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大風口,鐵列克提邊防官兵如何鑄就思想防線的「銅牆鐵壁」?

2020-12-12 中國軍網

「屹立大風口,傳承忠勇魂。」當汽車繞過重重盤山路,駛進新疆塔城軍分區鐵列克提邊防連的院落時,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這個連隊的連魂,它十分醒目地被連隊官兵用紅色油漆書寫在了牆體上。

鐵列克提邊防連地處阿拉套山和巴爾魯克山之間的「喇叭口」上,每年8級以上大風有200多天,風力最大可達12級,連隊就駐紮在當地著名的「老風口」。7月3日,「理論服務走基層」第一小組來到這個聞名全軍的風口連隊,與連隊理論骨幹召開座談會並進行微課講解。

「咱們連隊屹立大風口,唱響大風歌,譜寫了不畏艱苦戰『風魔』的時代讚歌,表現了邊防軍人的昂揚鬥志。」在此蹲連的火箭軍工程大學副教授高攀開門見山地講道。一同參加宣講的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古琳暉接過話茬說:「我們面臨的不僅有自然界的『風魔』,也有意識形態領域的『風魔』,這同樣要引起我們高度警惕。」

「意識形態的暗戰為什麼可怕?!」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理論服務走基層」活動前,通過深入調研,針對當前意識形態領域鬥爭尖銳複雜的狀況,擬定了這個宣講題目,今天的座談會在這個「屹立大風口」的邊防連隊展開,寓意著面臨複雜嚴峻的形勢,我們既要守好邊境防線,又要築牢思想防線。

「風魔」為什麼可怕?因為它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無影無形。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古琳暉教授、火箭軍工程大學高攀副教授與連隊理論骨幹共同召開座談會。中國軍網記者丁楊 攝

對於鐵列克提的「風魔」,連隊指導員餘博有過多年與其過招的經歷,算是摸著了它的脾性。「冬天一般一個波次就是連續刮半個月,然後中間大約會停兩天,我們要利用這兩天間隙抓緊把一些小縫縫給補一補,否則下陣風一來就慘了,滿屋子寒氣,凍得人瑟瑟發抖……」古琳暉聽了這個介紹深受啟發,說:「錯誤思潮就像是『風魔』一般,也是無孔不入,一旦從思想牆體的縫隙中侵入進來,危害的就是整個思想空間。」

針對社會上各種錯誤思想,參加座談會的官兵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開了。 「惡意炒作涉軍負面信息」「編造謠言抹黑英模人物」……大家列舉現實中的一些事例,既義憤填膺又深感形勢嚴峻。「網絡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如果不加以重視,對於人意志的侵蝕和瓦解將會非常嚴重。」高教授對此直指癥結和危害所在。

餘博聽了之後深以為然:「我們既要抵禦自然『風魔』,也要抵禦思想『風魔』,一些錯誤思想就是歪風邪氣,看似無影無形,甚至似是而非,我們一定要築牢思想『防風牆』,把『屹立大風口,傳承忠勇魂』的精神發揚光大。」

「防線」怎樣構築?就是要層層設防,時時巡防,處處提防。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古琳暉教授在官兵執勤間隙進行微課講解。任朝陽 攝

在前往連隊的路上,理論服務小組途經前哨執勤點,正在這裡帶隊執勤的連隊副指導員李學煜向理論小組簡要介紹了前哨的情況。前哨執勤點地處一線,周邊一片荒蕪。高攀發現小小的營區周圍拉起了鐵絲網,裡面還養著貓、狗、鵝,一片生機勃勃的樣子,便跟執勤點的官兵拉起了家常。他好奇地問:「養這些動物,是為了排遣寂寞吧?」執勤點官兵聽了之後,「嘿嘿」笑了起來,爭先恐後地介紹,「鐵絲網是防狼的」、「貓是抓老鼠的」、「狗是防賊的」、「鵝是防蛇的」……

座談會上,大家聊到了在執勤點的上述情況。「構築思想防線,就像管邊控邊,必須多管齊下,做到層層設防,時時巡防,處處提防。」古琳暉深有感慨地說。座談中,官兵們把戍邊守防與思想教育的做法逐一進行比較,深受啟發。

