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大風口,傳承忠勇魂。」當汽車繞過重重盤山路,駛進新疆塔城軍分區鐵列克提邊防連的院落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這個連隊的連魂,它十分醒目地被連隊官兵用紅色油漆書寫在了牆體上。
鐵列克提邊防連地處阿拉套山和巴爾魯克山之間的「喇叭口」上,每年8級以上大風有200多天,風力最大可達12級,連隊就駐紮在當地著名的「老風口」。7月3日,「理論服務走基層」第一小組來到這個聞名全軍的風口連隊,與連隊理論骨幹召開座談會並進行微課講解。
「咱們連隊屹立大風口,唱響大風歌,譜寫了不畏艱苦戰『風魔』的時代讚歌,表現了邊防軍人的昂揚鬥志。」在此蹲連的火箭軍工程大學副教授高攀開門見山地講道。一同參加宣講的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古琳暉接過話茬說:「我們面臨的不僅有自然界的『風魔』,也有意識形態領域的『風魔』,這同樣要引起我們高度警惕。」
「意識形態的暗戰為什麼可怕?!」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理論服務走基層」活動前,通過深入調研,針對當前意識形態領域鬥爭尖銳複雜的狀況,擬定了這個宣講題目,今天的座談會在這個「屹立大風口」的邊防連隊展開,寓意著面臨複雜嚴峻的形勢,我們既要守好邊境防線,又要築牢思想防線。
「風魔」為什麼可怕?因為它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無影無形。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古琳暉教授、火箭軍工程大學高攀副教授與連隊理論骨幹共同召開座談會。中國軍網記者丁楊 攝
對於鐵列克提的「風魔」,連隊指導員餘博有過多年與其過招的經歷,算是摸著了它的脾性。「冬天一般一個波次就是連續刮半個月,然後中間大約會停兩天,我們要利用這兩天間隙抓緊把一些小縫縫給補一補,否則下陣風一來就慘了,滿屋子寒氣,凍得人瑟瑟發抖……」古琳暉聽了這個介紹深受啟發,說:「錯誤思潮就像是『風魔』一般,也是無孔不入,一旦從思想牆體的縫隙中侵入進來,危害的就是整個思想空間。」
針對社會上各種錯誤思想,參加座談會的官兵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開了。 「惡意炒作涉軍負面信息」「編造謠言抹黑英模人物」……大家列舉現實中的一些事例,既義憤填膺又深感形勢嚴峻。「網絡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如果不加以重視,對於人意志的侵蝕和瓦解將會非常嚴重。」高教授對此直指癥結和危害所在。
餘博聽了之後深以為然:「我們既要抵禦自然『風魔』,也要抵禦思想『風魔』,一些錯誤思想就是歪風邪氣,看似無影無形,甚至似是而非,我們一定要築牢思想『防風牆』,把『屹立大風口,傳承忠勇魂』的精神發揚光大。」
「防線」怎樣構築?就是要層層設防,時時巡防,處處提防。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古琳暉教授在官兵執勤間隙進行微課講解。任朝陽 攝
在前往連隊的路上,理論服務小組途經前哨執勤點,正在這裡帶隊執勤的連隊副指導員李學煜向理論小組簡要介紹了前哨的情況。前哨執勤點地處一線,周邊一片荒蕪。高攀發現小小的營區周圍拉起了鐵絲網,裡面還養著貓、狗、鵝,一片生機勃勃的樣子,便跟執勤點的官兵拉起了家常。他好奇地問:「養這些動物,是為了排遣寂寞吧?」執勤點官兵聽了之後,「嘿嘿」笑了起來,爭先恐後地介紹,「鐵絲網是防狼的」、「貓是抓老鼠的」、「狗是防賊的」、「鵝是防蛇的」……
座談會上,大家聊到了在執勤點的上述情況。「構築思想防線,就像管邊控邊,必須多管齊下,做到層層設防,時時巡防,處處提防。」古琳暉深有感慨地說。座談中,官兵們把戍邊守防與思想教育的做法逐一進行比較,深受啟發。
層層設防。如今的邊防線上,現代化管邊控邊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除了傳統的徒步巡邏、哨樓警戒、軍犬搜偵、夜間潛伏等手段外,監控儀、無人機等等已陸續裝備部隊,軍警民聯防聯動機制也在深入推進……大到整個邊防線,小到各個執勤點,傳統手段與現代裝備相結合,立體化、多手段、全覆蓋、全時段的管邊控邊體系已經構建起來。思想防線的構築,也應該多管齊下、多方發力,拉起「鐵絲網」,構築「防風牆」,安裝「紅外線」,架設「預警器」,裝備「檢測儀」,軍營、家庭、社會共同努力,多一道關口,就多一分安全。
