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AgeClub 羅立斌
開篇:
2019年12月3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聯合發布了《關於促進老年用品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國家層面第一個促進老年用品產業發展的引導政策。
《指導意見》出臺的意義在於首次明確了老年用品產業發展的五大重點領域,意見中明確指出「要針對老年人功能障礙康復和健康管理需求發展康復訓練及健康促進輔具」。
AgeClub將從市場空間、政府政策、電商數據、技術趨勢等方面對康復輔具行業進行分析和介紹,本文作為這個系列的開篇將聚焦助行輔具這個細分領域。
一、康復輔具產業規模接近萬億,創新試點政策「全國開花」
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需求的推動,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快,對康復輔具有相關需求的人群正在急劇上升。
同時新時期的康復輔具也有了新的定義,服務的對象不再局限於殘障人士,而是覆蓋了老年人、殘疾人以及傷殘病人等多個群體。
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是大量失能老人和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康復需求,這部分需求將成為未來康復輔具行業增長最重要的推動力量。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患有各種慢性病的老人有1.5億人,佔老年總人數的65%;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達4400萬人。
民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規模約為4300億元,而2020年產業規模將突破7000億,年均增長率超過15%。
根據預測,到2025年中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產業產值年均增長率將遠超同期經濟增長水平。
自2016年10月國務院首次對康復輔助器具產業進行頂層設計和謀篇布局以來,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和措施扶持康復輔助器具行業發展,其中最重要的是2017年開始的國家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試點。
2017年11月,民政部聯合多部門印發通知確認了12個國家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試點地區,這12個試點地區分別是:石家莊、秦皇島、呼和浩特、齊齊哈爾、常州、嘉興、贛州、煙臺、泰安、深圳、攀枝花、蘭州市(蘭州新區)。
試點兩年多以來,各個試點地區結合當地實際出臺了很多具體扶持措施,在政府採購、土地規劃、產業引導基金獎勵、財稅優惠、金融扶持、人才引進等各個方面給予康復輔助器具企業支持。
AgeClub對12個試點城市目前康復輔助器具產業支持政策的落地情況進行了統計,各地都已經建成或在籌建康復輔具產業園,並且各個城市因地制宜的政策措施各具亮點。
除了這些試點城市,AgeClub發現國內還有很多城市也在近兩年將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建設提上了日程。
2018年11月,上海市首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揭牌儀式在青浦區虹橋世界中心舉行,當場入駐近30家企業。最新發布的《上海市康復輔具產業藍皮書(2020版)》顯示上海市已有康復輔具企業共計345家,營收達到81.6億元。
2019年4月23日,北京市康復輔助器具園區在石景山區正式啟動建設,並吸引了瑞德醫療、唐邦科技、達福康、銳斯特適老改造等十餘家行業重點企業入園發展。10月份當地政府與中科院達成合作框架協議,將在產業園內共建「智能康復輔具研發與成果轉化基地」。
從以上城市的布局可以看出,目前多個城市已經將政策向康復輔具產業傾斜,從地域分布來看已經是「全國開花」。
二、助行輔具之輪椅篇
對於下半身殘疾和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說,輪椅是他們居家康復、周轉運輸、就診、外出活動的重要移動工具。長期以來,從市場規模來看輪椅都是助行輔具最重要的細分市場。
近年來不斷加劇的老齡化大大拓展了輪椅市場,除了市場規模的擴大,輪椅市場還出現了很多新的變化。
(1)消費升級,電動輪椅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電動輪椅在普通輪椅上疊加了高性能動力驅動裝置和智能操縱裝置,與傳統輪椅相比更為人性化,操作也更加方便,但同時價格也是手動輪椅的數倍。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對中高端電動輪椅的需求也呈逐年上升趨勢。智研諮詢發布的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電動輪椅市場規模僅為14.7億元,而2018年電動輪椅市場規模已經高達 98.2 億元,同比 2017 年增長了 37.5%。
