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於山相親會父母扎堆 一年四季每周三次「打卡」

2020-12-21 閩南網

  福州於山相親會父母扎堆 一年四季每周三次「打卡」

­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孩子年紀大還沒對象,父母就該急了。

­  福州於山相親會「應運而生」,長久以來,是福州最大的由民間自發形成的相親集會。一年四季,每周逢周三、六、日上午,操心孩子婚事的老人們總會從四面八方雲集而來,替子女甚至孫子女相親。若不下雨,人流量就不計其數,其中不乏多年常客,年齡最大的已過九旬。

­  這是「中國式相親」的縮影。它的成功率高嗎?基本情況如何?難點在哪裡?國慶假期,記者走訪於山相親會,記錄下老人們的堅守背後的焦慮和心酸,也諮詢了婚戀專家,探索「破冰」之道。

­  人頭攢動白髮多 徵婚廣告分紅藍綠

­  10月6日,星期六,榕城躲過了颱風影響,於山浩然亭沿線200多米的寬闊坡道上,照例人頭攢動、水洩不通。

­  紅娘徵婚的攤位夾道排列,就連小小的浩然亭裡也擠著五六家。無數被隱去姓名的求偶簡歷,或成排成列地串在繩上,或見縫插針地釘在樹上,或貼在電線桿上,匯成一條「徵婚廣告」的長廊。每張簡歷約A4紙大小,不帶照片。一般來說,女性的用粉色紙、男性的用藍色紙,而曾離異的用綠色紙……

­  還有更多的簡歷則被分類造冊,壘在各家攤位前,供人翻閱。封面手寫有諸如「86年,未婚女,屬虎」「72年,離異男,屬鼠」之類的介紹以示區別。有的攤位「資源」多,還專設「澳大利亞」「日本」「西班牙」「新加坡」之類的簡歷冊。原來,一些旅居海外的福州人,也想通過於山相親會尋找同城老鄉作配偶。

­  記者在其中最大的攤位前駐足,看到前來諮詢的老人絡繹不絕,有攤主的熟客,也有初來乍到的新客。一名中年女子來了沒5分鐘,就掏出200元爽快入會,替女兒徵婚。她的女兒是「95後」,剛從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可她說:「我就怕孩子被耽誤了。」還有家長坦言,為增加孩子簡歷的曝光度,已在這裡的三四家攤位「註冊」。

­  優質男女多 婚配成功率卻不高

­  在此擺攤有12年之久的王女士說,來於山徵婚的人形形色色,「什麼條件、背景的都有」。記者細看繩上簡歷:有在某大型醫院工作的男醫生,33歲,博士學歷,月收入8000元;有在深圳某IT企業總部就業的男職工,30歲,在福州、深圳都有房,月收入1萬元……民間戲稱的「績優股」「潛力股」,比比皆是。

­  可是,當記者詢問多名老人在於山相親的成功率時,他們紛紛搖頭,異口同聲地說:「很低!」攤主們也坦言「低」。「別看每次人流量這麼大,能成的可能一對都沒有。」攤位擺得最大的攤主林先生說。他歷數了導致成功率低的種種情況:緣分未到,見過的互相不「來電」;不少單身男女自視太高,不給別人多少機會,自己也不斷地錯失機會;有人把自己的學歷、工作、工資收入等,當成找對象的砝碼而提高要求;許多人相親,對自身的具體條件,支支吾吾,擔心洩露太多隱私;一些「80後」「90後」,從小養尊處優,有些人的心智跟不上年齡。

­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攤主之間多年來互不通氣,個別攤主甚至在收取入會費後,就對前來索要免費電話號碼的市民不冷不熱,這也是相親成功率低的一個原因。

­  每周三次「打卡」 不到中午不「下崗」

­  儘管成功率低,於山相親會終歸是個能帶來希望的平臺,孩子的終身大事沒著落,老人們還是無法停止追尋的腳步。他們中的大多數,既委託中介替孩子相親,又不忘倚靠自身力量,常態化地在於山的山坡上逢人便問,爭取相親機會。

