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說是納蘭性德家事,真的嗎?去看看納蘭性德的故事

2020-12-16 騰訊網

乾隆皇帝讀曹雪芹的(紅樓夢)時曾說,此乃納蘭家事耳,說曹雪芹寫的是納蘭性德。

稍微說的遠一點,女真族在努爾哈赤時代,除了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之外,實力強大的另一支是海西女真,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海西女真部姓葉赫那拉。

努爾哈赤後來看中了海西女真首領金什臺的妹妹孟古哲哲,納為妃子,這個孟古哲哲是皇太極的母親,也是順治皇帝的祖母。可是兩個部族沒有因為聯姻就相安無事了,努爾哈赤最終滅了海西女真,金什臺劈成兩半。

金什臺的兒子也歸降努爾哈赤,其中有個兒子生了一個兒子,取名納蘭明珠,他就是納蘭性德的父親。納蘭明珠娶了努爾哈赤的一個孫女為妻。繞了半天,其實是為了說明納蘭性德,他是康熙皇帝的表弟。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母親是康熙皇帝的乳母,曹寅一生為康熙皇帝眷顧,最後家敗其實也是康熙皇帝保全了他。曹寅也是納蘭性德的好友,

納蘭明珠官至武英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太子太傅,一大堆眼花繚亂的大官銜。

納蘭性德有個表妹,叫舒穆祿雪梅,母親是納蘭明珠的親妹妹。雪梅的父親舒穆祿慶吉,1670年欽點杭州知府。納蘭明珠在後頭一番運作,不久,雪梅父親就升了道臺。不料,在赴南京上任途中,突遇颶風,溺水而亡。不幸接二連三,母親納蘭氏鬱悶成疾,不多久也不治而亡了。十四歲的掌上明珠雪梅突然成了孤兒。

納蘭明珠記掛這個外甥女,於是叫僕人把雪梅接到了納蘭家。這是不是林黛玉入賈府的橋段。

17歲的納蘭性德,迅速被這個美麗又詩文俱佳的表妹吸引了。顯然,故事沒有意外,情犢初開的兩人相愛了。納蘭性德家有一處園林別墅,別墅裡有一個淥水亭,兩個情意朦朧的人在這兒留下了許多終身難忘的記憶。

納蘭性德曾寫道:莫把瓊花比淡妝,誰似白霓裳。別樣清幽,自然標格,莫近東牆。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與悽涼。可憐遙夜,冷煙和月,疏影橫窗。這短短數十個字,把少年的情思寫盡了。

當時滿旗有個規定,八旗家的女子,十三歲到十六歲之間,必須參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選秀。選中者,留在宮中或成妃子,或者給皇室子弟做福晉。未經選秀落榜,不得私自結婚。

雪梅才貌雙全,毫無意外,被選中了,成了康熙皇帝的嬪妃。納蘭性德欲哭無淚,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納蘭性德與雪梅從此再也不曾見過面。

納蘭性德詞云:誰翻樂府悽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霄。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

納蘭性德二十歲時,與盧氏成婚,盧氏父親是兩廣總督盧興祖。這一年,喜事不斷,康熙皇帝早已聽說納蘭性德的才名,特意召見了納蘭。兩年後,納蘭性德殿試二等第七名,相當於全國第十名,本來應該去翰林院上班,康熙皇帝有私心,讓納蘭性德做了御前侍衛。

納蘭性德與盧氏,有點李清照與趙明誠的意味,夫妻才學相當,所以格外愛意綿綿。非常不幸的是,盧氏三年後才生育,並且在生下兒子後,身體久久不能復原,最終離納蘭而去。納蘭性德違反了規制,久久不捨得下葬盧氏,拖了一年多才落葬。納蘭寫了大量的悼亡詞,「西風不管,一池萍水,幾點荷燈。」,「聊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衰楊葉盡絲難盡,冷雨悽風打畫橋」。