AgeClub在8月份抓取了淘寶的輪椅銷售數據
從銷售情況來看手動輪椅的數量仍然佔據主導地位,銷售量佔比達74.2%;但以銷售額計,電動輪椅達到73.8%的銷售額比重。
手動輪椅平均成交價格為711.5元,電動輪椅平均成交價格為2925.5元。
淘寶在售電動輪椅品牌數達到209個,互邦、魚躍、佛山等國產知名輪椅品牌均已推出電動輪椅產品。
國內輪椅廠商對電動輪椅市場的投入從專利申請量上可以窺見一斑,2013-2019年我國電動輪椅專利申請量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到2019年,我國電動輪椅專利申請量達291件,較2018年大幅上升,其中外觀專利量佔比31.6%,發明專利量佔比25.2%,實用新型專利量佔比43.2%。
從銷售數據來看,電動輪椅逐漸成為國內電商平臺輪椅市場的主導力量。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可以預見國內廠商會加大在高利潤的電動輪椅市場的布局。
以水銀血壓計和輪椅起家的魚躍醫療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就表示,今後公司將奉行「高毛利、高附加值」的產品戰略,壓制低毛利的鐵質手動輪椅訂單。
但是瞄準這塊市場的遠不止國內廠商,近年來國外電動輪椅廠商也在積極進軍中國。
2020年7月21日日本電動輪椅企業惠爾宣布將於2020年內進軍中國,惠爾公司的電動輪椅售價高達每臺45萬日元(約合2.9萬元人民幣)起,賣點在於設計感和性能優良,能在高低不平的地面行走。
如何與技術含量高的國外產品爭奪針對高收入階層的高端市場,將會是國內廠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所面臨的課題。
(2)線上渠道重要性凸顯,眾多品牌入駐電商平臺
從2012年起家庭醫療產品在電商平臺得到關注,部分廠家開始嘗試在線上渠道直接面對消費者銷售輪椅這樣的輔具,時至今日線上渠道對輪椅廠商已經越來越重要。
線上渠道的重要性可以從以下數據得到說明:AgeClub抓取的數據顯示2020年7月淘寶輪椅月銷售額達到1.7億元,這個數字已經接近魚躍輪椅在2017全年的銷售額。
魚躍醫療是最早布局電商平臺的輪椅廠商之一,2012年魚躍就創立了電子商務部,積極入駐電商平臺拓展零售業。僅僅用了五年,電子商務部就實現了從零到十五億的營收增長。
2019年魚躍醫療發布的618戰報顯示,魚躍全網銷售額達2.3億元,天貓、京東雙平臺銷售過億。分產品線來看,京東平臺手動及電動輪椅銷售額雙第1。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魚躍醫療副董事長吳群接任魚躍醫療CEO,而吳群履新之前長期擔任魚躍醫療電商部經理,一手創立了魚躍的電子商務部門。
不出意外線上渠道會在魚躍未來的戰略中佔據更重要的地位,最新消息也顯示魚躍計劃在家用醫療板塊試點推出線上線下同款同價產品,加強終端管控。
而對缺乏線下銷售渠道的進口輪椅品牌來說,電商平臺更是它們打開市場的重要環節。
以定製輪椅聞名世界的輪椅廠商Permobil在7月24日正式入駐天貓商城,Permobil表示天貓旗艦店的上線將能更好地滿足全國各地用戶的購買需求。
(3)應用場景拓展,產品設計不斷創新
在傳統的手動和電動輪椅之外,為了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近年來輪椅廠商們不斷創新,設計出了適合更多應用場景的新型輪椅。
在這些新型輪椅最有代表性的是座便輪椅和沐浴用輪椅,主打解決看護難題。
座便輪椅在座墊下加裝抽拉式可拆卸便盆,並且部分款式還可以放置在馬桶上當增高器使用。
沐浴輪椅採用PU座墊和全鋁合金主架,可放心水洗;同時腿管有多檔高度可調節,方便看護人員協助老人沐浴。
目前在拓展應用場景創新層面,日本廠商得益於多年的發展經驗走在了世界前列。
日本三貴MIKI推出的CS-2多功能輪椅,通過複合式的人性化設計實現出行/沐浴/如廁三用,其採用的航太鋁合金在保證強度的同時實現了較輕的質量。
雖然是手動輪椅,但目前在電商平臺三貴CS-2售價在3000元左右,這已經是國產電動輪椅的價格區間。
三、助行輔具之外骨骼機器人篇
有數據顯示根據中風病人的數量,我國需要40多萬的康復理療師,但是目前專業的從業人員只有兩萬左右,缺口非常之大。
從國際上的發展經驗來看,採用機器人來輔助人工進行康復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機器人可以內置傳感器,實時檢測人體的狀態,在康復時不需要依賴康復理療師的經驗。
在老齡化更嚴重、人力成本更高的國外,康復輔助機器人的研究和商業化已經相對成熟,以色列外骨骼系統提供商ReWalk Robotics早在2014年就已在納斯達克上市。
目前我國外骨骼機器人行業還處於儲備技術和發掘市場方向的起步階段,有一些創業公司在做相關研究,但並未真正有產品進入到商用階段。
