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時期,為了維護民族團結邊疆穩定,文成公主不遠萬裡入西藏,嫁給吐蕃族首領松贊幹布。在西藏生活的四十年,文成公主身體力行,為漢藏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近代,有一個日本貴族女孩,也帶著聯姻的目的嫁到了中國。只是,她受命的是企圖侵佔中國的日本關東軍,雖然不情不願,但她無力反抗,只能屈從於政治陰謀。
機緣巧合,這場政治聯姻不僅沒有讓關東軍的陰謀得逞,還成就了一段曠世絕戀。
她就是被迫嫁給「皇弟」溥傑的嵯峨浩。
1、被陰謀主宰的愛情
1914年,嵯峨浩出生於日本的貴族之家,稱她為人間富貴花一點不為過。爺爺嵯峨公藤和父親嵯峨實勝都是侯爵,相當於中國的皇親國戚。
嵯峨浩是家裡的長女,父母對她尤為疼愛,視為掌上明珠。請來專門的老師教授她貴族禮儀,送她去日本有名的女子高等院校。被父母寵大的嵯峨浩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也憧憬著自己成年後的美好生活。
情竇初開的年紀,嵯峨浩和其他同齡女孩一樣,在大腦中勾畫未來戀人的樣子。他一定出身名門,風度翩翩,言行舉止都是紳士做派……嵯峨浩默默的想像了未來夫君的一萬種模樣。
按照日本貴族家庭的慣例,到了婚嫁年齡的女子都會由父母或者家族中有聲望的人物色一位門當戶對的夫婿。已經過了20歲的嵯峨浩也到了該結婚的年齡,但是婚事遲遲未定。
在遙遠的中國,同樣有個沒有婚配的貴族公子,此時此刻他正在為自己的命運而嘆息。這個人就是溥傑,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
1937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的關東軍強佔了中國的東三省,建立了偽滿洲國,溥儀被扶植成傀儡皇帝。溥儀儘管是傀儡,但畢竟是個中國人,關東軍對自己的統治充滿了危機感。為了永絕後患,他們決定培養一個有日本血統的繼承人,這樣的君主永遠不會背叛他們。
由於身體的原因,溥儀未能生育一兒半女,關東軍便開始打起了溥傑的算盤。經過一番合謀,他們決定讓溥傑娶一個日本妻子,生下兒子後就可以順理成章的繼承帝位了。
對關東軍的安排,溥傑的內心極力反對,但處在亂世,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年代,也只能委曲求全。
日本人找來了一堆皇室待嫁女子的照片,交給溥傑讓他從中選擇一個自己中意的未婚妻。即便是萬分糾結,無奈的溥傑從這些照片裡挑了一個長相清麗的女孩。
被溥傑挑中的女孩就是嵯峨浩,還沉浸在幻想中的嵯峨浩並不知道自己的終身大事已經奉獻給了政治陰謀。
得知嵯峨浩被選中遠嫁中國後,愛女心切的嵯峨實勝侯爵想盡辦法到處周旋,希望女兒的婚事還能有迴旋之地。但是,那時候的關東軍勢力強大,嵯峨實勝沒有能力違逆他們的計劃,除了接受別無他法。
憧憬著美好愛情的嵯峨浩也被這場突如其來的政治聯姻搞得方寸大亂,本來充滿期待的未來一下子就變得灰暗渺茫,從小沒有離開父母的她一想到自己要到異國他鄉和一個沒人任何感情的陌生人結婚,內心就被恐懼填滿。
絕望的嵯峨浩甚至想一死了之,但看到含辛茹苦把她養大的父母,心就軟了下來。就當這場婚姻是為國獻身,嵯峨浩努力地說服自己。
兩個素未蒙面的人,一個不情願娶,一個不樂意嫁,但卻因為一場陰謀而走到了一起。等待他們的是未知的未來。
2、先婚再愛
1937年初,嵯峨浩和溥傑被安排見面相親。
當見到嵯峨浩後,溥傑突然對這場強迫的婚姻感到慶幸,因為他第一眼就喜歡上了面前這個靜若秋水的女子。紅唇皓齒,明眸善睞,舉手投足間盡顯大家閨秀風範,溥傑對嵯峨浩一見鍾情。
但是,嵯峨浩卻是另一番心思,雖然未婚夫看著風度翩翩,但到底性格如何、即將遠嫁的那個國度又是怎樣的生活,這一切都是未知數。
