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會師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啟示

2020-12-12 中國江西網

江泰然

  1928年4月28日,朱德、陳毅率領由南昌起義部隊和湘南起義農軍組成的工農革命軍,與毛澤東率領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後組成的工農革命軍,在井岡山勝利會師,組建了工農革命軍第四軍(隨後改稱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從此,中國革命武裝鬥爭和人民軍隊建設翻開了新的一頁。井岡山會師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軍隊的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井岡山會師並不是簡單的兩軍合併,而是朱德、毛澤東各自經歷千難萬險、艱苦探索,為著中國革命的共同目標而走到一起,為處於低潮的中國革命重新燃起了熊熊之火。這是一次對中國革命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會師,它推動了日後我中央革命根據地的迅速擴大,為爾後我們黨領導進行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直至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反對帝國主義的武裝威脅、幹涉和侵略奠定了堅實基礎。井岡山會師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使朱德與毛澤東的名字緊緊地聯結在一起,從此,「朱毛」紅軍聞名天下,「朱毛紅軍成了中國革命的象徵」,「朱毛」成為領導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光輝旗幟。

  朱德率領的南昌起義部隊和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使由我們黨領導的兩支具有北伐戰爭光榮傳統的部隊聚集到一起,開創了井岡山革命鬥爭和紅軍建設的新時期。之後的井岡山革命鬥爭所以能進入一個全盛時期,可以說是「朱毛」井岡山會師的直接結果。

  井岡山會師不僅大大增強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軍事力量,而且對紅軍的創建和發展以及井岡山區域的武裝割據都有重大意義。從此,紅軍在毛澤東、朱德的領導下,不斷建立革命政權,開闢革命根據地,依靠革命群眾,擴大革命武裝。歷史已經證明,有了井岡山會師,才有鞏固的井岡山根據地,甚至可以說,才有光輝的井岡山時代。毛澤東與朱德共同開闢的革命根據地和共同建立的人民軍隊,為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立下了不朽功勳。

  井岡山會師和紅四軍的建立,有利於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震驚了國民黨當局,蔣介石調集重兵,發動「進剿」和「會剿」。在毛澤東、朱德的領導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軍民與國民黨軍隊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粉碎了敵人的進攻,在鞏固和發展根據地的鬥爭實踐中,紅軍創造了人民軍隊建設的一系列重要經驗,這些經驗對中國革命的進程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今天,雖然井岡山會師已經過去80多年,但其歷史意義是永存的,並帶給我們深刻的現實啟示,它將激勵我們為實現江西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而不斷努力。

  要有堅定的信念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當大革命失敗後,許多人產生了畏難情緒,有的甚至懷疑「紅旗能打多久」?毛澤東、朱德等共產黨人卻堅守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發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帶領部隊百折不撓,愈挫愈強,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最後奪取了井岡山鬥爭的偉大勝利。在今天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在推動江西實現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的徵程中,我們仍然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要有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戰勝任何困難的豪邁氣概,不怕困難,勇於進取,奮發有為,奪取勝利。

  要有正確判斷形勢和勇於創新的精神。我們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之初,確立了以城市為中心、走城市武裝起義的道路的指導思想。然而,毛澤東、朱德沒有固守這一理念,而是轉向農村,力主上山。毛澤東為什麼選擇井岡山建立立腳點,朱德為什麼要率領部隊奔向井岡山?因為井岡山山勢險峻、林木茂密,山上有村莊,而且生產糧食,進山的路蜿蜒狹窄,易守難攻;黨在這裡也有較好的組織和群眾基礎;井岡山周圍的敵人實力較弱。可見,他們對當時的形勢判斷,包括放棄奪取城市和在城市發展,選擇井岡山都是正確的,也體現了勇於創新、敢闖新路的精神。今天,在江西經濟社會發展中,我們對形勢也要有正確的判斷,既要看到江西的優勢,如紅色資源、綠色資源和古色資源豐富,也要看到江西的不足,如區位優勢不明顯、經濟總量還不大和工業化程度不夠高,從而立足省情,揚長避短,實事求是,勇於創新。

  要有密切聯繫群眾和腳踏實地的求實精神。不論是毛澤東上井岡山,還是朱德發動湘南起義並最後奔向井岡山,都是依靠群眾、密切聯繫群眾的結果。沒有群眾的支持和幫助,是不可能有井岡山的勝利會師的。今天,我們要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仍然要團結群眾、依靠群眾,發揮群眾的智慧和力量。要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裝在心裡。同時,我們還要發揚井岡山會師的求實精神,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幹出實實在在的業績。