納蘭性德過了好幾年,才在父親逼迫下再婚,但這是一次政治聯姻,納蘭性德愛意全無。直到三十歲,在好友顧貞觀的牽線下,認識了江南藝妓沈宛。可是,沈宛卑賤的身份始終為納蘭明珠不容,兩人婚後不久,已有身孕的沈宛含恨離京,獨自回到了江南。

1685年,三十一歲的納蘭性德一病而逝,也是五月三十日,八年前的五月三十日,是盧氏的忌日。

曹寅有詩: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曾知?(飲水詞)是納蘭的詞集。

我最喜愛納蘭性德的詞是這幾句:山一程,水一程,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故園無此聲。當然,納蘭最著名的詞句永遠是: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相關焦點

  • 乾隆說《紅樓夢》乃明珠家事,納蘭性德是寶玉的原型嗎?
    乾隆為什麼說《紅樓夢》寫明珠家事?滿清大興文字獄,可是《紅樓夢》為什麼能在乾隆年間流行?納蘭性德是賈寶玉的原型嗎?一、《紅樓夢》的發行秘密。乾隆皇帝也看到了這本書。據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所著的《能靜居筆記》記載,「曹雪芹《紅樓夢》,高廟末年,和珅以呈上,然不知所指。高廟閱而然之,曰:『此蓋為明珠家作也。』後遂以此書為珠遺事。」寵臣和珅怎麼拿到的?通過他的親家蘇凌阿花巨款得到了《紅樓夢》的原抄本。
  • 乾隆皇帝讀了《紅樓夢》,為何要斷言:「此乃明珠家事也」
    紅迷們都知道,乾隆皇帝對《紅樓夢》有這樣一句評價:「此乃明珠家事也」「明珠」是康熙年間的名臣,當年康熙爺平三藩、定臺灣,明珠居功至偉。而明珠的兒子,就是鼎鼎大名的詞人——納蘭性德。我們回過頭來看,乾隆皇帝的那句「此乃明珠家事也」,這句話出自哪裡呢?清末文人趙烈文寫了本《能靜居筆記》,裡面有這樣一段話:「曹雪芹《紅樓夢》,高廟末年,和以呈上,然不知其所指。
  • 乾隆說《紅樓夢》寫的是明珠家事,賈寶玉和納蘭性德有幾分相似?
    關於賈寶玉原型,很多人說是作者曹雪芹,但是乾隆曾對和珅說過,紅樓夢寫的是明珠的家事,納蘭明珠是清朝的權臣,其子是納蘭性德,那賈寶玉的原型和納蘭性德有幾分相似?作者曹雪芹創作紅樓夢的背景經歷又是怎樣的?曹雪芹這個名字,只有在世人提及《紅樓夢》的時候,他才會散發出光芒。當人們拋開作品本身,會發現原來並沒有幾個人了解他那些跌宕起伏的人生。
  • 納蘭性德:最是悲情的詞人
    在中國,假若你隨意去採訪一個街邊的路人,問一下:「你知道《紅樓夢》裡面的賈寶玉嗎?」他們可能會告訴你說賈寶玉就是那個口含靈玉出生的仙石,也可能會有陽光帥氣的小夥兒告訴你他想娶一個林黛玉一樣的美麗姑娘,也可能會有青春靚麗的小仙女兒突然變得嬌滴滴的給你吟唱一首《葬花詞》。但是,如若你這樣問:「知道《紅樓夢》裡面的賈寶玉是以誰為原型寫的嗎?」。我想,大多數人應該是不知道的吧?
  • 怎樣都不滿意的納蘭性德是賈寶玉的原型嗎?讀《長相思·山一程》
    納蘭性德的憂傷是通過他留下的三百多篇詩詞傳達出來的。很多人很好奇,覺得納蘭性德沒有理由不快樂、他有才情。他在世的時候就已經「家家爭唱飲水詞」;他有前途「二十二歲就考中進士,然後成為康熙的一等侍衛,可以說是皇帝身邊的紅人」。
  • 一夢紅樓感納蘭,乾隆為何說《紅樓夢》乃明珠家事?
    而賈寶玉這樣一個貴族公子的形象塑造,也通過家族文人與曹雪芹的交流,把納蘭性德的性格特徵融進小說這中;「明珠家事」也成為「四大家族」構建的素材藍本。京城像納蘭性德母親一支的宗室子弟文人,長期在創作上、資金上幫助了曹雪芹,使《紅樓夢》(《石頭記》)的寫作得以常年累月地進行。