層層設防。如今的邊防線上,現代化管邊控邊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除了傳統的徒步巡邏、哨樓警戒、軍犬搜偵、夜間潛伏等手段外,監控儀、無人機等等已陸續裝備部隊,軍警民聯防聯動機制也在深入推進……大到整個邊防線,小到各個執勤點,傳統手段與現代裝備相結合,立體化、多手段、全覆蓋、全時段的管邊控邊體系已經構建起來。思想防線的構築,也應該多管齊下、多方發力,拉起「鐵絲網」,構築「防風牆」,安裝「紅外線」,架設「預警器」,裝備「檢測儀」,軍營、家庭、社會共同努力,多一道關口,就多一分安全。

時時巡防。對於邊防部隊來說,執勤訓練一體化、巡邏警戒常態化,「養兵千日,用兵千日」是真實的寫照。可以說,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邊防部隊的巡防一刻也沒有停止,始終處於戰鬥狀態。近年來,隨著哨所知名度的提高和交通條件的改善,沿邊通行、觀光旅遊的人員車輛增多;受經濟利益驅動,邊民抵邊生產放牧、臨界挖藥等現象比較突出,對邊防部隊的執勤任務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許你不經意間打個盹,眼皮底下的情況就放過去了。」李學煜在執勤點上向大家介紹。思線防線的構築,同樣要開啟24小時監控儀,尤其是在重要敏感時節,更要加強警戒力度,確保萬無一失。

處處提防。三道鐵絲網是全線貫通的,監控也是沒有盲區的。即使如此,部隊巡邏時還是要對一些重點部位予以重點關注。「彼克利溝是一段丘陵地,大衝溝溝深坡大,這兩個溝口是防線上的重點。」餘博向理論服務小組專家介紹道。與思想防線一樣,邊防線上哪怕被打開一道口子,也意味著全線失守啊!大家深感責任重大。「戰友們,想必在你們當中,有不少人是入網比入伍早,網齡比軍齡長吧?」一說到上網,高攀的話題引起了官兵們的興趣。網絡已成為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主戰場,網上「文化冷戰」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現在邊防部隊各方麵條件都得到了改善,上網比過去更加便捷了,但上網時必須繃緊意識形態鬥爭這根弦。」二班長劉根榮聽了理論服務小組的微課解讀後,和戰友們討論時娓娓道來。

立體化、多手段、全覆蓋、全時段,構築邊境防線的這些做法,不正是構築思想防線「銅牆鐵壁」的要求嗎?官兵們在座談中對於「屹立大風口,傳承忠勇魂」的連魂,認識更加多維,思考更加深刻。

「功夫」如何練就?必須強基固本,強筋壯骨,強心健腦。

鐵列克提邊防連連隊門口刻有「迎風挺立」字樣的石碑。

「網上那些明顯的錯誤思想,我們一眼就能看穿,但有些似是而非的東西,有時還真不好識別。」下士常航在討論中提出了一個問題。怎樣才能練就「火眼金睛」「五毒不侵」的功夫呢?「說到底,還是要加強理論武裝,打牢思想根基。」特意從小白楊哨所所在的塔斯提連趕過來參加座談會的古琳暉,指著窗外的楊樹說:「小白楊之所以能在狂風暴雨中屹立不倒,是因為大家的精心澆灌,讓它能夠在土地上深深紮根。我們要練就金剛不壞之身,就要接受科學理論的精準滴灌,從而不斷提高素質本領。」

炊事班班長葛衛東從小就是一個軍迷,覺得邊防軍人把軍事素質練過硬,那才叫真功夫硬功夫。「葛班長,我們倆是同行啊……」高攀跟他「套起了近乎」。接著,高攀從營養均衡、葷素搭配、口味調劑等「飯菜經」跟小葛探討起「授課經」,一連串的比喻讓小葛聽了之後連連點頭。

意識形態鬥爭是一場持久戰,我們必須持之以恆用勁發力。列兵洪明亮從地方大學應徵入伍來到地處大風口的連隊,不僅需要改變以前自由散漫的作息習慣,還要想盡辦法解決體重超標、體能訓練不達標等重重困難。減餐、加訓……一開始他的內心是拒絕的。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家發現洪明亮變得不一樣了,每天不僅默默地給自己加訓,就連走路都穿著沙袋。入伍不到一年的他,如今練就一副鋼筋鐵骨,成為訓練標兵。從洪明亮身上,大家如同看到了小白楊向下紮根的韌勁和向上成長的銳氣,練就鬥「風魔」的素質本領,就是需要這股韌勁和銳氣。

