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又逢七夕,你那裡下雨了嗎?

2021-01-15 愛琴海ai讀書

又下雨啦。

今晨醒來較晚,因孩子還在暑假中,夜間我們便常常追劇,早晨我也陪著他賴床;直到聽得譁啦啦的雨聲再次傳來。之所以說「再次」是因為這段時間經常下雨,有時天天下,有時隔天下,有時一天之中時雨時歇,數次下。

想來,近日老天爺還真是任性。好好的豔陽天,一片雲彩飄來,突然之間天一黑,不多久,急急的雨兒便鋪天蓋地而來。

今晨的雨,是預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只因昨夜的雨仍溼潤著地面,不曾想,稍作歇息的老天又開始了。也難怪,明日就是七夕節了,記憶中每年的七夕節,我們這裡總要有幾天的陰雨綿綿。

小時候,父親告訴我們這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灑下的淚水。相會何以流淚?幼稚的我們一時間搞不懂,於是乎,他便會給我們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如此,年年講,歲歲講,講著講著我們便爛熟於心,但我們還會像從沒聽到過那樣,期待滿懷。

待到晴好的夜晚,特別是夏秋時節,父親會指給我們看天上的牛郎織女星,而在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那浩瀚的銀河。我總在想,如此遙遙相對的兩顆星、或者說兩個人,可望而不可即,怎能不落淚?

此刻聽著窗外噼裡啪啦的雨聲,心想,如果說這是他們相會時喜悅的前奏也未可知。小時候,大人們常說,如果在七夕這一夜,去庭院中的葡萄架下,是能夠聽到牛郎織女的悄悄話的。我總信以為真。可無奈家中並未曾植有葡萄,便一直沒有親自去驗證過,直到自己慢慢長大,足以能細細體悟蘊含其中的浪漫神話色彩。

而今,又逢七夕。我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年幼稚嫩的小女孩,但心中仍然存有牛郎織女的悽美故事。想那鵲橋相會的景象必然壯觀,而短暫相聚後的別離該是怎樣的難捨、難分!漢人說,「山無稜,江水為竭,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只可惜,這人世間,不,這天上人間,多少事由不得人!一己之力太有限。

不過,畢竟他們守望在銀河兩端,這正是一種反抗,一種在一己力量之內的反抗;而正是這種反抗,換來了一年一度的七夕會。

我想,這也是這個神話故事經久流傳的原因,是世世代代的人們對為愛執著之人的讚許、讚頌。

七夕,作為千百年流傳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民俗,大江南北各有不同,但不外乎如下幾種,拜七姐、祈福許願、坐看牛郎織女星、接露水、鬥巧、穿針乞巧、對月穿針、乞求姻緣,等等。

說到這裡,突然發覺,好像七夕並不見的總與秋雨相連,唐人有《乞巧》詩「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看上去也是一派萬裡晴空。如此一來,望星空,定當別有一番意境。

總之,晴也好,雨也罷,在乞巧節這一天,人們總能找到紀念這對古老又浪漫、相戀而不得的愛人的方式。

而今,不知從何時起,七夕已成為「中華情人節」,但凡有情人在這天都有各種節目、各種慶祝,商家更是要提前半個月造勢、渲染,使得節日氣氛越來越濃厚。

這自然是好,有節可過,走一走可人心的儀式感,既是愛情中的調劑,又可深化感情;只不過,自古以來,傷感而浪漫的七夕,一旦過度為眼下「我們自己的情人節」,其中一些傳統的習俗漸漸被忽略、被遺棄,人們對牛郎織女悽美故事的回味和紀念也淡化了,甚至沒有了,有的只是眾人的慶祝與狂歡。