1937年4月,關東軍為嵯峨浩和溥傑舉行了婚禮,那一年嵯峨浩23歲,溥傑30歲。婚後,嵯峨浩和溥傑一起到長春生活。第一次踏到中國的土地上,嵯峨浩發現這個陌生的地方比她想像中的環境好很多,心裡感到稍許安慰。
而讓嵯峨浩最欣慰的是溥傑對她的態度,雖然貴為皇弟,但是溥傑沒有一點封建惡習,待人接物彬彬有禮,對待妻子也溫柔體貼。難能可貴的是,學識淵博的溥傑和嵯峨浩一樣,都喜歡詩詞和書法,兩個人多了很多共同語言。
如果拋卻這場婚姻背後的陰謀,嵯峨浩和溥傑,一個名門閨秀,一個顯貴公子,倒是一段門當戶對的眷侶。
意料之中,嵯峨浩也愛上了溥傑,兩個素不相識的人因為一場政治婚姻走到一起,幸運的是他們之間生出了真正的愛情。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妻子,嵯峨浩也把自己當作中國人,她暗自發誓要對溥傑一生忠誠。
結婚不久,嵯峨浩懷孕了,這讓狼子野心的關東軍無比興奮。與此同時,關東軍強迫溥儀籤下了《帝位繼承法》,規定如果嵯峨浩生的是男孩就可以繼承溥儀的帝位。
1939年2月26日,嵯峨浩和溥傑的第一個女兒出生,取名慧生。雖然沒能如關東軍所願生下男孩,但初為父母的溥傑夫妻二人難掩喜悅和幸福,女兒的到來讓他們這個小家多了一些尋常人家的歡笑和溫暖。
急於找到溥儀繼承人的關東軍心急如焚,他們給嵯峨浩施加壓力,逼迫她要抓緊再生孩子。1940年,嵯峨浩生下了第二個孩子,依然是女兒。
已經和溥傑養育了兩個孩子,嵯峨浩早已經不再任由關東軍擺布,她一心一意地和丈夫經營著自己的家庭,一家四口和和美美,夫妻二人甜蜜如初。
儘管嵯峨浩和溥傑的婚姻是一場陰謀而促成,但他們先有婚姻後有愛情,在身不由己的環境裡給了彼此一段順從內心的感情。
歷史的變遷波濤詭譎,時局動蕩,雖然已經心屬丈夫,但嵯峨浩的命運依然和關東軍牢牢關聯在一起,畢竟她是日本侵華戰爭棋局上的一枚棋子。
3、傾城之戀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關東軍籤署投降協議後撤回日本,偽滿洲國統治也隨之分崩離析。溥儀和溥傑作為戰犯被關押進了監獄,嵯峨浩獨自一人帶著孩子回到日本生活。
本來圓滿的家庭在時局變更的影響下妻離子散,嵯峨浩和溥傑從此失去了聯繫,她不知道丈夫被關在哪裡,也不知道他何時會被放出來。雖然未來相見的希望渺茫,但嵯峨浩一直不曾忘卻溥傑,她帶著兩個人往昔的美好回憶撫養女兒們長大。
1955年,大女兒慧生已經17歲了,看到媽媽每天都因為思念父親黯然神傷,難過的時候總躲在角落裡暗自垂淚,她寫信寄給了周總理,希望能夠與父親通信。
慧生的請求得到了批准,失去音信十餘年的溥傑終於和妻子取得了聯繫,他們來往的每一封信件裡都是滿腔愛戀思念之情。
為了讓女兒們記住自己是中國人,嵯峨浩立下規矩,兩個女兒必須要嫁給中國人。也因為這個決定,葬送了慧生的性命。慧生19歲時和大學同學相愛了,但因為男孩是日本人,嵯峨浩堅決不同意,為愛執著的慧生和男友自殺殉情,讓人扼腕嘆息。
1960年,溥傑得到特赦,回到了北京。第二年,在政府的協助下,47歲的嵯峨浩回到了中國,分別了16年的夫妻終於再次相聚。這一次,嵯峨浩加入了中國國籍,從此與丈夫一起定居中國。
久別重逢,嵯峨浩和溥傑終於擺脫了政治陰謀的束縛,他們成為一對平凡夫妻,在人間的煙火氣裡晨昏相伴相互扶持。
因為嵯峨浩的特殊身份,她和溥傑在中日友好關係發展中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經常隨同中日友好訪問團一起訪問日本。
深情厚愛也抵不過歲月無情,1987年,73歲的嵯峨浩因病與世長辭。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已過古稀之年的溥傑放聲痛哭,一生摯愛從此與他天人永隔。
如今,嵯峨浩和溥傑都已長眠於地下,但他們的愛情故事卻一直為人津津樂道。動蕩的年代,兩個不能主宰命運的人靠在一起互相取暖,一生一世一雙人,他們的傾城之戀也在歷史長河裡熠熠生輝,向我們昭示著人間真愛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