  • 歷史上的才子納蘭性德,曾用一句詞,道出愛情的真相
    可是你知道嗎?在真實的歷史上,爾康也是有歷史原型的,那就是乾隆皇帝的一品侍衛納蘭性德,那麼,納蘭性德的愛情故事又是否像瓊瑤筆下的爾康一般纏綿悱惻,身為貴族公子的他,一生中又有幾個女子走進了他的生命?納蘭性德出生非常高貴,他的父親就是皇帝的寵臣納蘭明珠,在這樣豪富的家庭環境下,他自幼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二十二歲時就考中了進士,成為了乾隆皇帝的侍衛。
  • 納蘭性德是不是《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原型?
    說到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對於其中的主人公寶玉,大家也都十分熟悉,由於本人近幾期推送的均為關於納蘭性德的文章,以至於我又對納蘭性德與賈寶玉進行了一些對比,經過對比,兩人還真的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使我相信納蘭性德就是賈寶玉的原型。
  • 「清詞第一人」納蘭性德:才比天高 命似寶玉
    苦於仕宦漂泊  厭惡侍衛生涯  說納蘭性德是個文人,此話一點不假。由於家庭出身的原因,他沒有李白那種「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豪邁氣概,也不可能拒絕「皇恩浩蕩」,他還是捧著文房四寶上了天子的船,一邊為皇帝保駕,一邊做著職業以外的工作:吟詩填詞。
  • 乾隆斷言《紅樓夢》是明珠家事,紅樓夢與納蘭明珠家的巧合與不同
    莫說今人追星狂熱,殊不知這樣的揣測從乾隆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大約在乾隆中期,當時一百二十回刊印本《紅樓夢》問世不久,因其文字與所敘故事皆十分精妙,既貼近社會現實,又道盡了人情冷暖,所以很多人開始對故事中人物、事件的原型進行探索。這其中最多的說法,便是《紅樓夢》是寫康熙時期國相納蘭明珠家的事情,其中賈寶玉便是情深不壽的大詞人納蘭性德。
  • 你不知道的納蘭性德
    中國文學史上,納蘭性德是著名的一位詞人,但不是頂峰的最耀眼的那一個。但是近一二十年,清代人納蘭性德突然成了網紅。有關他的影視劇、小說層出不窮,更多的還是各種「傳」。在納蘭性德短短三十一歲的生命裡有太多故事和謎,再加上他超出文學以外的魅力,給讀者和文藝工作者留下想像力和創作空間。
  • 御前侍衛納蘭性德
    除了纏綿哀婉的詩作之外,納蘭性德還比較令人關注的是他高貴的出身。他是康熙朝首輔宰相納蘭明珠之子,母親是皇室格格出身。《清史稿·文苑》中記載:「性德,納喇氏,初名成德,以避皇太子允礽嫌名改,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明珠子也……數歲即習騎射,稍長工文翰。康熙十四年成進士,年十六。聖祖以其世家子,授三等侍衛,再遷至一等。」納蘭性德的官職是康熙皇帝身邊的一等侍衛。他深受寵信,經常隨駕出巡。
  • 納蘭性德的《蝶戀花》,致敬歐陽修,一往情深
    眾所周知,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曾經讚揚納蘭性德,說他"北宋以來,一人而已",其實這種說法有點誇張,是帶著老爺子的個人想法。因為文壇上厲害的人可太多了,看看陸遊、辛棄疾,這都是文壇大家。還有易安姐姐,筆者認為這也是納蘭比不了的。
  • 汲古閣本"夢窗丙丁稿"或為納蘭性德舊藏孤本(圖)