相關焦點

  • 談井岡山鬥爭時期的三次會師及其歷史意義
    毛澤東在講話時,指出了這次會師的偉大意義,分析了紅軍部隊的光明前途。他說:我們不光要打仗,還要發動群眾、組織群眾。現在我們在數量上、裝備上不如敵人,但是,我們有馬列主義,有群眾支持,不怕打不敗敵人。毛澤東這番話,說得大家信心倍增。隨後來自兩軍的文藝骨幹登臺表演了文藝節目。  據陳毅後來寫給中央的報告,經過三灣改編上井岡山的部隊有600餘人,原井岡山上的袁文才、王佐的部隊各300人。
  • 井岡山會師|上海軍酒十九省市精英戰隊會師井岡山,共赴「千城萬店...
    理念、制度、創新和堅持這些「井岡山精神」要素,都是現代企業管理中最重要的元素。指導紅軍從失敗走向勝利、從弱小走向強大的井岡山精神,也同樣是指導企業發展壯大,不斷取得勝利的致勝法寶。11月18日,上海軍酒創始人韓宏偉率總部管理團隊與軍酒十九省市精英戰隊以及「軍酒坊」合作經營優秀退役軍人代表共400餘人會師井岡山,踏上這片凝聚不朽精神,讓「星星之火」燃遍神州的革命聖地,開展一場追尋「初心」的紅色之旅,拉開了上海軍酒「星火燎原 千城萬店」戰略啟動大會的序幕。信仰堅定 「千城萬店」闖新路
  • 歷史上的今天 井岡山會師
    精選大事件  1906年4月28日革命黨與改良派大論戰1922年4月28日直奉戰爭爆發  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就義  1928年4月28日井岡山會師  1945年4月28日墨索裡尼被處決  1956年4月28日「雙百方針」提出
  • 他是井岡山會師的幕後英雄,還改造過一支綠林武裝
    井 岡 山會師是中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革 命故事。正是這次會師,中國最早的兩股革 命力量合為一股,紅軍最重要的兩位 領 導 人也相聚於井岡山,共同點燃了革 命的星星之火。在會師的隊伍中,除了朱 德、陳 毅外,還有眾多開國將帥,他們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但是,在當時的隊伍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卻長期不為人知。
  • 國家5A級景區井岡山紅四軍會師廣場介紹「痛快遊景點介紹」
    1928年5月4日,根據地兩萬多軍民在這裡隆重集會,慶祝朱、毛兩軍會師和成立紅四軍。大會由陳毅主持,何長工擔任司儀。 毛澤東和朱德分別在會上講話。毛澤東在講話中闡述了兩軍會師的偉大意義,指明了紅軍的光明前途。 在慶祝大會上,地方各界民眾代表也講了話,最後軍民共同表演了文藝節目。 井岡山會師和紅四軍的成立,壯大了革命的武裝力量。
  • 1928年4月28日,朱毛會師井岡山,工農紅軍建軍
    1927年7月15日,汪精衛控制下的武漢國民政府召開分共會議,公布《統一本黨政策案》,正式與共產黨決裂,封閉武漢的工會、農會、瘋狂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分子,提出「寧可枉殺一千,不可使一人漏網」的口號,大革命失敗。同年8月1日,以周恩來為中心,南昌起義打響。
  • 井岡山紅色革命根據地
    【井岡山景點道路曲折,禁止開私家車上山】第一站:紅軍劇場位於井岡山市的紅軍劇場,大型實景演出《井岡山》史詩般的再現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大型實景演出《井岡山》沒有使用專業演員,600餘名演出人員大多來自井岡山拿山鄉、廈坪鎮的鄉村農民,他們的前輩就是當年的紅軍和赤衛隊員。
  • 歷史上的今天:井岡山會師,李大釗被害
    出席這次大會的代表來自70個國家和地區。經過表決,以56票贊成,13票反對通過了上述決定。根據新規定,職業籃球運動員可以參加包括奧運會、世界錦標賽等國際籃聯認可的所有比賽。3、1985年04月28日,中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張天翼在北京逝世,享年79歲,其代表作有《禿禿大王》、《大林和小林》、《奇怪的地方》、《寶葫蘆的秘密》等。
  • 井岡山會師青少年特訓軍事夏令營:讓孩子們在訓練中健康快樂成長
    井岡山會師青少年特訓軍事夏令營向青少年提前展示未來將要面對的真實生活,讓青少年暫別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愛,踏上一段獨立的人生旅途,通過遊戲競技、團隊協作、戶外拓展、積極教育、感恩教育、體驗式培訓等方式,激發孩子們堅強、自信、感恩、自律、樂觀、協作的優秀品質,全面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和抗逆境能力,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快樂輕鬆的精彩假期!
  • 紅色聖地—井岡山
