治沙種樹就是為了一天20元的工資!

在剛來到這個沙漠的時候,一望無際的黃沙,眼睛都睜不開,沒有任何掩護遮擋的地方,這樣的環境誰能扛得住?加上這群老鄉原本沒有居住於此,每天要騎上自己的摩託車三四個小時的路程,路途的艱辛,種樹的失敗,讓這些人疲憊不堪。而張喜旺不肯認輸,它認為自己肯定能夠種出樹來,多次的失敗經驗累積,它得出了自己的一套種樹寶典,就這樣不肯認輸的精神種出了一棵又一棵的樹。

最初因為工資來到沙漠的張喜旺也改變了自己的觀念,雖然工資從最初的20元漲到現在的100元,但是這個時候張喜旺此心裡想的就是多種點樹,造福子孫後代!

他也做到了,21年的時間,張喜旺的不放棄,至今已經為我們創造出2萬畝的綠洲,雖然因為種樹,自己的收益變多了,基本的生活有了保障。他也表示說,未來會繼續留下來種樹,為子孫後代創造更多的綠洲!

庫布齊沙漠是我國首個沙漠變綠洲的地方,裡面結合了眾多治沙人的心血,張喜旺也是其中的一員。其實不管張喜旺種樹的初衷是什麼,但是他忍受下來沙漠艱苦的環境,為我們創造了這麼多的綠洲,他就是一個偉大的治沙人,他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相關焦點

