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道電商入華 零售巨頭Costco搶食會員店市場

2020-12-21 網易財經

(原標題:借道電商入華 零售巨頭Costco搶食會員店市場)

本報記者 溫穎然 廣州報導

導讀

在中產階級崛起,消費升級浪潮之下,會員市場的培育似乎只是時間問題。那麼好市多的另外兩大法寶商品和平價,在打入中國市場後,是否還能保持同樣的優勢呢?

正當瑪莎百貨、易買得超市、樂購等國際連鎖品牌敗走中國市場時,另一批外資巨頭卻伺機良久並終於按耐不住出手了。

本月月初,有媒體報導稱,美國最大的會員制倉儲式超市Costco(好市多)正在謀劃在上海開設實體店,但目前還沒有詳細時間表。消息傳出後的一周,好市多宣布在天貓開出第二家官方旗艦店。據好市多方面表示,未來將通過一般進口和跨境進口的雙進口通路全面擁抱中國市場,引進包括生鮮在內的優勢品類。

事實上,好市多傳出要在內地開店的消息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記者採訪過的多名業內人士均表示好市多對中國市場「覬覦」已久,甚至早在1999年就在北京開設了辦公室。中國市場向來被外資零售巨頭視作全球市場中重要的一環,而有著「沃爾瑪唯一對手」之稱的好市多,十餘年間卻一直按兵不動,這無疑和其獨有的經營模式不無關係。

在付費會員制度前景尚不明確的情況下,好市多選擇借力電商的東風吹進中國市場。記者在採訪過程中了解到,Costco在三年前通過美國農貿署介紹,跟阿里巴巴的首次接觸後,決定先通過天貓國際試探水溫,只用了5個月時間在天貓國際上開出旗艦店。

制勝法寶

1983年,好市多在西雅圖開第一家會員制倉儲量販店,在此以前,「老大哥」沃爾瑪已經立足了20年之久,並且成為了世界第一大零售公司。當時誰也沒想到,又一個20年過去以後,好市多竟會成為沃爾瑪眾多競爭者之中最具威脅性的一個。

過去的2016年,對於北美零售業而言無疑是陰霾籠罩的一年,大部分主流百貨超商經營數據都經歷了「滑鐵盧」,其中不乏知名企業的身影:梅西百貨去年總銷售額同比減少4.8%,淨利潤大幅下滑43%;希爾斯虧損高達6.35億美元;彭尼百貨淨收入同比下降41%。

寒冬之下,好市多的表現猶如一股清流,股價和業績保持了雙增長。根據好市多公開年報顯示,2017 財年計劃仍以31家新店的速度在全球擴張,預計會達到750家。

擁有全球71個國家和地區741 家分店及8670萬名會員的巨大體量,好市多最核心的商業模式的三大法寶就是「商品、平價、會員」。根據其財報數據顯示,近五年來,Costco整體毛利率一直保持在11%上下,這個數字遠低於中國的大賣場與便利店。

有別於擁有眾多產品品類的沃爾瑪,好市多一直保持4000個左右精選sku,因此庫存周期天數也快於一般的零售企業。實際上,好市多的利潤來源主要為會員年費,其2015年的財報數據中可見端倪:2015年,好市多商品銷售虧損1.6億美元,會員費收入25億美元。

可見,賣貨並不是好市多的盈利點所在,會員費才是。根據好市多最新公布的信息,2017年6月,個人會員年費將由55美元上漲至60美元(約等於394元人民幣),精英會員由110美元上漲至120美元(約789元)。結合好市多龐大的會員數,入會費用確實是一筆十分可觀的收入,甚至說成是其立身之本也毫不為過。

曲線入華

2014年10月,好市多正式入駐天貓國際,並表示天貓旗艦店為其海外授權的唯一網店。開店接近三年,天貓國際總經理劉鵬告訴記者,好市多的銷售收入早已突破1億元。天貓國際此前對外公布的2017年市場目標,其中一個是打造年銷售額「億級美金俱樂部」,Costco更是大熱之選。