    說到井岡山想必沒有人不知道這個地方,井岡山應該說是中國共產黨起勢的地方,井岡山會師,也叫朱毛會師,奠定了新中國的基礎今天我們來走一遭井岡山這座革命老區!本人去過三次井岡山,只有一次是夏秋季節,天氣氣溫都很不錯,另外兩次一次是冬天,封山,一次是忙於工作,不得閒。
  • 國家5A級景區井岡山會師橋遊玩攻略介紹「痛快遊景點介紹」
    景點介紹會師橋位於井岡山紅會會師紀念碑正前方的龍江河上。文章來源:井岡山旅遊網 www.tongkuaiyou.com 編輯:痛快遊 閱讀次數:387
  • 《建軍大業》曝井岡山會師等重大事件海報
    今日,片方曝光一組全新海報,聚焦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南昌起義、三河壩戰役和井岡山會師等重大歷史事件。在117天的拍攝過程中,全組600餘人橫跨數千公裡,逼真還原出60個頗具歷史質感的場景,創下又一個華語電影年度之最。導演劉偉強在籌拍階段閱盡厚度近1米的歷史資料,同時重走「建軍之路」,完成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 楊浩雷:革命搖籃——井岡山
    從「初入井岡」到「勝利會師」;從「湘西起義部隊」到「工農革命軍」;從「武裝奪取政權」到「農村包圍城市」。井岡山見證了中國革命的發展,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 井岡山位於湖南與江西的邊界地區,據說在東漢的時候就有人在此居住了。這裡交通發達,自古以來就有「郴衡湘贛之交,千裡羅霄之腹」之稱。這樣的地理位置與交通特點,孕育了井岡山獨特的風景與歷史。
  • 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風光
    我去過多次井岡山,每次去這裡都有點激動。當然,最激動的是第一次。中國革命從這裡啟航,井岡山有許多家喻戶曉的故事。讓我們看一看這裡的歷史人文與自然景觀。聽革命故事,知紅色歷史井岡山的雲海、井岡山會師紀念碑、會師廣場(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免費開放)。
  • 第一個農村根據地井岡山:中國革命的搖籃,農村包圍城市的起點
    沿紅軍路穿越林木蔥鬱,山巒疊障到達山城茨坪,山水清秀的茨坪鎮是井岡山風景名勝區的中心和遊客集散地。曾經戰火紛飛的革命搖籃井岡山,現在已經是風景名勝區,來此即可以了解早期紅軍的歷史,又可以欣賞旎麗的風光。
  • 井岡山會師時他只是個小連長,平型關大捷後擔任115師代師長
    這個人很厲害,他身經百戰,負傷10次,從一個農民成長為一名高級將領,他在我軍中非常有資歷,井岡山會師時,他只是個小連長,沒過幾年他就成為了115師副師長,後來在林總負傷後,他成為115師的代師長,下面咱們就來回顧下他的生平。
  • 古田——瑞金——井岡山 第二站:紅色文化孕育的搖籃——井岡山
    「紅色搖籃,綠色井岡」,井岡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景色迷人,茂密的叢林,蔥鬱的山峰,一山一石一木都具有清新的氣息和絢麗的色彩。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和朱德、陳毅領導的湘南起義和南昌起義部分部隊在井岡山(原寧岡縣龍市鎮)勝利會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史上的重要歷史事件。
  • 《你從井岡山走來》將播 回顧系列重大歷史事件
    原標題:《你從井岡山走來》將播 周恩來總理的侄女周秉德   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北京衛視《檔案》欄目製作推出的6集大型系列紀錄片《你從井岡山走來》將從8月1日起在北京衛視每晚21:18播出。
  • 天下第一山-井岡山旅行乾貨
    5、江浙滬方向-井岡山:經上饒走滬昆高速經過鷹潭、樟樹、吉安到泰和縣轉入泰井高速直達井岡山。6、湖南、西南地區方向-井岡山 :由醴陵市入境江西,經茶陵縣、炎陵縣取道319國道至井岡山。:1、紅色旅遊:井岡山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來到井岡山你可以重溫當年革命的歷史和文物,參觀當年紅軍生活的起居場所,學習井岡山精神,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 散打主席怒批韓紅後與徐燦推廣人見面,直言:格鬥界的井岡山會師
    今年1月,鄭環宇由於批評韓紅做慈善太高調而備受熱議,隨著時間的發酵,鄭環宇在社會上的名氣越來越大,坦誠地說,鄭環宇在全網的知名度要遠大於鄒國俊和劉剛,不過他見到這些與自己年齡相仿的朋友還是非常謙遜低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