­  於是,這裡的相親會上,每個人都在不斷地打量別人,也在不斷地被打量。「你是要找對象?」「你家是兒子還是女兒?」對答聲此起彼伏。記者遇到兩位依伯,正在日頭下互加微信建立聯繫。他們的微信名叫「胡老三」和「老吳」。「我三年前就在於山認識他了,可他過去嫌我兒子在民營單位工作,沒想到三年來兜兜轉轉,他女兒還是沒對象,只好找我試試。」當著「老吳」的面,性格爽朗的「胡老三」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不過,家長滿意,不代表孩子滿意,能不能成,還要看孩子們對不對眼。」

­  「胡老三」長嘆一口氣,笑著繼續說:「我來於山替兒子相親七八年了,每周堅持『打卡』三次,風雨無阻,不到中午不『下崗』,見過的照片估摸也有數百人。可眼看兒子36歲,我也70歲了,還是找不到。」

­  「胡老三」又加了記者微信,說:「記者資源多,能不能幫忙留意身邊合適的人?」身邊的「老吳」也趕緊加記者微信,同樣發來當大學教師的31歲女兒簡歷。

­  成立「福婚協」 期望「堅冰」破解

­  於山相親會成功率低的「堅冰」如何破解?

­  今年5月31日,福州市婚姻服務業協會(簡稱福婚協)掛牌成立,這是全省首家經民政部門準許登記註冊的婚姻服務類社團組織。福婚協首任會長馮發鵬告訴記者,截至去年底,福州市常住人口約766萬,按照全國單身人口比例計算,全市適齡單身人口已超過100萬,相當於每7.66人中就有一人單身。另一方面,全市從事婚姻服務的機構雖有100多家,但在工商部門註冊並存續的不到60家,從業人員不足5千人。長期以來,婚戀服務處於無行業協會、無行業公約、無服務標準、無人才輸送、無產業規劃等「多無」狀態,遠遠不能適應日益增長的單身人士配對需求。

­  福州市婚姻服務業協會成立,計劃通過舉辦聯合公益相親會、制定行業公約、試行服務規範、建立數位化徵婚共享平臺等舉措,打擊相親市場上的婚託、婚騙等一系列亂象。目前,我市已經有50多家註冊婚介機構加入該協會,承諾履行行業規範。(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文 陳建國/攝