據了解,好市多的第一家店是在天貓國際平臺上開出的,重點引進跨境政策允許的品類。而本次天貓店產品則通過一般進口渠道,可以大規模引進生鮮、家居、家電等大件商品等優勢品類。劉鵬透露,好市多一直是天貓國際成交最好的品牌,其中食品、保健品、家居等品類都比較受歡迎,堅果和蔓越莓幹更成為了爆款商品。

據天貓方面披露的信息,此次Costco天貓店上線,開業初期sku近300個左右,會陸續擴展生鮮、家電、家具、生活用品、紅酒等優勢品類,其中最受歡迎的自有品牌KirklandSignature商品也會逐步擴展。

二度加碼電商,可見好市多對中國市場重視程度之深。在劉鵬看來,天貓和Costco合作的不斷推進是一個順其自然的發展過程。「作為中國電商的主陣地,Costco的野心遠遠不止於在平臺上賣貨,他們更看重的是通過天貓運營數據,做出精準的消費者畫像,從而為線下開店做好準備。與此同時,阿里擁有豐富的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經驗,Costco方面希望藉助阿里的生態圈展開更深更廣的合作。」

關於即將要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店的傳聞,記者進一步向Costco方面求證,Costco中國區方面相關負責人並沒有予以否認。劉鵬認為,外資連鎖品牌進入中國,首先會積累線上的營運數據,通過這種相對較低成本的方式來測試市場反應,過去那種線下大規模鋪點的打法早已不奏效了。「未來肯定遠遠不止於天貓國際,海外品牌可以在天貓、在整個淘系裡面,以新零售的方式玩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化學反應,這是我們和海外品牌合作中蠻期待的一點。」

另一方面,隨著梅西百貨、ALDI(奧樂齊)、麥德龍等連鎖品牌相繼進駐,天貓的海外版圖也在不斷壯大。劉鵬表示,阿里會選擇實力較強的零售商作為深度合作夥伴,瞄準的不僅是銷售上有規模優勢,更看重具有獨特商業價值的企業,比如主打會員制的Costco、凸顯買手特色的梅西百貨、深耕B端的麥德龍等等。

模式待考

眼看電商領域的成績可以算得上相當亮眼了,向來謹慎的好市多終於決定要開出第一家實體店,冀望能把同樣的成功複製到潛力十足的內地市場。然而,有別於天貓的無門檻消費,採用付費會員制的實體店會成為一門好生意嗎?

在中百集團董事總經理、資深零售業觀察者萬明治看來,其實Costco的成功不止出現在北美市場,臺灣市場也同樣受到追捧,「Costco進入臺灣的時間比家樂福要晚八年,單點銷售卻遠遠高於後者,因此根本不存在華人消費者水土不服的問題。」

事實上,虎視眈眈的不止有好市多,其永遠的對手沃爾瑪旗下同屬會員模式的山姆商店,近年來也在不斷加大開店力度。

7月,位於深圳龍華的山姆會員店正式開業,這是山姆進入中國21年後開出的第16家門店。山姆會員商店中國區總裁文安德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比起美國消費者,中國的會員更加年輕,更願意去嘗試、體驗新的商品和服務,消費能力也更強,會員的成長速度會比成熟市場快得多。

在中產階級崛起,消費升級浪潮之下,會員市場的培育似乎只是時間問題。那麼好市多的另外兩大法寶商品和平價,在打入中國市場後,是否還能保持同樣的優勢呢?

