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2年,在中國歷史上盤踞了近300年的滿清王朝走向覆滅。至此,政治打開了新的篇章。
一個王朝的更迭,充滿時代的挑戰和機遇。清王朝在華夏歷史上盤踞了270年,其根基穩固,即使是在政權被推翻以後,仍然擁有一部分支持者,末代皇帝溥儀正是在這一部分支持者的擁護下再次登基,成為偽滿洲國的帝王。
但當時中國的政治格局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日本人進入中國國土,想要通過中國人來治理中國人,實際掌控中國的政治權力,因此,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溥儀登基成為宣統皇帝。
為了拉攏愛新覺羅皇室貴族,日本人極力倡導兩國聯姻,不僅在民間倡導日本的女性嫁給中國男子,甚至日本男人迎娶中國女性。就連溥儀一母同胞的親弟弟溥傑也成為政治的產物。
當時溥傑和原配夫人他他拉氏唐石霞正在鬧不和,日本人趁機介入溥傑的婚姻,逼迫唐石霞離婚,隨後將日本貴族少女嵯峨浩嫁給溥傑。
這場帶著嚴重政治聯姻氣味的婚姻,卻給溥傑帶來了婚姻的溫存。清朝滅亡以後,溥傑作為最矚目的皇親國戚,一直備受各方勢力的拉攏和打壓,當時溥傑想要進入奉天講武堂學習,被溥儀攔了 回來。
溥傑和嵯峨浩這場婚姻,被歷史解讀為關東軍的政治陰謀,日本軍方企圖通過控制皇室貴胄來掌握在中國的實權,沒想到嵯峨浩嫁給溥傑後,卻真心為丈夫著想,和溥傑相濡以沫,甚至為溥傑生下了兩個女兒,嵯峨浩的出現也使溥傑的人生有了一絲昏黃的溫暖。
嵯峨浩是侯爵嵯峨公藤的孫女,是侯爵嵯峨實勝與夫人尚子的長女,家族和日本皇室屬於近親關係。
在溥傑勞改服役期間,嵯峨浩帶著兩個女兒輾轉回到日本,但並沒有放棄對丈夫的營救和思念,等到女兒惠生17歲時,給周總理寫信,希望能夠給尚在獄中的父親寫信述說思念父親的情懷,得到周總理的批准以後,惠生和父親有了第一步通信。
不久後,在嵯峨浩母子的交涉下,溥傑被釋放出獄,和嵯峨浩過起了普通的夫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