原標題:父母扎堆福州於山相親會 不少人堅持「打卡」多年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父母扎堆福州於山相親會 不少人堅持「打卡」多年
    榕城雙休日,於山相親會總是人山人海。  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文 陳建國/攝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孩子年紀大還沒對象,父母就該急了。  福州於山相親會「應運而生」,長久以來,是福州最大的由民間自發形成的相親集會。一年四季,每周逢周三、六、日上午,操心孩子婚事的老人們總會從四面八方雲集而來,替子女甚至孫子女相親。若不下雨,人流量就不計其數,其中不乏多年常客,年齡最大的已過九旬。  這是「中國式相親」的縮影。它的成功率高嗎?基本情況如何?難點在哪裡?
  • 相親進入「數位化時代」 福州於山催生相親集市
    中新網福州10月24日電 (葉秋雲 鄭江洛)94年未婚、93年未婚、92年未婚……24日上午9時30分,福建福州於山公園門口被中老年人擠得水洩不通,無數被隱去姓名的求偶簡歷匯成一條「徵婚廣告」長廊,紅娘徵婚的攤位夾道排列著,攤上整齊排列著各個年齡層徵婚男女青年的資料。
  • 福州於山相親集市人潮擁擠:攤位整齊排列徵婚男女資料
    ­  福州於山公園浩然亭附近有這樣一場由市民自發組織的相親會,中老年人從四面八方雲集而來。葉秋雲 攝­  據其介紹,現在前來徵婚的父母並不是沒有要求的,「85後」的單身女青年相對「85前」受歡迎,92年、93年的最受歡迎。除去年齡外,身高、相貌、學歷也在父母考慮的範疇內。­  在「徵婚廣告」長廊前,林女士正在為自家兒子挑選合適的對象。林女士表示,此前有給兒子安排了一個相親對象,她對那個女生各個方面都十分滿意,但兒子覺得女生身高不夠,結果沒成。
  • 揭秘於山相親會!有人連續打卡8年
    深圳都有房,月收入1萬元;……外形靚麗、工作優秀、收入不菲、朋友遍天下、未來精彩……在爸媽眼裡他們只能看見四個字——沒有對象沒對象對象象著急的他們上了於山——於山相親會是福州最大的由民間自發形成的相親集會。
  • 每周三無影塔相親,他們都在做什麼……
    每個周三的上午,洪山公園無影塔下便聚集了這麼一群人。他們手拿各種單頁、名片、筆記,匯集在一起觀察著來往的每一個人。別誤會,這些不是發宣傳單頁讓你去買房子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父母。相親。是這些做父母的,心頭最大的難題。
  • 成都一公園父母扎堆為兒女相親 場面壯觀
    成都一公園父母扎堆為兒女相親 場面壯觀
  • 逼女兒一個月相親56次:別借單身,把壓榨父母當成一種理所當然
    大多數的年輕人都逃不過催婚這個話題,每一個被逼婚的人,都非常討厭父母對自己的感情指手畫腳。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私人感情不希望父母插手,另一方面就是父母和自己的愛情觀不同,根本聊不來。對於在相親角混得遊刃有餘的父母,他們對待孩子對象看中的是聊車子、聊房子、聊年齡、聊長相、但就是不提感情。
  • 百合佳緣發布《中國式相親之父母篇》:六成父母介紹相親
    11月17日,百合佳緣集團發布了最新婚戀觀調查報告——《中國式相親之父母篇》。一系列數字勾勒出了父母介入子女婚戀的站位和認知: 25-30歲,是父母覺得子女的最佳婚齡;子女遲遲未婚,導致父母的焦慮程度上升;性格、上進心成為了男女雙方父母對孩子擇偶的重要指標;超過六成的父母,都曾為子女介紹過相親對象;父母參與子女婚戀,為的是他們能夠生活圓滿。
  • 上百人又扎堆「相親角」?蓮花山公園:已勸離人群
    來源:【深圳晚報】蓮花山公園 是市民最愛打卡的公園之一 其特色相親角也為市民所熟知 假期人流量如何呢?受疫情影響,相親角 2 月 2 日至今仍是封閉狀態,相親資料統一取下。但記者連日走訪發現,家長們在緊挨著相親角的西側又重新開闢了一個場地幫孩子徵婚,尖峰時段有百餘人聚集。園方表示,該園大數據平臺一直實時監測人流量,對扎堆聚集人員進行勸離,但仍有部分家長不配合。
  • 相親迷局!玉林小夥4次相親均遇「媒騙」
    然而經歷了4次上當受騙的相親後,李康對相親有了警惕性,一聽有人給他介紹對象,先問清楚相親活動有多少個媒人,只要媒人超過3個,他就擺手拒絕,認為這樣介紹對象是「相親套路深,騙錢才是真」。「相親見面前,媒人一般會把女方的相片發給我們看,那些姑娘往往相貌還不錯,讓人一看就心動,要是女方長相太差,『媒騙』也不會找她來合作。」為避免再遇「媒騙」,李康也曾推脫、拒絕幾次他認為不靠譜的相親,可經不住「媒騙」再三電話遊說,他也成家心切,忍不住再次去相親,結果再次上當受騙。「『媒騙』都是五六十歲的婦女,能說會道。
