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蕭縣龍山庭院小區的幾位業主撥打本報熱線電話962000 投訴,他們所購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驟然「縮水」了30 年,而且部分住戶還發現自己的房屋非法佔地,導致無法辦理不動產權證。更離奇的是,房地產新政出臺之前最早一批辦理房產證的業主,其房產證上「土地使用年限」這一欄居然全部都是空白的。
投訴 有的是「特製」房產證 有的辦不了證
王先生是蕭縣龍山庭院小區的一位業主,他告訴記者,前段時間他在當地房管部門辦理了自己房屋的不動產權證,但是讓他大跌眼鏡的是,當初購房合同上寫的是「土地使用權限70 年」,即2009 年8 月到2079 年8 月,可拿到手的不動產權證上的土地使用年限卻只有40 年。「土地使用年限一下子縮水了30 年,這可不是小事,我覺得這是嚴重的虛假宣傳和欺詐。他們騙了整個小區的人這麼久啊。」王先生說。
與王先生一樣頭疼的還有業主張女士,因為她家房子「非法佔地」,導致連不動產權證都無法辦理。張女士曾和鄰居一起去房產局查過,他們家所在的這塊地皮當初開發商根本沒有買到,就直接在上面蓋了房子賣。而最早一批辦理房產證的李先生也很頭疼,因為他的房產證上「土地使用年限」這塊居然是空白。「我們這個小區房產證是分批辦理的,我家的房產證是在房地產新政出臺之前辦的,當時我們這批業主房產證上『土地使用年限』都是空白的,沒有填寫,因為是第一次買房,我也沒注意,後來才知道正規的房產證都會填寫數字,我們的這個房產證簡直是『 特製』的」。李先生說。
調查 開發商不僅虛假宣傳 還非法佔地建房
土地使用年限大幅縮水,房屋非法佔地,房產證上的土地使用年限「 集體缺位」……針對龍山庭院小區業主們的奇特遭遇,記者近日採訪了蕭縣多個部門。
蕭縣房地產管理局黨支部書記劉鑫在採訪中告訴記者,現在房屋在進行預售的時候就要提供土地使用證、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等多份證件,因此開發商對於小區土地的使用年限肯定是知情的。經查,龍山庭院小區的房屋登記資料中有一份「國有土地使用證」,顯示這片土地的使用權新的終止
日期是2054 年7 月9 日,發證日期是2008 年7 月9 日,因此總使用年限是46 年,但是開發商提供的購房合同上寫的是70 年。而對於前期發放的房產證上土地使用年限一欄出現「集體空白」的問題,他認為應該是辦證的工作人員疏忽或者不當操作導致的。
蕭縣不動產登記中心的主任任建回復稱,前段時間,部分龍山庭院小區的業主前來辦理不動產權證時,工作人員發現該小區使用土地的截止點坐標超過了國土部門出讓給他們的土地截止點坐標,經查,發現部分商品房涉嫌違法佔地。此外,這片土地的使用年限是40 多年,但是開發商在與購房者籤訂合同的時候卻說成70 年,明顯是虛假宣傳或者欺騙。至於那些原本「忘記」在房產證上錄入土地使用年限的工作人員,現在正在蕭縣不動產登記中心工作,而他們的具體名單是可以追查出來的。
蕭縣國土資源局監察大隊崔大隊長則告訴記者,根據他們的調查,龍山庭院小區1號樓、2 號樓等四棟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違法佔地,違法佔地的總面積多達900 多平米,開發商不僅違法佔地建房,還將房屋違規出售。對此,該局已經立案進行查處。
處理 為保護業主利益 當地政府出面「買單」
無論是土地使用年限的造假還是房產證的貓膩,都在當地產生了不良影響。對此,蕭縣縣委辦主任劉傑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當地政府已專門抽調人員處理此事。據查,龍山庭院小區開發商的所作所為不僅違法違規,甚至涉嫌犯罪。目前公安機關已經介入,前幾天已經抓捕了其中的一個人,另外兩名嫌犯正在網上追逃。而對於開發商涉嫌欺詐的問題,他們將引導該小區業主通過法律手段進行維權。
那麼對利益受損的業主們如何交代呢?劉主任說,經過調查核實,該小區部分房產確實存在土地使用年限縮水及違法佔地的問題,目前縣政府已經拿出了具體的處理意見,處理原則是儘量照顧業主利益。比如40 多年的土地使用期限延長為70 年,滿足業主的合理訴求;而對於該小區的1 號樓、2 號樓等四棟樓存在不同程度的違法佔地問題,考慮到這部分房屋已經銷售給業主,如果拆除或者沒收違建,必然會大幅度損害業主利益,因此政府部門將按照另一種方法處理,即依法沒收開發商的非法所得,並處以建築總造價10%以下的罰款。同時讓開發商對於非法佔地的部分補繳土地出讓金,補辦土地出讓手續。目前,對於小區業主的不動產權證的補辦已經開始了,會儘快將所有業主的有關證件都補辦好。
「這次我們的處罰原則是一律按上限,就高不就低,讓開發商知道違法違規的後果,不敢再做這樣的事情。而當時辦理房產證時存在『操作失誤』的國土部門工作人員,之後會由紀委介入進行調查。」劉主任表示,縣政府已經決定將在全縣的房地產市場進行摸排,集中解決業主們的維權問題,並加大市場整治力度。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