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女兒一個月相親56次:別借單身,把壓榨父母當成一種理所當然

2020-12-19 人民之友

人一旦到了25歲,催婚就會變成一個必不可少的話題。而你一旦到了30歲,那麼催婚就像催生一樣拼命地纏著你。

大多數的年輕人都逃不過催婚這個話題,每一個被逼婚的人,都非常討厭父母對自己的感情指手畫腳。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私人感情不希望父母插手,另一方面就是父母和自己的愛情觀不同,根本聊不來。

對於在相親角混得遊刃有餘的父母,他們對待孩子對象看中的是聊車子、聊房子、聊年齡、聊長相、但就是不提感情。

在綜藝節目《我家那小子》中,有一期是陳學冬和朋友去相親角,很多父母面前擺著自家孩子的信息照片,各方面都介紹得很清楚。有一位媽媽在和陳學冬聊天的過程中,這位媽媽的一連串問題連場內的嘉賓都驚呆了,先是問學歷,然後是工作,接著是年薪,房子,三句話不離經濟條件。

但是,所有的父母都是這樣的嗎?

主持人姜思達,和一位幫女兒找對象的阿姨聊天,她是這麼說的:

「房子啊、年齡啊、這些東西跟愛情關係不是很大。我們已經活到這個年紀了,已經深深地體會。兩個人的思想境界、品位、意識形態的匹配度。這才是對生活的幸福程度最有意義的。

人這一輩子就3萬多天,你難道認為她快樂不重要嗎?開心不重要嗎?結婚只是我認為的圓滿,她不認為這是唯一的圓滿,那我就給她一點空間。」

其實,我們的父母並不是不講道理,更多時候是我們根本就不知道父母的想法。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章,裡邊有有一句媽媽寫給女兒的話是這麼說的:餘生很長,你不能沒有家。

為什麼父母會瞞著子女偷偷給孩子相親,是因為他們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你家很重要。

網上有這麼一則故事:林阿姨的女兒是獨生子女,因為嫌上班累,辭職後就再也找不到工作了。每天的生活就是吃吃喝喝,看看電視,玩玩手機,一天就過去了。靠著之前的那點積蓄,女兒的錢只夠養活自己。因為在家裡,不需要付房租,也不用給生活費,餓了,媽媽給做飯,睡著了,爸爸幫忙蓋被子。

60歲的父母,幾乎包攬了這個成年女兒的全部生活。

眼看著女兒已經31歲了,還沒有談戀愛,成天宅在家裡,林阿姨也曾多次催她去相親,可是她從來都沒有去。

廣州30多度的大熱天,林阿姨不得不出門來到相親角,一個一個地幫女兒挑選對象信息。

雖然女兒很煩,甚至還因為這個事和媽媽吵過架,但是看著天天一事無成的女兒,媽媽也很無奈,只能逼著她出門。就這樣,女兒天天被逼著女兒相親,一個月下來,女兒竟相了56次親。

大多數孩子會被逼著相親結婚,除了一些確實很固執的父母不說,其實更多時候是孩子給父母的感覺太過於幼稚不成熟,在父母面前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所以很多父母也不願意操那麼心,而是孩子太讓人費心。

有人說,「逼婚只是一個表象,父母焦慮的不是你婚不婚,而是你有沒有能力過好這一生。」

很多年輕人都抱怨父母管得太多,自己都已經二十七八了,父母還是事事都要管。但是真正的原因不是父母愛管閒事,而是你沒有實現經濟獨立。當你的一切經濟來源都依靠於父母,那麼你就失去了主動權和話語權。

如果你的經濟獨立,有著自己舒服的生活,目標明確,前途大好,那麼你的父母是不會對你的生活多插嘴的。因為你的生活很多,不需要靠男人女人或者父母,他們就是想管也管不了。

所以,如果你想在感情的辯論賽中贏得父母,你就必須活得獨立和體面,而不是只靠著耍嘴皮子,像個巨嬰一樣。

無論是單身還是婚姻,這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但請不要用單身,當成你壓榨父母的理由!