  • 鄭州父母戴口罩扎堆相親角,手舉A4紙簡歷為子女求姻緣,網友紛紛圍觀
    近日,鄭州相親角大爺大媽「扎堆」,手舉A4紙簡歷為子女求姻緣。一位阿姨透露,兒子30歲,瞞著他出來找對象。工作人員表示,疫情好一點時,父母們就開始出動了。人多的時候一天三四百人。還有網友擔心疫情期間,家長們扎堆的情況:不過也有網友覺得相親只是換一種認識人的渠道,圈子窄不愛社交不是就只能相親了嗎,正常。您覺得呢?延伸閱讀:扎心!
  • 光棍節脫單雙11前夕一場長三角父母相親會舉行
    近日梅園婚戀舉辦了一場長三角父母免費相親會,通過掃碼和電話報名的人絡繹不絕。這次父母相親會,為何要定位於「長三角」?活動後不少家長陪著子女註冊了會員,所以我們想獨立操辦規模小一點的長三角父母相親會。」據悉,父母相親會意在父母親自上陣幫孩子相親。樓老師透露,活動旨在引導長三角青年發揮地緣相親優勢,拓展交友渠道,也讓家長身臨相親現場、了解當下「行情」,以便對子女的擇偶有更清晰的定位,找到更合適的對象。
  • 「消失的福州地標」福州的山:三山見三山隱還有三山看不見
    福州,一個被誤解為沿海城市的老「山」城了。 福州因其特殊的地形,三面環山,一面向洋,一直躬耕於山下,輻射閩東北。關於福州九山的記載,要提到兩本書。此山正對福州中心——五一廣場,雪白的毛主席像屹立山腳,顯得於山特別高大。山腳下一段保留的古城牆,是於山曾作為福州的護城山的證明。福州的老書蟲們,難忘這裡的越洋書城,而退休的老大爺老大媽們,聚集山腰上,辦起子女們的相親大會。山頂處成了風景區,名勝古蹟有一些,細心的話會有些收穫。
  • 女兒被母親一個月相親56次,網友力挺:別用單身當壓榨父母的藉口
    大學生一旦畢業參加一兩年工作後,沒有對象的就會被父母催著找對象,甚至是逼婚。《透明人》中有一期節目是「相親角的父母並不是妖怪」。孩子只看到了父母逼自己找另外一半,幫自己物色對象的標準比自己還嚴苛,但當主持人與一位幫女兒對象的阿姨聊天時,「房子啊、年齡啊,這些東西跟愛情關係不是很大。
  • 福州周邊五一去哪玩?福州周邊遊五一勞動節網紅打卡地
    #福建平潭藍眼淚奇觀#最近可謂是我們福州周邊最火爆的網紅打卡地了其次推薦大家去福清南嶺大姆山草原大姆山地處福建省福州福清市南嶺鎮,為福州轄區最大、最美的草原。從福州市區驅車出發大概1個半小時到達大姆山山腳再開半個小時盤旋山道就能到達山上的停車場了,提醒大家草原山沒有遮蔽物出行做好防曬自帶飲用水和乾糧,垃圾一定一定一定要帶走!另外如果是打車的話要讓司機送你到停車場。
  • 網易雲熱評:今年的第三次相親,雙方父母也都跟了出來
    今年的第三次相親,不同以往的是可能雙方父母實在著急,所以跟了出來。
  • 「相親,不是豔遇」:以結婚為前提的相親,前三次見面需謹慎
    有的是被父母硬逼著相親的,心裡有抗拒,所以表現的就很毫不在意,甚至不尊重對方。而有的是因為太過於緊張,不知如何和對方相處,因此表現得非常不理想。所以在這裡非常建議:第一次相親可以選擇不吃飯,只是聊天,這樣雙方沒有太多的消費負擔。給兩人留有一定的餘地的同時,也沒有太大的壓力。
  • 聚焦中國式相親:長不大的一代人 希望父母包辦一切
    美媒稱,自去年12月底首播以來,《中國式相親》吸引了大量觀眾,還在中國的社交網絡上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它的一個微博頁面被訪問了1.77億次,已經播出的前三集在網上獲得了2億次觀看。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2月17日報導,相親節目在中國已經不是新鮮事物。
  • 「雙11光棍節」前夕 父母扎堆相親角為兒女「脫單」
    2018年11月10日,重慶,父母在「雙11-光棍節」前夕相聚洪崖洞相親角為兒女相親「脫單」。父母們相互交談,彼此推薦,人山人海場面壯觀。2018年11月10日,重慶,父母在「雙11-光棍節」前夕相聚洪崖洞相親角為兒女相親「脫單」。他們在牆上和腳下擺著徵婚簡歷,上面寫著性別、籍貫、年齡、身高、職業、學歷、住房等基本信息。父母們相互交談,彼此推薦,人山人海場面壯觀。2018年11月10日,重慶,父母在「雙11-光棍節」前夕相聚洪崖洞相親角為兒女相親「脫單」。
  • 千佛山相親會不要門票啦!而且想進就進,不限次數!
    原標題:千佛山相親會不要門票啦!而且想進就進,不限次數!千佛山相親會不要票啦!而且想進就進!不限次數!相親大會由原來的入場券形式改為出入證形式。相親大會專用的出入證加蓋千佛山景區和千佛山相親大會組委會公章有效,每張出入證只限本人使用,不限入園次數,使用期限為第十二屆千佛山七夕鵲橋會舉辦時間(8月17日—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