「風雨交加是常態,風雨無阻是心態,風雨兼程是狀態,風雨同舟是姿態。」座談會結束時,理論服務小組用這句話與官兵們共勉。

通過這次「理論服務走基層」活動,屹立大風口的鐵列克提邊防連官兵更加增強了勇鬥自然「風魔」守衛邊防的自豪感,也更加懂得了勇鬥思想「風魔」構築防線的重要性。練就金剛身,不怕五毒侵。真正把信仰的「種子」植入靈魂,把忠誠的「根子」融入血脈,從根本上築牢思想防線,迎風挺立,自強不息!

來源:中國軍網;作者:丁楊

相關焦點

  • 鐵列克提事件,珍寶島戰役後蘇聯的報復,我軍一個巡邏隊全部遇難
    從1959年開始,兩國的關係迅速緊張起來,兩國一直擱置的領土爭議問題也被提了出來。中國和蘇聯的邊境線非常漫長,當時首先引起爭端的就是位於黑龍江省虎林縣的珍寶島,蘇軍邊防部隊頻繁的登島,打死打傷中國軍民數十人。 1969年3月2日,70多名蘇軍乘坐四輛軍車再次登上珍寶島,打死打傷中國邊防軍人六人,中國邊防忍無可忍,立刻進行了反擊,將蘇軍趕了出去。
  • 從珍寶島到鐵列克提,從老大哥到蘇修,這期間究竟經歷了什麼
    1969年3月2日,蘇聯邊防軍侵入珍寶島,襲擊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打死打傷6人。中國邊防部隊被迫自衛反擊,將入侵的蘇軍逐出珍寶島。15日,蘇聯邊防軍3次出動向守衛珍寶島的中國邊防分隊發起猛烈進攻,並用多種火炮轟擊中國境內縱深地區。中國邊防部隊激戰近9小時,頂住了蘇聯邊防軍的6次炮火急襲,挫敗了進攻。17日,蘇聯邊防軍又出動步兵,在坦克支援下入侵珍寶島。中國邊防部隊以炮火將其擊退。 中國邊防部隊的珍寶島自衛反擊作戰,保衛了國家的領土,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
  • 可攜式制氧機、床頭供氧、解決吃菜難,新疆邊防一線生活條件顯著...
    新疆邊防部隊大多駐守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這裡高寒缺氧、終年大風,自然環境十分惡劣。近年來,新疆軍區切實關心關愛邊防一線,不斷改善官兵訓練生活條件,全方位升級邊防哨所,邊關面貌煥然一新。海拔5418米的河尾灘邊防連,是世界上最高的駐兵點。
  • 珍寶島事件後續,蘇軍在新疆報復中國邊防部隊,一個巡邏隊全陣亡
    中蘇關係惡化之後,中蘇的領土爭議問題又被提了出來,雙方在多個邊境爭議地區展開了較量,珍寶島事件就是一個例子。1968年1月5日,蘇聯武裝入侵我國七裡沁島,用裝甲車軋死四人,撞傷九人。12月27日,蘇聯入侵珍寶島,打傷多名我軍邊防巡邏人員。
  • 雪域高原邊防官兵過冬保障全面加強
    隆冬來臨,雪域高原邊防官兵如何過冬? 連日來,記者深入高原邊防一線部隊採訪時看到,我軍列裝配發的各種新型後勤裝備,為邊防一線官兵的訓練生活提供了全方位保障。邊防官兵說,這幾年的過冬保障一年比一年好,這個冬天更溫暖!大家守邊戍邊更安心!
  • 騎軍馬的邊防官兵,真帥!
    為有效提升官兵騎乘水平和軍馬作戰能力,新疆塔城軍分區某邊防團軍馬教練員和他們親密的「戰友」,迎來了冬季集訓,騎兵隊列、軍馬障礙……野外騎乘、乘馬射擊……一個個課目相繼展開。騎軍馬的邊防官兵,真帥!  為有效提升官兵騎乘水平和軍馬作戰能力,新疆塔城軍分區某邊防團軍馬教練員和他們親密的「戰友」,迎來了冬季集訓,騎兵隊列、軍馬障礙……野外騎乘、乘馬射擊……一個個課目相繼展開。騎軍馬的邊防官兵,真帥!
  • 邊防官兵心繫北京盛會誓為祖國守邊疆