相關焦點

  • 女兒被母親一個月相親56次,網友力挺:別用單身當壓榨父母的藉口
    大學生一旦畢業參加一兩年工作後,沒有對象的就會被父母催著找對象,甚至是逼婚。《透明人》中有一期節目是「相親角的父母並不是妖怪」。孩子只看到了父母逼自己找另外一半,幫自己物色對象的標準比自己還嚴苛,但當主持人與一位幫女兒對象的阿姨聊天時,「房子啊、年齡啊,這些東西跟愛情關係不是很大。
  • 福州於山相親會父母扎堆 一年四季每周三次「打卡」
    福州於山相親會父母扎堆 一年四季每周三次「打卡」­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孩子年紀大還沒對象,父母就該急了。­  福州於山相親會「應運而生」,長久以來,是福州最大的由民間自發形成的相親集會。一年四季,每周逢周三、六、日上午,操心孩子婚事的老人們總會從四面八方雲集而來,替子女甚至孫子女相親。
  • 請別把我對你的好,當成理所當然
    別把我對你的好,當成理所當然,會對你好那是因為我愛你,你在我心中有一定的位置。時間可以改變一切,我深信,其實你比任何人都清楚,我要的並不是這樣的愛。只是那次我又犯錯了,因為放不下,只是因為你在我心中還有那麼點點位置在。一次次的被冷落,心痛過,失落過,最後,我想我現在的心已經死了。我從來沒有這麼下賤地去愛過任何一個人,而你是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我現在用我僅剩下的一點點的驕傲,告訴自己以後不許再同一個人身上犯錯。你,將從此從我的生活中消失。因為你不配。
  • 別把他/她對你的好當做理所當然
    很多人會因為一個陌生人對自己好一點就感激莫名,而對自己一直很好的人(比如父母)就不會有太大的心理情緒。是因為我們習慣了他們對我們好嗎?我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但是我想跟大家說的是,我們不能把別人對自己的好當做是理所當然,我們應該懂得感恩。
  • 一個從小就多餘,長大後還要被父母壓榨的女兒
    文|珍妮有個女孩今年25歲,家裡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只有她從小就被父母寄養在親戚家裡,這家一段時間那家一段時間,直到13歲時才回到父母身邊,這時候她弟弟已經6歲。女孩學習成績很好,父母對她的管束讓她很不滿,比如放學就得回家,周末不準出去玩,在家必須讓著弟弟,有時還偷看她的日記等。
  • 不要把別人對你的好,當成理所當然
    人生最可笑的是——把別人對你的好,當成了理所當然。這個社會普遍存在一個怪象,那就是你對一個人越好,Ta越不會珍惜,而且會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男人就該一生忙碌,任勞任怨,把老婆當成公主或者女兒養?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就算你真是公主或者女兒身,最終都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或為人王,或為人母,或為人妻,或為人女,每一個角色都有對應的責任和擔當。而不是一味的花錢和享受。當然如果一個男人也有這種公主病,那就讓讓滾吧,我都無語了。沒有對應的責任,就不可能成為對應的角色。
  • 《愛的釐米》:父母捆綁和壓榨孩子的人生,現實比電視劇更扎心
    原因不是在單身家庭的身上,而是另有隱情。希望孩子有一個幸福家庭的母親,四處為孩子相親。醫學博士的頭銜吸引著不少女孩傾慕。但來了一個,送走一個。醫學博士覺得他這輩子不可能有婚姻,不是生理問題。背後的原因無比扎心。媽媽把畢生的精力和愛都給了這個孩子。
  • 別把別人對你的好當成理所當然
    覺得一切都是你應該的,一旦你拒絕,他們就會不高興,反而理直氣壯的覺得你變了,要跟他們做對,因為你一直默默地付出著,在他們眼裡已經習慣了那個時刻為別人著想的你,一切都成為理所當然。你或許很大方,對朋友總是慷慨解囊,出去遊玩、吃飯總是搶著買單,朋友缺錢有難處時,不管自己有沒有,借錢也要給他們,覺得朋友就要講情義,不分你我。
  • 7個單身閨蜜組團養老,網友:別逼我相親,我以後也要這麼做
    7個單身閨蜜組團養老,網友:別逼我相親,我以後也要這麼做。   近日,日本NHK播出一期特別節目《7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介紹了這些老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日常和現狀,10年時間過去後,這場特別的單身老人組團養老「試驗」,是否真的可行?
  • 2019年春節即將到來,大齡單身男女如何避免患上相親恐懼症
    國務院關於2019年春節的放假表已經出來一段時間了, 大齡單身男女還能安然坐著嗎?隨著2019年春節的即將來臨,大齡單身男女不可避免地都會遭遇一場場中國式的催婚,畢竟在當今社會,相親是很多人尋找結婚對象的一種方式。
  • 成都上萬單身男女集體相親