  • 中國用30年將沙漠「變」綠洲,現在被他們「毀了」,治沙人:心痛
    但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沙漠佔據了70萬平方公裡,雖然沙漠風光非常漂亮,但是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特別是沙漠周邊的一些城市也會受到沙塵暴的騷擾。中國用30年將沙漠「變」綠洲,現在被他們「毀了」,治沙人:心痛中國近幾年對治理沙漠也是非常看重,為了讓人們生活得更好,解決這一問題,在90年代的時候就開始治沙,經過30多年的時間,可以說治理沙漠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在西北地區種下的樹苗,也慢慢長大,變成了一片綠洲,沙漠面積也在不斷的縮小。
  • 內蒙古呼倫貝爾一家兩代人21年治沙3萬多畝 只為沙丘變綠洲
    2020年8月20日 新巴爾虎左旗沙丘治理後景德林場牧場景色景建華說:「為了沙丘變綠洲,我和父親,我們一家兩代人,在這裡吃住生活了21年。21世紀初,呼倫貝爾草原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而草原建設速度每年僅為0.2%。呼倫貝爾草原有一條縱貫南北的沙帶。這條沙帶大部分位於新巴爾虎左旗,全旗共有沙地面積11060.4萬畝。在2000年前後沙化嚴重時期,個別地區也出現過流沙掩埋公路,侵襲城鎮的情況。
  • 我國花30年沙漠「變」綠洲,如今卻變成這樣子,治沙人:心血毀了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土地遼闊,地形多樣,有雄偉高原起伏的山嶺,有廣闊平原平緩的丘陵,還有各種湖泊盆地和冰河谷,正因為我國擁有如此多樣的地形地形地形,才構成了現在豐富多彩的地理風景,由於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旅遊特色,特別是在旅遊業的推動下,即使在環境惡劣的沙漠地區
  • 中國用30年將沙漠變綠洲,如今被他們「摧毀」,治沙人心血都毀了!
    而隨著中國人口的不斷增加,草場需要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因此,在人類的過度放牧之下,很多草地都開始退化,沙漠也不斷地侵蝕著人們的居住地。隨著我國對自然環境認識的不斷加深,為了阻止土地荒漠化進一步加深,我國也開始了治沙工程。一時間,無數的治沙人湧入了西北地區,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治沙運動」。
  • 中國此沙漠80%變綠洲,卻迎來一群「破壞者」,讓治沙人很氣憤
    中國此沙漠80%變綠洲,卻迎來一群「破壞者」,讓治沙人很氣憤,對很多小夥伴來說,大部分景點我都已經看過了, 我們國家有很多種類的景點,小夥伴們的移動頻率這麼高,很多已經看過了, 所以,很多小夥伴們想去看在小夥伴們的生活中不太常見的沙漠探險等。
  • 中國「擊敗」的一個沙漠,80%變綠洲,還整出160萬畝農田
    沙漠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地方,這裡被譽之為「生命的禁區」,不論是動植物還是人類都難以生存下去。但也是一個非常熟悉的地方,因為即便相隔百裡也能感受到沙漠帶來的眾多災難,比如沙塵暴侵襲城市、霧霾天氣籠罩大地。即便沒有去過也如雷貫耳,以至這樣的地方更加令人畏懼。中國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很多地區都被沙漠佔據,令沙進人退的節奏飛速加快。
  • 中國30年用汗水換沙漠變綠洲,現在怎麼樣了?我們應該看看
    中國30年用汗水換沙漠變綠洲,現在怎麼樣了?我們應該看看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中國地大物博,有著96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但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卻有13%的面積被沙漠覆蓋,我國的沙漠總面積佔到了128萬平方公裡,這種世界上最惡劣的環境之一,我國人民也在一直想辦法治理,中國30年用汗水換沙漠變綠洲,今卻出現這些東西,我們不該反思嗎?
  • 中國30萬人用30年讓沙漠變成綠洲,卻因「它」讓許多治沙人落淚
    隨著全球化的改變,中國的經濟也在不斷發展,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而且我國的治沙技術也會是在世界上很有名的,由於沙漠化危險,導致一些城市人們的生活質量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我國很重視治沙這個工程。根據周圍居民的反映,近幾年國家非常重視沙漠的治理,因為沙漠化危害到了周圍居民生活,為了給居民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國家早就開始盡力治沙,現在的沙漠已經慢慢的變為綠洲,從前一片黃沙,現在已經被種滿了綠色的植物。
  • 我和我的家鄉,沙漠變綠洲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回鄉之路》片段講到了毛烏素沙漠的治理和變化。電影中的角色再次回到家鄉時,已沒有了童年記憶裡的黃沙漫天,治沙人不懈的求索和默默的堅守使得毛烏素改天換地。電影的故事背景真實存在,也使得電影在拍攝沙漠場景時還不得不使用了特效。
  • 中國治沙「第一縣」,耗時10年開闢綠洲,還在沙漠當中修建水庫