    原創 盛月邱天倫王軍強 走軍營去擁軍 編輯:洪洪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駐疆某部別迭裡邊防連及時組織官兵通過電視觀看會議直播盛況,展望祖國美好前景,暢談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和強軍興軍的堅定決心。
  • 邊防官兵義務植樹添新綠
    邊防官兵義務植樹添新綠 發布時間:2017-03-10 16:32:08.0中國日報網       近日,在全國第四十個植樹節即將到來之際,上海邊防支隊三甲港邊防派出所聯合浦東新區疫控中心和轄區群眾等來到軍港公路,組織開展「心系自然、情系邊防」植樹活動。
  • 海拔4500多米,邊防官兵吃上了自熱火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為了改善邊防官兵的生活,西藏軍區為官兵配備自熱米飯和自熱火鍋,讓官兵在野外巡邏時也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既暖胃,也暖心!西藏軍區某邊防團戰士範永東說:「因為現在冬天的話我們巡邏也特別的冷,然後吃了這個的話也特別的舒服,感覺比較暖和。」「好好吃!」看著邊防官兵大口吃飯的樣子,真的覺得很滿足。條件的改善,為邊防官兵創造了便利。除了吃上了自熱米飯、自熱火鍋,西藏軍區邊防哨所還有了這些改變。
  • 駐守小興安嶺邊防官兵描紅一座座界碑
    前不久,駐守在祖國小興安嶺地域的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四連,開展千裡邊關界碑描紅活動。記者和官兵一起精心地描紅一座座界碑,採擷到界碑背後那一個個感人故事。1 奉 獻「命令就是用自己的命,完成上級的令」「老規矩!」沒有多餘的話,乾淨利落。
  • 福建龍海邊防大隊:精準扶貧昭真情 邊防官兵在行動
    龍海市海澄鎮玉枕村空巢老人鍾大爺緊緊握著邊防官兵的手激動地說道。10月17日是國務院設立的第四個全國「扶貧日」,也是第25個國際消除貧困日,扶貧日前夕,福建公安邊防總隊漳州邊防支隊龍海大隊玉枕和下樓邊防派出所官兵深入轄區走村入戶,針對邊防轄區經濟發展不均衡,留守老人和兒童人數眾多,青壯勞動力長年在外務工的困難實際,主動走訪扶貧對象,積極開展「扶貧幫困 暖心關愛」活動。
  • 解放軍邊防官兵用三輪車迎娶新娘
    邊防軍人沒有豪車,新郎某邊防團偵察股長張博用連隊的三輪車將新娘護士梁淑楠迎娶回家 。   據國防部網站報導,12月11日,西藏阿里高原邊防一對新人結成眷屬。新娘梁淑楠是阿里軍分區醫療站的一名護士,新郎張博是某邊防團的偵察股長,這對在雪域高原相戀四年的邊防軍人,伴著戰友的祝福聲在海拔4300米的阿里首府獅泉河鎮牽手結為夫妻,共戍邊離。   由於駐地落後偏遠,婚禮所用物品奇缺,婚禮簡單樸素卻不失熱鬧氛圍。當天,新郎張博與戰友們敲鑼打鼓騎上連隊的三輪車隊將一身戎裝的新娘梁淑楠迎娶回自己的單身宿舍。
  • 和珍寶島戰役同期的鐵列克提戰役你知道嗎?二十八位勇士保衛領土
    和珍寶島戰役同期的鐵列克提戰役你知道嗎?二十八位勇士保衛領土一九六九年,中蘇邊境發生了大規模的衝突,大家都知道珍寶島戰役,但卻少有人知道鐵列克提戰役,在此次戰役裡我軍失利,這場戰役比珍寶島戰役還要重要。
  • 萊州市工商聯八一慰問海廟邊防官兵
    原標題:山東:萊州市工商聯八一慰問海廟邊防官兵   「軍民魚水一家親,軍民共建海廟港」。7月27日下午,萊州市工商聯主席張波濤帶領班子成員和會員企業一行前往海廟口邊防派出所慰問全體官兵,在「八一」之際,向他們致以節日的問候。