但願我們能在歡喜之餘,靜下心來感受下這綿綿秋雨;或者,在晴朗的夜裡抬眼仰望星空。說不定,能夠感知到古老的牛郎織女之靈也未可知。

相關焦點

  • 夜半無人私語 七月七日《長生殿》(圖)
    《長生殿》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美化後的總成果,也是最完美的呈現。長生殿曾是唐玄宗與楊貴妃七夕盟誓之地,「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經過諸多文學作品的渲染,早已成為流傳千古的中國古典浪漫愛情聖地。劇情梗概故事描寫唐玄宗寵幸貴妃楊玉環,終日遊樂,將其哥哥楊國忠封為右相,其三個姐妹都封為夫人。
  • 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農曆七月七日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還有明代羅頎《物源》曰:"楚懷王初置七夕。"不過那時候的七夕,是祭祀牽牛星、織女星,並無後面的故事。直到漢代,其細節才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繫起來,並且正式成為屬於婦女的節日,這也有了民俗學家說七夕節首先是單身女子的節日。如東漢應劭撰的《風俗通》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又如《西京雜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
  • 七月七日是傳統的節日,唐人在七夕向天「乞巧」,十分普遍
    七月七日是傳統的節日,唐人在七夕向天「乞巧」,十分普遍七月七日是傳統的節日,相傳為牛郎、織女在天河相會的日子。民間流傳有許多美麗動聽的故事。唐人在七夕向天「乞巧」,十分普遍。宮廷中七夕故事莫過於唐玄宗與宮嬪們乞巧。
  • 七夕,賞七首愛情詩詞
    農曆的七月七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又稱乞巧節。從古至今,文人墨客在七夕這天遣懷抒情,留下無數朗朗上口的詩篇。逢此佳節,漢古書院與大家一起欣賞七首七夕詩詞!乞 巧 林傑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行香子·七夕李清照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 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七夕節·也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傳統節日,該節日來自於牛郎與織女的傳說,牛郎與織女農曆七月初七在鵲橋相會。七夕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
  • 七夕情人節簡訊:虎年年七夕情人節幽默簡訊
    2010年七夕情人節幽默簡訊大全        牛郎想請織女吃晚飯,不知織女有沒有空?        但願你我別像可憐的牛郎與織女,一年才得以相見一次,我不要!        七月七日鵲橋仙,金風玉露恨苦短,朝朝暮暮常相伴,不羨牛郎羨鴛鴦!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又是一年的七夕,沒有我的日子你好嗎?        是你讓我懂得了,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心緒叫作「思念」,還有一種感覺叫作「愛」!
  • 七夕情人節圖片《七夕》古詩詞大全 七夕經典詩詞名篇匯總
    最憐天上七夕月,又逢人間情人節。  8月7日,己亥年農曆七月初七,又是一年七夕。  因為牛郎和織女的愛情傳說,七夕節逐漸演變為「中國情人節」。  小編整理了一些絕美的古詩詞,借吟詩以寄情,去品讀古代文豪眼中的七夕氣象。
  • 七夕節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由女子祈福的節日變成了情人節?
    歡迎閱讀今天的明嶽人文參考,現在的人們好像什麼節日都能扯到情人節上面去,就像是七夕,人們都認為它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相見之日,因此被中國的人們稱為是中國的情人節。但其實在古代的時候,七夕節是女子祈福的節日,並不是情人節。
  • 傳統的七夕節並不是情人節,那都有哪些習俗呢
    眾所周知,傳統的七夕節也叫乞巧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自古有之。而準確記載這一節日在農曆七月七日的,是在東漢學者崔寔編寫的《四民月令》一書裡。當時七月七日只是一個農時節日,後來經過古代勞動人民的各種演變,變成了女子乞巧、祝福的節日。
