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於山相親會父母扎堆 一年四季每周三次「打卡」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孩子年紀大還沒對象,父母就該急了。
福州於山相親會「應運而生」,長久以來,是福州最大的由民間自發形成的相親集會。一年四季,每周逢周三、六、日上午,操心孩子婚事的老人們總會從四面八方雲集而來,替子女甚至孫子女相親。若不下雨,人流量就不計其數,其中不乏多年常客,年齡最大的已過九旬。
這是「中國式相親」的縮影。它的成功率高嗎?基本情況如何?難點在哪裡?國慶假期,記者走訪於山相親會,記錄下老人們的堅守背後的焦慮和心酸,也諮詢了婚戀專家,探索「破冰」之道。
人頭攢動白髮多 徵婚廣告分紅藍綠
10月6日,星期六,榕城躲過了颱風影響,於山浩然亭沿線200多米的寬闊坡道上,照例人頭攢動、水洩不通。
紅娘徵婚的攤位夾道排列,就連小小的浩然亭裡也擠著五六家。無數被隱去姓名的求偶簡歷,或成排成列地串在繩上,或見縫插針地釘在樹上,或貼在電線桿上,匯成一條「徵婚廣告」的長廊。每張簡歷約A4紙大小,不帶照片。一般來說,女性的用粉色紙、男性的用藍色紙,而曾離異的用綠色紙……
還有更多的簡歷則被分類造冊,壘在各家攤位前,供人翻閱。封面手寫有諸如「86年,未婚女,屬虎」「72年,離異男,屬鼠」之類的介紹以示區別。有的攤位「資源」多,還專設「澳大利亞」「日本」「西班牙」「新加坡」之類的簡歷冊。原來,一些旅居海外的福州人,也想通過於山相親會尋找同城老鄉作配偶。
記者在其中最大的攤位前駐足,看到前來諮詢的老人絡繹不絕,有攤主的熟客,也有初來乍到的新客。一名中年女子來了沒5分鐘,就掏出200元爽快入會,替女兒徵婚。她的女兒是「95後」,剛從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可她說:「我就怕孩子被耽誤了。」還有家長坦言,為增加孩子簡歷的曝光度,已在這裡的三四家攤位「註冊」。
優質男女多 婚配成功率卻不高
在此擺攤有12年之久的王女士說,來於山徵婚的人形形色色,「什麼條件、背景的都有」。記者細看繩上簡歷:有在某大型醫院工作的男醫生,33歲,博士學歷,月收入8000元;有在深圳某IT企業總部就業的男職工,30歲,在福州、深圳都有房,月收入1萬元……民間戲稱的「績優股」「潛力股」,比比皆是。
可是,當記者詢問多名老人在於山相親的成功率時,他們紛紛搖頭,異口同聲地說:「很低!」攤主們也坦言「低」。「別看每次人流量這麼大,能成的可能一對都沒有。」攤位擺得最大的攤主林先生說。他歷數了導致成功率低的種種情況:緣分未到,見過的互相不「來電」;不少單身男女自視太高,不給別人多少機會,自己也不斷地錯失機會;有人把自己的學歷、工作、工資收入等,當成找對象的砝碼而提高要求;許多人相親,對自身的具體條件,支支吾吾,擔心洩露太多隱私;一些「80後」「90後」,從小養尊處優,有些人的心智跟不上年齡。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攤主之間多年來互不通氣,個別攤主甚至在收取入會費後,就對前來索要免費電話號碼的市民不冷不熱,這也是相親成功率低的一個原因。
每周三次「打卡」 不到中午不「下崗」
儘管成功率低,於山相親會終歸是個能帶來希望的平臺,孩子的終身大事沒著落,老人們還是無法停止追尋的腳步。他們中的大多數,既委託中介替孩子相親,又不忘倚靠自身力量,常態化地在於山的山坡上逢人便問,爭取相親機會。
於是,這裡的相親會上,每個人都在不斷地打量別人,也在不斷地被打量。「你是要找對象?」「你家是兒子還是女兒?」對答聲此起彼伏。記者遇到兩位依伯,正在日頭下互加微信建立聯繫。他們的微信名叫「胡老三」和「老吳」。「我三年前就在於山認識他了,可他過去嫌我兒子在民營單位工作,沒想到三年來兜兜轉轉,他女兒還是沒對象,只好找我試試。」當著「老吳」的面,性格爽朗的「胡老三」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不過,家長滿意,不代表孩子滿意,能不能成,還要看孩子們對不對眼。」
「胡老三」長嘆一口氣,笑著繼續說:「我來於山替兒子相親七八年了,每周堅持『打卡』三次,風雨無阻,不到中午不『下崗』,見過的照片估摸也有數百人。可眼看兒子36歲,我也70歲了,還是找不到。」
「胡老三」又加了記者微信,說:「記者資源多,能不能幫忙留意身邊合適的人?」身邊的「老吳」也趕緊加記者微信,同樣發來當大學教師的31歲女兒簡歷。
成立「福婚協」 期望「堅冰」破解
於山相親會成功率低的「堅冰」如何破解?
今年5月31日,福州市婚姻服務業協會(簡稱福婚協)掛牌成立,這是全省首家經民政部門準許登記註冊的婚姻服務類社團組織。福婚協首任會長馮發鵬告訴記者,截至去年底,福州市常住人口約766萬,按照全國單身人口比例計算,全市適齡單身人口已超過100萬,相當於每7.66人中就有一人單身。另一方面,全市從事婚姻服務的機構雖有100多家,但在工商部門註冊並存續的不到60家,從業人員不足5千人。長期以來,婚戀服務處於無行業協會、無行業公約、無服務標準、無人才輸送、無產業規劃等「多無」狀態,遠遠不能適應日益增長的單身人士配對需求。
福州市婚姻服務業協會成立,計劃通過舉辦聯合公益相親會、制定行業公約、試行服務規範、建立數位化徵婚共享平臺等舉措,打擊相親市場上的婚託、婚騙等一系列亂象。目前,我市已經有50多家註冊婚介機構加入該協會,承諾履行行業規範。(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文 陳建國/攝)
原標題:父母扎堆福州於山相親會 不少人堅持「打卡」多年
責任編輯:凌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