  • 平潭綜合實驗區公安邊防支隊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揭牌(圖)
    法制今報-海峽法治在線7月18日訊 昨日上午,平潭綜合實驗區公安邊防支隊在將軍山舉行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揭牌儀式。
  • 西藏軍區某團:新科技讓邊防官兵「耳聰目明」
    初冬,記者跟隨西藏軍區某邊防團四連巡邏分隊執行例行巡邏任務。「按計劃前出觀察執勤!」抵達巡邏點位後,四連連長柴威下達命令。上士黃雨從背包裡取出融合型多功能望遠鏡,對目標地域進行觀察。霧起山谷,遮天蔽日,黃雨將望遠鏡調至紅外模式,藏在濃霧中的觀察目標頓時一覽無遺。
  • 《兵峰》無愧軍旅超級大劇 邊防官兵贊劇情真實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陳慧) 軍旅大戲《兵峰》在央視八套開播不到一周引起追看潮,不少觀眾都被劇中真實情感所感動,有觀眾更稱之為反映邊防軍人的超級大劇。  邊防官兵贊劇情真實  《兵峰》播出後,最有感觸的莫過於邊防官兵。一位入伍七年的高原邊防戰士表示:這些年很少有反映他們這些邊防軍人生活的電視劇,看了《兵峰》以後,確實被震撼了。在裡面,邊防軍人的生活,邊防軍人的喜怒哀樂,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邊防連戰士讀信那段,我和很多戰友流了淚。
  • 深圳:男子遊泳偷渡去香港 被邊防官兵識破
    原標題:深圳:男子遊泳偷渡去香港 被邊防官兵識破 偷渡企圖被識破後,「落水男子」無力地坐在船尾邊防官兵將「落水男子」救助上船  央廣網廣東4月22日消息(隨後該名男子被趕來的邊防官兵救起,經過詢問後發現竟是越境偷渡客。  諮詢多次無果  從南澳月亮灣碼頭的觀光船負責人權叔處了解到,一名25歲左右的青年男子已經多次前來詢問租船信息,並提出要坐船過香港,但都被拒絕了。「我跟他說租船只能帶你到附近的地方休閒觀光,不能帶你去香港。」權叔說道:「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有人提出這樣的要求。」
  • 新疆吉根邊防官兵:太陽落下的地方是我家
    邊防官兵為界碑塗裝    下了車,首先看到的便是矗立在寒風中的中吉77號界碑,上面的國徽在寒風中顯得更加莊嚴、肅穆。官兵們拿出毛巾小心擦拭,待界碑上的灰塵被擦拭乾淨後,又拿出紅筆為界碑塗裝。萬兵說,因為這個界碑地理位置特殊,是祖國最西端的一個界碑,它的緯度又與首都北京處在同一條線上,在這裡仿佛能聽見祖國心跳的聲音,所以即使這裡官兵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春節前為界碑塗裝的活動,卻作為一項習俗傳承下去。    巡查完界碑,官兵又驅車向邊境線上的鐵絲網駛去。「開始巡檢!
  • 邊防官兵用上了新型多功能保溫水壺,「飲冰止渴」成為歷史
    邊防官兵用上新型保溫水壺「飲冰止渴」成為歷史曾經,一幅邊防軍人「飲冰止渴」的照片,牽動了無數網友的心。畫面中,一名邊防戰士在巡邏間隙,拿出一袋已凍成冰坨的牛奶,放在嘴唇上暖化飲用。在高寒的高原邊防一線,官兵們在執行戰備巡邏、作戰訓練任務時,首先要戰勝的就是惡劣的自然環境。嚴寒天氣下的飲用水保溫問題,是我軍科研人員展開創新攻關的重點和難點。近日,新疆軍區可可託海邊防連官兵用上了新型多功能保溫水壺,水壺採用雙層真空保溫結構,具有良好的保溫效果,可在-30℃環境下,實現24小時保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