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香格裡拉縣縣城西北部8公裡處,海拔約3260米,保護區的面積約31.25平方公裡,1982年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納帕海在藏語裡是「森林背後的湖」之意,這是一個季節性的湖泊,三面環山,在一年四季中都有不同的美景。
春夏季節,周邊雪山上的雪水融化流入納帕海,又有那曲河、奶子河等十餘條河流流經草原後注入這裡,青山環抱的納帕海水面波光粼粼,草原上野花競相開放,成群的牛羊悠閒自在地吃草,一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塞北風光。
到了秋季,湖水由山腳排出流入金沙江,這時納帕海就變成了一個高山草甸,草原一片金黃,是牧民放牧的最好季節。 秋末冬初的時候,黑頸鶴、斑頭雁等珍禽紛紛從遠方飛來這裡越冬,遠山如黛,各種飛鳥在草叢裡、天空中飛翔嬉戲,將這裡點綴得靈氣逼人。
這裡的鳥兒並不怕人,常常在村舍旁柄息,一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景。 黑頸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僅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全世界目前僅有1000隻左右。
納帕海水草豐茂,可以給黑領鶴提供黃蜆、小魚、植物根莖、水草及蝌蚪等豐富的食物。這裡自然環境優美,氣候也適宜黑頸鶴的生活,而且藏族人民十分喜愛黑頸鶴,從來不傷害它們。於是納帕海成了黑頸鶴的福地,每年9月到次年3月,黑頸鶴從青海高原飛來過冬,在納帕海一帶棲息半年左右。經統計,近年來這裡的黑頸鶴已經增至150隻左右。 納帕海西北山上,是中旬古寺衷欽寺的遺址。
是位於香格裡拉縣城西北約8公裡處的高原季節性湖泊,夏末初秋,雨水降臨後湖面增大,形成四面群山環抱、湖心波光粼粼的美景,亦有黑頸鶴、白鶴、斑頭雁、黃鴨等幾十種水鳥飛禽在此覓食、棲息嬉戲。秋末至次年初夏,湖水下落,青翠的牧草像綠色的絨毯,鋪遍湖區大地,成群的羊、牛、馬在這裡盡情吃草,與遼闊的草原融為一體。雪山、草原和牛羊組成了獨特的高原壯景,呈現出寧靜祥和而又豐饒美麗的盎然生機。