廣東省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楚睿商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杰告訴記者,曾經與好市多在國內的調研團隊有所接觸,未來好市多的實體店在形式上會類似於山姆會員店,但在商品種類結構方面卻大有不同。「Costco食品種類所佔比重很大,其中進口商品比例計劃達到60%以上。」

為了在內地商超競爭對手中保持批發商的價格優勢,萬明治認為Costco一直在布局海外市場,未來也許會藉助東南亞供應商入華,同時也不排除在中國建立自己的供應鏈。

「在中國打價格戰的企業很多,但是拼性價比的零售商卻鳳毛麟角。過去,中國傳統零售業者一直充當 二房東 的角色,很少有真正的買手和優質供應鏈。」萬明治分析道,對於本土從業者而言,好市多無論是在供應鏈打造,抑或是會員開發、管理、營銷方面都是一個很值得學習的範例。

在黃文杰看來,好市多的入華也許會令國內零售企業面臨新一輪的洗牌。「其實超市競爭無非幾個方面,核心在於商品價格,消費者都追求高性價比,Costco最大的優勢就是自有品牌的名氣,而且商品結構和現有對手具有差異化;第二是未來布點的速度;第三則是提供的服務,不止是實體店,未來還看重其線上提供的服務。」

(編輯:李清宇,郵箱:liqy@21jingji.com)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零售巨頭Costco借道電商入華 搶食會員店市場
    在中產階級崛起,消費升級浪潮之下,會員市場的培育似乎只是時間問題。那麼好市多的另外兩大法寶商品和平價,在打入中國市場後,是否還能保持同樣的優勢呢?正當瑪莎百貨、易買得超市、樂購等國際連鎖品牌敗走中國市場時,另一批外資巨頭卻伺機良久並終於按耐不住出手了。
  • 會員店大戰打響 零售巨頭「三國殺」鏖戰上海灘
    10月1日,盒馬的倉儲式會員店——x會員店也將在上海開門營業。繼零售巨頭山姆和costco之後,會員店賽道首次殺入中國玩家。儘管首店還未正式開出,誕生於中國本土的力量還是使兩家外資企業「一激靈」。會員店作為零售的高端形式,自然是三家巨頭的最佳試驗場——除了即將開業的盒馬X會員店,目前盒馬已經在上海試驗性開出盒馬鮮生、盒馬mini、盒小馬等多種業態,粗略估計門店數量在70家以上,是國內最大的單一市場;Costco去年在上海開出中國大陸首店,第二家店也將於明年落戶浦東;山姆雖起步於深圳,但是近年來逐漸把重心轉移到上海,並計劃明年在滬開設全球旗艦店。
  • Costco最早5月開內地首店 美國門店模式能否適應中國網購習慣?
    對比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外資零售巨頭於90年代就進入中國內地市場,costco可謂姍姍來遲,在加速消費升級的中國市場上,還有多少市場空間留給這位零售大佬?   Costco2018財年二季度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2月17日的前12周,costco取得銷售額346.3億美元,同比增長7.3%。淨利潤8.89億美元,同比增長26.8%。美國同店銷售額增長7.4%,全球同店額增長5.4%。值得注意的是,該季度costco的會員費收入就有7.68億美元,同比增長7.3%,貢獻了大部分利潤。
  • Costco中國首秀 借道天貓三天賣出三噸堅果
    美國零售巨頭Costco(好市多)在中國市場門外徘徊15年,終於借道天貓國際進入中國市場,迎來不俗的首秀業績——有接近行業人士表示,從10月12日到14日,三天就賣出近3噸柯克蘭堅果,近1.5噸蔓越莓幹,而訂單量還在繼續飛速上漲。