    昨(11)日,由本報主辦的「2006萬人相親大會」在沙灣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大幕,現場參加活動的單身男女超過萬人。著名巴蜀十大笑星中江表姐景雯和兒子也一同來到現場相親。除此以外,現場還有很單身男女臨時報名,迫不及待想告別單身生活。
  • 一個56歲女人感慨:如果有來生,再也不做父母的女兒,太憋屈了
    文/紫雪草張姐,今年56歲,為人忠厚純樸。因為被重男輕女的娘家父母牽絆,在婆家過著任勞任怨的日子。看在別人眼裡,好像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無怨無悔。其實,只是沒有人知道,她在心裡無數次地感慨:如果有來生,再也不要做父母的女兒了,真的太憋屈了!
  • 單身年輕人數量急劇上升 你為什麼還是走上了相親這老路?
    但眼看著身邊的人一個個脫單,成家立業,自己還是孑然一身,焦慮也就席捲而來。再加上父母奪命催促,很難做到鎮定如初。因此,畢業後的單身年輕人,不是在相親,就是在奔赴相親的路上。不由得想起身邊的朋友,好像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相親的態度也在逐漸緩和。以前會覺得相親好「老土」啊,但現在如果有人幫忙介紹一個異性認識,反而會挺樂意。畢竟相親其實並不可怕,如果「注孤生」,那更可怕。
  • 父母扎堆福州於山相親會 不少人堅持「打卡」多年
    榕城雙休日,於山相親會總是人山人海。  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文 陳建國/攝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孩子年紀大還沒對象,父母就該急了。原來,一些旅居海外的福州人,也想通過於山相親會尋找同城老鄉作配偶。  記者在其中最大的攤位前駐足,看到前來諮詢的老人絡繹不絕,有攤主的熟客,也有初來乍到的新客。一名中年女子來了沒5分鐘,就掏出200元爽快入會,替女兒徵婚。她的女兒是「95後」,剛從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可她說:「我就怕孩子被耽誤了。」還有家長坦言,為增加孩子簡歷的曝光度,已在這裡的三四家攤位「註冊」。
  • 「相親,不是豔遇」:以結婚為前提的相親,前三次見面需謹慎
    再看金晨父親在綜藝開篇時對女兒的囑咐:「我希望我的女兒在這麼好的平臺上,能挑一個最好的(男生)。像有責任心、成熟、誠實的男孩子。」從金晨父親的囑咐,以及他和其他父親及觀察員在場外的表情來看,他對女兒的人生大事還是挺慎重的。
  • 「給你5萬,給我請假一個月回來相親」38歲的女兒被母親花樣相親
    她從小是媽媽單身帶著長大,為了她不受委屈,她媽媽一直沒有結婚。作為好朋友的我們也非常替她著急,常常看到適合的男人都想著給她介紹,可是,她卻一點也不著急,覺得很是無所謂。最著急的是她的母親大人。以前周圍的人見到她媽都誇她很能幹,不但給她媽在市區買了一套房,自己也在深圳買了套小二居。媽媽也以她為驕傲。一談到她就笑開了顏。
  • 別把我對你的愛當成一種理所當然,不愛,就請拒絕我!
    有些人,明明不愛你,ta卻把你的愛當成了一種理所當然,既不接受你,也不拒絕你,這種人就是渣!有句話說的好:你愛不愛我是你的事情,但是我愛你是我自己的事情。有時候,這樣的人愛的是最累,也是最痛苦的,最受傷的也是自己。有人說ta傻,但是ta卻不這麼覺得,ta還是義無反顧的去愛,去付出,以為付出就會有回報。然而並沒有任何的回報,反而為別人做了嫁衣。
  • 百合佳緣發布《中國式相親之父母篇》:六成父母介紹相親
    11月17日,百合佳緣集團發布了最新婚戀觀調查報告——《中國式相親之父母篇》。「三十歲」是人生歷程的重大關卡,其中四成單身人士的父母認為,子女最佳婚齡在30周歲前;25歲結婚年齡,也有不少父母認為是最佳的婚齡,尤其女方父母佔比達到40%,略高於男方父母35%的比例。也有不到一成的父母相對「佛系」,沒有對子女的結婚年齡有過多想法,不想給予子女太多的壓力。
  • 一位剩女的相親總結:三年相親100次,我發現了剩男單身的3大原因
    亦舒 《城市故事 》裡寫:「男人,當你要求一個女人像女人的時候,問問你自己有幾成像男人!」現實生活中,很多大齡單身男性都對剩女比較挑剔,尤其在相親的時候,表現得更為強烈。就像今天,一位前同事在朋友圈分享了她這三年來相親的經歷,她三年相親了差不多100次,見過了各種各樣的大齡剩男,卻發現他們身上有著普遍存在的幾個「共性」,女人真的看不上。摘幾個例子說明吧。
  • 《愛的釐米》有多少家庭把佟麗婭這樣的女兒當成兒子的搖錢樹
    關永年去公園替兒子相親,最先亮出的底牌是自己工程師的身份,吸引來很多家長,但關於他兒子關震雷除了長相,沒有任何一項能拿得出手,是不折不扣的啃老族。關震雷結婚給父母要十萬為自己女友買名牌鑽戒,關永年讓關雨晴出十萬,因為在關永年眼裡, 這十萬對關雨晴來說根本就不是事。但沒想到關雨晴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