    納蘭性德畫像。據紅學家考證,納蘭性德系《紅樓夢》中「賈寶玉」原型。   中新網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 應妮)《鄭文焯批校汲古閣初刻夢窗詞》4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影印出版。
  • 走進納蘭性德的人生
    你可能會好奇這個人是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清朝詞人納蘭性德,光提這個名字你就可能感覺到了江南的朦朦煙雨,但納蘭性德是純正的北方人,可是他的一生的詩詞和為人做事卻充滿了一種江南憂愁的感覺。納蘭性德這個人生在大富大貴之家,從小便受盡了寵愛,他嘲笑自己是人間富貴花,確實生在當時的權臣明珠家裡而且少有才名,這樣的人生放在誰身上都會讓人羨慕不已。但是他能讓我們後世人所稱讚的地方,可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家世,他的才華才是讓他真正耀眼的地方。而納蘭性德一生求而不得的愛情故事,也被後人們多次演繹,讓人們傳頌下去。
  • 在這本高中生歷史小說中,納蘭性德是「憂鬱文藝男青年」
    在活動現場,何佳舒說,「我覺得,當小先生的過程,更像是不斷向別人借鑑和學習的過程,其實也在擴充自己的知識,提升自己的溝通和理解力。」《海棠落日》,何佳舒著,中央文史出版社,2020年10月。位於後海北沿的宋慶齡故居,在清代曾經生活過許多著名歷史人物。
  • 納蘭性德最美詠雪詞:通篇無雪字,寫盡雪花美,其中名句驚豔時光
    清朝寫詩詞最多的人是乾隆皇帝,勝在量大。 清朝寫詩詞最好的人是納蘭性德,勝在質優。 乾隆皇帝和納蘭性德,都是滿族人,都酷愛漢文化,但是,他們的文學修養卻有著天壤之別。
  • 納蘭性德的齊齊哈爾之行
    按照原來的安排,御前侍衛納蘭性德也是隨行人員。由於臨時有任務耽擱,九月,納蘭性德才趕往齊齊哈爾。 此次邊疆之行,對於納蘭性德來說是一次真正的耐力訓練和考驗。京城外十裡是告別的長亭。驛路遠望,山重水複,納蘭性德以一闕《蝶戀花》贈予送行的友人: 「又到綠楊曾折處,不語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連天無意緒,雁聲遠向蕭關去。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風,吹夢成今古。明日客程還幾許,沾衣況是新寒雨。」
  • 一生一世一雙人,納蘭性德與表妹的故事,卻是愛情悲劇
    其實納蘭性德的故事,也是我們自己的故事,納蘭詞,也許並不一定要尋求一個最終的答案,答案在我們自己身上。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納蘭容若從小就是一個落落寡合的孩子,同齡的玩伴中,只有一個人,能夠和他文靜填詞的性格相融洽。她,就是納蘭性德的表妹,也是讓他牽掛了大半輩子的姑娘。
  • 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夢中聞詩,算納蘭性德的作品嗎
    雖然後來的乾隆皇帝對納蘭性德抱懷疑態度,認為他這麼快的獲得進士資格,是他的父親明珠和老師徐乾學背後操作的,但科考在清朝有意向貴族子弟傾斜,是清朝一項制度,而納蘭性德無疑是當時貴族讀書人的佼佼者,所得這樣的榮譽並為過。 雖然錯過殿試,但納蘭性德這麼年輕,不過是再等三年而已。在這期間,他收穫的幸福的婚姻,於20歲那年迎娶了故兩廣總督盧興祖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