  • Costco將在上海開旗艦店 電商+實體雙通路入華
    品途商業評論(ID:pintu360)5月8日,開市客(中國)投資有限公司(Costco)與上海浦東康橋(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籤署投資協議書,Costco將在浦東康橋設立中國區投資性總部,並和合作夥伴星河控股集團共同建設一家會員俱樂部零售旗艦店。
  • Tesco 退出中國、Costco加速擴張,外資零售巨頭在華處境為何「冰火...
    和Costco,同為全球零售界的巨頭,現如今在國內市場的境況竟是一個退出、一個加速,實際上也是零售市場業態發展的趨勢使然:目前的中國市場,大賣場開始進入低潮,而會員店處於上升發展階段。Tesco徹底出局英國Tesco集團曾是全球第三大零售巨頭、英國最大零售商。
  • 攪局中國零售,Costco面前的三道坎
    並且中國零售太熱鬧了,網際網路巨頭相繼布局,一面是阿里巴巴下注新零售,另一面是騰訊下注智慧零售,線上線下相融合的零售屬性和強勁的物流體系培養了中國消費者即時購物的消費習慣。也就是說,在國內零售市場,類比盒馬鮮生、京東7Fresh、永輝超級物種等為代表的創新零售企業能夠近距離覆蓋居民聚集區,方便消費者到店消費。
  • 擁有8000萬會員的亞馬遜和「最牛逼」零售costco究竟啥區別?
    > 最近一則亞馬遜prime會員達到8000萬,與costco相比較的消息在各個朋友圈都溜達了一遍。震驚點有兩條:一、亞馬遜prime會員居然達到了8000萬。去年同期prime的報表顯示的會員人數還只是5800萬,一年的時間漲了37.9%,要知道如此飆升的增長率業內實屬罕見。
  • 攪局中國零售,Costco開市客面前的三道坎
    並且中國零售太熱鬧了,網際網路巨頭相繼布局,一面是阿里巴巴下注新零售,另一面是騰訊下注智慧零售,線上線下相融合的零售屬性和強勁的物流體系培養了中國消費者即時購物的消費習慣。也就是說,在國內零售市場,類比盒馬鮮生、京東7Fresh、永輝超級物種等為代表的創新零售企業能夠近距離覆蓋居民聚集區,方便消費者到店消費。
  • 攪局中國零售Costco(COST.us)面前的三道坎
    並且中國零售太熱鬧了,網際網路巨頭相繼布局,一面是阿里巴巴下注新零售,另一面是騰訊下注智慧零售,線上線下相融合的零售屬性和強勁的物流體系培養了中國消費者即時購物的消費習慣。也就是說,在國內零售市場,類比盒馬鮮生、京東7Fresh、永輝超級物種等為代表的創新零售企業能夠近距離覆蓋居民聚集區,方便消費者到店消費。
  • 瘋搶Costco 帶來的零售新啟示:得大媽者得天下?
    從京東的 plus 會員到近期天貓推出的 88 會員制,不管是電商領域還是其他消費平臺不斷推出針對不同圈層的特定服務,會員制幾乎蔓延了整個零售業。「只有會員才能入內,所有的商品只有會員才能買,在 Costco 購物不僅有滿足感還有一種身份的榮耀感。」 曾在美國留學多年的 Frank 說。逆流而上能堅持多久?
  • Costco究竟還能火爆多長時間
    這也是優衣庫、麥當勞、宜家等外資企業賺得盆滿缽滿的原因之一,這樣的巨大市場誰肯放棄?在亞馬遜、淘寶等電商平臺層層逼近下,沃爾瑪、家樂福這類零售巨頭都在慢慢撤店,為什麼costco還選擇開設新店,並且這麼火爆呢?與此同時,我觀察到,包括貝索斯、巴菲特、黃崢等在內的商業人物也都非常追捧Costco的這種商業模式,這顯示出costco的確跟傳統的零售巨頭大不一樣。
  • 盒馬試水會員店PK山姆、Costco 新零售開始「裸奔」