    在這片神奇的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我們國家包含了山川河流、雪域高原等一切地形,而沙漠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許多人都很嚮往探險,想去體驗一把徵服沙漠的感覺。但是沙漠作為一種比較極端的自然環境,同樣也威脅著人類的生存。那麼在我國境內就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沙漠,我國的治沙工程也從未停止過。
  • 治沙百年,河水變清,中國沙漠面積減少了多少?
    中國沙漠的管理可以延伸到一百年前,在這期間出現了很多治沙人,他們也將這種精神傳給自己的子孫,為子孫謀福利, 你知道過了一百年,中國的沙漠面積減少了多少嗎?畢竟是已經經過了近百年的發展了。讓我們先看看沙漠的本質, 乾旱缺水,植物稀少地區,中國沙漠總面積約70萬平方公裡,包括50萬平方公裡戈壁在內的總面積為128萬平方公裡,佔全國陸地總面積的13%,主要集中在西北乾旱地區,中國的八大沙漠分別是塔克拉瑪幹沙漠、 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庫布齊沙漠、柴達木盆地沙漠、庫木塔格沙漠。
  • 衛星掃過中國的一片沙漠——庫布其沙漠變綠洲的奇蹟令世界點讚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24日訊  從新中國的成立到現在也不過是幾十年的時間,變化卻是天翻地覆。從解決溫飽問題到奔小康,從脫貧攻堅到大規模綠化佔國土近四分之一的荒漠,中國的發展速度全世界都看在眼裡。美國衛星掃過中國上空傳回的一張照片,讓聯合國專家都大為震驚。
  • 當4種模式讓沙漠變綠洲時!中國怎麼做,世界怎麼看?
    先說說外國人怎麼看中國恢復綠色,聯合國治理荒漠化組織總幹事曾這樣評價:毛烏素沙漠治理實踐,做出了讓世界向中國致敬的事情。西班牙《國家報》網站2018年10月9日報導稱,進入21世紀,中國正以年均5萬平方公裡的速度植樹造林。那麼聽到沙漠這個你會想到什麼?炎熱?乾旱?還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麗景色?
  • 中國治沙史上的奇蹟,面積超過了海南省,如今沙漠成綠洲
    中國治沙史上的奇蹟,面積超過了海南省,如今沙漠成綠洲,環境問題是世界面臨的一大難題,近年來,由於環境惡化引起的新聞越來越多,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由於過度放牧、大面積開墾草原等造成的校園沙漠化,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是當今許多環境問題,沙漠化是人們面臨的最嚴重的災害之一,漫天的霧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 我國「逆襲」最成功的沙漠,60年沙漠變綠洲,現是亞洲第一人工林
    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我國「逆襲」最成功的沙漠,60年沙漠變綠洲,現是亞洲第一人工林。有這樣的成就,大家心裡應該跟小編一樣非常自豪,我們中國有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但是有1/7都是沙漠地帶,所以這些沙漠地帶就等同是把土地浪費了。
  • 鄂爾多斯治沙標兵殷玉珍:誓叫荒沙變綠洲
    央廣網鄂爾多斯9月17日消息(記者李昊 白圓)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爾林川村農民殷玉珍, 32年堅持不懈治沙造林,成就6萬畝綠色生態屏障,創造了人間奇蹟。走進《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中國防治荒漠化成就展廳,門口顯眼的位置展出了中國六位治沙英雄的事跡,其中一位就是鄂爾多斯治沙標兵殷玉珍。「誓叫黃沙變綠洲」,簡短的7個字是支撐她32年植樹造林的動力。殷玉珍:過去的話是一望無際的明沙,那為了生存啊,你把樹種活你也能活下來,你就得努力就得犧牲。
  • 初心之路丨武威六老漢治沙:吃住在沙漠,三代接力造萬畝綠洲
    傳聞八步沙因為風沙過大,早期人們在這片沙漠每走八步就得停下來歇一會,它也因此得名。而那時,六名老人從家裡到管護場約有三四公裡,沒有交通工具,他們每天天不亮就要出發,大約上午十點左右才能到,「父親每天出門是帶一袋炒麥子,那是公社給的救濟糧。」這樣徒步護林的日子,六名老人一直堅持了5年。
  • 五個月,美國盛世變地獄;七十年,中國沙漠變綠洲
    中國的經濟活動沒有停止,中國的各項計劃仍然在緩慢推進,除開應對疫情之外,我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2019年美國航天航空局公布了一張全球變綠衛星圖,過去20年來,地球表面總共新增超過300萬平方公裡的植被面積,相當於多出一塊亞馬遜雨林,而這個讓NASA為之點讚的奇蹟,而這些新增面積其中就有25%來自中國。
  • 「沙米」助力沙漠變綠洲 屬於中國人的綠色奇蹟
    「沙米」助力沙漠變綠洲 屬於中國人的綠色奇蹟        隨著對生態環境的日益關注,人們經常嘗試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綠化沙漠,如何科學又經濟的大範圍防沙治沙的方法,一直是最關心的問題。
  • 又一沙漠綠洲遭到二次破壞,治沙人幾十年付出付諸東流!
    因為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因此中國的地質面貌非常多樣化,因此呢旅遊資源也是非常的豐富,不管是古時留下的遺蹟,還是如今繁華的大都市,都吸引了許多的遊客前往,悠哉的江南生活也讓很多人喜歡,如今生活水平越來越好,於是出現了很多喜歡沙漠之中的風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