時時巡防。對於邊防部隊來說,執勤訓練一體化、巡邏警戒常態化,「養兵千日,用兵千日」是真實的寫照。可以說,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邊防部隊的巡防一刻也沒有停止,始終處於戰鬥狀態。近年來,隨著哨所知名度的提高和交通條件的改善,沿邊通行、觀光旅遊的人員車輛增多;受經濟利益驅動,邊民抵邊生產放牧、臨界挖藥等現象比較突出,對邊防部隊的執勤任務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許你不經意間打個盹,眼皮底下的情況就放過去了。」李學煜在執勤點上向大家介紹。思線防線的構築,同樣要開啟24小時監控儀,尤其是在重要敏感時節,更要加強警戒力度,確保萬無一失。
處處提防。三道鐵絲網是全線貫通的,監控也是沒有盲區的。即使如此,部隊巡邏時還是要對一些重點部位予以重點關注。「彼克利溝是一段丘陵地,大衝溝溝深坡大,這兩個溝口是防線上的重點。」餘博向理論服務小組專家介紹道。與思想防線一樣,邊防線上哪怕被打開一道口子,也意味著全線失守啊!大家深感責任重大。「戰友們,想必在你們當中,有不少人是入網比入伍早,網齡比軍齡長吧?」一說到上網,高攀的話題引起了官兵們的興趣。網絡已成為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主戰場,網上「文化冷戰」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現在邊防部隊各方麵條件都得到了改善,上網比過去更加便捷了,但上網時必須繃緊意識形態鬥爭這根弦。」二班長劉根榮聽了理論服務小組的微課解讀後,和戰友們討論時娓娓道來。
立體化、多手段、全覆蓋、全時段,構築邊境防線的這些做法,不正是構築思想防線「銅牆鐵壁」的要求嗎?官兵們在座談中對於「屹立大風口,傳承忠勇魂」的連魂,認識更加多維,思考更加深刻。
「功夫」如何練就?必須強基固本,強筋壯骨,強心健腦。
鐵列克提邊防連連隊門口刻有「迎風挺立」字樣的石碑。
「網上那些明顯的錯誤思想,我們一眼就能看穿,但有些似是而非的東西,有時還真不好識別。」下士常航在討論中提出了一個問題。怎樣才能練就「火眼金睛」「五毒不侵」的功夫呢?「說到底,還是要加強理論武裝,打牢思想根基。」特意從小白楊哨所所在的塔斯提連趕過來參加座談會的古琳暉,指著窗外的楊樹說:「小白楊之所以能在狂風暴雨中屹立不倒,是因為大家的精心澆灌,讓它能夠在土地上深深紮根。我們要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就要接受科學理論的精準滴灌,從而不斷提高素質本領。」
炊事班班長葛衛東從小就是一個軍迷,覺得邊防軍人把軍事素質練過硬,那才叫真功夫硬功夫。「葛班長,我們倆是同行啊……」高攀跟他「套起了近乎」。接著,高攀從營養均衡、葷素搭配、口味調劑等「飯菜經」跟小葛探討起「授課經」,一連串的比喻讓小葛聽了之後連連點頭。
意識形態鬥爭是一場持久戰,我們必須持之以恆用勁發力。列兵洪明亮從地方大學應徵入伍來到地處大風口的連隊,不僅需要改變以前自由散漫的作息習慣,還要想盡辦法解決體重超標、體能訓練不達標等重重困難。減餐、加訓……一開始他的內心是拒絕的。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發現洪明亮變得不一樣了,每天不僅默默地給自己加訓,就連走路都穿著沙袋。入伍不到一年的他,如今練就一副鋼筋鐵骨,成為訓練標兵。從洪明亮身上,大家如同看到了小白楊向下紮根的韌勁和向上成長的銳氣,練就鬥「風魔」的素質本領,就是需要這股韌勁和銳氣。
「風雨交加是常態,風雨無阻是心態,風雨兼程是狀態,風雨同舟是姿態。」座談會結束時,理論服務小組用這句話與官兵們共勉。
通過這次「理論服務走基層」活動,屹立大風口的鐵列克提邊防連官兵更加增強了勇鬥自然「風魔」守衛邊防的自豪感,也更加懂得了勇鬥思想「風魔」構築防線的重要性。練就金剛身,不怕五毒侵。真正把信仰的「種子」植入靈魂,把忠誠的「根子」融入血脈,從根本上築牢思想防線,迎風挺立,自強不息!
來源:中國軍網;作者:丁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