  • 佳期如夢 新大話2七夕鵲橋仙活動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時逢七夕佳節,《新大話西遊2》七夕鵲橋仙活動即將浪漫開啟,與你相約8月20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 傳統節日七夕節,一「夕」數變,七夕傳說的古今詮釋
    古代七夕節的由來性別分工,與成年禮的由來七夕早期的傳說,完整的情節出現在南北朝。《西京雜記》「至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為相連愛。」而牛郎織女成親後生活幸福,織女便荒廢了織布。天帝大怒,就罰他們夫妻倆分隔銀河兩岸,只能一年一度相會。致使二人分隔兩地的原因,是織女荒廢本業,這情節同樣充滿了暗喻。
  • 飛花令,含有七月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七月,是夏季的第二個月。走進生機盎然的七月,走進七月滾燙的詩行,傾聽柳蔭深處抑揚頓挫的蟬鳴,挾裹著不安分的飛翔。那麼,含有七月的詩句,你知道多少呢?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唐·賈島《送張校書季霞》因思上黨三年戰,閒詠周公七月詩。——唐·杜牧《即事黃州作》孟秋七月時,相送出外郊。
  • 李商隱的千古名句「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妙在哪裡?
    李商隱的千古名句「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妙在哪裡?「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出自李商隱的《馬嵬二首》中的律詩,屬於律詩中比較重要、必須對仗的頸聯。我們先看看整首詩: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 在國外,七夕節不止是「情人節」
    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節一直被稱作中國「情人節」。在這一天,有情人互訴衷腸,表達愛意。「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詩經》時代,人們就對牛郎織女的天象有所認識,在東漢時就出現了人格化的描寫:「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牛郎織女故事和七夕節逐漸融合。
  • 芙蓉原創散文丨愛的七夕
    愛的七夕文/芙蓉走過了春的旖旎,夏的斑斕,不經意間,藍藍的天上白雲朵朵,一枚黃葉於眼前悠然飄落,淅淅的雨滴敲打出淺秋的輪廓,剪剪的風兒揭開了七月的蓋頭,那個古色醇香、愛意情濃的七夕七夕,多美好的字眼,一聽到她,總讓人有說不出的喜歡,心兒會立刻變得柔軟。七夕中的七,七月初七,七與吉諧音,七七有雙吉美好之意;七夕中的夕,與朝相對,朝陽升起,霞光萬丈,有陽剛之美,夕陽西下,落霞滿天,有陰柔之美,朝暉夕落,如同花開花落一樣的美。
  • 七夕,女人的狂歡?願更多人知道,七夕,不是情人節!
    《宛署雜記》 ——明代·沈榜 燕都女子,七日,以碗水曝日中,各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 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
  • 七夕西安遊玩吃喝指南,讓愛棲居傳統文化
    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七夕之夜,萬籟俱寂,惟有唐玄宗與楊貴妃相擁在長生殿,遙望牛郎星和織女星挽手凝目,對月盟誓。
  • 為何有人說古代的七夕其實不是情人節? 這5首古詩詞告訴你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何有人說古代的七夕其實不是情人節? 這5首古詩詞告訴你 古代的七夕節並不是情人節 七夕節在古代,叫做乞巧節,或者七姐節,唯獨不具備情人節的因素。 為什麼呢? 原因之一:七在數字當中,並不是一個吉利的數字。
  • 七夕給老婆送花卡片怎樣留言26條精美句子推薦
    七夕節快到了,可是我怎麼給心中的她寫上最溫馨浪漫的卡片祝福呢?因為一個可以感動人心的情人節卡片,可以為你的愛情加溫,這裡有很多情人賀卡祝福語,給你的老婆送上一句甜蜜的七夕賀卡祝福語吧:1.你是我最簡單的快樂,認識你是我這輩子最美好的事,我愛你是我最想對你說的。2.在漫漫的人生中,我找到了你,是你給了我生存的信心,是你讓我的生活從此不再平淡。
  • 從秦朝到清朝,七夕什麼時候變成中國情人節的?5首古詩詞
    《紅樓夢》當中,王熙鳳在七月初七生下一個女兒,請劉姥姥給起個名字。王熙鳳說:「養的日子不好」劉姥姥說:那就叫「巧姐」吧「以毒攻毒,以火攻火」。因為七月流火。原因之二:牛郎和織女的故事並不是一個圓滿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