    十一將至,上海零售圈的會員商店大戰即將拉開帷幕。今天,有媒體人在頭條號曬出照片,稱山姆會員商店直接派人在盒馬即將開業的會員店門口拉新。這似乎正中盒馬鮮生CEO侯毅的下懷。他宣稱,10月1日正式開業的盒馬X會員店要和Costco(需求面積:10000-15000平方米)、山姆這些國際零售巨頭「同場競技」。
  • Costco、盒馬X會員店……零售巨頭教會母嬰店這些知識點
    大風起兮會員店 去年8月份,零售巨頭Costco在大陸地區的首家實體店落戶上海,開業當天僅5個小時就被迫暫停營業,目的只有一個:疏散人流。 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推出首家X會員店,或多或少是受了Costco的刺激。 10月1日,國慶、中秋撞車,在這個特殊的「中國節」,中國第一家內資的倉儲式會員店品牌——盒馬X會員店正式營業。
  • 全球零售巨頭Costco實現線上線下門店一體運營
    從天貓開店起步,然後通過大數據得以高效理解中國零售市場,再通過新零售完成商業模式整體升級,最終實現線上線下門店一體運營——Costco的這條「入華路線」。
  • 阿里借道百世收購西安便利店巨頭愛得寶,劍指每一天和唐久便利
    此次收購必將改變西安便利店的市場格局,也標誌著阿里借道百世進軍西北便利店市場。《零售圈》認為,這也是阿里借道百世進軍西北便利店市場,此前已有阿里借道銀泰百貨收購西安開元,完成西安零售百貨業態的布局,同時新零售品牌盒馬鮮生已經在西安布局5家門店。
  • 美國零售巨頭好市多正計劃進軍中國市場
    菁葵投資合伙人蔡景鐘錶示,國內電子商務仍停留在營銷、流量層面,對於商品和零售理解更深的外資零售巨頭此輪出徵也許有不同表現。  線下撤退線上擴張  好市多有意向通過電商這種形式進軍中國大陸地區,至於是否會開實體店,仍未確定,目前合作方案仍在敲定中。
  • Costco入華:美國大爺,已經不是當年前門外的大爺了
    自1996年沃爾瑪旗下山姆會員店登錄深圳以來,後知後覺如當年麥當勞般痛失中國市場先機的Costco一直按兵不動,入華計劃被無限期擱淺。Costco最大的競爭對手——入華21年之久沃爾瑪卻在近年來遭遇關店潮:2012年關店5家,2013年15家,2014年16家,2015年1家,2016年13家,同時其近3年來新門店增設數量則不到100家。另一方面,沃爾瑪旗下專注中國中產階級消費群體市場,同切會員制倉儲式批發超市的山姆店過去21年間僅開了13家門店。
  • Costco入華,至少還得翻過三座大山-虎嗅網
    2014年10月,美國第二大連鎖超市集團Costco登錄天貓國際,以海外旗艦店形式試水中國跨境電商。2016年1月23日,Costco授權店登陸武漢,試水線下零售。如若國內用戶通過買更大的房子解決了家庭倉儲問題,也同時奇蹟般的順應了Costco會員定期批採的建議,這種結果的充分必要條件必須是Costco用史無前例的低價高質的產品教育中國市場,培養並重建了中國消費者自網購誕生以來的購物習慣——類似淘寶網當年的做法。但在北美由於公共運輸、電商、物流、人口基數四方面與中國的差異,這種教育市場成本幾乎為0。
  • Costco會員排隊退卡如此反轉背後有思考
    來源:慧眼財經作者:餘豐慧兩則報導:一是據央視財經報導,8月27日,Costco位於中國大陸的第一家店在上海開業,Costco上海店會員超10萬人。誰知,剛過半天,店面就被迫暫停營業。閔行警方通報稱,目前店內人流密集,周邊道路擁堵,轄區華漕派出所全員上崗開展安保工作。為了您的安全,希望有意前往的市民理性消費、選擇錯峰出行購物。已經前往的顧客,請務必服從現場指揮。現場人山人海,這是有原因的。從坊間傳出圖片及網友評論看,飛天茅臺標出的售價1498元一瓶,比茅臺廠家零售指導價還低一元。此外,五糧液售價也僅有919.9元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