不過從相關公司的融資情況來看,資本市場對外骨骼機器人市場的前景非常看好,領投方不乏明星風投。
AgeClub整理收集了國內外骨骼機器人公司的融資情況,主要包括大艾機器人、傅利葉智能、程天科技和邁步機器人等。這些公司的融資都在千萬以上,傅利葉智能的融資已經進行到B+輪。
雖然外骨骼機器人市場有巨大的想像空間,但兩個方面的因素限制了這個行業目前的發展速度——技術難度和高昂的價格。
首先外骨骼機器人行業技術門檻高,研發成本高。國內產品體驗目前不夠好,技術難點主要集中在人機互動和人體意圖監測方面。
外骨骼機器人看似簡單,但其實是結合了人體工程學、康復醫學、力學、材料學以及機械結構等眾多學科的複雜科技產品,眾多技術模塊必須有效結合才能發揮康復輔助作用。
以幫助腦卒中患者恢復行走功能的下肢康復外骨骼機器人為例,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的查詢結果顯示目前只有兩款產品進行了醫療器械產品註冊,分別來自程天科技和布法羅機器人。
其中程天科技的註冊許可在2020年4月剛剛通過,距離上市銷售還有生產和市場銷售的環節需要打通。
外骨骼機器人註冊產品較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國內外骨骼機器人產品大多還處於需要不斷迭代系統和優化結構來改善效果的階段,拿到註冊和生產許可後再對產品進行結構性的改動是不被允許的,企業需要再次為新的產品設計申請註冊許可。
其次,外骨骼機器人目前價格高昂,過高的售價讓一般的患者難以接受。
以色列的ReWalk機器人售價接近7萬美元,為了在美國打開市場,ReWalk公司一直在遊說政府和相關機構,希望保險公司、政府項目來為癱瘓患者來承擔費用,比如退伍軍人管理局和政府醫療項目等。
研發成本帶來的過高售價是可以預見的,國內外骨骼機器人公司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
邁步機器人創始人、CEO陳功在接受採訪時預計邁步外骨骼機器人最終價格可能會在30到50萬之間,雖然低於國外產品,但顯然還是一個國內普通消費者難以承擔的價格。
邁步外骨骼機器人在研發時將使用場景定位在了醫院,主要客群是康復醫院和綜合醫院康復科。這也是當下國內很多外骨骼機器人公司的共同選擇,但是從長遠來看,外骨骼機器人的未來在TO C市場。
在醫院使用場景下,成本更低的固定式康復訓練平臺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醫院專業康復醫師的指導也讓外骨骼機器人的智能算法優勢變得不那麼重要。
換言之,外骨骼機器人輕便化以及無需專業人士指導的優勢是為患者居家個人康復而生的。
邁步機器人CEO在不久前表示希望未來進入家庭的個人版價格可以控制在10萬以內,這需要技術的進步和市場打開帶來的規模生產。
在那之前,外骨骼機器人公司能做的或許是讓產品更多地接受實踐的檢驗。與醫院及護理機構合作,通過良好的產品體驗來獲得用戶廣泛的認可,為to B到to C的轉變過程積蓄能量。
四、助行輔具之拐杖/助行器篇
拐杖是歷史最為悠久的助行輔具,分為手杖、肘杖和腋杖。其中手杖主要用於輕度需要,例如腿腳不便的老年人;肘杖屬於中度下肢殘疾人用品;腋拐杖是下肢重度殘疾者(病殘傷殘等)的必需品。
近些年來,特別是在輕度需要市場,手杖面臨來自「後輩」助行器的競爭。
AgeClub抓取的淘寶銷售數據顯示,2020年7月淘寶拐杖月銷售額1923萬,老人助行器月銷售額1288萬;拐杖的平均價格為97.5元,助行器的平均價格為173元。
作為替代效應較強的兩種輔具,拐杖和助行器的淘寶月銷售額均在千萬級,但助行器的平均成交價格遠高於拐杖。
與傳統拐杖相比,老人助行器的優勢在於以下幾方面:
四腳設計讓承重點更多,穩定性要比單點手杖/拐杖更好;
扶手部分與手掌接觸面積大,使用海綿等柔軟舒適的材料讓手部收到的壓力更小;
更複雜的結構讓助行器相較拐杖有了增加附加功能的空間,有的助行器可調節高度輔助如廁,添加座墊臨時充當椅子,甚至還可以安裝滾輪滑行助行。
面對助行器的競爭,拐杖廠商也做了很多努力推陳出新,讓拐杖更適應輕度助行需要老人的需求。
在穩定性和靈活性方面,單點拐杖逐漸被部分廠商淘汰,轉而發展穩定性更好的三支點和四支點手杖。
日本康復醫療器具巨頭松永株式會社在2020年6月5日正式宣布停產旗下的CMS-11S單點直杖,拐杖產品線只剩下四點杖及針對重度需要的肘杖和腋杖。
在功能擴展方面,國內拐杖廠商另闢蹊徑,推出了集合安全監測、健康管理、休閒娛樂等功能的智能拐杖。
2019年京東公布的重陽節消費數據中,智能拐杖成為新的熱門商品,銷量同比增長了5倍多。
不同價格檔次的智能拐杖功能不盡相同,一般都會涉及收音機、LED燈照明、跌倒報警和一鍵呼救功能。
高端的智能拐杖還會內置傳感器實時進行心率和血壓測量,將數據推送的手機APP協助老人進行健康管理;部分智能拐杖甚至在插入電話卡後可以快速撥打親情號碼,實現雙向通話。
在淘寶和京東平臺,目前銷量最好的都是帶有收音機和跌倒報警功能的智能拐杖,售價100-150元,累計評價數為2600+。
產品最大的賣點在於自動報警開啟後,手杖平放或跌倒時會自動發出聲光報警,100米內都能聽見聲音,同時報警燈光不停閃爍。
由此判斷,安全守護是用戶在選擇智能拐杖時最為重視的功能,拐杖廠商在未來進行產品升級時應該對這部分功能給予更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